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后勤保障部协调会的空气像是被抽干了氧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王姨双手抱在胸前,一脸冷漠地看着投影幕布,旁边几位老资格的宿管员也交头接耳,神色不善。
他们面前,站着的是林枫,以及他身后如三座山般沉默的室友。
“李主任,各位老师,我想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林枫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会议室的低气压。
他按下遥控器,幕布瞬间亮起。
画面一角的时间戳鲜红刺眼:凌晨01:00:00。
一声尖锐的警报音效从音箱传出,画面中的404宿舍智能插座指示灯疯狂闪烁。
几乎是警报响起的瞬间,一道黑影从上铺一跃而下,那流畅的动作甚至带起了风声。
时间戳跳到01:00:05,张野魁梧的身影已经精准地出现在楼道配电箱前,没有丝毫犹豫,一掌拍下了对应寝室的电闸。
画面切换,另一个机位。
赵子轩几乎在张野行动的同时抓起了手机,拨通了隔壁女生寝室的电话,声音沉稳得不像个学生:“喂,是403吗?别怕,是电路短路,我们已经断电了,没人受伤。”他的语速不快,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第三个视角来自陈默的电脑屏幕,无数代码流飞速闪过。
他在警报触发的三秒内就远程锁定了故障线路,并将实时数据和故障分析报告发送到了林枫的手机上。
整个过程,从警报触发到危机解除、人员安抚、报告生成,用时不到一分钟。
“这是我们昨晚处理的一次电路过载事件。”林枫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切换到一张系统日志截图,“系统日志显示,保安部接到警报并抵达现场的时间,是六分二十一秒后。我们比他们快了整整六分钟。”
李主任推了推眼镜,目光锐利地扫过日志上的每一个时间点,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着。
他没有说话,但紧锁的眉头却渐渐舒展开。
王姨的脸色更难看了,这无异于当众指责她和保安队失职。
林枫仿佛没看到她的表情,将一份文件分发下去。
“这是我们基于404宿舍智能化管理系统,起草的一份《3号楼自管区试点预案》。”
王姨低头翻开,指尖在纸张上划过,最终停在了一行加粗的黑体字上,嘴里下意识地念了出来:“自管区监督员拥有一票否决权,但其工作考评……需接受全体学生实名或匿名评分?”她猛地抬头,声音拔高了八度:“开什么玩笑!我管学生,现在倒要让学生来给我打分?”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宿管员们纷纷表示反对。
“安静!”李主任敲了敲桌子,目光最终落在王姨身上,“王姐,你的顾虑我懂。但数据不会骗人,林枫他们这套系统的响应速度,确实解决了我们现有管理模式的痛点。”他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这样吧,3号楼四层,就作为第一个试点区。王姐,你来担任荣誉监督员,你的岗位和待遇不变。但是,”他话锋一转,“你今年的年终评优,将与试点区的学生满意度挂钩。标准嘛……就定在85%以上。”
散会后,王姨一个人攥着那份薄薄的预案,站在楼梯口,背影显得有些萧瑟。
“王姨。”林枫追了上来。
“来看我笑话?”王姨头也不回,声音里满是疲惫和讽刺。
“不是,”林枫走到她身边,声音很轻,“以前,您怕出事,怕担责任,所以管得严。我们理解。但现在,我们怕您被这个考核压垮。”
王姨身子一僵,缓缓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个似乎总能看穿一切的年轻人,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在这栋楼干了十五年,抓过小偷,救过火,半夜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头一回听说,宿管员还要被学生打分定优劣。”
林枫没有再多说,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第二天,一场被404寝室内部命名为“温暖暴动”的行动,在四层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张野拉着几个体育社团的哥们,组建了一支“四层夜间安全巡逻队”,每天晚上主动帮王姨巡查楼层,检查门窗水电,顺便把那些晾在外面忘记收的衣服都收进楼道。
赵子轩则利用自己的人脉,手把手教王姨怎么使用手机接收“学生心声”匿名电子信箱,所有反馈意见都会被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档,让她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需求。
而陈默,他花了一个通宵,开发了一个小程序,王姨每天的工作内容、巡查记录、处理事项,只需要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工作台账,比她手写记录清晰百倍。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林枫。
他以学生会的名义,在整个四层发起了一场“王姨暖心瞬间”的征稿活动,鼓励所有女生写下与王姨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一周后,一本制作精美的册子被放在了王姨的值班台上,封面是烫金的几个大字——《其实你很温柔》。
那天晚上,王姨照例巡查,经过一个寝室时,看见阳台上还晾着一件校服外套。
她皱了皱眉,正要敲门提醒,却鬼使神差地想起了什么,走回值班室,翻开了那本册子。
一页页翻过去,她的手指微微颤抖。
当翻到某一页时,她停住了。
上面是一段娟秀的字迹:“上周三我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面试,结果早上急着出门忘了收校服,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等我中午回来时,发现校服已经被收好,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我门口的鞋柜上。谢谢王姨,那天您比我妈妈还要细心。”
王姨的目光落在那件校服上,又看了看窗外,天气预报说今晚有雨。
她默默地走出去,将那件校服收了回来,叠好,轻轻放在了那个寝室的门口。
做完这一切,她背过身,靠着冰冷的墙壁,悄悄抬手擤了擤鼻子。
试点首月总结会上,李主任亲自主持。
大屏幕上跳出的数据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四层违规电器使用率下降72%,设备报修响应时间缩短80%,投诉量……归零!
而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定格在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上:96.3%。
“我宣布,”李主任站起身,声音洪亮,“以3号楼四层为蓝本的‘学生社区自管模式’,将正式纳入学校后勤改革重点方案,向全校推广!”
掌声雷动。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王姨突然也站了起来。
她从自己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另一份文件,径直走到李主任面前。
“李主任,还有一件事。”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王姨将文件放在桌上,那是林枫熬了好几个通宵写出的《突发事件应急互助金》草案。
“上个月,咱们楼里有个孩子,因为家里出了变故,交不上学费,差点就要办退学了。后来,是咱们楼里的孩子们自发凑钱,才让她留了下来。钱是凑够了,但我们不能每次都指望运气。”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孩子们的难处,我们得帮。”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李主任拿起那份还带着体温的文件,一字一句地看完,然后郑重地抬起头,看着王姨,也看着林枫他们:“明天,我亲自拿着它,去校务会提案。”
当晚,404的宿舍门被敲响了。
王姨站在门口,将那台作为监控主机的服务器还给了陈默。
在递过去的一瞬间,她飞快地往陈默手里塞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条。
“互助金还没批下来,钱算我先借的。”她说完这句,就转身要走。
林枫眼尖,一眼就认出那是一张医院的门诊缴费收据。
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慢性肾炎,缴费日期是昨天,而那个全额支付的金额,不多不少,正是那天他们发动室友为那个女孩众筹的数额。
就在王姨转身的刹那,林枫清晰地看见,她那身穿了多年的蓝色工作服,袖口处已经磨出了毛边。
“王姐!”张野突然大吼一声,叫住了她。
王姨的背影顿了顿。
“下周我们武术社招新,您……您来给我们当个裁判呗?”张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和期盼。
王姨沉默了几秒,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地应了一声:“好。”
门关上了。
寝室里一片寂静。
林枫这才发现,宿舍的茶几上,不知何时多了四大盒崭新的胃药。
药盒下,压着一张字条,是王姨那熟悉的字迹,却写着一句让他们心头巨震的话:
“别让好人吃亏——现在轮到我了。”
404宿舍彻夜未眠。
张野盯着那盒胃药,像是被定住了一样,眼神空洞地发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