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 乾清宫的权臣后勤敕令

北京城的雪从寅时初便落得密,像揉碎的棉絮被北风卷着,铺天盖地压下来。到辰时,宫墙根的积雪已积了五寸厚,朱红的宫墙被裹上一层莹白,连檐角的走兽都成了毛茸茸的雪团。乾清宫的朱漆大门被北风灌得“吱呀”作响,雪粒子斜着撞在雕花窗棂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比殿内铜壶滴漏的“嗒嗒”声更碎,也更扰人心神。

王磊站在殿外的汉白玉廊下,玄色蜀锦蟒袍上落了层薄雪,领口绣的金线在雪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他指尖无意识地攥着腰间悬着的辽国公印——这方四寸见方的青铜印,是三个月前崇祯在文华殿亲手颁授的,印身“镇北辽国公”五个篆字,已被他摩挲得发亮,可青铜的寒意总透过蟒袍的夹层渗进手心,像一块永远焐不热的冰。

他低头瞥了眼靴底沾着的积雪,靴尖碾过廊下的青砖,那些被雪水浸润的砖缝,突然让他想起七年前那个同样寒冷的雪夜。那时他还叫张二狗,是辽东军镇里最底层的夜不收,揣着一把从蒙古骑兵尸体上摸来的锈迹斑斑的腰刀,缩在雪地里啃冻得硬邦邦的馒头。巡逻的百户长踹了他一脚,粗哑的嗓音裹着风雪:“狗东西,还愣着?滚去前哨烧火,冻不死你!”他踉跄着跑到破败的哨棚,拢起一堆湿柴,看着火星子在寒风中明明灭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活着,然后往上爬,再也不受这种窝囊气。

后来他跟着一位姓王的参将,从辽东的雪原打到山海关的城墙,从烧火的伙夫熬成贴身亲兵。那参将总说他“眼神毒,会算计,是块当兵的料”。松锦大战时,清军的箭雨袭来,参将扑在他身上,替他挡了三箭,临死前,枯瘦的手塞给他半块虎符,气若游丝:“拿着……去京城……找崇祯……说我王承裕……保你……”这些年,他靠着那半块虎符得了面圣的机会,又凭着在辽东练兵、修堡垒、截粮道的功劳,从把总一步步升到副将,再到如今手握三十万大军的粮道命脉,官至辽国公,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脚下踩的是尸山血海,眼前晃的是朝堂的明枪暗箭。

“辽国公,天儿冷,仔细冻着。”一个带着刻意热乎气的声音从身后飘来,王德化弓着腰走近,拂尘上的雪粒子簌簌落在地上,袍角扫过王磊的靴面,“陛下在暖阁候着您呢,刚还问起您到了没。”

王磊收回思绪,抬脚迈过高高的门槛。殿内的地龙烧得正旺,银骨炭块在炭盆里噼啪炸开,火星子混着龙涎香的馥郁气味扑面而来,驱散了廊下的寒气。值殿的宫女们垂首敛目,手里捧着的茶盏轻得像没有分量,连杯盖碰撞的声响都压到最低——她们早习惯了这位辽国公的威势,他每次来,乾清宫的空气都像要凝固似的。

崇祯坐在暖阁中央的龙椅上,明黄色的龙袍上绣着五爪金龙,金线被炭火烘得发亮,翼善冠上那颗硕大的东珠,随着他低头摩挲军报的动作,在脸颊旁落下一串细碎的光斑。案头摊开的河南巡抚军报上,还沾着未干透的血渍,暗红色的印记晕染了“清军掠走辽东十个村子,妇孺皆被掳至关外,粮草尽失”这几行字,触目惊心。

“坐吧。”崇祯抬了抬下巴,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连眼神都有些涣散。

王磊没有坐,反而从袖中抽出一卷桑皮纸,小心翼翼地铺在御案上。纸边泛着陈旧的暗黄色,是反复折叠过的痕迹,上面用朱砂标注的洛阳地形线,细得像他当年在特种部队画的战术路线图,每一条河流、每一处山丘都标得清清楚楚:“陛下,臣前几日亲自跑了趟河南、陕西的粮道,查勘了二十多处地方,最终选定洛阳城南三十里的荒滩,建后勤总枢再合适不过。那里背靠邙山,能挡北风,冬天粮垛不易受潮;南接洛水,运粮船能直接靠岸,省了陆路运输的损耗;再挖三丈深的壕沟,既能排水,又能防马匪和清军探子;粮垛的砖基要铺三层石灰,虫蛀、受潮、被盗这三件头疼事,全给您堵死。”

