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雍正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二的深夜,紫禁城像被冻住的墨砚,连风都裹着冰碴子,刮在朱红宫墙上发出 “呜呜” 的闷响。唯有御书房的窗棂透着灼目的烛火,将殿内的焦虑与紧迫映得一览无余。鎏金铜炉里的龙涎香燃到了底,灰烬堆里只剩几点零星火星,苏培盛刚弯腰添了新的香饼,就见胤禛从龙椅上猛地站起身,指节捏着西北送来的急报,泛出青白 —— 那急报的纸角被反复摩挲,早已起了毛边,上面 “三日内损耗粮草两千石” 的字迹,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发紧。

“再这么耗下去,伊犁军营撑不过正月!” 胤禛的声音带着连日熬夜的沙哑,他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底的红血丝在烛火下格外明显。案头还堆着半叠奏折,最上面一本是伊犁将军的奏疏,写着 “士兵每日只食两餐,战马已开始啃食草根”,墨迹未干,显然是刚送进来的。

兵部尚书马齐站在殿中,藏青官袍的下摆沾着雪水,显然也是从家中匆匆赶来。他上前一步,眉头拧成了川字:“皇上,臣以为当增派五十辆马车,再调两百名漕工,改走兰州至伊犁的草原道 —— 这条道比原路线近两百里,能省两日路程,或许能减少损耗。”

“草原道?” 户部尚书张延龄立刻出声反驳,他抚着山羊胡,语气里满是讥讽,“马大人是忘了去年冬的事?当时肃州知府就是走草原道运粮,一场暴雪埋了三十辆马车,连人带粮都没找着!依臣看,不如传旨让伊犁将军就地征粮,哪怕多给些补偿,也比粮草在路上损耗强 —— 眼下救急才是要紧事!”

“胡闹!” 胤禛猛地拍向龙案,青瓷茶盏里的茶水溅出杯沿,在明黄御案上晕开深色的水渍,“牧民本就受雪灾影响,牛羊冻死了大半,再征粮,岂不是逼他们往准噶尔跑?你这是要断了大清的民心!”

张延龄被训得躬身低头,却仍不服气地嘟囔:“可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增派车马、修缮粮仓,总不能让臣变出钱来……”

殿内瞬间陷入死寂,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再敢开口。西北粮草运输的难题,已困扰朝堂整整半月 —— 增运力,户部没银子;改路线,天险难抗;就地征粮,恐失民心。连军机处的几位大臣都愁得睡不着觉,此刻面对帝王的怒火,只能沉默以对。

苏培盛在一旁侍立,见气氛僵住,悄悄上前半步,躬身道:“皇上,老奴斗胆提一句 —— 江姑娘此刻还在瑞祥号整理赈灾储备库的账目,听说前半夜还在核对西北分铺的粮库清单。江姑娘之前管过十八省漕运调度,瑞祥号从江南调粮到塞北,损耗率从来没超过一成,或许她能有法子。”

胤禛的手指顿了顿,目光落在案头那本《瑞祥号漕运损耗台账》上 —— 那是江兰上月呈上来的,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段漕运的损耗原因、改进办法,连 “雨天用油布裹粮”“雪天在车轮绑草绳” 这样的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他眼前一亮,立刻道:“快!传朕旨意,让江兰即刻入宫!”

“皇上!” 张延龄急忙抬头,语气里满是不赞同,“江兰乃一介女子,且是汉军旗包衣出身,西北军务乃国家核心大事,岂能让她参与?传出去,宗室勋贵怕是要议论皇上‘宠信妇人,轻慢军政’,连准噶尔那边都要笑话我大清无人!”

“笑话?” 胤禛冷冷瞥了他一眼,眼神里的威严让张延龄瞬间噤声,“能解伊犁军营断粮之危,能让士兵们不挨饿,比什么虚名声都重要!江兰能修订《商律》安定十八省商户,能在密云赈灾救数千灾民,凭什么不能议粮草?苏培盛,宣她进来!”

马齐悄悄拉了拉张延龄的衣袖,示意他别再反驳 —— 他跟着胤禛多年,深知皇上对江兰的信任早已不同寻常,从允许她参与新政,到破格封 “护国夫人”,再到赈灾时三天三夜坐镇指挥只为等她安全归来,此刻反驳,只会引火烧身。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御书房外就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江兰披着一件驼色斗篷,斗篷的边角沾着未化的雪粒,鬓边的碎发被风吹得贴在脸颊,显然是从瑞祥号一路急赶而来。她走进殿内,目光快速扫过殿中的几位大臣 —— 马齐的焦急、张延龄的轻视、军机处大臣的好奇,都被她尽收眼底。她定了定神,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清脆而沉稳:“臣江兰,参见皇上,参见各位大人。”

“免礼,” 胤禛指了指龙案旁的锦凳,语气比刚才缓和了许多,“坐,朕召你过来,是想让你看看这份急报 —— 从西安到伊犁,短短三日就损耗了两千石粮草,再这么下去,伊犁军营就要断粮了。你常年管物资运输,可有什么法子?”

