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云栖村飘着炊烟,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冒出浅灰的烟,混着饭菜的香味,在村子上空慢慢散开。陆砚辞在厨房的小泥炉上煮着茶,泥炉里的青冈木炭烧得正旺,泛着橘红的光,把壶底烤得发烫。陶壶里的山泉水“咕嘟咕嘟”地响着,冒出的白汽裹着野茶的清苦,在厨房里漫开。
桌上的老式半导体收音机里,正播放着闻声音乐的“年度金曲回顾”,张捷清澈的歌声顺着电波飘出来:“青溪水漫过石阶,带走了年华,我在旧桥等你,等一场雪落下……”是那首《青溪谣》,十年过去了,这首歌依旧是电台的常客,每次播放,都会有人在评论区留言“听哭了”。
陆砚辞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个粗瓷碗,偶尔用勺子舀一点炉里的热水,温着碗。他的目光落在窗外——不远处的青溪河在夕阳下泛着金光,河水潺潺地流着,和歌声里的“青溪水”重合在一起,像时光绕了个圈。
(时空闪回:2017年,两条并行的爆火线)
闪回线一(山民001·《青云问道》):
2017年3月,番茄小说的后台突然更新了一条消息——“山民001”发布新书《青云问道》,首章标题是“草庙村的清晨”。开篇第一句“张小凡在草庙村的清晨,被一声钟鸣唤醒”,瞬间点燃了整个仙侠圈。读者们像疯了一样追更,评论区每天都有上万条留言,有人分析剧情,有人画角色同人图,有人甚至为了“碧瑶和陆雪琪谁更适合张小凡”吵得不可开交。
小说连载到第五十章时,动画改编权被国内顶尖的动画公司以天价买下。制作团队花了两年时间打磨,光是“万蝠古窟”的场景设计,就修改了十八版。动画播出那天,全网同步上线,播放量在24小时内突破3亿,一周后破十亿,最终以百亿播放量收官,成为国漫史上的里程碑。
动画的主题曲《问道》,由歌坛天后菲姐亲自演唱。菲姐当时已经很少接影视歌曲,却在听到《问道》的歌词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录音棚里,她唱到“问道世间,何为牵挂?不过是一场雪,一个他”时,忍不住红了眼。在后续的采访中,菲姐拿着歌词,感慨地说:“这歌词写透了人心,有种看尽繁华后的苍凉。我很想当面谢谢这位‘山民001’老师,想问问他,是不是也有过一段放不下的牵挂。”
可没人知道,“山民001”到底是谁。番茄小说的陈峰依旧在找他,甚至发动了所有作者和编辑,却连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个神秘的作者,就像《青云问道》里的张小凡,带着一身秘密,藏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闪回线二(樵夫·《青溪谣》):
同年9月,闻声音乐的版权部收到了一份匿名的快递,里面只有一张cd和一张便签。cd上没有任何标签,只有用马克笔写的“《青溪谣》-樵夫”;便签上的字迹清秀,只有一句话:“给新人张捷唱,不用署名。”
当时的张捷还是个没名气的新人,签在一家小经纪公司,每天靠跑商演糊口。他拿到cd时,正在出租屋里吃泡面,以为是粉丝寄来的demo,没当回事。可当他戴上耳机,听到《青溪谣》的前奏时,手里的泡面碗“哐当”掉在地上——吉他的旋律像青溪水在耳边流,歌词里的“旧桥”“石阶”“雪”,像极了他老家的样子。
他抱着吉他,反复练了一个月,录了无数遍,才敢把成品交给公司。没想到,这首歌一经发布,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校园里、商场里、出租车里,到处都在放《青溪谣》。张捷的微博粉丝从几万涨到几百万,从跑商演变成了上综艺,一夜之间,成了最火的民谣歌手。
在一档热门综艺上,主持人问他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张捷突然红了眼,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声音哽咽:“我想感谢‘樵夫’老师。没有他,就没有《青溪谣》,就没有现在的我。我知道您一定在某个地方看着,我想求您,收我为徒!我想唱更多您写的歌,想把您的音乐带给更多人!”
全网随之掀起了“寻找樵夫”的热潮。有人说“樵夫”是退休的老牌音乐人,有人说他是隐居的富二代,有人甚至扒出了张捷老家的地址,试图找到线索。可“樵夫”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有那张cd,和那句“给新人张捷唱”,成了唯一的线索。
(现在:云栖村厨房)
收音机里,张捷唱到副歌部分:“青溪水啊,向东流,带走了我的愁……”陆砚辞提着水壶的手微微一顿,壶里的热水差点洒出来。他放下水壶,另一只手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拍,指尖的节奏,刚好是《青溪谣》那段复杂的和声。
茶煮好了,他把茶汤倒进粗瓷杯里,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他端着杯子,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泛着金光的青溪河——河水还是和十年前一样,缓缓地流着,河面上的夕阳像碎金,闪闪烁烁。他的嘴唇微动,低沉而醇厚的歌声轻轻飘出来,是《青溪谣》的和声部分,比张捷的版本多了几分历经世事的沧桑,混着茶香,在厨房里慢慢散开。
“……等一场雪,落满旧桥,等一个人,归期未到……”他哼完最后一句,轻轻叹了口气,把杯里的茶一饮而尽。茶汤的清苦在嘴里散开,回甘却很长,像那段藏在马甲后的日子,苦过,却也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