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穿越者青林躺在一片硬邦邦的土炕上,盖着的被子带着股烟火气,粗麻布磨得皮肤有点痒。

窗外传来“吱呀”的推门声,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汉走进来,见他醒了,咧开缺了颗牙的嘴笑:“后生可算醒了,昨天在村口晕倒,要不是俺家老婆子看见,怕是要被野狗拖走。”

青林撑着坐起来,环顾四周。

土坯墙,茅草顶,墙角堆着锄头镰刀,墙上还挂着个看不出颜色的斗笠。

这不是他熟悉的任何地方,图书馆的中央空调、电子借阅系统,还有他那杯没喝完的冰美式,全都没了踪影。

“大爷,这是哪儿啊?”他嗓子干得发疼。

“还能哪儿,长安城外的柳家村呗。”老汉递过一碗水,“看你穿得怪模怪样,不是本地的?”

青林低头看自己的t恤牛仔裤,确实和老汉的粗布衣格格不入。

他喝了口水,脑子里乱糟糟的,突然想起书架上那些关于唐朝的书——长安,柳家村,还有老汉这口带着古韵的普通话……一个荒诞的念头冒出来:他该不会是穿越了吧?

接下来的几天,青林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他现在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个“无籍游民”,幸好柳老汉心善,让他暂时住在自家柴房,帮着干点农活换口饭吃。

唐朝的日子比他想象的辛苦。种地靠牛拉人扛,做饭要烧柴火,晚上天一黑就只能吹灯睡觉。最让他难受的是信息的匮乏。他在现代是个历史系研究生,每天抱着手机电脑,想看什么资料随手就来,可在这儿,除了村里唯一的秀才家里有几本磨破了角的书,再也找不到一点文字的痕迹。

这天他去镇上赶集,想换点零钱。路过一个书铺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铺子里光线昏暗,靠墙的架子上摆着寥寥几本线装书,纸页黄得发脆,封面上的字是手写的,笔锋倒挺好看。

“客官想看点啥?”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见他盯着书看,慢悠悠地问。

“这书……怎么卖?”青林指着一本《论语》。

“二两银子。”

青林吓了一跳。他这几天帮人挑水劈柴,一天才挣十几个铜板,二两银子够他吃小半年的。“这么贵?”

掌柜的翻了个白眼:“你以为写字容易?这书是请城里的先生一个字一个字抄的,抄一本要半个月,纸墨不要钱?人工不要钱?”

青林摸着书页,指尖划过那些工整的小楷。他突然想起课本里的知识:唐朝已经有雕版印刷术了,为什么还在用手抄书?

他问掌柜的,掌柜的愣了一下:“雕版?那玩意儿印佛经还行,字大粗笨,印这种正经书谁看?再说了,刻一块板子要好些日子,要是刻错一个字,整块板子就废了,还不如手抄省事。”

青林心里一动。他学过中国古代科技史,知道雕版印刷在唐朝确实不普及,主要用于印佛经和历书,因为那些内容固定,需求量大,值得花功夫刻版。可要是能改进一下,让雕版印刷变得更方便、更便宜,不就能让更多人看得起书了吗?

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他想起自己电脑里存过的各种印刷术资料,从雕版到活字,从水墨到纸张,虽然记不太清细节,但大概原理还有印象。

回到柳家村,青林找到柳老汉:“大爷,我想做点东西,需要点木头和工具。”

柳老汉挠挠头:“你想做啥?”