崇祯的目光落在“洛阳”二字上,瞳孔微微收缩。他想起去年冬天,洪承畴的残部在辽东断了粮,饿死了近一半人,就是因为粮道被清军截断,援军的粮草送不进去。后来还是王磊在陕西建了粮台,从洛水运粮过去,才让那些饿得啃树皮的弟兄活了下来,甚至还反杀了清军一个前哨。可他更清楚,王磊的权力早已像野藤似的,缠上了大明的命脉——户部尚书周士朴是王磊三年前举荐的能吏,凡事都先问王磊的意思;兵部侍郎吴甡与他同出将门,私下称兄道弟;连东厂提督王之心都与他有旧,偶尔还会互通消息。昨夜他还收到锦衣卫的密报,说王磊在洛阳招了三百流民训练,美其名曰“护粮队”,可谁知道那是不是他私养的兵?

“建粮台,要多少砖?”崇祯的声音有些发闷,指尖无意识地抠着龙椅的扶手,雕花的木头上已被他抠出一道浅痕。

“五十万块巩县青砖。”王磊的语气斩钉截铁,像在下达作战命令,“西安粮道现在有五千块备用砖,先顶着,能把地基铺起来。再调三千民夫、二十个经验丰富的工匠——臣算过工期,三个月就能建五十座粮台,每座粮台能存三千石粮食,总共一百万石。这些粮食,够山海关的三十万大军敞开吃三个月,再也不用怕清军断粮道。”

“巩县的砖,从河南运到洛阳,最快也要十日才到,这期间民夫从哪调?河南去年遭了灾,流民遍地,别出什么乱子。”崇祯攥紧了龙袍的下摆,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就从河南、山西的流民里挑。”王磊从袖中又掏出一封盖着辽国公府朱印的手札,递到崇祯面前,“臣已经让人去各州县贴了告示,管饭管住,每日给两文钱,另外三餐管饱糙米,还能给家里带回去一些粮食。民夫的头目让李老栓管,他跟着臣三年了,在陕西粮台就负责过民夫调度,嘴严,办事牢靠,从没出过差错。”顿了顿,他又补充了一句,“臣还让田见秀盯着整个粮台建设,这小子是我从陕西带出来的,算盘珠子拨得比谁都精,账算得明明白白,绝不会出贪腐的事。”

崇祯盯着王磊的眼睛,那双眼深邃如潭,看不出丝毫波澜,却让他觉得像在看一把出鞘的刀,锋芒毕露,却又收放自如。他想起上月在文华殿,王磊跪在阶下呈粮道图时,膝盖压着的青砖竟被他压出一个浅浅的印子——这人身子骨硬,性子更硬,一旦握住权力,就绝不会轻易放手。更让他不安的是,王磊总说“后勤是国本”,可国本岂能握在一个臣子手里?他瞥了眼案头那半块虎符,那是当年王承裕留给王磊的,后来他又赐了王磊完整的虎符,让他能调遣边关兵马,此刻那虎符却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发麻。

“就按你说的办吧。”崇祯最终还是点了头,指尖重重敲在奏折上,发出“笃”的一声响,“但粮台的监工,得让户部派个老成持重的官员过去,也好帮着田见秀分担些,别让他一个人太累。”

王磊笑了,嘴角扯出一抹淡得像雪的弧度,快得让人抓不住:“陛下考虑得周全,臣没意见。不过田见秀做事仔细,定会把那位监工大人盯得连打盹都不敢,绝不让粮台出半点岔子。”

走出乾清宫时,雪下得更大了,鹅毛般的雪片打着旋儿落下,很快就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王磊踩着雪往辽国公府走,靴底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宫道里格外清晰。他抬头望了望天上铅灰色的云,心里跟明镜似的——崇祯的“答应”是妥协,也是试探,派户部官员监工,不过是想在他的后勤线上插一根钉子。可他早有准备,昨夜已经让暗卫往洛阳送了一批火药,藏在粮台的地基下,以备不时之需;今早又让商队往西安押了十万两银子,稳住那边的粮道。这些事,崇祯未必知道,但都在他的局里,一步都没乱。

