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军,夏国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同时,他还是一名有着十几年资历的资深军迷。
虽然此前夏国的阅兵让他一度成为了萌新军迷,但是经过快两年的重新了解,他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地告诉其他人,李强军又变成资深老军迷了。
这天,他看准时间,准备去兴趣班接孩子放学回来。
军迷群里的信息突然开始快速刷屏,不到3分钟时间,就已经出现99+的图标了。
李强军站在家门口思考了一会儿,想着孩子晚点接也没关系,干脆拿出手机翻看起聊天记录。
引起群友激烈讨论的源头,是群主发的一段视频。
视频中,一架黄色的可变翼验证机在空中快速将可变翼的角度由原本的20度平滑且快速地变换到75度,数个发动机口此刻还跟着非常密集、明亮的马赫环。
随着可变翼切换完成,未知发动机推力的提升,这架可变翼验证机以70度仰角快速攀升,后面的马赫环数量降至三个,肉眼几乎难以分辨。
但李强军知道,这是切换发动机了。
从马赫环的表现可以推断,发动机状态接近最佳膨胀,此时发动机的效率最高,产生的推力最大。
果然,这架验证机用了不到十秒的时间,就消失在镜头之中。
有大神根据云层等参照物,预估该验证机的飞行速度,这架机长约45米的大家伙,消失前的最高速度达到了惊人的5马赫!
不是?
这体型?
是轰炸机?
5马赫,70度角的爬升速度?
闹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被拦截导弹追踪了!
大力飞砖也不是这样飞的吧?
材料、发动机、散热系统等问题是什么时候解决的?
循环组合发动机突破了?!
此前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视频中的轰炸机,后掠角度明显比北境联邦的那架轰炸机更大,切换速度也更快,显然是材料学获得了重大突破。
可是!
之前的新闻,除了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在建外,就只剩下要建设磁悬浮汽车验证赛道的新闻了。
没说有什么新材料突破啊!
也不对,之前国家还猛猛往天上丢火箭,最高记录一天三支重型火箭。
导致现在网络上对于火箭发射这件事已经麻木了。
不过……
不好!
反应过来的李强军,语气中夹杂着迫切与激动,自言自语道:“两年都还没到啊,这是又要变成萌新的节奏啊。”
军迷群里的讨论也一直没停过。
“你们看轰炸机的机腹,明显是有挂载点的。5马赫甚至更高速度的情况下,常规巡航导弹,战略导弹应该收入弹舱中,我大胆推测,那是火箭发动机的挂载点!这是一架可以入轨的空天轰炸机!”
“说不定人家挂载的是高能激光武器呢?”
“这不就是南天门计划里面空天飞机的验证机吗?!”
“不是,你们没注意到吗?这架轰炸机完全没有风挡啊!不会是一架无人轰炸机吧?!”
“怎么可能?我推测是有人驾驶,不过采用了全虚拟座舱。”
“我更关心,这架轰炸机的航程,能不能做到不用加油机支持就能覆盖全球的打击范围?”
“我好奇轰炸机的型号,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轰-20吧?!”
“之前西飞一直没动静,是为了给我们憋个大招?”
“……”
作为十多年老军迷的李强军清楚的知道。
这款轰炸机的出现,意味着国家已经掌握了临近空间的主导权。
它不仅能进行全球快速常规打击,更关键的是,它具备了在轨道上部署、回收卫星、拦截敌方卫星、以及作为空天情报节点的能力。
它的意义远大于一款传统的轰炸机。
搞不好有生之年能看见国家的南天门作战综合平台!
就在群友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群主突然说了一句:“兄弟们,不是我说,咱们国家是不是忘关了?”
还没等群友质疑,群主又发了一个新的视频。
李强军点进去一看。
视频中是一台黄色的、外观极为科幻的验证机。
只是和常规的直升飞机不同,这台验证机上方和蜻蜓一样,有两对独立控制的巨大机翼。
等等!
扑翼机?!
大型的?!
从机体前部的透明座舱盖可以明显看出,这架验证机采用串列双座设计。
视频中的扑翼机四翼展开,在空中如同蜻蜓一般悬停、侧飞、原地转向,十分灵活。
如此复杂的飞控系统是什么时候造出来的?
更令李强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两对机翼的金属疲劳到底是怎么解决的。
“不对!”李强军突然注意到这台扑翼机的一处细节。
在扑翼机原地转向时,尾部有两个黑漆漆的发动机口!
等等!
扑翼机加发动机?!
你这……不会是能超音速的吧?!
果然,视频中的扑翼机在完成机动性验证后,开始快速爬升高度。
在到达指定高度后,翅膀完全后掠并锁定,变为一对巨大的、70度后掠角的后掠翼,看上去整机形态如同一架先进的超音速战斗机。
尾部的两台不知型号的发动机似乎闪烁了一下。
下一瞬,这台扑翼机速度骤然提升,不到十秒的时间,带着激波云消失在镜头之中。
“这是脉冲爆震发动机?!”
“现在的直升机都能超音速了?!”
“不对,重点是扑翼机,科幻照进现实了!”
“能原地起飞,能超音速,这不妥妥的战斗机吗?”李强军强压着自己激动的内心。
群里更是出现了问号刷屏的罕见现象。
上一次这样,还是之前群主组织大家一起看阅兵的时候。
不过,因为扑翼机低空活动时有更多的地表参照物。
不到半小时的时间,这台未知型号的扑翼机便被各路大神分析出了一部分数据。
机长12.5米,扑翼机形态下翼展约25米,固定形态下约12米,机高4.2米。
扑翼形态下,巡航速度约0.8马赫,且具备全向移动的能力。
固定形态的冲刺速度更是在1.8马赫以上。
李强军越看越兴奋。
完全没注意到窗外的天色渐暗。
直到门口传来钥匙开门的声音,李强军才猛地想起。
“卧槽!孩子忘在补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