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凯旋仪式终于结束,繁琐的宫廷典礼也暂告一段落。赵佶回到了久违的福宁殿,那身象征着无上权威与征伐功绩的沉重戎装已被宫人小心翼翼地卸下。连日来的奔波劳顿、精神紧绷,直到此刻,在这独属于他的私密空间里,才真正感到一股深彻骨髓的疲惫涌了上来。
他刚在软榻上坐下,揉了揉眉心,殿门外便传来了轻柔的脚步声和内侍恭敬的通传:“陛下,皇后娘娘、刘贵妃娘娘、李贵妃娘娘前来问安。”
赵佶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和放松:“让她们进来。”
殿门轻启,先是郑皇后款步而入,她腹部已明显隆起,脸上带着温柔而关切的笑容,微微屈膝:“臣妾恭迎陛下凯旋。” 她身后,刘清菁刘贵妃与李玉莲李贵妃亦随之行礼,眼波流转间,满是思念与喜悦。
赵佶连忙起身,上前一步虚扶起郑皇后,目光在她隆起的腹部停留片刻,语气带着罕见的柔和与歉意:“皇后有孕在身,不必多礼。朕不在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郑皇后抬头,看着赵佶明显清减却目光锐利的面庞,眼中泛起水光:“陛下才是真的辛苦了。臣妾与妹妹们在宫中,日夜为陛下祈福,如今见陛下平安归来,心中……心中才算是落了地。” 她说着,声音已有些哽咽。
赵佶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随即,他的目光越过郑皇后,落在了后面的刘贵妃与李贵妃身上。
刘清菁依旧是那般明艳动人,此刻却少了几分平日的娇憨,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心疼,她忍不住上前一小步,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官家……您瘦了,也黑了……” 那语气,不像臣子对君王,倒像是妻子对远归的丈夫,充满了真情实感。
而新晋的李贵妃,原本身份较低,此刻更显拘谨,但那双看向赵佶的眸子里,也盛满了仰慕与关切,她低声道:“陛下征战劳苦,妾等……甚是挂念。”
看着眼前这三张如花娇颜,感受着她们毫不掩饰的担忧与情意,赵佶心中那根自穿越以来、尤其是在战场上始终紧绷的弦,仿佛在这一刻终于铮地一声松弛了下来。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运筹帷幄、决断生死的皇帝,只是一个疲惫归家的男人。
他脸上露出一抹真正放松的、带着些许倦意却又无比温和的笑容,对郑皇后道:“皇后身子重,早些回去歇息,朕这里无妨。” 随即,他目光转向刘、李二妃,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期待:“清菁,李氏,朕……确是有些乏了。这满身的征尘,还需劳烦你们……伺候朕沐浴解乏。”
此言一出,刘贵妃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与娇羞,脸上飞起红霞,连忙应道:“能伺候官家,是臣妾的福分。” 李贵妃也脸颊微红,柔顺地低下头:“妾遵旨。”
郑皇后是正宫,又身怀六甲,自然不便参与此事,她善解人意地微微一笑,再次行礼:“那臣妾便不打扰陛下歇息了,望陛下好生安养。” 说罢,在宫娥的搀扶下,优雅地退了出去。
殿内便只剩下赵佶与刘、李二妃,以及几名垂首侍立的贴身宫人。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而旖旎。
刘贵妃大胆些,主动上前,伸出纤纤玉手,轻轻为赵佶解开常服的第一颗盘扣,吐气如兰:“官家,浴池已备好了香汤,臣妾为您宽衣……”
李贵妃也鼓起勇气,上前帮忙,动作轻柔,带着初承恩泽的羞涩与小心。
赵佶闭上眼,感受着身边温香软玉的服侍,鼻尖萦绕着熟悉的、属于后宫妃嫔的馨香,耳边是她们轻柔的呼吸和衣料摩擦的窸窣声。战场上金戈铁马的轰鸣、沙漠里风沙的嘶吼、朝堂上纷繁复杂的权衡……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被这满室的温存与宁静渐渐涤荡、融化。
他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刻,才是真正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