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三十一年的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过应天府。

老皇帝朱元璋的龙体尚未入土,新帝朱允炆龙椅上的温度还未暖热。

一场席卷朱家血脉的风暴,已在黄子澄、齐泰等文臣的鼓噪和吕妃的推波助澜下,悄然酝酿。

陈兴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诡异。

朝会上,关于藩王“逾制”、“骄纵”的弹劾奏疏明显增多。

朱允炆听着,年轻的脸庞上时常掠过不安和犹豫。

但更多时候,是被黄子澄等人“祖宗之法”、“强干弱枝”的大义名分压下去的沉默。

关于蓝玉,陈兴试图为新帝分析利弊,强调其军事才能对北疆的重要性。

然而,朱允炆的反应让他心凉。在一次私下奏对中,朱允炆忧心忡忡地对陈兴说:

“姑父,朕也知凉国公能征善战。只是…”

“黄先生他们说,他毕竟是雄英大哥的亲舅舅,与先太子一脉关系太深。”

“如今朕初登大宝,根基未稳,留他在京执掌兵权,万一…万一他心念旧主,或者被人利用…”

朱允炆没有说下去,但眼中的猜忌清晰可见。

陈兴据理力争:“陛下!凉国公虽有桀骜之名,但其忠心为国,先帝亦深知!”

“所谓旧主,太子殿下亦是陛下之父!凉国公岂会因私废公?”

“况北元余孽未靖,正值用人之际,岂可自断臂膀?”

他试图点醒朱允炆,这是黄子澄等人忌惮勋贵、想要夺权的第一步。

朱允炆面露挣扎,最终却只是疲惫地挥挥手:“姑父所言,朕记下了。此事…容后再议吧。”

然而,“容后”的结果,却是朱允炆在黄子澄等人的“苦谏”下,下了一道“体恤老臣”的旨意。

以蓝玉“久历沙场,劳苦功高,宜加恩养”为由,解除了其一切实权,令其“荣归府邸,颐养天年”。

一代名将,就此赋闲。消息传出,勋贵集团一片哗然,军中更是弥漫着兔死狐悲的寒意。

紧接着,削藩的利刃终于出鞘。目标首先对准了相对弱小、被认为“有错”的藩王。

周王朱橚被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废为庶人,流放云南。齐王、代王相继获罪被削去护卫,幽禁府中。

动作之快,手段之酷烈,远超陈兴的想象。

陈兴心急如焚,数次在朝堂和私下据理力争,痛陈利害,甚至搬出朱元璋临终关于“善待亲叔”、“骨肉不可相残”的遗训。

朱允炆面对姑父的激烈反应,显得有些惶恐和内疚,在陈兴的力谏下,他一度犹豫,甚至假意向陈兴保证:

“姑父放心,朕已知错。削藩之事,暂且搁置,朕会善待诸位王叔。”

就在陈兴稍稍松了口气,试图利用这喘息之机,在朝中斡旋,稳住局面之时,一道来自兵部的紧急军情送达御前:

北疆急报!蒙元余孽纠集数万之众,犯边甚急,大同、宣府一线告急!军情如火!

朝堂震动。朱允炆一脸忧国忧民,看向陈兴的目光充满了“信任”和“倚重”:

“姑父!北疆危急,非您这位精通军务、熟知边情的国之柱石不能解!”

“朕命你为钦差,总督粮饷军需,即刻启程,前往大同、宣府一线,务必稳定军心,击退来犯之敌!”

调虎离山!陈兴的心瞬间沉入冰窟。他看着朱允炆那张还带着稚气、此刻却写满“不得已”和“重任在肩”的脸。

看着黄子澄等人眼中一闪而过的得意,什么都明白了。

这所谓的“蒙元大举犯边”,恐怕水分极大,甚至可能就是黄子澄等人炮制出来支开他这个最大障碍的借口!