路过御花园时,他停住脚步,望了望池中的冰面。冰面裂着蛛网状的纹路,几条锦鲤挤在冰缝里,尾巴无力地拍打着,溅起的碎冰落在冰面上,又很快被新雪覆盖。假山上的积雪被风吹落,露出底下青灰色的石砖,砖缝里还凝着去年冬天的霜痕,像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他伸手摸了摸冰面,刺骨的寒气透过指尖直往骨头里钻——这冰面,像极了大明的江山,看着完整无缺,底下却全是裂痕,稍不留意就会崩塌。

“大人。”身后传来低低的脚步声,轻得像雪花落地。王磊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暗卫统领陈九。这小子原是江湖上有名的杀手,三年前被他收服,成了最得力的耳目,做事干净利落,从不多问。

陈九快步走到他身边,微微躬身,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要被风雪吞没:“爷,户部尚书周延儒派了人往洛阳去,说是‘劳军’,给建粮台的民夫送冬衣。”

王磊的眸色瞬间沉了下来,像结了冰的湖面。周延儒是他的老对手,当年在辽东时就争过军功,后来在朝堂上更是处处针对他,现在又把主意打到了他的后勤线上。“劳什么军?周延儒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说是天冷,怕民夫冻着,特意让府里的人赶制了棉服。”陈九冷笑一声,语气里满是不屑,“可奴才让人跟着查了查,那些箱子里的棉服薄得能透光,里面塞的全是碎絮,根本不顶用——他分明是想借着‘劳军’的由头,去洛阳探粮台的底细,说不定还想安插自己的人。”

王磊摸了摸怀里的辽国公印,指腹蹭过“镇北”二字,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告诉李老栓,把给民夫的棉服再加一层夹里,用江南运来的新棉花,务必让每个人都穿得暖和。再让暗卫盯着周延儒派去的人,他们敢碰粮台的一根草,就剁了喂狗,不用请示我。”

陈九应了声“是”,又迟疑了一下,低声道:“爷,陛下那边……会不会察觉到咱们的动作?”

“陛下?”王磊轻笑一声,雪粒子落进他的领口,带来一阵寒意,“陛下现在在暖阁里数着军报上的血渍,想着怎么制衡我,怎么保住他的龙椅。可他忘了,这大明的粮道、税银、兵权,早就在我手里攥出了油,他就算想收,也收不回去了。”

他转身继续往辽国公府走,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很快又被新雪覆盖了一半。路过府门前那对石狮子时,他驻足望了片刻——这对汉白玉狮子是三年前他亲手选的,左狮脚下踩着绣球,象征着权柄;右狮爪下按着小狮,代表着传承。可此刻看着它们被雪覆盖的模样,王磊突然觉得,这像极了他现在的处境:表面风光无限,手握重权,实则步步惊心,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回到府里的书房,王磊卸下蟒袍,只穿着玄色的便服坐在案前。案上摊着洛阳的舆图,他用朱砂笔在选定的荒滩位置画了个圈,旁边密密麻麻地批注着:“粮台三月内建成,六月前务必运粮满仓,洛水码头需扩建,增派五十艘运粮船。”又取出一封未写完的信,是给山海关的刘宗敏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写道:“山海关的弟兄们,再忍忍。等冬衣送到,等粮台满了,咱们就杀清军个片甲不留,让他们知道,咱大明的兵,再也不会饿肚子打仗。”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整个院子都盖成了白色。王磊望着舆图上那个鲜红的圈,轻声说了句只有自己能听见的话:“崇祯啊崇祯,这盘棋,你下得太累了,也该换个执子人了。”

第二节 洛阳城的后勤铁则

洛阳城南的荒滩,雪还没化透,踩上去软塌塌的,像踩在受潮的棉花上,脚下的冻土时不时会冒出几块尖锐的石子,硌得人脚疼。田见秀蹲在地上,手里握着一根铁钎,用力往冻土里戳——冻土硬得像块花岗岩,铁钎尖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震得他虎口发麻。他抹了把脸上的雪沫子,指尖冻得发僵,几乎握不住铁钎,却还是凑到眼前,借着微弱的天光,看清了王磊手札上的小字:“每块砖的砖缝不得超过半指宽,石灰需掺三成糯米汁,排水沟要挖三丈深、两丈宽,确保雨天不积水。”

“田大人!田大人!您快过来看看吧!”工匠头李老栓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身上的棉服沾着泥和雪,额头冒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很快凝成了冰碴子,说话时牙齿都在打颤,“巩县的青砖倒是运到了,卸了整整二十车,可民夫们那边……闹起来了,说要加钱,不然就不干了!”

