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得了吕布的“承诺”与“妙计”,如同被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扫之前的颓唐惶恐,重新变得活跃起来。他不再称病,开始频繁出入宫廷,以司徒之尊与尚书杨瓒、黄门侍郎士孙瑞、执金吾士孙瑞等素来对董卓不满的官员密议。
他们的密议,自然绕开了吕布提出的“刺杀救驾”的核心,而是围绕着王允最初构想的、更为“正统”的清算方案:如何利用吕布的武力,在铲除董卓后,迅速控制朝廷,清算董卓余党,并防范西凉军反扑。王允甚至开始暗中拟定封赏名单和讨逆诏书,仿佛大事已定。
他利用职权和宫中眼线,格外留意董卓的行程,果然很快便摸清了董卓近期计划返回郿坞休沐,以及预计返回皇宫的日期和惯常路线。这条宝贵的信息,被他通过吕布告知的隐秘渠道,第一时间传递了出去。
吕布得到消息,心中最后一块拼图终于到位。时机,到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最后部署。这一次,他不再完全隐匿于幕后。
温侯府密室之内,烛火通明。核心心腹张辽、高顺赫然在列,除此之外,竟还有数名以往并非绝对核心,但手握部分兵权,且对吕布较为忠心的中下层将领:成廉、魏续、宋宪、侯成(目前来讲)。
这几人突然被秘密召来,心中皆是忐忑不安,不知主公意欲何为。
吕布目光如电,扫过众人,开门见山,声音沉肃如铁:“诸位皆是我并州子弟,随布辗转至今。董卓暴虐,倒行逆施,天人共愤!其视我并州军如刍狗,克扣粮饷,处处提防。近日更欲夺我兵权,鸟尽弓藏之心,已然昭彰!”
他先以并州集团的利益和生存危机激起众人的同仇敌忾。成廉、魏续等人闻言,果然面露愤慨之色,他们平日也没少受西凉嫡系的窝囊气。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吕布语气陡然转为铿锵,“吾已得王司徒及朝中忠臣支持,决意除此国贼,匡扶汉室!此乃大义所在,亦是我等自存之道!”
众人闻言,皆是大惊失色!诛杀董卓?这可是泼天的大事!成廉、魏续等人脸色发白,呼吸都急促起来。
张辽适时开口,声音沉稳:“董卓无道,天下共击之。温侯此举,上合天意,下顺民心。我等并州子弟,自当誓死追随!”高顺虽未说话,但坚毅的眼神已经说明一切。
有这两位核心大将表态,成廉等人稍安,但依旧紧张。
吕布知道,光靠大义和空口许诺不够,必须给予明确的任务和利益。“诸位不必惊慌,计划周详,并非硬拼。”他放缓语气,开始分派任务,这将他们牢牢绑上战车。
“成廉!”吕布看向其中一员骁将。
“末将在!”
“事发之时,你率本部人马,即刻控制武库!不得有误!确保军械不至落入乱兵之手!”
“诺!”成廉领命,控制武库是关键任务,交予他,显是信任。
“魏续!宋宪!”
“末将在!”
“你二人各率一队精兵,事发后立刻接管南门、西门守卫!严禁任何人擅自出入,尤其是西凉军信使!但有强闯者,立斩!”
“遵命!”魏续宋宪齐声应道。控制城门,等于扼住了长安的咽喉。
“侯成!”
“末将在!”
“你带人巡视城内主要街巷,若有西凉军卒趁机作乱,劫掠百姓,立杀无赦!务必维持城内秩序,不得生出大乱!”
“明白!”
分派完这些具体任务,吕布目光再次扫过众人:“诸位,此事若成,你等皆是大汉功臣,封侯赏爵,不在话下!我吕奉先,绝不亏待自家兄弟!但若有人怯战不前,甚至走漏风声……”他的语气骤然变冷,杀意弥漫,“休怪布翻脸无情!”
“愿誓死追随温侯!”成廉、魏续等人被这恩威并施的手段震慑,又想到事成后的富贵,终于压下恐惧,齐声表态。
“好!”吕布点头,“具体时间地点,届时我会提前通知。下去之后,约束本部,外松内紧,随时待命,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诺!”几人领命,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悄然离去。
密室中只剩下吕布、张辽、高顺。
“文远,伯平。”吕布语气凝重,“最关键处,仍在你二人身上。文远,你率骑兵,埋伏于预定地点外围。待我信号,立刻冲杀,清剿董卓残余护卫,控制现场,隔绝内外!”
“辽明白!”
“伯平,你的任务最重。陷阵营随时待命。一旦我开始行动,你立刻率部直扑郿坞及城内那几处藏宝点!以奉诏查抄逆产为名,不惜代价,最快速度控制起来,清点封存,等待后续指令!尤其是郿坞,守军若降则已,若不降,强攻!务必拿下!”
“顺,领命!”高顺眼中闪过决然。
所有利刃都已擦亮,所有齿轮都已就位。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然在长安城内外悄然张开,只等待着那注定要血流成河的时刻来临。
风暴前夕,长安城依旧沉浸在一片虚假的宁静之中。而吕布的眼中,已映出了即将燃起的熊熊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