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悄悄爬上大床,唤醒了沉睡中的小念雪。
长长的、像小扇子一样的睫毛颤动了几下,然后,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缓缓睁开了。身体率先苏醒,她下意识地翻了个身,小胳膊小腿在被窝里舒展了一下。
然而,脑袋似乎还留恋着梦乡,并未同步启动。
于是,枫若雪和苏瑶就看到了一幅可爱的景象——她们的女儿,睁着那双清澈却茫然的大眼睛,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直勾勾地望着天花板,眼神放空,没有任何焦点。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哭不闹,也不笑,就像一台硬件已启动、但操作系统还在加载中的小小电脑。
“念雪,醒啦?”枫若雪凑过去,柔声唤道。
小念雪缓慢地、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眼珠,视线落在枫若雪脸上,但眼神里依旧是一片空蒙,仿佛在识别“这是谁?”。过了好几秒,她才极其轻微地眨了一下眼睛,算是回应。
苏瑶也支起身子,看着女儿这副懵懂呆萌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她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
枫若雪觉得有趣,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女儿软乎乎、带着睡痕的脸颊。
小念雪被戳了,反应依旧延迟。她先是看着枫若雪的手指,然后才慢慢地、慢慢地抬起自己的小手,试图去抓那根手指,动作慢得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抓住手指后,她也不玩,只是那么握着,继续睁着大眼睛发呆。
这种“身体醒了,脑袋还没开机”的状态,通常会持续五到十分钟。在这期间,小念雪对外界的反应都慢半拍,给她穿衣服,她会配合地抬手伸脚,但眼神依旧是茫然的;跟她说话,她需要 processing 好几秒,才能给出一个细微的表情或动作回应。
直到某一刻,仿佛系统终于加载完毕,她那双大眼睛里会骤然注入神采,茫然褪去,变得明亮而灵动。她会突然对着枫若雪或苏瑶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清脆地喊一声“妈妈!”,然后活力满满地开始新一天的“探险”。
从呆萌的“静态模式”瞬间切换到活泼的“动态模式”,转变之快,常常让人忍俊不禁。
“每次看她刚醒的样子,都觉得好可爱,想亲一口。”枫若雪一边给终于完全“开机”的女儿穿袜子,一边对苏瑶说。
苏瑶将搭配好的小外套递过来,看着正在努力试图自己扣扣子(虽然完全扣不上)的女儿,淡淡应道:“嗯,缓冲时间较长。”
笼子里,早已醒来并吃完早餐的面包,正精力充沛地蹦跶着,看到那个两脚兽幼崽终于结束了清晨的“待机状态”,黑眼睛里似乎闪过一丝“终于启动了”的意味。雪球则在它的顶层观景台揣着手手,淡定地俯瞰众生——开机速度,亦是参差。
这每日清晨短暂的“呆萌时刻”,成了苏家一道固定而温馨的风景,提醒着她们,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温柔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