田见秀猛地站起身,铁钎“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皱着眉,眼里淬着冷光,想起王磊在西安驿馆对他说的话:“后勤说到底是‘人的事’,民夫不是拉磨的驴,不能光靠鞭子赶,得让他们觉得跟着你有奔头,有活路,他们才会真心实意地替你干活。”五年前,他还是个在陕西乡下教书的穷秀才,家乡遭了灾,一路乞讨到辽东,被王磊收留。那时他们在辽东的破庙里啃冻窝窝头,王磊指着墙上挂的地图说:“等咱有了权,要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吃上热饭,穿上暖衣,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挨饿受冻。”那时他觉得王磊是在说醉话,可跟着王磊这些年,看着陕西粮台建起来,看着流民有了饭吃,他渐渐觉得,王磊说的话,说不定真能实现。

“加钱?”田见秀弯腰捡起铁钎,攥在手里,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声音像冻住的铁块,硬邦邦的,“王公爷早就吩咐过,管饭管住,每日给两文钱,另外三餐管饱糙米,还能给家里带粮食——这些条件写在契书上,他们当初可是签字画押了的,现在敢闹,是想违约不成?告诉他们,谁敢闹,就绑了送西安巡抚衙门,按律处置!”

李老栓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说,转身就要往民夫营地跑。可还没跑出去几步,又被田见秀叫住了:“等等,他们为什么突然要加钱?总得有个由头吧?”

“这……”李老栓挠了挠头,有些为难地说,“民夫头老周说,他们从山西走了半个月才到洛阳,路上饿肚子不说,还冻死了两个同伴,现在每天干重活,就吃那点糙米,实在顶不住,要是不加钱,他们就回山西老家,哪怕饿死在路上,也不在这受气了。”

田见秀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带我去看看。”

民夫营地就在荒滩旁边,用破旧的麻布围着,几十个民夫缩在几堆篝火旁,个个脸色发青,嘴唇干裂,身上的衣服薄得像层纸,冻得瑟瑟发抖。老周看见田见秀过来,猛地站起身,身后的民夫也跟着站起来,眼神里带着愤怒和绝望。老周“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嘶哑:“田大人,我们不是故意要闹事,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啊!”他掀起自己的破棉袄,露出怀里揣着的一块冻硬的窝窝头,上面全是麦麸和沙子,“您看看,这就是我们一天的口粮,就这,还得省着吃。我们出来干活,是想给家里赚点粮食,可现在这样,别说赚钱了,能不能活着回去都不一定!”

田见秀蹲下身,捡起那块窝窝头,用力掰了掰,硬得像石头,根本咬不动。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想起王磊说的“民夫要的不是道理,是活路”。他站起身,对身后的随从说:“去粮车那边搬二十袋面粉过来,再让人杀两口猪,今晚给民夫们加菜,猪肉炖粉条,管够。”又转向老周,语气缓和了些,“加钱的事,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不能改。但你们放心,我会让伙房把饭做得稠一些,每顿饭都加个菜,冬天冷,再给每个人发一床厚棉被,保证你们能吃饱穿暖。你们签了契书,就得把活干好,粮台建好了,每人还能多领一袋粮食带回家,怎么样?”

老周愣住了,似乎没想到田见秀会这么说。他愣了半天,突然“咚咚”地磕起头来,眼泪混着雪水往下流:“谢田大人!谢田大人!我们一定好好干活,绝不再闹事!”身后的民夫们也跟着磕头,营地的气氛瞬间缓和下来。

夜里,田见秀在临时搭的帐篷里核对账目。帐篷是用粗布搭的,四处漏风,蜡烛的火苗被风吹得摇摇晃晃,账本上的字都跟着重影。他裹紧了身上的棉服,手指冻得不听使唤,只能时不时往手心里哈气。就在这时,亲兵掀帘进来,冻得鼻尖通红,手里拿着一封急报:“大人,西安来的急报!知府张国维克扣了本应拨给粮台的十万石税银,说是‘暂借’周转,可底下的人说,他把银子拿去给儿子买小妾了!”

