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巡视组的车辆在雨后初晴的矿务局大院里缓缓驶离,卷起路面上浅浅的水洼。阳光刺破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地面,反射出粼粼碎金。行政楼前,王磊带着班子成员肃立送行。组长周正林临上车前,与王磊再次握手,时间略长于初见。他没有多言,只是深深看了王磊一眼,那目光里,审视的锐利已悄然褪去大半,沉淀下的是凝重、了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车窗升起,车辆汇入车流,带走了无形的重压,留下的是被惊雷暴雨彻底涤荡过的矿务局。
王磊转身,目光扫过身边李卫国、钱明等人同样带着疲惫却难掩振奋的脸庞。郑毅被带走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正迅速扩散,震惊、快意、惶惑、观望……种种情绪在矿务局的褶皱里翻涌。但此刻,尘埃初定。
“新矿务局的筋骨,是淬着火、顶着雷站起来的!”王磊的声音在空旷的楼前响起,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沉静力量,“但这只是开始。倒下一个郑毅,不等于铲除了所有沉疴。仓库案的余毒要肃清,成本管控的深水区要蹚过,技术革新的路还长!更要紧的是,”他目光锐利起来,“人心!那些被郑毅‘老规矩’浸透多年的思想,那些习惯了褶皱里生存的惰性,要彻底扭转过来!新矿务局,要的是阳光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他大手一挥:“卫国,钱明,老李,小会议室!我们没时间喘气,该铺的路,一步都不能停!”
---
矿务局机电队维修车间,气氛却与楼前的振奋截然不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焦虑。王强脸色铁青,手里捏着一张薄薄的纸,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纸上印着醒目的红头——省煤炭工业厅设备技术处的借调函。内容简洁:调机电队副队长王强同志,借调至厅技术攻关项目组,参与全省煤矿智能开采核心系统研发,为期一年,即日赴省城报到!
“王队…这…这怎么办?”骨干老张急得直搓手,“新系统刚稳定,井下适配优化才开了个头,后续维护规程、人员培训…哪一样离得开您?省厅…省厅这不是釜底抽薪吗?”
“就是!什么智能开采核心系统?八字没一撇!哪有咱矿上实打实的技术攻关要紧?”另一个技术员愤愤不平。
王强死死盯着那张借调函,胸口剧烈起伏。省厅技术攻关项目组?听起来光鲜,但远离一线,远离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刚刚浴火重生的新系统!而且,这个时间点…太敏感了!郑毅刚倒,矿务局技术革新正是用人之际!一股巨大的不甘和忧虑如同冰冷的铁钳,攫住了他的心脏。他舍不得亲手锻造的“孩子”,更担心自己一走,这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技术火种,在复杂的局面下能否顺利燎原?
“都别吵了!”王强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压抑着风暴,“该干什么干什么!新系统的维护手册,今天必须定稿!老张,你负责!”他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去找王局!”
矿务局小会议室里,气氛凝重。那张借调函被放在长条会议桌中央,像一块冰冷的烙铁。李卫国、钱明、人事科长老李眉头紧锁,王强坐在下首,双拳紧握,目光灼灼地盯着主位的王磊。
“省厅设备技术处…名义上完全合规。”老李的声音干涩,“跨单位技术骨干借调参与重点项目,有先例。理由也很充分,‘集中力量攻克核心难题’。”
“狗屁核心难题!”李卫国忍不住爆了粗口,一拳砸在桌上,“早不借晚不借,偏偏等王强他们把最难啃的骨头啃下来了,新系统刚显出威力,就来摘桃子?我看就是有人眼红!想把我们的技术尖子挖走,让矿务局的技术革新后继乏力!”
钱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中带着锐利:“程序上,我们很难硬顶。但影响…太大了!王强是新系统当之无愧的核心灵魂,他这一走,后续的优化、推广、人才培养,都会大受影响。而且,”他看向王强,“王队,厅里那个项目组,你了解多少?是真有核心攻关,还是…挂个虚名?”
王强摇摇头,声音低沉:“没听说有什么实质性的国家级核心项目启动。设备处那边…以前打交道不多。”他眼中带着深深的忧虑,“王局,我不是贪恋位置。我是怕…我这一走,新系统万一出点状况,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了方向…我们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磊身上。王磊看着那张刺眼的借调函,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平稳。郑毅倒了,但水面下的暗流并未平息。这封看似合规的调令,更像是一把裹着天鹅绒的软刀子,精准地刺向矿务局新生的技术命脉。
“借调,是组织程序,我们遵守。”王磊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听不出波澜。王强的心猛地一沉。然而,王磊话锋陡然一转,目光如炬射向王强:“但技术,不能断档!新系统,必须生根!王强!”
“到!”王强下意识挺直腰板。
“给你三天时间!”王磊的声音斩钉截铁,“第一,把你脑子里的东西,关于新系统的核心技术要点、调试参数、故障树分析、极限工况应对策略,所有关键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傻瓜式的操作维护手册和应急预案!要细到每一个螺丝的扭矩!这是死命令!”
“第二!”他看向李卫国和钱明,“由卫国牵头,钱明配合,成立‘电液控制系统技术保障与迭代攻坚小组’!王强任首席技术顾问,远程参与核心决策!小组骨干,就从这次技能比武冒尖的机电人才里挑!名单今天下班前给我!王强赴省厅期间,小组日常工作由老张负责!”