他想抗辩,想留下。但军情奏报上的印信是真的,朱允炆当着满朝文武下的旨意也是真的。

以“国事为重”的大帽子压下来,他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被至亲背叛的冰冷,瞬间攫住了他。

“臣…遵旨!” 陈兴艰难地吐出这三个字,深深看了朱允炆一眼,那眼神复杂至极。

有失望,有痛心,更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悲凉。他知道,他离开应天之日,就是削藩屠刀再次举起之时。

北上的路途,陈兴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

他沿途视察军情,发现所谓的“数万蒙元大军”不过是小股游骑的骚扰。

边境局势远未到需要他这位忠勇伯兼钦差亲临督战的地步。

这更印证了他的猜测。他一面尽力稳定前线,一面密切关注着来自应天的消息。

驿马传递的消息总是滞后,但只言片语汇拢起来,描绘出的图景令人窒息:

削藩并未停止,反而变本加厉!湘王朱柏被控以“谋反”重罪,朝廷派兵围府查抄!

这位性情刚烈的年轻藩王,不堪受辱,不愿见妻儿受戮,竟阖宫自焚而死!消息传来,天下震惊!

湘王自焚!朱柏!那个在朱元璋面前还算得宠的年轻儿子!

陈兴接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大同城头巡视。寒风凛冽如刀,他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顶门,眼前阵阵发黑。

几乎站立不稳。他想起了朱元璋临终时那枯瘦的手,那哀恳的眼神:

“允炆…答应皇祖父…善待你的亲叔叔们…莫要…莫要听信小人的离间…骨肉相残…”

“那是…挖咱老朱家的根啊…让他们…有口饭吃…别…别饿死…”

“别饿死…” 朱元璋卑微的请求言犹在耳,可他的孙子,却把他的亲叔叔逼得阖宫自焚!

这何止是饿死?这是虐杀!是朱家血脉的相残!

陈兴心中最后一点对朱允炆的期望和温情,被湘王自焚的熊熊烈焰烧成了灰烬。

随之而来的,是滔天的愤怒和一种被命运嘲弄的荒谬感。

他耗费心力,甚至不惜动用“神力”想要改变朱标的命运,想要辅佐朱允炆,结果呢?

历史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强硬地扭回了它既定的轨道!不,甚至更糟!湘王之死,比史书记载更加惨烈!

就在他心灰意冷,准备处理完手头事务就返回应天。

哪怕龙潭虎穴也要去质问朱允炆时,一道新的圣旨追上了他。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北平燕王朱棣,近月来行为乖张,言语无序,恐染恶疾。”

“念及骨肉亲情,朕心甚忧。着忠勇伯、钦差大臣陈兴,顺道转赴北平,代朕探视燕王叔父。”

“察其病状真伪,悉心抚慰,并将详情速速奏报于朕。钦此!”

探视燕王?察其病状真伪?

陈兴捏着这道圣旨,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朱允炆和黄子澄他们,终究还是把刀指向了实力最强的燕王!

而且,他们显然对朱棣的“疯病”起了疑心,派自己这个“姑父”兼能臣去探查。

一是利用亲情关系降低朱棣戒心,二是相信自己能看出破绽!

“好一个‘顺道’!好一个‘代朕探视’!” 陈兴几乎要冷笑出声。

“朱允炆啊朱允炆,你真是被那些人教得“好”啊!利用完我支开我,现在又想利用我去对付你的亲叔叔!”

愤怒过后,是前所未有的冷静。陈兴知道,北平之行,将是他最后的选择时刻。他快马加鞭,直奔北平。

燕王府邸,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墓穴。

当陈兴被引入那间弥漫着药味和……刻意制造的污秽气味的昏暗内室时。

他看到的是一个蜷缩在火炉旁、披头散发、眼神浑浊呆滞、口中念念有词的“疯子”朱棣。

表演堪称完美,足以骗过任何心存疑虑的使者。

陈兴依礼问候,说着些不痛不痒的慰藉之词。

他神情平静,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探针。

不动声色地扫过朱棣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丝肌肉的抽搐、每一次“无意识”的呓语。

他没有主动揭穿,只是静静地观察,仿佛一个真正的探视者。

然而,就在他看似不经意地提起湘王自焚的惨状时。

他捕捉到了——朱棣那“疯癫”身体下,那深埋在污垢和乱发中的瞳孔深处。

骤然闪过的一抹刻骨铭心的悲痛与滔天的恨意!