“能印字的东西,印出来的字跟书里的一样,还能重复用。”青林尽量说得简单。

柳老汉没听懂,但还是把家里的斧头、凿子找了出来,又从柴房里翻出几块没用的梨木板——这种木头质地坚硬,不容易变形,正合适。

青林先试了试刻字。他找了张烧纸,用木炭在上面写了个“人”字,然后把纸反过来贴在木板上,等纸半干的时候,用凿子沿着字迹慢慢刻。这活儿看着简单,做起来却难。他没学过木工,手一抖就刻歪了,要么笔画太粗,要么把不该刻的地方凿掉了。

第一天,他刻坏了三块木板,手上磨出好几个水泡。柳老汉来看了看,蹲在旁边琢磨:“你这是想把字刻反了?俺见过庙里的和尚刻经板,好像就是这么弄的。”

“对!”青林眼睛一亮,“刻反字,印出来才是正的。”

有了柳老汉的点拨,他少走了不少弯路。接下来的日子,他白天帮着干活,晚上就在柴房里借着油灯刻字。他先从简单的字开始,“一”“二”“三”,然后是笔画多的。刻坏了就重新来,梨木板不够了,就去山上找合适的木头。

半个月后,他终于刻好了一块版,上面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九个字。他找了块布,蘸了点锅底灰调的墨,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抹匀,然后铺上一张烧纸,用手轻轻按压。

揭开纸的那一刻,他心跳得厉害。纸上的字虽然有点模糊,边缘也不太整齐,但确实是清晰的正字!

“成了!”青林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柳老汉凑过来看,啧啧称奇:“这玩意儿真能印字?比手抄快多了啊!”

“快多了!”青林点头,“这块板子能印几百上千次,以后印书就不用一个字一个字抄了。”

但他很快发现问题。锅底灰调的墨太淡,印出来的字发灰;烧纸太粗糙,有些地方印不上;还有刻字的速度太慢,刻九个字用了半个月,要是刻一整本书,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他开始琢磨改进的办法。墨的问题,他想起书铺里的墨锭,于是用自己攒的铜板去镇上买了一小块,磨出来的墨又黑又亮,印出来的字果然清楚多了。

纸的问题难办些。唐朝的纸虽然比以前进步了,但还是贵,而且不太适合印刷。青林记得古代有宣纸、皮纸,还有用竹子做的纸。他在村里找了些竹子,试着按照记忆中的方法捣烂、蒸煮、抄纸,折腾了十几天,弄出来的纸又厚又糙,还不如烧纸好用。最后只能放弃,还是用买的纸。

最大的难题是刻字效率。青林盯着那些刻坏的木板发呆,突然想到一个主意:活字印刷。

他在现代看过活字印刷的模型,就是把每个字单独刻在小木块上,要用的时候拼起来,用完了还能拆开再用。这样就不用刻整块板子了,一个字刻坏了,只换一个小木块就行,还能重复利用。

说干就干。他把梨木切成一个个一厘米见方的小木块,每块上面刻一个反字。这比刻整版更费劲,每个小木块都要打磨平整,字的大小也要一样,不然拼起来高低不平。

他刻了“之”“乎”“者”“也”这些常用字,每个字刻了好几个。等刻够了一百多个字,他找了块平整的木板当底盘,用细绳子在上面划出格子,然后把活字一个个嵌进去,拼成了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次印出来的效果比整版还差,活字和底盘之间有空隙,有些字歪歪扭扭,还有的没印上墨。青林没气馁,他找来细木屑,把活字周围的缝隙填上,又在底盘上涂了点米糊,让活字粘得更牢。

试了几十次后,终于能印出整齐的字了。虽然还是比不上手抄的美观,但胜在快。拼一段话只要半个时辰,印多少张都可以,比手抄快了几十倍。

柳老汉把他印的纸拿给村里的秀才看,秀才一开始不屑一顾,说这种“匠人之术”印出来的东西登不上大雅之堂。可当他看到青林用活字很快拼出了一篇《道德经》的片段,又连续印了十几张,每张都差不多时,终于变了脸色。

“这……这要是能印书,天下的读书人可就有福了!”秀才喃喃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镇上。那个书铺的掌柜找上门来,看到青林的活字印刷,眼睛都直了。“后生,你这手艺卖不卖?俺出五十两银子!”

