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清晨,秦宇轩刚踏入办公室,目光便落在桌角那叠简历上。30份秘书岗位应聘材料整齐码放,阳光透过窗棂,在封面上投下斑驳光影,“办公厅推荐”的红章格外醒目。
他沏了杯热茶,指尖捻起第一份简历。按照林致远交代的“踏实、懂基层、守分寸”标准,用铅笔在关键信息旁逐一标记。
多数候选人背景光鲜,名牌大学学历、机关工作履历亮眼,可秦宇轩总觉得少了些扎根实际的厚重感。
直到翻到第17份,一张边角陈旧的简历让他顿住。候选人罗竟尧,28岁,师范大学毕业。
简历经历简单扎实:先在偏远乡镇中学执教三年,后调乡办公室做文书,如今是县教育局综合科科员。
末尾附着三篇乡镇工作调研报告,字里行间没有空泛理论,满是对基层情况的熟稔。
“倒像是个沉下心做事的人。”秦宇轩低声自语,将这份简历单独放在桌角显眼处。
不知不觉已至正午,他选出8份初步合格的简历,正准备整理,办公电话突然响了。
来电是老干部局王局长,语气急切:“秦秘书,老厅长李建明今早突发高血压住院了,原定25号的慰问得提前,能协调下林书记的时间吗?”
秦宇轩心里一紧,立刻翻出林致远的日程表。23号上午林书记有部署会,下午正好空着。
他当即回复:“王局长,我马上向林书记汇报,争取把慰问定在23号下午,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您。”
挂了电话,秦宇轩拿着日程表快步走向林致远办公室。轻轻敲门,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
推开门,林致远正低头看文件,见他进来,抬头问道:“简历筛得差不多了?”
“书记,初步选出8份,其中一位乡镇出身的候选人,基层经验特别扎实。”秦宇轩先汇报简历情况。
随后,他说起李建明的事:“李厅长突发住院,家属希望尽早慰问。23号下午您有空当,合适吗?”
林致远放下钢笔,眉头微蹙:“老厅长身体不好,慰问必须提前。23号下午可以。”
他接着吩咐:“让办公厅备些常用滋补品,我亲自去医院。”
顿了顿,又补充:“通知赵省长,让他留意分管领域老干部的身体情况,年关前后得盯紧些。”
“好的,我这就去落实。”秦宇轩应声点头,转身要走,却被林致远叫住。
“等等。”林致远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厚实的牛皮纸信封,“这是一线值守岗位的慰问红包。”
他叮嘱道:“下午去财务科对账,核实金额和份数。25号慰问时亲手交给值守人员,不能出差错。”
秦宇轩双手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纸张的厚重,郑重点头:“请书记放心,我一定核对仔细。”
离开办公室,秦宇轩先去财务科。他将红包与台账逐一比对,确认无误后签下名字。
处理完对账,他拨通县教育局的电话,侧面了解周明的工作表现。
接电话的办公室主任语气恳切:“罗竟尧踏实能干!去年汛期帮着转移群众,三天三夜没合眼。”
“他写的材料也接地气,从不用空话套话。”主任补充道。
挂了电话,秦宇轩在罗竟尧的简历封面上画了个醒目的重点符号,脸上露出认可的笑意。
这时,内线电话又响了,是单位食堂打来的。
食堂管理员声音焦急:“秦秘书,采购的糖瓜受潮了,小年下午分发会影响口感,要不要紧急重购?”
“别急,先稳住。”秦宇轩安抚道,“你们先挑出受潮的糖瓜。我联系副食品商店调货,半小时内给答复。”
放下电话,他翻开通讯录,手指在密密麻麻的号码上快速滑动。年关在即,每一件事都关乎大家能否安心过年,半点怠慢不得。
他揉了揉发紧的眉心,很快找到几家合作供应商的电话,逐一拨过去。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金色余晖在办公桌上投下长影。办公室的灯光早早亮起,暖黄光线映照着秦宇轩专注的身影。
距离春节只有六天,这场繁杂却暖心的年关忙碌,才刚步入关键节点。
秦宇轩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多细碎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他打起十二分精神,决心把每一件事都妥善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