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二年的寒冬,终于在连绵的战火与肃杀中降临。北疆的风雪覆盖了飞鹰隘的血迹,也暂时冻结了镇北军汹涌南下的兵锋。河间府城易主的硝烟渐渐散去,但这座昔日“神都”的废墟之上,新的秩序与仇恨正在寒冷的空气中悄然滋生。
安澜城内,宸公府议事堂的炭火比往日烧得更旺,驱散着严冬的寒意,也映照着宸国核心重臣们既疲惫又带着几分振奋的面容。北疆一场持续数月的生死较量,虽未开疆拓土,却成功抵御了强敌,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更让天下诸侯真正意识到了宸国的分量。
丞相张诚手持一份厚厚的文书,正向赵轩禀报战后梳理的初步结果,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主上,北岭之战,我军伤亡总计约四千七百余人,其中阵亡及重伤者逾两千,多为百战老卒,损失不小。然,缴获镇北军完好评级甲胄三千余副,良弓劲弩五千张,箭矢二十万支,粮草五万石,驮马战马三千匹,各类军械辎重无算。折算下来,足以弥补我军损耗,并大大充实武库。”
他顿了顿,继续道:“更为重要的是,依托狼牙隘新防线,我军实际控制区域向北推进了八十余里,囊括了黑风峪、落鹰涧等险要,防御纵深大增。赤眉军残部将领高凌,率一千八百余愿降士卒并其家眷来投,现已安置于清远郡北部屯垦区,正在加紧整编甄别。”
赵轩微微颔首。惨重的伤亡令人心痛,但战果确实超出了预期。尤其是高凌部的投诚,不仅带来了一千多经历过战火的老兵,更意味着宸国在北地人心向背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阵亡将士抚恤,须加倍发放,其家眷免赋三年,子女优先入学。伤者全力救治,优抚至终老。此战有功将士,由大将军府会同吏部,速速拟定封赏章程,不可寒了将士之心。”赵轩沉声下令,这是凝聚军心民心的根本。
“臣遵旨。”张诚躬身领命,随即话锋一转,“然,主上,此次大战,亦暴露出我宸国诸多隐忧。首当其冲便是粮秣转运,北岭山道险峻,民夫征调数万,耗时月余,仍感吃力,若遇敌军游骑截扰,后果不堪设想。其次,各军兵甲制式仍有差异,维修补给不便。再者,新附之地(指原赤眉控制区百姓及降卒)人心未稳,需加大教化安抚力度。”
张诚所提,皆是治国安邦的深层次问题,非一朝一夕可解。赵轩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诸卿有何良策?”
治粟内史周福出列奏道:“禀主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修筑一条由安澜城直通狼牙隘的‘官道’,不必求宽阔,但须平整坚固,能容双马并驰,辎重车通行。如此,可大幅提升转运效率,减少民夫征用,利于长期戍边。所需钱粮,可从此次缴获及新增贸易税收中支取。”
大将军李大牛虽未亲至(坐镇狼牙隘),但其奏章由快马送至,内容由张诚代述:“李大牛将军建言,借缴获之利,全面换装中军及边军精锐,统一弓弩、甲胄制式。并于狼牙隘后方的‘黑风峪’建立大型军械作坊,利用当地林木、水源,就近打造、维修军械,以减少前线依赖。”
卫尉王老五则从另一角度补充:“靖安司探查,河间府新附之民,多受赤眉盘剥,生活困苦。我军可效仿清远郡旧例,选派干吏,推行《宸国田赋律》,分田授亩,轻徭薄赋,同时遣人宣讲我宸国法度政令,如此,方能真正收服人心,化地为疆。”
众臣各抒己见,思路清晰。赵轩综合各方建言,很快做出决断:
“准周福所奏,由治粟内史府牵头,工部配合,开春即征调民工,修筑安澜至狼牙隘官道,此事关乎国运,不得有误。”
“准李大牛所请,兵部、工部会同大将军府,制定军械制式,于黑风峪设立军器监,优先打造强弓硬弩,汰换旧械。”
“准王老五所议,吏部选派精干官员,赴新附区域推行新政,务使百姓得实惠。太卜司可遣人随行,辅以教化,导人向善。”
“此外,”赵轩目光深远,“于狼牙隘设立‘北庭都护府’,总揽北疆军事及新附民政务,由李大牛兼领首任都护,张诚选派文官辅佐。”
一系列命令,旨在将战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巩固防线,安定内部。宸国这辆战车,在经历了一场高速狂奔的险仗后,开始减速,进行至关重要的保养与升级。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宸国上下忙于内政建设之时,外部的暗流并未停息。
王老五带来了靖安司最新的密报:
“主上,镇北军主帅拓跋雄,在稳定河间府城秩序后,已将其主力收缩至府城及东部要隘休整,但其麾下‘苍狼骑’等精锐游骑,频繁出现在与我狼牙隘防线接壤的边境地带,小规模摩擦时有发生,似在试探我军虚实。”
“另,据东南沿海暗桩回报,海昌帮主力船队有再次集结的迹象,其活动范围似有向北延伸的趋势。且……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海昌帮与盘踞东南沿海岛屿的一股强大海寇‘九头蛇’有所接触。”
“西边亦不安宁,陇西郡守备报告,西凉军溃散后,其地盘被几股马匪和羌胡部落瓜分,近日有零散骑兵越境劫掠,虽规模不大,但需警惕。”
消息表明,宸国虽暂退强敌,但并非高枕无忧。北有猛虎舔舐伤口,伺机再动;东南有恶蛟窥伺,意图不明;西陲群狼环伺,隐患未除。天下大势,依旧波谲云诡。
赵轩听完汇报,并未感到意外,乱世本是如此。他沉吟片刻,吩咐道:
“传令狼牙隘,加强戒备,对镇北军游骑,可采取‘针锋相对’之策,派精干小队反制,示之以强,但避免升级为大规模冲突。”
“加派细作,严密监控海昌帮动向,尤其是其与‘九头蛇’的关系。令清远郡水师(新建的小型巡逻船队)加强沿岸巡防。”
“陇西郡方面,命守备清剿小股马匪,同时可尝试与较为温和的羌胡部落接触,进行有限度的边市贸易,分化瓦解,以夷制夷。”
应对策略有条不紊,既展现了强硬姿态,又不失灵活,力求将有限的兵力用在刀刃上。
朝会散去,赵轩独坐书房,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思虑万千。此次北疆危机,虽然艰难渡过,但也让他更清晰地看到了宸国的短板与未来的方向。内政需深耕,军备待加强,外交须纵横。而脑海中的系统界面,那新解锁的“坚韧不屈”特性,正隐隐散发着微光,与眼下巩固防务的国策不谋而合。
“乱世争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赵轩低声自语。短暂的休整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下一步,除了消化战果、稳固根基外,或许也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空了。打通通往中原的商路?经略东南沿海?还是向西拓展,连接西域?
一个个战略选项在他脑海中盘旋。他知道,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必将伴随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而宸国,已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做好了继续前行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