青林摇摇头:“我不卖手艺,我想跟你合作印书。”

他跟掌柜的商量,他出技术和活字,掌柜的出纸墨和场地,印出来的书利润平分。掌柜的算了笔账,一本《论语》手抄要半个月,用活字印刷,排版一天,印一百本只要两天,成本能降一半,当即答应了。

他们先印了《论语》。青林刻了两千多个常用字,不够的就临时补刻。排版的时候,他让掌柜的雇了两个识字的书生帮忙,一个排字,一个校对,自己则负责调试印刷的压力和墨量。

第一批书印出来的时候,整个书铺的人都围了过来。虽然字的大小不太均匀,有些地方还有墨团,但比起手抄本,已经算是整齐了,最重要的是便宜,一本只要五百个铜板,不到原来的一半。

消息传开,附近的书生都跑来买。没几天,第一批《论语》就卖光了。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又催着青林印《诗经》《楚辞》。

青林趁机改进技术。他发现梨木虽然硬,但容易变形,就试着用枣木刻字,果然耐用多了。他还做了个木框,把活字固定在里面,排版的时候更方便,印出来的字也更整齐。

他甚至想试着做泥活字。记得书上说毕昇是用泥做的,成本更低。他找了些黏土,加水揉匀,做成小方块,在上面刻字,然后拿到窑里烧。第一次烧出来的泥块裂了,第二次温度不够,一碰就碎,试了十几次,终于烧出了坚硬的泥活字。虽然不如木活字好用,但胜在便宜,适合印那些需求量大、不需要长期保存的书,比如历书、农书。

一年后,青林的印刷作坊已经小有名气。他们印的书不仅便宜,而且种类越来越多,从经书到史书,甚至还有话本小说。长安城里的大书铺也听说了,派人来考察,想跟他合作。

这天,作坊里来了个穿着官服的人,说是京兆府的参军,想请青林去长安聊聊。青林心里有点打鼓,但还是跟着去了。

到了长安,他才知道,原来是朝廷听说了他的印刷术,想推广到全国的官学和书馆。那位参军带着他参观了国子监,指着那些堆积如山的手抄书说:“现在编一部书,抄录分发就要花几年时间,要是能用你的方法,就能让天下学子都能读到书了。”

青林心里涌起一股自豪感。他没想到,自己一个来自未来的普通人,竟然能在唐朝做出这样的事。他把自己的技术毫无保留地献了出来,还手把手地教国子监的工匠刻字、排版、印刷。

没过多久,长安城里也出现了印刷作坊。越来越多的书被印出来,价格越来越低。青林在街上走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贩夫走卒手里拿着廉价的话本在看,甚至连扫大街的老汉,也能认出几个印刷的字。

柳老汉来看过他一次,看着长安城里到处都在卖印出来的书,一个劲地念叨:“真是想不到啊,当初你在柴房里刻字,俺还以为你在瞎折腾呢。”

青林笑了。他想起自己穿越前的世界,电子书、网络文学、有声读物,信息的传播比这里快了无数倍。但他知道,任何伟大的进步,都是从小小的改变开始的。唐朝的雕版印刷,就像一颗种子,而他做的,只是给这颗种子浇了点水,让它长得更快些。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去,但在这里,他找到了新的意义。看着那些因为能买得起书而露出笑容的脸,青林觉得,就算永远留在这个时代,也值了。

又过了几年,青林的印刷术传遍了大唐。从长安到洛阳,从扬州到成都,到处都有印刷作坊。

人们不再需要花几年时间抄一本书,学子们能读到更多的知识,工匠们能看到详细的技艺图谱,甚至连农妇都能看懂印出来的食谱。

青林站在自己的作坊里,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排字、上墨、印刷,一张张带着墨香的纸从机器(虽然只是简单的木架和滚筒)里出来,变成一本本厚厚的书。

窗外,长安城的阳光正好,照在书页上,那些黑色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在阳光下跳跃。

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这些印刷的字迹中,慢慢拉开序幕。

而他,青林,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有幸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推动者之一。

