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降服了林邑之后,孙权并没有停下他扩张的脚步。
他指挥着强大的军队,继续挥师南下,目标直指更为强大的扶南国(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泰国一部分)。
扶南国的疆域辽阔,幅员广大,其都城“毗耶陀补罗”(可能位于湄公河三角洲)更是水系纵横,丛林密布,气候湿热,疫病横行。
这一切都为扶南国的防守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扶南国王范良雍(或类似名字)面对孙权的进攻,采取了一种非常聪明的策略。
他并没有急于与汉军正面交锋,而是选择了以逸待劳,采取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策略。
他将主力部队收缩至都城附近,依托水网丛林的复杂地形进行防御,同时利用恶劣的自然环境消耗汉军的战斗力。
扶南国的都城“毗耶陀补罗”位于湄公河三角洲,这里水系纵横,河流交错,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
而茂密的丛林则为扶南国的士兵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使他们能够在暗处观察敌人的动向,同时进行伏击。
气候湿热,疫病横行的环境,对于习惯了中原干燥气候的汉军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范良雍国王的策略非常明确,他要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将汉军拖入一场消耗战。
他命令士兵们清除掉通往都城的道路两旁的植被,使汉军无法利用这些植被进行隐蔽和伏击。
同时,他还命令士兵们在都城周围布下重重陷阱,以期在汉军深入时给予致命一击。
孙权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在面对扶南国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范师蔓国王的聪明策略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必须在湿热的气候中作战,同时还要时刻警惕着丛林中的伏兵和陷阱。每前进一步,都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然而,孙权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战斗和征服,才能实现他统一南方的梦想。
于是,他命令士兵们继续前进,深入扶南国的腹地,与范师蔓国王的军队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
这场战斗,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和策略的较量。
汉军初入扶南,进展顺利,连克数城。但随着深入内陆,热带雨林的威力开始显现。
沉重的铠甲在湿热环境下成为负担,士卒中暑、脱水者众。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使得原本就沉重的铁甲更加难以忍受。
在炎热潮湿的气候中,士兵们常常感到呼吸困难,体力消耗巨大。由于缺乏适应这种环境的训练和装备,士气也受到了影响。
疟疾(瘴气)、痢疾、登革热等热带疾病在军中大规模爆发!
士卒高热、腹泻、浑身酸痛,非战斗减员急剧上升!随军医官虽竭尽全力,但药物匮乏,对热带疾病认识有限,收效甚微。
军营中充斥着病人的呻吟声,许多士兵在病痛中挣扎,甚至有些士兵因为无法忍受病痛而选择了自杀。
扶南境内河流水网虽多,但暗藏杀机(鳄鱼、毒虫),陆路在雨季则是泥泞不堪。
在此情况下,粮草转运困难,新鲜蔬菜水果匮乏,进一步削弱了士卒抵抗疫病的能力。
士兵们常常只能以干粮和腌制食品为生,缺乏必要的营养,导致体质下降,原本强壮的身体变得羸弱不堪,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短短数月,十五万大军竟病倒近三成!士气低落,怨声载道。老将程普也不幸染上瘴疠,病势沉重。
这还只是天灾,他们还不得不昼夜提防扶南军神出鬼没的袭扰。
扶南军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密布的河流、纵横交错的水网以及茂密的丛林,将这些自然条件转化为对汉军的战术优势。
他们驾驶着轻巧的小船,借助藤蔓编织的索桥,携带涂有剧毒的箭矢,在水陆之间灵活地移动,对汉军的粮道和小股部队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
这些攻击如同幽灵般难以捉摸,扶南军战士时而出现在汉军的侧翼,发动突然的袭击,时而又切断汉军的补给线,使得汉军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他们如同影子一般,总是在汉军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出现,给汉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实际损失。
汉军士兵在这样的袭扰下,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疲于应对,这不仅消耗了他们的体力,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士气。
扶南军的这种战术,使得汉军在扶南的军事行动举步维艰,不得不重新评估和调整他们的战略计划。
帅帐内,气氛压抑。将军们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眉头紧锁,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鲁肃忧心忡忡地道:“大王,天时地利皆不利于我!强行推进,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当暂避锋芒,稳固已得之地(林邑及扶南北部沿海),待秋凉瘴退,并寻访本地良医、熟悉瘴疠之药草,以期恢复士气,重振军威。”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更为稳妥的战略建议。
张昭亦劝谏:“鲁子敬所言极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当效仿昔日诸葛军师南中之策,以抚为主,徐徐图之。”
张昭的建议充满了深思熟虑,他深知在当前的困境中,硬碰硬的对抗只会导致更大的损失。他主张采取安抚和怀柔政策,逐渐稳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张昭的提议得到了在场许多人的赞同,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更为稳妥和长远的打算。
孙权望着病榻上的程普和帐外萎靡的士卒,虽心有不甘,但知鲁肃、张昭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见。
孙权站在帐中,目光沉重地扫过每一位将领和谋士的脸庞。他深知,尽管内心深处燃烧着不屈的斗志,但现实的残酷却无法忽视。
程普这位老将,曾经是孙家的支柱,如今却因连年征战而病倒,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痛心。
帐外的士卒们,一个个面容憔悴,士气低落,这让他意识到,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情况更加恶化。
孙权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长叹一声:“传令!全军后撤至林邑境内休整!命诸葛瑾总理后方,广募通晓瘴疠之巫医、采买本地避瘴药草(如青蒿、槟榔等),并督促工匠改良营帐通风防蚊!待秋后,再与那范良一决胜负。”
他清楚,只有让士兵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才能重新凝聚力量。
同时,他任命诸葛瑾为后方总管,负责后勤和补给的整顿。孙权知道,诸葛瑾不仅智慧过人,而且在处理政务方面有着非凡的能力。
为了应对南方特有的瘴疠之气,孙权特别强调了招募懂得处理瘴气的巫医的重要性。
他要求诸葛瑾广招当地通晓此道的专家,并且不惜一切代价采买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瘴气的药草。
此外,孙权还特别指示工匠们改良营帐的通风和防蚊设施。
他知道,士兵们在潮湿闷热的南方环境中,除了要面对敌军的威胁,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和各种传染病的侵袭。
因此,改善士兵的居住条件,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提高士气和战斗力至关重要。
孙权的这些安排,都是为了在秋季到来时,能够重新整顿军力,以更加饱满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再次与敌军范氏家族展开较量。
到那时,他希望自己的军队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出应有的雄风和不屈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