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颜盈刚洗完了澡,就听到外面有细小的动静,循着声音走了过去,就见黑不溜秋的房间里,宁老爹正在藏着他的地契盒子。
宁老爹把东西刚藏好,回头就和门口的苏苏眼神对了个正着,吓得他一激灵:“苏苏啊,怎么还没睡?”
“老爹你咋还没睡?”颜盈的目光落在他藏着的东西上。
宁老爹从梯子上下来,生怕藏东西的地方被苏苏发现了,忙拿了锁:“这就睡,爹这就去睡。”
颜盈看着宁老爹防备的把房门直接锁了,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里明白这是在防着她呢。
“那行,爹你早点睡,我也去睡了。”颜盈转身就走。
等她离开后,宁老爹在门口徘徊了两圈,觉得还是不保险,打开了锁,进屋把那地契盒子抱着出了屋,又给空屋子上了锁,然后抱着地契盒子回屋睡觉,谁也别想把他和他的地契盒子分开。
没走远的颜盈隔着窗子看到了这一幕,不愧是吝啬,贪财的宁老爹啊。
冬日的这场大雪下的格外的厚,房间里温暖如春,颜盈早起在屋子里打了一套拳,吃了两个芝麻糖,又往口袋里塞了满满的红枣和桂圆干,这才出门在村里转转。
乡里人冬天都有猫冬的习俗,一路上没见到几个人,前面有个熟悉的人影,宁老爹背着背篓,捡拾地上的牛粪。
颜盈也没走远,跟着宁老爹一路从村里走到地里,看他站在地头推开覆盖在土地上的厚厚的雪块,然后数着步子从地头走到地尾,这一刻,他好像一个战士。
她不懂种地,但她看到了宁老爹眼中对于土地的热爱:“瑞雪兆丰年,来年应该是个好光景。”
宁老爹还在查看地冻了多深,颜盈走到了村里那块天石旁,听村里人说这是一块天外陨石,就连她们村都是因为这块石头像天牛,所以才得了天牛庙村这个名字。
据村里的传说,这块天石守护者天牛庙村,所以村里人会时不时的过来向天石祈福,大石头上棱角都被摸平整了。
颜盈绕着天石一圈,宁老爹也丈量完了地,父女两个一起回家。
回去的途中村里人多了起来,都是和宁老爹一样背着筐子,提着篮子去外面捡些树枝,或者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家,破家值万贯,家里不管什么,都是勤劳的过日子的人一点一点囤起来的。
回到家后,宁老爹把背篓卸了,偷偷摸摸的从口袋里掏出两把坚果,他在地里掏了一个松鼠窝,蹲在墙角咔咔吃完了一把坚果,愤愤不平:“都是地里抛食的,这小东西每年偷了我多少粮食,早晚逮着它。”
颜盈突然觉得她好吃的毛病是不是随了宁老爹,转头一想,宁老爹更贪财一些。
冷风吹过,带来了一股香味,下一秒,原地的姑娘已经跑去了厨房门口:“做什么呢,这么香,给我尝一口。”
三天后是新娘子回门的日子,费文典和绣绣坐着马车回了宁家。
费文典或许是读了书的缘故,更文质彬彬一些,与村里常年下地干活的人有很大的区别,更像小白脸。
绣绣面色红润,刚进家门就被宁郭氏拉着进了屋,颜盈也跟着走到了门口,就听到阿娘问绣绣在费家的情况,还有那费家女婿在床上行不行?
这话问的直白,绣绣红了脸,颜盈伸出的一只脚缩了回去,扭头去了前厅。
这次回娘家,费家嫂子一力操办的,女婿还在大厅坐着呢,宁老爹就已经去查看绣绣这次回娘家带了多少东西,唠唠叨叨的。
费文典尴尬的喝着茶,他是读书人,虽然觉得宁老爹这种行为过于市侩,但又碍于这是他的老丈人,只能受着,就见苏苏走了过来:“姐夫,你在哪儿上学来着?”
“城里的师范学校。”费文典喜欢学校,他在那里接受了很多知识,现在也开始接受一些新的思想。
“那姐夫给俺讲讲城里是什么样子?”颜盈问着他外面的事情,费文典挑着一些外面的新式东西和思想热潮事情讲了。
“外面的世界很大,有火车,有汽车,有很多洋玩意,绣绣说你爱吃,等姐夫下次回来给你带好吃的。”费文典是家里独子,费大嫂抚养长大,他没有兄弟姐妹,如今绣绣的妹妹就是他的妹妹。
“绣绣和你一样都喜欢听外面的故事,咱们这里偏远一些,不像在更大的城市里设立有女校,否则,你和绣绣两姐妹都能去学校读书了,现在上海,北京那些城市里的女娃都要进学堂的。”费文典语气中透着可惜,整个天牛庙村,他是唯一一个出去外面上学的人。
“俺在家无聊,那姐夫把你的书借给俺看看呗。”在家里不是闲着,就是看雪,颜盈剥了一粒花生塞进嘴里,对费文典口中的几个大城市产生了好奇。
“行啊。”费文典一口答应。
一家人吃了饭,绣绣和费家姐夫又坐马车回了费家。
还没到晚上,费姐夫就让他家的下人送来了一些书,土炕上,颜盈靠着桌子,一手拿着书翻看,一手往嘴里塞着瓜子零食。
半刻后,下炕去倒瓜子皮,就听到外面的大厅里,宁老爹和宁郭氏唠嗑。
“绣绣比苏苏大三岁,绣绣如今都出嫁了,咱们身边就剩下了苏苏这一个孩子,老头子,你给上上心,苏苏也该寻一门婚事。”宁郭氏手里做着针线,将附近的几个村子盘算了遍。
“是这个理,绣绣嫁人,费家可是给了50亩上好的地,我家苏苏长得好,这个聘礼只多不少,是得好好盘算盘算。”宁老爹一说起自家能再多50亩地,这颗心啊马上就火燎一样。
“不行,我还小。”颜盈从屋里出来,据理力争:“我才十四岁。”
“十四了,不小了,该定下了。”宁郭氏头也不抬的道:“要是多留两年,那好的被其他人定走了怎么办,这个费家的女婿,我瞧着就不错,当家的费家嫂子也对绣绣好。”
“阿娘,我要去女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