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悄然滑入中旬,秋意渐浓,阳光也带上了几分温柔的暖意。
结束了别墅设计公司的初步对接,江涛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维系客户关系上。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律:每个月至少要抽出时间,亲自拜访一遍核心的潜在客户和已有合作方。成交并非每次拜访的唯一目的,重要的是保持联系,传递存在感和专业态度。在他看来,生意场上,“人脉”是比“人脉变现”更重要的长期资产。
这天早上,江涛换上了一身剪裁合体的休闲西装,苏晓雯则穿着优雅得体的职业裙装,一头乌黑的长发打理得柔顺光泽。两人站在一起,男的挺拔俊朗、气质沉稳自信,女的明艳动人、举止落落大方,活脱脱一对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的明星搭档。
“今天去电脑城和几家公司转转?”苏晓雯拿起笔记本和精致的公文包,笑着问。
“嗯,老规矩。”江涛点头,发动了车子,“就当去老朋友那里坐坐,喝杯茶。”
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广州各大电脑城和写字楼,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无论是柜台老板还是公司老总,见到这对组合来访,脸上都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江涛身上没有普通销售那种急功近利的压迫感,谈吐从容不迫,总是先关心对方的近况、聊聊行业动态,再顺带提提自己代理的产品线是否有新的机会点。苏晓雯则在一旁适时地递上资料、做好记录,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赏心悦目,让交流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
没有人会觉得他们是带着必须成交的KpI而来的,这种松弛感反而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建立信任。
拜访过程中,遇到相熟且时间合适的老板,江涛会自然地邀请:“王总\/李老板,快到饭点了,一起吃个便饭?我知道附近新开了家粤菜馆,环境还不错。”
他的选择往往很有讲究:环境雅致、口味地道,但并非一味追求奢华昂贵。更重要的是,江涛会提前说明:“我开车,就不喝酒了,以茶代酒,大家随意。”
这个习惯让许多习惯了酒桌文化的老板们倍感清爽。没有推杯换盏的应酬压力,谈话反而更为深入务实。高档的餐厅环境彰显了对客户的尊重,但不喝酒的习惯又巧妙地控制了开销,一顿饭下来,花费远低于那些动辄几千上万的商务宴请。客户们既能感受到江涛的诚意,又不会觉得对方过于挥霍或者流于形式。
席间,看着江涛和苏晓雯默契的互动、听着江涛对市场独到的见解,以及他们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有些老板私下里甚至忍不住嘀咕:这对年轻人,光看这做派和开销,真不像普通打工的。他们这收入……够支撑这样的排场吗?尤其还养着这么个漂亮又能干的“助理”?莫非……家里有矿?当然,这些疑问也只是心底的好奇,没人会当面问出来。
一圈客户拜访下来,时间往往才到下午二点不到。
“回别墅?”苏晓雯问。
“嗯,这边没事了。”江涛点头。
车子驶回祈福新村,仿佛从熙攘的尘世瞬间切换到了宁静的港湾。
回到别墅,江涛会随手脱下西装外套,换上舒适的家居服。真正的“工作”时间开始了——但这工作,在外人看来,堪称享受。
他有时会坐在宽敞的书房里,打开配置顶级的电脑,登录证券账户,专注地研究着盘面走势,K线图在他眼前跳动,数字的涨跌牵动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财富波动。那是属于他的战场,无声却激烈。
有时,他会彻底放松,沉浸到最新款的单机游戏或某个网络游戏里,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纯粹乐趣。巨大的曲面显示器上光影变幻,映射着他专注而轻松的面容。
午餐时间,他会叫上苏晓雯:“走,想吃什么?今天换家馆子尝尝。”
财富带来的便利就是如此直接——不必再为一日三餐的选择和开销精打细算,也不需要非得自己动手。只要想,随时可以去品尝城中各式各样的美食。
苏晓雯看着他,心中那份感叹越来越深。这就是江涛现在的生活状态:该维系的关系,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地去处理;剩下的时间,完全属于自己,或投入财富的增值,或纯粹享受生活。他已然跳脱了为生计奔波的层面,拥有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选择自由”。
别墅里,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影。江涛坐在电脑前,专注地敲击着键盘,偶尔端起手边的清茶抿一口;苏晓雯则安静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阅着财经杂志或整理着客户资料。
窗外,绿树成荫,鸟鸣婉转。
这就是财富积累到某个阶段后的“日常”——并非纸醉金迷,而是在高度自律和明确目标下的从容与自在。江涛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并且有能力按照自己最舒适和高效的节奏去实现它。这份底气,来源于他实打实握在手中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