田见秀的手指猛地顿在账本上,墨水在纸上晕开一个黑点。他从怀里掏出王磊的手谕,上面的墨迹还没完全干透,王磊苍劲的字迹格外醒目:“后勤线上的贪腐,比清军的刀还狠,一旦发现,斩立决,抄家,所有赃款赃物充入粮台,绝不姑息。”他猛地站起身,对亲兵说:“备马,连夜往西安赶!”

西安知府衙门的公堂里,张国维跪在地上,官服的前襟沾着酒渍,头发乱蓬蓬的像一团鸡窝,脸上还带着醉意。看见田见秀进来,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强装镇定,磕了个头:“田大人,您怎么突然来了?是不是粮台那边有什么事?”

“张知府,你还好意思问我?”田见秀将急报和王磊的手谕“啪”地拍在案上,朱砂写的“斩立决”三个字像一团火,刺得人眼疼,“公爷让你把十万石税银拨给粮台,你却扣下来给儿子买小妾,你可知这十万石税银,够多少弟兄吃,够多少流民活?你贪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弟兄们的命,是老百姓的活路!”

张国维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酒意也醒了大半。他突然尖叫起来,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你敢动我?我是朝廷命官,正四品知府!你不过是个武夫的手下,凭什么斩我!”

田见秀冷笑一声,抽出腰间的佩刀,“当啷”一声拍在案上,刀刃闪着寒光:“这是王公爷的手谕,上面有陛下的批红,你自己看!你扣下的税银,够买十万石粮食,够救三万弟兄的命,就凭这个,斩你十次都不够!”他朝门外喊了一声,“刽子手,准备行刑!”

刽子手提着刀走进来,张国维吓得瘫在地上,哭喊着求饶:“田大人,我错了!我把银子还回去,我把小妾送回去,求您饶我一命!我给您磕头了!”他不停地磕着头,额头很快就磕出了血。

田见秀别过脸,不忍再看,却还是沉声道:“行刑!”

刀光闪过,张国维的人头滚落在地,鲜血溅在公堂的柱子上,留下一道暗红色的印子,触目惊心。田见秀盯着那道血渍,想起王磊常说的话:“后勤的贪腐,要斩得人人心惊,不是为了狠,是为了让剩下的人不敢伸手,让粮台的每一粒粮食,都能用到该用的地方。”

半个月后,洛阳城南的五十座粮台拔地而起,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洛水岸边,像五十座坚实的堡垒。每座粮台都有三丈高,用巩县青砖砌成,砖缝里灌满了掺了糯米汁的石灰,坚硬如石。粮台的顶部盖着厚厚的茅草,还铺了一层油布,防止雨雪渗漏。田见秀站在最高的一座粮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粮垛,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每座粮台里都存着三千石麦子,总共一百万石,够山海关的三十万大军吃三个月,这些粮食,是多少民夫的汗水,多少将士的希望啊。他让人在每个粮台的门口都挂上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辽国公监制”五个大字,又让人去催被服厂,赶紧把赶制的冬衣送过来。

王磊的到来,让田见秀松了口气。他穿着一身沾着雪的武官服,踩着粮台的砖基走了一圈,伸出手指,抚过砖缝里嵌着的细铜丝——这是他特意要求的,用来加固砖缝,防止开裂。“不错,比我想象中结实。”

“公爷,粮台现在已经存了五十万石粮食,再有十日,就能装满一百万石。”田见秀递上厚厚的账簿,上面详细记录着粮食的来源、数量和存放位置。

王磊翻开账簿,指尖停在“民夫伤亡”那一页:“死了三个,伤了三百七十二个。伤亡的原因都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三个死者都是因为夜里巡逻时冻僵了,掉进了壕沟里。受伤的大多是搬砖时被砸伤的,都已经请郎中看过了,给他们发了药和抚恤金。”田见秀低声说,“臣给每个死者的家属发了十两抚恤银,伤者也给了相应的补偿。”

“不够。”王磊合上账簿,语气不容置疑,“给死者家属再发五十两,让他们能安安稳稳地过个年。受伤的民夫,伤好后愿意留下的,就安排到粮台当看守,每月给五文钱;不愿意留下的,给他们发三个月的口粮,送他们回家。另外,安排他们的孩子去被服厂做工,管饭管住,每月也给两文钱,让他们有个依靠。”

田见秀愣住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王磊打断了:“你是不是觉得我太纵容他们了?”