江兰谢过恩,在锦凳上坐下,接过苏培盛递来的急报。她的指尖划过 “戈壁风沙”“暴雪封路” 等字样,眉头微微蹙起 —— 这些问题和当年瑞祥号从陕西调粮到宁夏时遇到的难题很像,只是西北的天险更甚。她抬头看向胤禛,语气平静:“皇上,各位大人,臣以为,增运力、改路线都不是根本之法 —— 戈壁的风沙能吹翻驼队,高原的暴雪能埋了马车,再多人马也难抗天险。不如试试‘分段运输 + 沿途设仓’的法子,或许能把损耗降下来。”

“分段运输?” 马齐往前凑了凑,眼里满是疑惑,“江姑娘具体说说,怎么分?又要设多少仓?”

江兰拿起案头的纸笔,快速画了一张简易路线图,指尖点在 “西安 - 兰州 - 酒泉 - 伊犁” 四个点上:“咱们把整条路线分成三段:西安到兰州为第一段,兰州到酒泉为第二段,酒泉到伊犁为第三段。每段路的起点设一个粮仓,比如兰州仓专门囤积西安运来的粮,酒泉仓囤积兰州运来的粮,伊犁军营再从酒泉调粮 —— 这样一来,每段都是短途运输,不用再让粮草走长途、受天险折腾。”

她顿了顿,又在路线图上标注出 “黄河水运”“绿洲道”“山间小道” 等字样:“每段路派熟悉地形的当地人负责:西安到兰州走黄河水运,漕工们常年跑这条线,知道哪里能避暗礁、哪里能停船,比走陆路安全;兰州到酒泉让驼队走绿洲道,沿途有十多个绿洲驿站,能躲风沙,还能给骆驼补水;酒泉到伊犁让当地牧民带路,他们知道哪条山间小道能避暴雪,还能提前察觉天气变化 —— 专人专道,损耗自然能降下来。”

张延龄立刻摇头:“江姑娘说得轻巧!设仓要花钱修缮,还要派人看守,户部哪有这么多银子和人手?再说,当地人若是不可靠,把粮草贪墨了,或是通了准噶尔,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银子和人手都不是问题,” 江兰从容起身,走到案前指着路线图上的标注,“兰州城外有个废弃的驿站,是康熙年间建的,去年瑞祥号西北分铺的掌柜还去看过,只要修补一下屋顶、加固一下粮仓,就能用,不用新建,能省至少三千两银子;酒泉附近有个废弃的军仓,臣二哥江柱子前几日来信说,那军仓的墙壁、粮仓都还完好,就是缺些人手看守 —— 臣可以从瑞祥号西北分铺调二十个账房过去,这些人跟着臣管了三年物资,每一笔进出都记得清清楚楚,再让当地驻军派五十名士兵协助看守,双重保险,不怕贪墨。”

她又补充道:“至于当地人,瑞祥号在西北做了五年生意,分铺掌柜跟驼队头领、牧民首领都熟得很。比如兰州的驼队头领巴图,去年还帮咱们运过赈灾粮,分文未多要;酒泉的牧民首领卓玛,她儿子就在伊犁军营当兵,咱们许他们‘每运一石粮给五文赏钱’,再承诺开春后给他们送些抗冻的麦种,他们肯定愿意出力 —— 毕竟,他们也盼着军营能守住边疆,不让准噶尔来抢牛羊。”

殿内的大臣们都愣住了,马齐拿起江兰画的路线图,仔细看了半晌,忍不住点头:“江姑娘这个法子好!分段运输能避开长途天险,沿途用废弃仓房能省银子,再让瑞祥号的人手和当地驻军配合,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能防贪墨 —— 比咱们之前想的周全多了!”

军机处的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瑞祥号的账房确实靠谱,去年密云赈灾,他们管的粮库,连一粒米的出入都对得上,比户部的吏员还细心。”

胤禛看着江兰,眼底的赞许几乎要溢出来。他拿起案头的朱笔,在江兰的路线图上圈了几个点:“好!就按你说的办!马齐,你明日一早就去兵部,协调沿途驻军,让他们派士兵看守粮仓、协助运输;张延龄,户部拨五千两银子,专门用于修缮兰州、酒泉的仓房,再准备两万文赏钱,交给瑞祥号分铺掌柜,按运输量发给当地人;江兰,你负责调度瑞祥号的人手,还有西北分铺的粮库,务必确保下个月初一之前,兰州、酒泉的粮仓能启用 —— 正月十五前,必须让粮草运到伊犁军营!”

