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缚言站在龙盟宗最高的观星台上,指尖划过虚空,面前的星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刷新——原本黯淡的星辰接连亮起,连成一片横贯天际的光带,那是散落在九州各地的海灵稻种子,在昨夜那场灵雨的滋养下同时破土,引动了天地灵脉的共振。
“东边传来消息,青丘狐族的灵田长出了‘月光稻’,每粒稻谷都裹着银辉,据说能解千年寒毒。”柳芽捧着传讯符,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符纸都被她捏出了褶皱,“他们的族长说,这是三千年没见过的景象,族里的老狐狸们正带着小狐狸在田里打滚,说是要沾沾灵稻的喜气。”
林缚言笑了笑,目光转向西方:“西域那边呢?”
“刚收到风沙符!”王勇挤过来,符纸上的字迹被风沙磨得有些模糊,“黑风寨的兄弟们把海灵稻和沙棘混种,长出的‘沙稻’能在流沙上扎根,现在正沿着沙漠边缘种出一条绿带,那些吃人的沙蝎都不敢靠近了!”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是一把金灿灿的稻穗,颗粒上还沾着细沙,“你看这稻壳,硬得能硌掉牙,却甜得很!”
林缚言接过稻穗,指尖刚触到颗粒,就感到一股温热的灵力顺着指尖往上窜,仿佛有只小兽在经脉里雀跃。他望向南方,那里的传讯符正发出急促的震动——是南疆的蛊师们发来的,符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蛊虫图案,中间却画了一株稻子,稻穗上停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蛊虫不咬了,都围着稻子转,像供神似的。”
“看来,海灵稻不止能滋养人,连万物都能安抚。”林缚言轻声道,身后传来脚步声,钱通海拄着拐杖,手里捧着个陶瓮,瓮里飘出淡淡的酒香。
“尝尝这个。”老钱掀开瓮盖,一股清冽的香气漫开来,“用东海水晶米和海灵稻酿的,埋在灵脉下三个月,刚才开封时,整座山都在冒灵气。”
林缚言舀了一勺,酒液入喉,竟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融进四肢百骸,丹田内的灵尊境灵力瞬间沸腾,却又被一股温润的力量包裹,丝毫不见躁动。他眼前忽然闪过无数画面:青丘的月光下,狐狸们围着稻垛唱歌;黑风寨的汉子们用沙稻喂受伤的猎鹰;南疆的蛊师蹲在田里,看着蝴蝶停在稻叶上,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柔软……
“这不是酒,是九州的心跳。”林缚言放下陶勺,声音有些沙哑。
就在这时,观星台的地面忽然震动起来,星图上的光带猛地收缩,所有亮星的光芒都往中心汇聚——那是龙盟宗的方向。钱通海脸色一变:“怎么回事?灵脉要断了?”
林缚言却抬手按住他:“不是断,是聚。”他望向东方天际,那里正升起一轮从未见过的“双日”,一金一银悬在半空,金日洒下的光带着灼热的力量,银日的光则温润如水,两股力量在天地间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网,将九州的灵脉牢牢兜住。
“是神农宗的‘天地熔炉’!”柳芽忽然尖叫起来,指着星图中心浮现的古老符文,“传说中,只有当九州灵脉共振时,这熔炉才会显现,能把分散的灵气炼化成‘本源灵液’!”
观星台下,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是各宗各派的修士们赶到了,他们自发围成圆圈,将灵力注入大地,帮助熔炉汇聚灵气。青丘的狐火、黑风寨的沙刃、南疆的蛊雾、龙盟宗的剑气……无数力量在空中交织,却没有丝毫冲突,反而像溪流汇入大海,顺着光网流向熔炉。
林缚言纵身跃下观星台,落在人群中央,抬手召回还在犹豫的柳芽和王勇:“来,该咱们添把火了。”
他掌心泛起青金色的灵光,那是灵尊境灵力与海灵稻本源的融合,刚触碰到光网,整个熔炉就剧烈震动起来,本源灵液开始顺着光网往九州各地流淌——流过青丘,月光稻长得更高;流过沙漠,沙稻的根须扎得更深;流过南疆,蛊虫们开始帮稻子除虫……
钱通海站在观星台上,看着下方那道青金色的身影被无数灵光包裹,忽然对身边的老伙计笑道:“咱们年轻时总说‘守好一亩三分地’,现在才知道,这天地大得很,好东西要大家分着吃,才更有滋味。”
老伙计点头,看着远处正在给灵液引导方向的林缚言,又看了看手里的酒瓮,忽然觉得,这酒还是留着庆功时再喝更合适——毕竟,九州的好日子,才刚开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