虽然那情绪被朱棣以惊人的意志力瞬间压回,伪装成更剧烈的“抽搐”和“胡话”。

但瞒不过陈兴,他可是带着“答案”来的。

陈兴没有点破。只是眼神深处,那层洞悉一切的冰冷和沉重,再也无法完全掩饰。

陈兴告退,准备离开。就在他转身,即将踏出内室门槛的刹那——

“等等!”

一声嘶哑、压抑,却又带着破釜沉舟决绝的低吼,从身后响起。

陈兴停步,缓缓转身。

只见朱棣猛地抬起头,那浑浊呆滞的眼神如同冰雪消融般褪去。

只剩下被逼到悬崖边缘的猛兽才有的赤红和决绝!

他死死盯着陈兴的眼睛,仿佛要从中确认最后的答案。

他脸上的肌肉扭曲着,显然在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是冒险相信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妹夫”。

还是为了自保,立刻动手除掉这个可能带来灭顶之灾的知情人?

杀意,如同实质的寒流,瞬间弥漫在小小的内室。

陈兴面色平静,手却悄然按在了腰间暗藏的短刃上,全身肌肉紧绷。

做好了随时暴起的准备。他也在等,等朱棣最后的抉择。

几息之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终于,朱棣眼中的杀意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崩溃的疲惫和孤注一掷的坦诚。

他猛地一拳砸在冰冷的地砖上,指节瞬间迸裂出血,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无尽的悲愤:

“陈兴!你…你看出来了!对不对?!你看穿我了!我没疯!我他妈是装的!”

他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因为压抑太久而微微颤抖,眼中血丝密布。

泪水混着脸上的污垢滚落下来,哪里还有半分王爷的威仪,只剩下一个被逼到绝境、痛失手足的悲怆兄长。

“湘王!十二弟他…他死得冤啊!活活被逼得举火自焚!阖宫上下…那是我亲弟弟!”

“允炆…我那好侄儿!他…他怎么能?!黄子澄!齐泰!还有那毒妇吕氏!”

“他们要把我们这些做叔叔的赶尽杀绝啊!我装疯…我吃屎喝尿…我像个真正的畜生一样苟活…”

“就为了…就为了能护住炽儿他们…护住北平这一大家子…给十二弟…留个能喊冤的人啊!”

他语无伦次,巨大的悲痛和屈辱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看着眼前崩溃坦白的大舅哥,陈兴心中那最后一点犹豫也消散了。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背负起了更沉重的东西。

“殿下,”陈兴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起来吧。不必再装了。”

他上前一步,扶起朱棣,目光锐利如电,直视着对方。

“先帝…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临终前,给了臣一道密旨。”

“密旨?” 朱棣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希冀。

陈兴缓缓点头,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先帝遗诏:若将来允炆被人蛊惑,行差踏错,或藩王真有不臣之心,闹得不可收拾…”

“命臣陈兴,可行非常之事,该揽权便揽权,该做权臣便做权臣!务必替他…镇住局面,护住大明江山!”

“权臣?镇住局面?” 朱棣喃喃重复,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是绝处逢生的狂喜和一种被巨大信任击中的震撼!“父皇…父皇他…早有预见?!”

“是!”陈兴斩钉截铁,“如今允炆已被奸佞彻底蒙蔽,屠戮宗亲,背弃祖训,逼死湘王,自毁长城!”

“局面已至不可收拾之地!先帝所虑,已成现实!”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朱棣,语气陡然变得激昂而沉重:

“既然主上昏聩,奸佞当道,宗室罹难,江山危殆!”