“臣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终于有了几分底气。

大臣们陆续告退,张延龄经过江兰身边时,虽仍有些不服气,却也难得地说了句:“江姑娘,若真能把损耗降下来,户部记你一功。” 江兰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 她在意的从不是功劳,而是士兵们能及时吃上饭、边疆能安稳。

御书房里只剩下胤禛、江兰和侍立在殿角的苏培盛。烛火跳动着,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堆得像小山的奏折上。苏培盛识趣地端来两杯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杯是江兰常用的青花缠枝莲纹杯,他轻轻将茶杯放在两人面前,悄悄退到炉边添炭,动作轻得几乎没有声响。

胤禛拿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落在江兰身上,语气比刚才温和了许多:“你二哥江柱子在伊犁军营,前几日他的奏疏里还提过,士兵们都盼着瑞祥号的粮草能早点到 —— 这次你这个法子,不仅能解军营的急,也能让你二哥少些牵挂。”

江兰捧着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谢皇上关心。臣也盼着粮草能尽快到,二哥在信里说,最近伊犁的雪下得大,士兵们站岗时冻得手都握不住枪,若是能及时送上粮草和冬衣,他们也能少受些苦。”

胤禛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认真而专注,像是在说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方才在殿上,你称‘臣’,是君臣之间该有的规矩,朕不怪你。可现在殿里就咱们两人,没有外人,你不必再自称‘臣’。”

江兰猛地抬起头,眼里满是震惊,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 ——“臣” 这个字,是她穿越到这个时代后,刻在骨子里的称谓。从包衣丫头到护国夫人,她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记得君臣之别。不用称 “臣”,意味着什么?是帝王的特殊恩宠,还是…… 他把她当成了平等的伙伴?

“皇上,这…… 不妥,” 江兰的声音有些发颤,她连忙躬身,“臣乃汉军旗包衣出身,能得皇上信任,参与新政、议军务,已是莫大的殊荣,怎敢僭越称‘我’?传出去,恐让宗室非议,也让百姓觉得皇上偏袒……”

“不是僭越,” 胤禛打断她,语气坚定,“你为新政做的事,为百姓做的事,早已不是‘臣’这个字能概括的。当年在漕运码头,你跟朕说‘漕工们饿肚子,我心疼’,那时候你没称‘臣’,朕也没觉得你僭越 —— 因为你说的是真心话,是为百姓着想的话。”

他的目光落在江兰鬓边的碎发上,语气渐渐柔和:“在朕这里,你不是那个需要谨小慎微的包衣丫头,也不是单纯的护国夫人,而是能跟朕一起扛风雨、一起推新政的人。以后私下里,你就说‘我’—— 像对家人一样,不用有那么多规矩。”

江兰的眼眶瞬间泛红,眼泪差点掉下来。她想起雍正元年,第一次在漕运码头见到胤禛,她还是个穿着粗布裙的丫头,看到漕工们饿晕在岸边,忍不住冲上去说 “他们饿肚子,我心疼”。那时候她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说真话,却没想到,这句话竟被他记了这么多年。

她深吸一口气,试着开口,声音虽然还有些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 我知道了,皇上。粮草调度的事,我明天一早就去瑞祥号西北分铺,让掌柜们立刻联络驼队和牧民;兰州、酒泉的粮仓修缮,我也会让账房们盯着,确保下个月初一能启用 —— 绝不会耽误粮草运输。”

胤禛看着她,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那笑意里有赞许,有欣慰,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好。这是西北的地形详图,上面标了牧民的聚居点、废弃军仓的具体位置,还有哪些地方容易遇暴雪、风沙,是朕让军机处的人连夜画的,你拿着,调度时能用得上。”

江兰接过地图,指尖触到纸边的褶皱,显然是胤禛反复看过、标注过的。地图上 “酒泉军仓” 旁边,还用朱笔写着 “距伊犁军营三百里,雪天可走山间小道,需牧民带路”,显然是特意为她标注的。她低头看着地图,心里满是暖意 —— 他不仅信任她,还为她考虑得如此周全,连这些细微的地形都替她查清楚了。

“时候不早了,外面雪大,你早些回去休息,” 胤禛站起身,走到门口,对苏培盛说,“苏培盛,派辆暖轿送江姑娘回瑞祥号,轿里多放两个暖手炉,别让她冻着。”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 苏培盛躬身应道。

