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翡坐在桌前,手指捏着净水器图纸的边角,沿着纸上的方格线慢慢折。
每折一下,都用指甲轻轻刮一刮折痕,确保边缘齐整——她总说“折不齐的话,下次找图纸得翻半天”。
折到第三下,刚好把图纸叠成掌心大的长方形,她才小心放进透明文件袋。
刚拉上拉链,“笃笃笃”的敲门声就响了,节奏轻缓,是社区李姐常有的习惯。
“来啦。”她起身走到门口,透过猫眼一看,李姐双手捧着个红布包裹的东西,赶紧打开门。
“秦小姐,这是国家环境监测中心托我送的。”李姐把红布掀开,里面是面红锦旗,边角垂着浅红色流苏,风一吹,流苏轻轻晃。
锦旗上的金线绣着“为民科技传温暖,匠心守护千万家”,字体浑厚,在晨光里亮闪闪的。
李姐指尖护着流苏,生怕蹭到门框:“他们昨天特意给我打电话,说你设计的东西帮了不少人。”
“黄沙村的张大爷,之前接水得沉半天沙子,现在用你设计的过滤器,接了就能喝。”
“西北灾区的李大叔,腿不方便,下周就能拿到按你设计改的拐杖,说‘终于能自己出门了’。”
秦翡双手接过锦旗,指尖轻轻碰了碰金线,有点扎手,却沉得很实在。
她低头盯着字,耳朵慢慢红了:“不用这么客气…我就是画了几张图,拧了几颗螺丝,都是顺手能做的事。”
“顺手的事才暖人心啊!”李姐跟着走进客厅,指了指茶几上的手机,“他们还发了私信,附了照片,你快看看,小孩们笑得可开心了。”
秦翡拿起手机点开私信,第一张照片里,黄沙村的小孩举着满当当的水桶,衣服袖口沾了水,却笑得露出豁牙。
第二张是李大叔坐在板凳上,手里摸着拐杖握把,旁边的志愿者在给他竖大拇指。
她盯着照片里的水桶看了好一会儿,手指轻轻点了点屏幕上小孩的破鞋子:“真好…就是这孩子的鞋子破了。”
“下次要是有机会,能不能给他们送点旧鞋子?我家里还有几双没穿过的,是之前买大了的。”
“我跟官方说一声!肯定能送到!”李姐笑着点头,刚要再说,门外传来“叮咚”的门铃声——是小陈拎着餐盒来了。
小陈刚进门,就瞥见沙发上的红锦旗,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走过去:“这是官方送的?也太有排面了!我看看——‘为民科技传温暖’,说得太对了!”
“陈总昨天听说这事,还让我订了你爱吃的清炒西兰花,特意加了个卤蛋,说算庆祝!”
他指着客厅电视旁边的墙:“就挂这儿吧,这面墙空着,不挡零件盒,来的人都能看到。”
秦翡把锦旗往沙发角落挪了挪——沙发是浅灰色的,红色锦旗放在上面不突兀,却也不抢眼:“不用挂这儿,客厅的墙要放零件盒。”
“左边摆拐杖的螺丝和扶手,右边放净水器的滤芯样品,中间留着画图纸,挂锦旗得绕着走,干活不方便。”
“加个卤蛋就行,不用庆祝。”她又补充了句,转身去拿碗筷,“我昨天刚买了鸡蛋,煮了就能吃,不用额外订。”
小陈刚要再说,秦翡的手机“叮咚”响了,是“林氏医疗-林晚”发来的微信,带着一长串感叹号:【我爸刚从环境监测中心朋友那儿听说了!官方给你送锦旗了?快拍张照片给我!】
【我爸说要把你净水器的过滤层设计加到我们医疗设备里,给养老院用——老人们喝的水,就得按你这个标准来!】
【还有,他想把锦旗裱起来,挂林氏的展厅,让员工学学你怎么把小事做好!】
秦翡对着手机敲字,手指打得慢,却很认真:“不用裱,我放家里就好。净水器的设计你们用就好,不用特意说我的名字。”
“老人们能喝上干净水,比挂锦旗有用。”发完就把手机放回茶几,端起餐盒里的西兰花:“快吃吧,再不吃就凉了。”
“你上次说西兰花要脆的才好吃,我让餐馆少炒了两分钟。”
李姐看着她忙着摆碗筷的样子,忍不住笑:“你这孩子,就是踏实。对了,官方还说下周发‘民生科技先锋’证书,也是红色的,跟锦旗配得很。到时候我再给你送过来?”
秦翡摆碗筷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了眼书桌抽屉——抽屉半开着,能看到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图纸:“证书…能要电子版吗?”
“我抽屉里最下面是拐杖图纸,中间是净水器的,上面叠着水质检测报告,再放纸质证书,找图纸得翻半天,太麻烦了。”
“哈哈,行!”李姐被逗笑了,“我跟官方说一声,肯定能弄电子版,存手机里,想看就看,还不占地方。”
送李姐出门时,小陈拎着空餐盒,突然想起什么:“秦小姐,明天我带几个挂钩来,咱们找个不挡路的地方挂锦旗——总不能一直放沙发上,万一蹭脏了可惜。”
他晃了晃手里的布袋:“我明天选细点的挂钩,门后的墙薄,粗挂钩怕钉不牢。”
秦翡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沙发上的锦旗上:“好,别选太亮的,跟门的颜色搭就行,别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