空气中弥漫着期末考试前的紧张与燥热,但中山大学宿舍区的午后却异常安静。室友们要么在图书馆鏖战,要么在教室自习,宿舍里只剩下窗外阵阵蝉鸣和风扇旋转的嗡嗡声。
江涛坐在下铺,目光紧锁在宿舍唯一那台笨重的台式电脑屏幕上。屏幕上显示的,是中集集团(000039)的K线图。经过连续数月的阴跌,股价如同飞流直下的瀑布,终于在6月18日这一天,触及了他长期观察并计算过的关键支撑区域——12元整数关口附近。
屏幕幽冷的光映在他沉静的脸上。他反复确认着各种技术指标和财务简报上的数据: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海运集装箱需求长期向好趋势未变,公司基本面并未恶化……眼前的暴跌,更像是市场情绪过度宣泄和非理性抛售的结果。一个大胆而冷静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
确认宿舍里再无他人,江涛迅速而谨慎地打开了室友的电脑浏览器,输入了他熟悉的证券交易网址。登录界面弹出,他手指翻飞,熟练地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账户信息加载出来:可用资金,1500万。
他的目光在总资产数字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毫无波澜。这个数字已不足以让他像最初那样心跳加速。现在的江涛,更信奉“留有余地,行稳致远”的投资哲学。
他切回交易界面,找到中集集团的代码,在买入栏输入了目标价格:12.00元。然后,在数量栏,他沉稳地敲入了:股。
确认买入指令,点击“提交”。
系统短暂地处理了几秒钟,一个清晰的提示框弹出:“委托已成功,买入股中集集团(000039),限价12.00元。”
几乎是同时,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卖一档位正好出现了12.00元价位的大笔卖单。江涛的巨量买单如同深海巨鲸,瞬间将这价格上的“浮游生物”一扫而空,成交回报迅速刷出。一瞬间,600万资金化作了他名下50万股中集集团的股票。
他看了一眼账户余额,可用资金变成了900万。这个数字让他感到安心——即使判断失误,股价继续下行,他仍有充足的弹药进行后续操作,或者应对其他突发情况。绝不All-in,永远给自己留好退路。
任务完成了一半。江涛迅速切换登录界面,输入了苏晓雯的股票账户信息。这个账户是他帮苏晓雯打理的,资金量不大。
同样进入交易界面,选中中集集团。苏晓雯账户里全部的可用资金,恰好够在12元价位买入约8300股。
限价12.00元,数量8300股,提交。
这一次,成交更是瞬间完成。苏晓雯的账户信息里,现金清零,证券持仓里多出了8300股中集集团。
操作完毕,江涛没有丝毫停留,立刻退出了所有账号,并仔细清除了浏览器缓存和访问记录。他关闭电脑,仿佛刚才那几分钟内发生的、涉及上千万资金的交易只是处理了一份普通的作业。
拿起桌上的手机,他给苏晓雯编辑了一条简洁的短信:
“已按计划买入中集集团8300股,成交价12.00元。目前持有。”
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煽情的保证,只有清晰的结果告知。这是他作为账户管理者的责任和态度。
几乎是短信发出的下一秒,手机便震动起来,苏晓雯的回复极快:
“收到!知道了,谢谢江老板!(笑脸)”
短信末尾那个简单的笑脸表情,清晰地传递出她的信任和轻松,没有丝毫的疑虑或追问。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让江涛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了一丝弧度。
放下手机,江涛走到窗边。阳光透过茂密的榕树叶,在宿舍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蝉鸣依旧,风扇嗡嗡,50万股中集,如同埋入沃土的种子。市场的非理性如同寒冬,现在的他有的是耐心而且不缺钱。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夏日的微风。账户里的900万现金,是他给自己预留的“安全垫”,更是应对未来更多可能性的底气。投资,是一场关于耐心和信念的漫长修行,急不得,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