江兰跟着胤禛走到门口,躬身行礼,这次没有说 “臣告退”,只是轻声说:“我先告退了,皇上也早些歇息,龙体为重。”

胤禛点点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才转身回殿 —— 御案上还有一堆奏折等着批阅,可他的心里却轻松了许多,仿佛压在肩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江兰坐上暖轿,轿里果然放着两个铜制暖手炉,温度刚刚好。轿夫的脚步很稳,暖轿平稳地行驶在宫道上。她掀开轿帘一角,看到月光洒在宫墙上,像铺了一层银霜,远处的角楼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苏培盛跟在轿旁,笑着说:“江姑娘,皇上今儿个是真高兴 —— 自西北粮草出问题,皇上连着三夜没睡好,昨儿个还对着奏折叹气,今儿听了您的方案,脸上才算有了笑意。老奴给您备的暖炉,是皇上特意让御膳房温的,说您身子刚好些,别再冻着。”

江兰握着暖手炉,指尖传来温热,心里也暖融融的。她知道,胤禛的信任不是凭空来的,是她用一次次的实绩换来的 —— 从漕运调度到《商律》修订,从赈灾救民到粮草方案,每一件事,她都拼尽全力。这份信任,她不能辜负。

暖轿驶回瑞祥号时,已是深夜。江兰刚下轿,就看到院门口亮着一盏灯笼,江王氏正站在灯笼下等着,身上披着厚厚的棉袄。看到她回来,江王氏连忙上前,拉着她的手:“兰丫头,可算回来了!娘给你留了热汤,在灶上温着呢,快进屋喝了暖暖身子。”

“娘,您怎么还没睡?” 江兰心里一暖,跟着母亲走进屋。

“等你啊,” 江王氏端来热汤,是用当归、红枣熬的鸡汤,“丫蛋说你被皇上召进宫议军务,娘就一直担心,怕你冻着、怕你受委屈 —— 现在看到你平安回来,娘就放心了。”

丫蛋也从里屋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叠纸:“姐,刚才西北分铺的掌柜派人送来消息,说兰州的粮铺已经腾出地方了,酒泉的分铺也联系了当地的驼队,就等你回来定方案呢!”

江兰喝着热汤,看着丫蛋手里的消息,心里满是干劲。她放下汤碗,将西北地形详图摊在桌上:“丫蛋,你跟我一起,把‘分段运输 + 沿途设仓’的方案写出来,每个分仓的负责人、运输队的数量、赏钱的发放标准,都要写清楚 —— 明天一早,就派人把方案送到各个分铺。另外,给二哥写封信,告诉他粮草很快就能运到,让他放心,也让士兵们放心。”

“好!我这就去准备纸笔!” 丫蛋兴奋地跑回里屋,脚步轻快。

江兰坐在桌前,看着地图上的标注,又想起御书房里胤禛的话。她知道,不用称 “臣”,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她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不仅要管好瑞祥号和护理坊,还要协助胤禛处理军政事务,为西北的士兵、为十八省的百姓,继续走下去。

烛火跳动着,映在地图上,也映在江兰坚定的眼眸里。她拿起笔,在方案的末尾写下:“雍正二十八年十二月,西北粮草调度方案:分段运输三段,设仓两处,瑞祥号十八省分铺全力配合,目标 —— 损耗率降至一成以下,正月十五前,粮草运抵伊犁军营,确保士兵无饥寒之虞。”

写完方案,江兰抬头望向窗外,瑞祥号的院子里,积雪反射着月光,亮得像白天。远处的更夫敲了三更的梆子,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西北的粮草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新政要推进、更多的百姓要守护。但只要有胤禛的信任、有胤祥的支持、有家人的陪伴,她就有信心,把这条新政的路走得更宽、更远,不辜负自己穿越而来的初心,不辜负这个时代赋予她的使命。

而此刻的御书房里,胤禛看着苏培盛送来的 “江兰已平安到家,正与丫蛋制定粮草方案” 的消息,拿起案头的朱笔,在伊犁将军的奏疏上批了 “依江兰所议,全力执行,不得有误”。他靠在龙椅上,拿起那本《瑞祥号漕运损耗台账》,翻到江兰写的批注,嘴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 —— 有她在,不管是西北的粮草,还是未来的新政,他都觉得,踏实多了。