“那么,臣陈兴,奉先帝遗诏,在此宣告——”

“当行奉天靖难之举!清君侧,诛奸佞,正朝纲,护我大明社稷!”

“奉天靖难!” 朱棣激动得浑身颤抖,猛地抓住陈兴的双臂。

“好!好!兴弟!此乃大义!此乃为湘王弟,为所有冤死的藩王兄弟讨还公道!”

陈兴对朱棣,沉声道:“殿下,靖难非为私欲,乃为大明!”

“你需谨记!当务之急,是稳住北平,积蓄力量。允炆所为,早已寒了军中老兄弟的心。”

“我会立即返回应天,稳住允炆。”

“同时设法联络耿炳文、李景隆等勋贵,出示先帝密旨,争取他们支持或中立!”

“北平这边,殿下务必隐忍待机,整军经武!时机一到,烽烟必起!”

“好!北平交给本王。”朱棣恢复了枭雄本色!“兴弟速去!一切小心!” 朱棣重重点头。

临行前,陈兴看着朱棣的眼睛,郑重补充道:

“还有一事。无论将来局势如何发展,允炆的性命…我会尽力保全。”

“这是我对先帝,对太子殿下最后的承诺。”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还是沉声道:“只要他不自绝…本王…应你!”

数日后,长兴侯府。

这位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将耿炳文,脸上刻满了风霜和近日的忧虑。

当他看到陈兴郑重取出的、盖有洪武皇帝私人印鉴。

那独特的印泥和磨损痕迹,耿炳文一眼就认出是真品。

措辞严厉的密旨誊抄本时,整个人如遭雷击!

“先…先帝…密旨?!”耿炳文颤抖着双手接过那薄薄的纸,仿佛捧着千钧重担。

他逐字逐句读着,当看到“若允炆被人蛊惑…行差踏错…该揽权便揽权…该做权臣便做权臣…替咱镇住局面”时。

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再也抑制不住,老泪纵横,对着北方明孝陵方向噗通跪下。

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泣不成声:“陛下!陛下啊!您…您果然料事如神!”

“老臣…老臣糊涂啊!未能阻止奸佞,致使湘王殿下…惨死!老臣有负圣恩!有负圣恩啊!”

陈兴扶起耿炳文,沉痛地讲述了湘王自焚更详细的惨状。

耿炳文听得须发皆张,目眦欲裂:“黄口小儿!毒妇佞臣!竟敢如此戕害太祖血脉!”

“陈大人!您既有先帝密旨,行奉天靖难之大义!老耿这条命,跟定您了!清君侧,诛奸佞,万死不辞!”

紧接着,陈兴拜访了曹国公李景隆。这位年轻的勋贵之首,脸上带着惯有的矜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当他看到那份密旨时,反应与耿炳文截然不同。

他先是瞳孔剧烈收缩,脸上血色瞬间褪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反复查验印鉴,手指都在微微发抖。他仔仔细细、逐字逐句地读了好几遍。

仿佛要把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震惊过后,是长久的沉默和剧烈的思想斗争。

“先帝…竟…竟留下如此密诏…赋予陈兄如此重托…”李景隆的声音有些干涩。

眼神复杂地看向陈兴,“陈兄…你…你这是要行霍光伊尹之事啊…”

“非为权位,只为社稷!”陈兴目光如炬,直视李景隆。

“允炆受奸佞蒙蔽,屠戮亲叔,逼死湘王,已失人君之德!若任其胡为,大明必陷内乱,北元必将趁虚而入!”

“先帝遗诏在此,命我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景隆兄,你身为勋贵之首,难道忍心看着太祖基业毁于一旦?”

“看着军中袍泽因天子昏聩而寒心丧志,最终可能兵戈相向,同室操戈吗?!”

李景隆脸色变幻不定。陈兴的话,密旨的分量,湘王的惨死,朱允炆对勋贵的打压。

都重重撞击着他的内心。他深知,一旦卷入这场风暴,无论成败,他李景隆的名字都将被钉在历史的旋涡中心。

“陈兄…”李景隆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甚至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决然。

“我李家世受国恩!先帝托付之重,景隆岂敢推辞?”