“第三!”王磊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更深远的考量,“人事科!立刻启动‘矿务局核心技术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以新系统为蓝本,选拔有潜力的年轻骨干,由王强团队核心成员一对一‘导师带徒’!签订培养责任书!把王强的本事,变成我们矿务局自己的传承!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条指令,如同三把快刀,瞬间斩断了借调可能带来的技术断档风险!不是硬抗,而是以退为进,将核心技术和人才梯队牢牢攥在矿务局自己手中!王强灰暗的眼睛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李卫国等人也长长舒了口气,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王磊这一手,不仅化解了危机,更顺势将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推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快车道!
“王局!保证完成任务!”王强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和感激。
矿务局财务科成本分析中心,气氛却如同绷紧的弓弦。赵静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纠缠的乱麻。她对面,孙德海副科长脸上挂着习惯性的、略带圆滑的笑容,手里端着的保温杯热气袅袅。
“小赵啊,你看,”孙德海指着屏幕上被赵静高亮标出的、西一采区近半年异常偏高的液压支柱维修费用,“这个情况呢,我了解过。西一采区地质条件特殊,顶板压力大,液压支柱损耗确实比其他区快一些。而且,他们用的这个‘宏鑫’配件,是省厅设备处几年前推荐的‘优质供应商’,价格是比市场同类高一点,但质量有保障嘛!这账…虽然看起来高点,但也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大原则。新规要控制成本,也不能因噎废食,对吧?”
他语气温和,循循善诱,试图用“省厅推荐”、“地质特殊”、“安全优先”这些大帽子,将赵静的质疑消弭于无形。这是郑毅倒台后,潜藏势力在成本管控战场上的又一次试探性阻击。
赵静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新规监督员的经历和西二事故的震撼,早已将她淬炼得更加敏锐和强硬。她没有接孙德海的话茬,而是调出另一组数据。
“孙科长,‘宏鑫’配件的价格,不是比市场‘高一点’。”赵静的声音清晰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同规格的进口品牌支柱密封件,市场均价80元,‘宏鑫’报价150元!高出近一倍!而根据安监处设备故障记录,西一采区使用‘宏鑫’密封件的更换频率,是使用进口品牌区队的1.8倍!这所谓的‘质量保障’,数据支撑在哪里?”
她点开一份供应商资质文件扫描件:“再看‘宏鑫’。省厅推荐是五年前的事了。其最新年检资质显示,注册资本仅三百万,技术人员寥寥,主营范围是劳保用品批发!它凭什么成为液压支柱核心配件的‘优质供应商’?凭什么拿高出市场近一倍的价格?”她目光如炬,直视孙德海,“更关键的是,孙科长,这批异常高价的维修费用报销单,最终审批人签名,都是您!”
赵静的质问,如同连珠炮,精准狠辣,每一句都直指核心!用详实的数据撕碎了“省厅推荐”的光环,用供应商资质的苍白揭穿了“优质”的谎言,最后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审批者本人!孙德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端着保温杯的手停在半空,热气熏蒸下,他的额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静的姑娘,在郑毅倒台后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锋芒毕露!那份新规赋予的底气和对真相的执着,让她无所畏惧!
“这…这…”孙德海张口结舌,准备好的“历史原因”、“上级指示”等托词在赵静那清澈锐利、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假的目光注视下,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第一次在一个年轻科员面前,感到了词穷和被逼到墙角的狼狈。财务科这潭看似平静的水,被赵静这颗淬火后的新刃,搅起了带着血腥味的漩涡。
后勤处仓库崭新的“阳光物资管理平台”电子大屏前,却是一派新气象。老马佝偻的身影已经不见,新任仓库主任是原安监处一位以严谨细致着称的年轻科长。刘大姐和周师傅作为新规监督员,正在认真听取新主任介绍平台运行流程。
“……所有物资入库,必须扫描二维码,自动匹配采购订单和质检报告,数据实时上传平台,无法篡改。领用出库,必须凭电子工单,扫码确认,领用人、用途、数量自动记录。报损核销,”新主任指着屏幕上需要至少三级审批、现场拍照留证、平台公示的严格流程,“彻底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每一颗螺丝钉,都在阳光下流转!”
刘大姐看着屏幕上清晰透明的数据流,看着仓库里井然有序、分类清晰的货架,粗糙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拿起旁边一双崭新的、厚实耐磨的矿工手套,用力捏了捏结实的橡胶掌心:“这才像样!这才是给矿工兄弟保命的东西!”她转头看向周师傅,眼神里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光亮,“老周,看见没?这新规矩,是真管用!”
周师傅用力点头,洪亮的声音在宽敞的新仓库里回荡:“管用!就得这么管!让那些想钻空子、喝矿工血的蛀虫,再也找不到缝!”
矿务局大院公告栏前,新张贴的《矿务局核心技术人才梯队建设方案(试行)》和《“导师带徒”首批结对名单公示》前围满了人。王强的名字赫然在列,身份是“首席技术顾问”,他名下的三个徒弟,都是技能比武中崭露头角的年轻机电尖兵。名单旁边,是王强团队编写的、厚达数百页的《新型电液控制系统操作维护宝典》电子版获取二维码。
“王队要去省厅了?还是顾问?”
“看这架势,是给咱矿上培养接班人呢!”
“这手册真够细的!连传感器清洗棉签的牌子都写清楚了!”
“好事啊!技术有人传,咱们心里也踏实!”
工人们议论着,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信心。王磊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着楼下充满生机的一幕幕。惊雷淬火,焚尽朽木。而新生的矿务局,正以王强的远程引领、赵静的查账利刃、新一代监督员的炯炯目光、以及制度化的人才梯队为锋刃,在阳光下,锻造着更加坚韧、更加持久的锋芒。淬火之路,永无止境,而新刃初成,其光已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