夜色渐深,宫墙内外的烛火依旧亮着,像是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坚守。江兰的事业、她的初心,还有她与胤禛之间超越君臣的信任,都在这深夜的御书房议事中,悄然迈向了新的阶段。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电竞男神不好惹纵情死后睁眼重回婚前,踹渣男嫁军官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倾世华歌:千古白衣卿全新的穿越到洪荒大陆未开的时候前妻的春天1852铁血中华四合院之我总能置身事外神游悲郁地崩坏:身在特摄的逐火之旅旺财命订九命猫妖盛世帝女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隐秘偷欢和顶流亲弟上种田综艺后我爆红了东北那边的怪谈惹不起,国家霸霸都要抱紧她大腿异界之不灭战神人在斩神,身患绝症签到原神七神火烧的燎原星光的新书算命直播抓鬼穿成大佬姐姐的妹妹后放飞自我了四合院:身在民间,心向红星我错了姐姐,再打哭给你看穿越虫族之奇遇我曾爱过你,但不做男主白月光,我做反派掌中雀女将军的病娇公主夫人【魔道同人】我在夷陵养阿婴修真界白月光手握舔狗师姐剧本云中月之残月孤灯霍格沃茨的冒牌巫师枯萎的碎冰蓝横行港诡,从掠夺僵尸开始牵着我的你劫与解重生女帝之天尊掌中三寸金莲开局举报继父,病弱女配下乡被宠秦云萧淑妃四合院:阎家老二是个挂比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亿万婚约:她的财富帝国神临九天:斩邪上了大学你们异能者就不用考试了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戮魔道大佬带着异能空间在七零霸道虐渣人在星铁,但是p社活阎王病娇孽徒的白月光竟是我
皮皮读书搜藏榜:谁家炉鼎师尊被孽徒抱在怀里亲啊开局公司破产,在娱乐圈咸鱼翻身山海探秘之陌途棹渡纤尘山大杂院:人间烟火气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一剑,破长空你出轨我重生,做你女儿给你送终!穿书后,抢了女主万人迷的属性被雷劈后:我在地球忙着种田穿成养猪女,兽医她乐了小家族的崛起从弃婴到总裁八零军婚:阵亡的糙汉丈夫回来了给你一颗奶糖,很甜哒!原神:我给散兵讲童话影视快穿之宿主她不按套路出牌魔法之勋章穿越女尊,成为美男收割机原神:始源律者的光辉照耀提瓦特中奖一亿后我依旧选择做社畜农女有财被造谣后,丑妃闪婚病弱摄政王平安修行记荒年全国躲旱尸,我有空间我不虚美艳大师姐,和平修仙界困惑人生名剑美人[综武侠]仙界崩坏,落魄神仙下岗再就业妃常不乖:王爷别过来快穿囤货:利已的我杀疯了犯罪直觉:神探少女全职法师炸裂高手【观影体】森鸥外没有出现过超级农场系统死后:偏执王爷他为我殉葬了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臣与陛下平淡如水蓄意撩惹:京圈二爷低头诱宠安老师!你的病弱前男友洗白啦盗墓:她来自古武世界荒野直播:小糊咖被毛绒绒包围了逆水沉舟寻晴记各天涯铁马飞桥新书无敌邪神伏阴【又名:后妈很凶残】古穿今:七零空间福运崽崽逼我断亲,住牛棚我暴富你们哭啥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和病娇共感后,姐姐再弄我一次魔帝归来,世界震颤朱砂痣成了心头刀凡人踏天之欲与天齐女帝的百万倍修为分割术李安寻仙传伏魔山海:从镇妖塔开始登神史上最差生斗罗之我是剑神青铜血契:十二时辰镇龙劫星际神医他靠吃瓜爆红修仙从六脉神剑开始中二少年与毒舌师傅的驱邪之旅我在诡异世界里偷生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综影视:我不是提线木偶九龙拉棺:我以荒古圣体称尊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我靠打渔修长生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怕死修什么仙死亡条例同越:白厄,为了翁,成为大君吧合欢宗,从俘获师尊的心开始恶女缩小成10cm渡劫恶毒亲妈觉醒后,三龙崽爹杀疯了当深渊回响时,我在对校花说烂话闲云渡异录傲视九幽穿越住茅草屋?养崽赚钱恋爱爱废灵根?我能提纯万物!清梦似锦覆舟录清风孤影行江湖穿越大靖闺蜜竟成我娘亲【碎梦仙途】阿竹从实习警开始,秒破碎尸连环案!夷陵鬼王引仙途:阖家仙缘比太妃糖还甜的爱情龙起苍溟穿回现代后我的清冷女主追出来了木偶剧场手撕白莲后,我杀穿东北穿越综武:开局斩杀尹志平!前夫重生娶白月光?我换亲嫁他哥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你宠白月光,我收凤印你急什么约战:我有一个咖啡厅揣灵泉入家属院,威猛军官不禁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