“清君侧,正朝纲,保大明江山永固,方不负先帝,不负这国公之位!至于身后名…呵…”

他脸上露出一抹近乎悲壮的、毫不在意的大义凛然:

“为大明江山计,为太祖基业存续计,景隆纵遗臭万年,又何足道哉!”

“这骂名,我李景隆…背了!陈兄但有驱策,景隆…万死不辞!”

陈兴重重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好!景隆兄深明大义!”

“当务之急,是稳住应天,迷惑允炆和黄子澄等人。”

“北平那边需要时间。望二位约束部众,静待时机!待北平烽烟起,便是吾等奉天靖难、拨乱反正之时!”

李景隆随即又皱眉问道:“陈兄,此计虽妙,但…万一陛下不派我为帅呢?或者,派了别人去北平…”

陈兴心中偷笑,总不能说“因为我知道历史剧本,朱允炆肯定会派你,而且你肯定会输”吧?

他面上不动声色,摆出一副智珠在握的高深模样,淡然道:

“景隆兄不必多虑。陛下身边,如今还有谁比你曹国公更‘合适’统领这数十万大军?”

“黄子澄、齐泰之流,纸上谈兵尚可,岂敢真去前线?至于其他宿将…陛下信得过谁?此事,交给我便是。”

他含糊地拍了拍胸脯,把“未卜先知”包装成了运筹帷幄

李景隆虽仍有疑虑,但看着陈兴笃定的眼神,又想到那份沉甸甸的密旨。

最终还是重重点头:“好!景隆便静候陈兄安排!”

李景隆走后,陈兴独自站在书房的窗前。夜色如墨,寒风呼啸。

他手中紧握着朱元璋留给他的那块象征着无上密旨的信物,冰冷的触感却让他心中燃着一团火。

“老朱头,你让我照看好的‘他’…是大明江山。” 陈兴低声自语。

眼神锐利如刀,穿透了这建文元年的沉沉黑夜,“奉天靖难…这盘棋,我替你下完。”

“允炆…但愿你能活着,看到这江山…重回正轨。”

权臣之路,亦是护国护民之路,伴随着惊雷前的死寂,在应天府的最深处,悄然铺开。

而那句对李景隆的提醒——“景隆兄,此役凶险,你身为统帅,若行差踏错,恐遗臭万年啊”——已然埋下。

只待战场之上,看这位曹国公如何抉择。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开局就分家,我暴富你们哭什么白龙衔花洞霄原神:剧透未来给本人神君他穿盗墓世界巅峰智斗我在原始当垃圾女神回到80年代,乡村幸福快乐生活做英雄之后还要去异世界做英雄重生:校花真是我女朋友我靠系统战洪荒我怎么可能是救世主湮灭五行:旧日之烬手记无限江湖我独行刚当上保安,总裁老婆叫我滚远点李言李语七零开局被退婚:首长追妻火葬场文娱:别慌,收你们来了我把男主逼成病娇出身寒微与天争命展雄飞修仙记重生二宝妈:逆袭开挂新人生孙二狗的猎艳人生航空签到:从航校到全球霸主共享女帝记忆后,我剑指天道什么?她们都重生了残香生玉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都市风云之逆转人生带娃综艺?我靠毒舌奶爸爆红了一剑笑傲九重天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明末:从辽东开始,打造盛世帝国万道合一超甜!病娇竹马的小青梅被宠爆了尘戮综武:开局系统签到宁中则港综:我的车你也敢偷买仙,我一路买到了道祖我能同步游戏技能到现实正道小师妹,私底下妖魔都养渊眼白龙的崩三之旅夫妻联手,把极品婆家娘家全踹走人在蜀山,开局奖励满级剑仙蜕变:人生不过二两酒拓奥奥特曼错嫁浮生缘高武教导主任:开局给学生上强度异常人格:第0号病人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