“不是,臣只是觉得……开销会不会太大了?”田见秀小声说。

“后勤不是消耗,是投资。”王磊望着远处缓缓流淌的洛水,雪落在他的脸上,融化的雪水顺着下巴滴进衣领,带来一阵寒意,可他的眼神却很坚定,“这些民夫为了建粮台,流血流汗,甚至丢了性命,咱们不能让他们寒心。给他们的家属好处,他们会记着咱的好,会帮着咱守着粮台,比任何士兵都可靠。就像你在辽东招的那些护粮队,他们以前都是流民,现在跟着咱,比正规军还忠心,因为他们知道,跟着咱有活路。”他顿了顿,拍了拍田见秀的肩膀,“记住,人心是最好的防线,把人笼络住了,粮台才守得稳,咱们的后勤线才牢不可破。”

田见秀恍然大悟,想起在辽东时,那些护粮队的流民跟着他烧粮、设伏,就算面对清军的刀枪,也从不退缩。原来王磊早就在用“人心”这把武器,加固他的后勤线,这比任何堡垒都管用。

当天夜里,王磊坐在洛阳城的城墙上,望着一队队北去的运粮车队。车队打着“辽国公府”的旗号,在雪地里绵延数里,像一条黑色的长龙。雪落在他的脸上,凉得刺骨,可他的心里却很清醒。他知道,崇祯对他的“敬”和“怕”,都是他手里的棋子,等粮台装满了,冬衣送到了,士兵们吃饱穿暖了,他就有足够的力量,掀翻崇祯的棋盘,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朝。

“大人,您冷不冷?”田见秀走过来,手里捧着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冬衣,上面绣着简单的花纹,是被服厂刚做好的,“被服厂第一批冬衣做好了,用的是江南的丝绵,厚实得很,您先穿上暖暖身子。”

王磊接过冬衣,摸了摸布料,柔软又厚实,贴在身上很暖和。他转身望着北方的星空,那里的星星格外明亮,像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冬衣什么时候能送到山海关?”

“十日之内,一定送到。”田见秀肯定地说。

“好。”王磊的语气很平静,可眼底却闪着光,像藏着一团火,“告诉刘宗敏,让弟兄们穿上新衣服,好好训练,等开春了,咱们就北伐,把清军赶出山海关,赶出辽东,让他们再也不敢来犯!”

田见秀用力点头,他知道,王磊每一步都踩得极稳,像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这洛阳的粮台,就是这盘棋里最坚实的根基。只要根基稳了,这盘棋就一定能赢。

风卷着雪吹过来,王磊的武官服猎猎作响。他望着远处黑暗中的邙山,山影在雪夜里像一头沉睡的巨兽。他轻声说了句,声音被风吹得很远:“快了,一切都快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九幽提灯北漂女手工逆袭从月薪三千到总裁斩神:高冷人设?全靠演技!天机阁行走,你让我当捧场路人游戏逆世之重铸传奇游戏狂飙:异界新纪元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开局穿越,我能映照奥特战士洛克王国的奇幻之旅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诸天,开局基多拉融合青眼究极龙逆爱:大醋王和小醋精表舅别跑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我建国了,怪谁啊直播爆火!开局吓哭S级玩家明日方舟:但是前文明幸存者超神机械师:开局俘获兔耳皇女镇龙司执刀人:我靠杀戮速通武道万壤之主星骸继承者隐婚三年她要离傅总哭得稀里哗啦缅北深渊:电诈海贼?充值就送霸王色?路余,我不喜欢你了反派:我超爱走剧情的青春校园的美好日常有问题捉鬼攻略指南神豪:开局百美图,绑定就返利九叔从天地玄门开始踏遍诸天万界当绿茶绑定了爱国系统轮回乐园:无瑕律者穿越一人之下,我修为绝巅!逆徒重生:九位女帝师尊全拿下为何每次爱上的都是人夫网游,幻想的轨迹重生后励志做反面教材离婚冷静期,直男老公突然开窍了阜宁风云之前逆袭传奇神豪:宿主她在直播间狂刷百亿丧尸海?比数量我从不虚你跟我说这是机甲拟人?尘缘寻仙前文明的偏执救世主九天仙辰决莲花楼:异世生存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