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那天,天空飘着细密的雨丝。秦宇轩早早来到旁听席,看着法警将张茂林、李建军等人押解入庭。不过数月光景,这些曾经在县城里呼风唤雨的人物,如今穿着统一的囚服,神色萎靡,早已不见往日的威风。
庭审开始后,公诉人逐项出示证据:从搅拌站的阴阳账本,到海外账户的转账记录;从土地庙搜出的牛皮纸信封,到会计藏匿的U盘数据。每一份证据都像一记重锤,敲在被告席上。张茂林始终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只有听到关键证据时,肩膀会不受控制地颤抖。
最关键的环节是证人出庭。
会计王秀兰走上证人席时,步伐还有些虚浮——她刚从自杀未遂的阴影中走出。但当她开始陈述时,声音却异常坚定:\"去年十月三日,张局长亲自到搅拌站,让我把c30标号的水泥,按c20的价格入账。我说这不符合规定,他就说......\"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就说知道我儿子在省城读书的学校班级。\"
旁听席上一片哗然。
\"后来每个月十五号,都要我准备二十万现金,用香火钱的名义送到土地庙。\"王秀兰抬起头,目光直视张茂林,\"有一次我偷偷跟过去,看见他把钱塞进神像底下。那天晚上,我哭了整整一夜......\"
张茂林猛地抬头,嘴唇翕动,最终却化作一声长叹。
接着出庭的是受伤工人李大成。他拄着拐杖,在女儿搀扶下走到证人席。这个曾经因恐惧而选择沉默的汉子,此刻目光炯炯:
\"去年腊月二十三晚上,我亲眼看见三辆罐车在工地后门卸水泥。那些水泥袋子上根本没有生产标识。我去问工头,他塞给我两千块钱,说'睁只眼闭只眼'。\"李大成的声音渐渐激动,\"第二天,我就被车撞了。住院期间,有人给我女儿发短信,说要让她在大学里待不下去。\"
他转头看向秦宇轩:\"是秦书记派人保护了我女儿,还让学校还了她清白。今天站在这里,我要说——我们老百姓不怕你们这些蛀虫!\"
庭审持续到午后。当法官宣读判决书时,雨恰好停了,一缕阳光透过法庭高窗,照在庄严的国徽上。
\"被告人张茂林,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
\"被告人李建军......\"
法槌落下,尘埃落定。
第二天清晨,秦宇轩独自来到工地。新的施工队正在作业,搅拌机轰鸣作响,工人们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监理人员手持检测仪,对每一批进场材料进行抽查。
\"秦书记!\"李大成远远地打招呼。他已经康复,现在是工地的质量监督员,\"您看,这批钢筋全部达标,水泥也都符合标号。\"
秦宇轩接过检测报告,仔细翻阅。这时,几个拆迁户代表也围了过来。
\"秦书记,\"老周握着他的手,\"我们商量好了,等楼房建好,要在小区门口立一块'廉洁碑',让子孙后代都记住,这片土地是怎么被守护下来的。\"
阳光洒在正在浇筑的混凝土上,泛起金色的光泽。秦宇轩望着初具规模的安置楼,想起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一封举报信,到土地庙的较量;从受伤工人的恐惧,到证人挺身而出;从问题水泥,到如今的严格监管。
\"这不是结束,\"他对众人说,\"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的制度。\"
离开工地时,秦宇轩在门口遇见前来督查的省纪委同志。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在洒满阳光的大道上。路边的梧桐树上,新芽初绽,又是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