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逞口舌之利!”曹操终于开口:“我与袁本初大战在即,他日刘骏趁我不备,背后偷袭,又当如何?”
“司空雄才大略,坐拥中原,岂惧一袁本初?”
贾诩捧了一句,曹操不为所动。
贾诩沉吟片刻道:“我主得朝廷册封,便是朝廷屏藩。袁绍他日南下,我主自当出兵助司空共御国贼,此乃唇齿相依之理。”
“此事,你能作主?”曹操向前倾身,凝声问道。
贾诩往刘骏所在方向拱了拱手:“我来时,我主已令我便宜行事。此事,我能作主。”
“嗯,刘仲远倒是用人不疑。”曹操直起身,挥了挥大袖:“小沛由你等驻守,亦无不可。彭城当为我所有,”曹操顿了一下,笑道:“日后,你主出兵助我平定袁绍,此地再归你徐州不迟!”
贾诩摇头:“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兵马驻于他人之境,易生嫌隙,还请司空三思。”
曹操再次不悦,一言不发。
郭嘉见此,马上插话,试图搅混水:
“文和高见。不过,贵主欲尽得徐、扬之地,势力未免太过庞大。江东孙伯符新近受挫,朝廷亦需安抚。
不若这样,徐州之事,可如贵主所请。但扬州之九江、庐江,是否可暂由朝廷直辖,或另做安排?”
给你们直辖,还不得打过淮水来?
贾诩心中冷笑,断然拒绝:“奉孝谬矣。袁术据寿春而僭号,九江、庐江乃其根本。我主拔除此毒瘤,此二郡自然归附。
朝廷另派他人,或置之不理,岂非使两地再生波折?
我主有言,日后必效仿淮安模式,使两地百姓安居乐业,永为汉土。此心,可鉴日月!”
他态度坚决,寸步不让。
非但如此,他还狮子大开口,言日后徐州出兵助曹操攻打袁绍,则徐州还要分润所得之地。
此言一出,再次令曹营一方反应激烈。一些谋士更是放言,无须刘骏出兵,朝廷自会平定袁绍。
贾诩当即冷笑,威胁说待他们两败俱伤,只怕有人要渔翁得利。
这话又引发一场叫骂。
双方围绕地盘划分,出兵攻袁、被封名号、玉玺还都等事宜展开激烈辩论。
贾诩言辞犀利,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摆出现实利害,将曹操谋士的试探和条件一一驳回或化解。他始终抓住“诛逆首功”和“朝廷大义”两点,逼对方让步。
最终,荀彧看向曹操,微微点了点头。
曹操知道,在明面上,己方不占理,而且眼下他确实需要刘骏这个潜在的盟友。
眸光一闪,曹操哈哈大笑,打破僵局:“文和快人快语。刘广陵之功,吾与诸公皆知。具体疆界划分,赏赐细节,可容后再议。今日且尽欢,为文和先生接风!”
贾诩笑呵呵举杯。
第一轮交锋,暂时休战。
但谁都知道,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曹操绝不会轻易满足刘骏的所有要求,贾诩亦不可能如了曹操的意。
夜已深,司空府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曹操揉着眉心,看着眼前几位心腹谋士:
“诸公,今日观贾文和,寸土必争,难缠至极。刘骏欲尽得东南之地。允他,则他势力大成,必成心腹大患。不允,又恐他趁我与袁绍交战渔利。”
郭嘉道:“明公,今日之争,意在试探底线。贾诩态度强硬,说明刘骏志在必得,亦有所意动。”
“意动?何解?”
“青州日前为袁绍之子袁谭所得,徐州琅琊郡与其接壤。我等放出袁术被刘骏计杀流言,袁绍为名声所累,或是他日扩张势力,皆会对刘骏用兵。此事,料想贾文和心知肚明。”
曹操沉吟点头:“奉孝所言极是。如此,我等与徐州合则两利。”
荀攸附和道:“眼下我军之急,乃是袁绍。不如先应允刘骏大部分条件,换其共击袁绍?待灭掉袁绍,再图后计。”
曹操若有所思。
程昱仍有顾虑道:“三方乱战,主力乃是我军与袁绍。刘骏必会借此机会坐大,日后难制,又当如何?”
郭嘉道:“孙策处,诏书已发,江东与刘骏之争,可牵制徐州部分精力。”
曹操抿嘴抚须,板着脸道:“先除袁绍,再论其他!然,如何封赏刘骏?诸位可有定计?”
荀彧沉吟片刻,接口道:
“主公可在地盘划分上稍作让步,但在名分、官爵上加以限制。例如,可承认刘骏对徐州及淮南两郡的实际控制,但官爵上,只封其为徐州牧,加杂号将军,使其名正言顺,但亦不至于过度显赫。
同时,以此条件要求刘骏出兵协助对抗袁绍,并可约定削减其战利品分配额度。”
曹操眼中闪过精光:“文若之策,老成谋国。彭城可让,但需附加条件,比如,要求刘骏提供部分粮草军械,或允许我军商队通行其境。小沛战略要地,能否以共管之名,暂留部分兵马?”
郭嘉摇头:“明公,小沛不让,刘骏必不肯干休。不若痛快给予,以示诚意。至于制约可挑拔江东。”
郭嘉突然露出一个暧昧不明的表情:“据最新情报得知,刘骏在庐江见孙策与周瑜未婚妻貌美,竟将二女占为己有。如今已完婚矣。”
此言一出,众人议论纷纷。
曹操怔了一下,随即开怀,哈哈大笑:“刘骏小儿,昔日造谣说吾好人妻。如今……如何?如何啊!”
立即有属官附和道:“刘骏好美色之事,世人皆知。他有何面目诋毁明公!”
众人纷纷说是,评击刘骏品行之语连绵不绝。
一时之间,空气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曹操抚须,突然诗性大发:“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吟完,曹操凑身前倾,向众人笑曰:“刘仲远艳福不浅,只笑孙策、周瑜丢了夫人又折兵,贻笑大方矣。”
郭嘉抚掌笑道:“明公此诗甚妙。可令人四处传唱,还可送与淮安旬报,让其明发天下。如此,孙策、周瑜见之,必恨刘骏入骨。”
“妙……妙……”曹操满意至极,道:“纵是报纸不刊登,吾亦要让天下人皆知此事。奉孝,此事,你来办。”
“喏。”
成功抓到刘骏的小辫子,扳回一城,曹操自得地乏损道:“刘骏小儿,为美色所惑,安能成大事耶?”
眼见差不多,荀彧拱手问道:“既如此,明日与贾文和再论,当如何?还请明公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