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定格在【请输入首次飞行坐标】的提示界面上,陈御风的手指悬停于控制台边缘,未落。他没有输入任何数据,而是缓缓合拢手掌,将签字笔紧握在掌心。
三分钟后,码头方向传来加密通讯信号——抓捕组已在第七号集装箱夹层中控制住目标,赵天翔被捕,随身物品全部扣押。
周子豪从分析仪前抬头:“U盘呢?”
“在他西装左口袋。”陈御风站起身,步伐沉稳走向实验室入口。特勤人员已将证物放入防护箱递入隔离区。箱盖开启时,那枚银质U盘静静躺在黑色衬垫上,表面刻痕在冷光下泛出细微金属光泽。
陈御风戴上绝缘手套,取出U盘,插入主控台专用读取端口。屏幕亮起,显示标准航发测试数据包,文件命名规则与国内某研究所格式一致,时间戳为昨日凌晨三点十七分。
“太规整了。”周子豪靠近显示器,“这种参数组合根本不会出现在真实试验中。”
话音未落,系统监测模块突然弹出低频脉冲警报:每17秒一次,持续外泄微弱信号,频率与此前监听到的地下电缆沟谐波完全吻合。
陈御风不动声色,思维直连“飞行王朝系统”,调用刚解锁的“空中帝国蓝图”反向追踪权限,在沙箱环境中模拟正常读取流程,放任数据流缓慢释放。
“他在等接收确认。”他说,“让信号继续走。”
周子豪立即切换至光谱共振仪,对U盘基板进行非破坏性扫描。当仪器调整至吉隆坡上空特有的电磁场环境模拟状态时,设备内部结构图出现异常——一层隐藏谐振腔被激活,其几何形状与微型天线匹配。
“这不是存储装置。”周子豪声音压低,“是接收器,也是转发器。”
下一秒,第二分区自动解密,一组轨道参数浮现在副屏:编号GSR-9m军用侦察卫星未来72小时变轨计划,精度达到秒级,标注语言为某北约成员国官方编码。
陈御风瞳孔收缩。这类情报本应仅限该国国防高层掌握,且从未接入民用网络。
“他们用航发数据做掩护,真正要传的是这个。”他转向周子豪,“查外壳。”
显微成像启动。镜头推进至U盘金属表面刻痕,深度测量结果跳出:0.7毫米,误差不超过±0.003毫米。纹路走向呈现规律性断点,属于高精度数控铣床加工特征。
“和模拟器里那枚一样。”周子豪调出第404章留存影像对比,“不仅是同型号设备,很可能是同一台铣床。”
数据库检索启动。三年内具备此类精雕能力的设备共十二台,其中八台属军工单位,三台在境外实验室,最后一台登记于沈氏集团旧厂区维修中心。
“半年前申报报废。”周子豪翻出维修日志,“但最后一次使用记录在两个月前,任务单编号mx-8842,经手人签名模糊。”
陈御风盯着屏幕上的签名残迹。笔画转折处有明显拖拽痕迹,像是刻意伪装书写习惯。
“不是报废。”他说,“是转移。”
周子豪点头:“如果这台铣床还在运行,意味着所有经过它加工的设备都可能携带相同刻痕特征——包括其他间谍工具。”
主控台突然震动,卫星轨道参数自动刷新。新数据显示,GSR-9m将在六小时后进入华夏东部空域临界角,届时可对沿海多个航空研发基地实施高分辨率成像。
陈御风右手移向紧急上报按钮,却在触及前停住。
“不能直接封锁。”他说,“一旦切断通信频段,对方立刻知道U盘暴露。”
周子豪迅速构建仿真信道,在系统底层植入虚假反馈信号,模拟正常监听状态。同时将真实轨道数据加密压缩,标记为“气象修正模型”,上传至空军内部测试节点。
“他们会以为还在掌控。”陈御风看着进度条稳定推进,“但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接收逻辑。”
就在此时,分析仪发出短促蜂鸣。光谱共振仪检测到U盘内部存在微量钯-107同位素残留,分布形态呈定向喷射状,与无人机粉尘沉积模式一致。
“这不是单独行动。”陈御风低声说,“U盘、无人机、熔炉日志里的密钥播种……都是同一个网络在运作。”
周子豪打印出铣床编号和维修单复印件,手指停留在经手人一栏。“这个人必须找到。”
陈御风拿起签字笔,在纸张空白处写下三个坐标数字:北纬31.23,东经121.45,海拔6.8米。这是他重生后第一次独自完成起降训练的位置,也是前世牺牲前最后一次校准惯性导航系统的基准点。
他没有解释,只是将纸页折起,塞进飞行夹克内袋。
主控台另一侧,全息投影正同步展示双层数据结构:表层航发参数如常流转,底层卫星轨道信息则被层层加密包裹,外围环绕着伪造的数据噪声层。
“他们以为这是终点。”陈御风盯着投影,“其实这才是起点。”
周子豪蹲回分析仪旁,眼镜片因长时间凝视屏幕蒙上冷凝水雾。他摘下擦拭,重新戴上,目光锁定铣床编号下方的一行小字备注:**附属配件更换记录 - 钛合金定位销(批次号tK-09)**。
“这个批次……”他声音微颤,“我们在机库钛板划痕里提取过同样的材料成分。”
陈御风猛然转头。
“不是事后加工。”周子豪语速加快,“是预先植入。所有带这台铣床刻痕的设备,出厂时就已经被做了手脚。”
主控台警报未响,但空气仿佛骤然收紧。
陈御风左手仍悬于紧急上报按钮之上,右手握笔,笔尖抵住控制台金属边缘,留下一道细不可察的划痕。
全息投影中的双重镜像缓缓旋转,表层数值平稳跳动,底层轨道参数悄然更新至最新变轨时刻。
周子豪举起手中复印件,指尖正压在维修单底部一行几乎褪色的打印文字上:
**设备联动调试日志 - 同步校准终端:航校c区地下二层模拟器主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