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月初开始构思这部小说,到今天已经整整两个半月。这段时间里,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修改前文、打磨细节、梳理逻辑、埋设伏笔,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投入了创作。
这两个半月,我很少玩游戏,也几乎不刷视频,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写作上。但这部小说带给我的经济回报几乎为零——写了二十多万字,总收入只有二十块钱,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比惨淡的收入更让我失落的,是每天不到三位数的阅读量,和寥寥无几的评论互动。绝大多数时候都像在单机写作,偶尔才能和现实中的朋友讨论一下剧情与人物。
有时候我也会困惑,为什么这本书的反响这么不理想?
我也看过番茄上的一些同类型作品,有些尽管人气是我的百倍,文笔和叙事却未必更强。更何况,将运动竞技与现实主义黑道题材相结合的作品,我几乎是独此一家。
无数次陷入自我怀疑,却总因为那一两条意外的催更消息,又一次打开文档。
作为一个新人作者,我也看过不少所谓的“创作指南”,大多提到如果在番茄写到10万字还没有起色,基本就可以放弃了;如果到20万字仍没有转机,更不必抱什么幻想。
而现在,我已经写了25万字。每天更新的几千字,就像石子投入深湖,听不见回响。
现实中的我也非常忙碌,有时深夜还在构思剧情导致失眠,白天又因为纠结人物命运而心神不宁,甚至影响到了正事。今天一场非常重要的学术比赛,我就因为状态不佳发挥失常。
如果我像笔下的张祺瑞那样理性,或许应该立刻完结这部作品,放弃不切实际的写作梦,回到自己真正擅长的轨道上。
但说实话,我舍不得。
按照大纲,故事其实还未过半。真正的高潮、出乎意料的转折,还有反套路的结局,都还没有到来(相信我,如果你们读到这部小说的结局,一定会被震撼到)。
我多么希望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完,哪怕没有任何报酬。
所有人物的命运尚未定论,而在创作过程中,我也一直在调整与挣扎:原本设定伊琳是女主,可现实中“伊琳”已与我渐行渐远,这个角色在书中也难以出彩,于是我慢慢把笔墨转向其他女性角色;
原本设定詹修平是一个城府很深,亦正亦邪的复杂人物,但最后却为了尽快推动剧情,而强行让他下线,其实现实中的詹修平才不会做出这么冲动的行为。
峻阁原本只是个普通配角,但现实中的他一直关注这部小说、给我鼓励,加上人设本身有亮点,不知不觉他也成了主角团的核心成员。
任戟最终会和谁走到一起?刘一究竟有怎样的背景?简宁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主角团会不会彻底卷入黑道风云,又能否全身而退?……
如果你也同样喜欢这个故事,想看到这些角色命运的走向,想再度走进江南沿海地区2000年代初那段血色往事——请给我留言,给我点一点“催更”。
让我知道,还有人在注视着这部作品。
这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唯一动力。
毕竟到了现在,早已不为赚钱,只是为爱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