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十五年,三月。建安城西的格物院深处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随即是工匠们兴奋的呼喊。
曹植正在巡视新建的冶金坊,闻声快步走去,只见兵器监李胜满脸烟尘,手中捧着一块泛着青灰色光泽的金属。
\"王爷,成了!\"李胜声音激动得发颤,\"按照奇穆匠人的配方,加入少量砷矿,青铜硬度提升五成,韧性更胜往昔!
曹植接过这块\"砷青铜\",手指轻弹,其声清越。他拔出佩剑用力劈下,只见青铜块上只留下一道浅痕,而剑刃却崩开一个缺口。
\"好!\"曹植眼中闪过惊喜,\"立即量产,优先装备水师弩箭。\"
这是格物院成立以来最重要的突破之一。自天启二十三年与罗马签订和约以来,曹植深知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他下令格物院集中力量,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材料、武器、航海。
材料科成为格物院最繁忙的部门。来自玛雅的树胶被用于防水处理,印加的草筋编织成更轻便坚韧的铠甲内衬,而奇穆的青铜配方经过改良后,性能已不逊于罗马的钢铁。
与此同时,武器科的进展更是惊人。
\"王爷请看,\"刘晔展示着新制成的复合弓,\"用本地黑檀木为胎,牛筋为弦,再涂上特制的树漆,射程可达二百步,在潮湿环境下也不会变形。\"
在城外的试验场,一架改良后的三弓床弩正在进行测试。这架被称为\"破阵弩\"的巨弩,吸收了罗马扭力弩炮的设计理念,改用三张复合弓并联,射程高达八百步。
\"装填!\"都尉一声令下,四名士兵转动绞盘,将特制的重型弩箭安置在滑槽内。
\"放!\"
只听\"嗡\"的一声巨响,弩箭破空而去,瞬间命中三百步外的包铁木盾。厚重的盾牌应声碎裂,弩箭余势未消,深深扎进后方的土墙。
\"好!\"随行观摩的曹仁忍不住喝彩,\"有此利器,何惧罗马方阵!\"
然而最让曹植关心的,还是水师的革新。
周循在船厂展示新下水的\"镇海级\"改进型战舰。这艘船融合了汉式楼船的稳定性与土着独木舟的灵活性,更借鉴了罗马战舰的撞角设计。
\"船体采用新研制的防水胶密封,舱室按照水密隔舱设计。\"周循详细介绍,\"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船首安装了两架小型破阵弩,可以在接舷前进行远程打击。”
但格物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五月,一场意外差点让数年的心血付诸东流。几个年轻工匠在试验新的炼钢炉时,不慎引发火灾,烧毁了半个冶金工坊。更严重的是,三名参与砷青铜研制的奇穆工匠在事故中丧生。
\"王爷,此事都怪臣监管不力。\"李胜跪地请罪。
曹植扶起他:\"探索新知,岂能没有代价?重要的是吸取教训。\"
他亲自为殉职工匠主持葬礼,厚恤其家属,并下令重建工坊时采用更严格的防火措施。这个举动深深感动了在格物院工作的各族工匠。
\"汉人王爷不把我们当外人。\"一个玛雅天文学家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研究不分族裔,只论才智。\"
七月,格物院迎来又一个重大突破。
一直在研究土着草药的医官,从一种名为\"金鸡纳\"的树皮中提取出治疗发热的特效药。这药很快在军中推广,大大降低了士卒因热带疾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
\"此药堪比十万精兵。\"徐晃从南方来信称赞,\"雨季以来,患病士卒不足往年的三成。\"
然而,就在各项研究顺利推进时,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从商洲传来。
周不疑在密信中写道:\"罗马新皇奥勒良继位,此人雄才大略,已开始整顿军备。据闻,罗马船厂正在建造可载五百人的巨舰,恐为跨海远征做准备。\"
这个消息让曹植深感紧迫。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他在军政会议上说,\"传令格物院,所有项目加快进度。特别是新式战舰的建造,要在两年内形成战力。\"
八月,在曹植的亲自督促下,格物院启动\"雷霆计划\",集中全力研制可对抗罗马海军的新式武器。
李胜带领工匠们改进了猛火油的配方,使其粘性更强,燃烧更持久;
周循主持设计的新型战舰,首次采用了可升降的桅杆和活动帆具,以适应不同海况;
最令人惊喜的是,几个年轻工匠根据土着吹箭的原理,研制出可连续发射的小型弩机,被命名为\"连珠弩\"。
天启二十五年,除夕之夜,曹植并没有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而是选择留在了格物院,与工匠们一起度过这个特别的时刻。
格物院内灯火通明,炉火在熊熊燃烧,映照着他们充满期待和兴奋的脸庞。实验室里,各种新式器械和发明创造琳琅满目,有的还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有的则已经准备就绪,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它们将被投入使用。
曹植站在一群忙碌的身影中,他的目光穿过忙碌的人群,停留在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炉火和器械上。
他不禁感慨万千,回忆起三年前的艰难岁月,那时他们还在为基本的生存而苦苦挣扎,而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出精良的器械,这一切都得益于格物致知的力量。
“三年前,我们还在为生存而挣扎。”曹植的声音在实验室中回荡,他继续说道,“今日,我们已能自制精良器械。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力量。”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和坚定,仿佛在向在场的每一个人宣告,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已经开花结果。
就在这时,李胜带着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走到了曹植的面前。这是一套用新材料打造的明光铠,它在灯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李胜小心翼翼地将铠甲展示给曹植看,他解释道:“这套铠甲比传统铁甲轻便三分之一,但防护力却毫不逊色。”曹植接过铠甲,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从铠甲的轻盈设计到精细的工艺,无不体现出工匠们的匠心独运。
明光铠的材料是一种新研发的合金,它不仅减轻了铠甲的重量,还提高了其抗打击能力。曹植想象着穿上这套铠甲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将更加灵活自如,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随着夜色渐深,格物院内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温馨。工匠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成果,他们谈论着过去一年的艰辛与收获,展望新的一年,他们将如何继续推动格物致知的理念,创造出更多改变世界的发明。
\"好!\"曹植试穿后赞不绝口,\"立即量产,优先装备精锐。\"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与罗马的科技竞赛才刚刚开始。根据商洲传来的最新情报,罗马人改进了他们的投石机,射程和精度都有大幅提升。
\"我们必须更快。\"曹植对刘晔说,\"传令各郡,广招匠人,凡有特殊技艺者,不论出身,皆可入格物院。\"
新的时代正在来临,而唐汉王国已经做好了准备。在这场跨越重洋的科技竞赛中,谁能掌握更先进的技术,谁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