这感觉,比在图书馆里找到任何一本珍本都要满足。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神魔空间设计师我与师妹捉鬼的日子快穿女配:深吻男神100次诸天金手指拥有荒古肾体的我,末世无敌了漫游在影视世界我的时空穿梭手机换斗星辰黄泉无客栈末日赘婿带我穿梭平行宇宙的闪电球请叫我超人吧位面之十大空间港综世界完美人生长生王者时空穿梭从梦境开始全球冰封:躲在安全屋里收女神冥婚惊情:鬼王老公请轻宠我有一支星际舰队异能在手天下我有星际回收商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人在末日当反派,女神说要坏掉了冰封末日,女人缘是真滴好末世之极,创世之初请叫我邪神大人神雕战神末日,绿茶前女友跪求我收留碳变之唯我独法末世幼稚园攻略星际部队:基因解放暗黑大宋什么?有他在蓝星文明就是无敌?系统降临!助我战虫族无尽天机越南1954末世:开局觉醒双神级异能我,机甲设计师末日众神之殇宿主一心搞钱养boss赛博英雄传魔性游戏西幻:我成了神秘生物混沌猎刀窃隋好驸马最后战线丧尸狂潮末世女王:她从末世来快穿之白月光她成了绿茶精灵:完虐主角!你管这叫废物?末世我收留美女上司
皮皮读书搜藏榜:我要当铁匠冰河末世:越折腾活的越久快穿攻略:兽系boss,宠上瘾旧日驭龙全球灾变:只有我有避难所召唤沙雕玩家后,我躺平了末世重生后,疯狂囤物资养狗摆烂别人过末世,在家屯女星我有一个安全屋系统末日降临:百倍爆率刀刀爆物资诡秘三体:我在小镇斩神明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时空管理员的幸福生活寻戏三国创造沙盘世界我的命运改变器末世:美女们想吃饱吗?尸路传说末世:从宿舍开始逃亡末世坠机王全民逃荒,我的物品能合成惊!重生后竟然成为罗德岛博士!学了三年道术,转专业还来得及吗异兽世界横行录星际工业时代霸宇战星超能文明之古神觉醒血竞天择无限身份的副本世界快穿之我为女主打辅助我是实验动物饲养员刘厚星际宠婚:玄学拯救星际星际破烂女王快穿之美人倾国倾城术仕打爆丧尸王后,我躺平了文人逆袭量子帝国琥珀冰凋零末世:兵王重生带团登巅峰心影幻彩的新书我在漫威世界捡空投唐朝败家子开挂大佬在生存游戏装萌新末日畸变:开局活吞眼镜王蛇星河余烬末世之灭世之龙末世生存,被我玩成了恋爱养成梦魇猎手你真的是个系统吗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末日来临:我在养猪场打造避难所全球尸变,重生回到末世第七天舌尖上的末日:我带丧尸吃垮世界白河禁区我,末日战神,觉醒SSS天赋末日:从拿下邻居御姐开始70娇宠:冷面首长的沉睡小祖宗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北大博士易镜玄图末世百年轮回录纳米生物殖装开局末世,金手指竟是外星人新纪元前夜废土蝼蚁?抱歉,我能穿越诸天末世:我有四维空间金兰厌胜劫当金丹修士被送进实验室末世简易修仙未来星空记末世之热血烬途黑道红棍:我在末日焚尸证道机甲逆潮星枢葬经超神机甲之文明崛起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星骸继承者丧尸海?比数量我从不虚末日降临,重生为王!末世冰封:重生不做舔狗熵光夜城人造之物末世求生:男友是疯批反派末世:穿成炮灰,靠刷短视频翻盘小饿包在无限流抢BOSS成神快穿:卑微系统跪求反派宿主摆烂穿越异世界,觉醒帝皇铠甲基建狂潮:从红警系统开始称霸宇重装机兵:终末旅者开局掌控空间,我在末世杀穿了都星际文明了,谁还打螺丝啊快穿:开局末世,我靠人设自救重生末世,疯狂囤货躺赢这末世明日营地开局三个SSS级,躺赢全球末日:我用空间搬空全世界星火纪元:苍穹誓约说好的赛博废柴反手掏出诛仙阵!无尽的拉格朗日之文明演化诡豪:我在末世当冥币帝王末世重生,我囤了一个市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