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湿热与北境的干冷截然不同,刚进入岭南地界,萧策便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浪。
裂穹玄鳞甲内衬的驼绒虽能保暖,却也让他在酷暑中倍感不适。将士们大多是北方人,难以适应这里的气候,不少人已经出现了中暑的症状。
大军行至岭南边境的 镇南关,守将早已在此等候。
萧将军,蛮夷
南诏国
已攻陷城外两县,正率军围攻镇南关,形势危急! 守将脸色凝重地说道。
萧策点点头,当即下令:全军入城,加固防御,明日出城迎敌!
当晚,萧策在城楼上观察敌情。南诏国的军营连绵数里,火把如繁星般点缀在夜色中。
林惊尘派人送来书信,说李林甫在朝中四处散布谣言,称萧策故意损兵折将,意图谋反,幸好有礼部尚书从中斡旋,才暂时压制住了流言。
李林甫,你真是赶尽杀绝啊。 萧策低声自语,握紧了手中的长枪。
身后传来脚步声,副将走上前来:侯爷,将士们水土不服,已有数十人病倒了。 萧策回头望去,只见城楼下的士兵们个个面色潮红,精神萎靡。
他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次日清晨,更坏的消息传来:军营中爆发了瘟疫,短短一夜之间,又有上百人病倒,其中不乏将领。
怎么会突然爆发瘟疫? 萧策冲进军营,只见士兵们躺在简陋的床铺上,咳嗽不止,脸色发青。
随军郎中跪在地上,哭丧着脸道:侯爷,这是急性瘴疫,传染性极强,卑职无能为力啊!
萧策脸色铁青,他征战多年,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瘟疫,偏偏在与南诏国决战前夕爆发,未免太过巧合。
就在此时,城外传来攻城的号角声。南诏国似乎早已得知军营爆发瘟疫,趁机发动了总攻。
顶住! 萧策怒吼一声,转身冲上城楼。裂穹玄鳞甲在阳光下泛着寒光,他挥舞长枪,将爬上城楼的南诏士兵一个个挑下去。
将士们虽身患重病,却依旧死战不退。林惊尘派来的亲兵护在萧策身侧,拼死抵抗。
激战中,一名南诏士兵的毒箭射中了萧策的左臂,幸好被裂穹玄鳞甲挡住,箭头嵌入甲片缝隙,留下一道新的痕迹。
侯爷,我们快撑不住了! 副将嘶吼着,身上已多处受伤。
萧策环顾四周,城楼上的将士越来越少,南诏士兵却如潮水般涌来。他咬紧牙关,正欲率军冲锋,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瘟疫爆发得如此蹊跷,会不会是有人故意为之?
当晚,萧策趁着夜色,带着几名心腹亲兵悄悄离开了镇南关。
他们避开南诏国的巡逻兵,来到附近的一座山村。
村民们见他们身着战甲,吓得纷纷躲避。老乡,我们是大靖的军队,不是坏人。 萧策摘下头盔,露出疲惫的面容。
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出来,上下打量着他:你们是萧将军的人?
萧策点头:正是。老人家,我们军营中爆发了瘟疫,不知您可知晓其中缘由?
老者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前几日有几个陌生人来过村里,买走了很多
瘴气草 ,说要用来毒老鼠。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东西碾碎了投入水中,就能让人染上重病。
萧策心中一震:那些人长什么样子?
老者想了想:为首的是个白面书生,说话一口京城口音,身边跟着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
京城口音?萧策立刻想到了李林甫。他谢过老者,当即决定返回京城,查明真相。
一行人连夜赶回京城,潜入林惊尘的住所。
林惊尘见他回来,又惊又喜:侯爷,您怎么回来了?
萧策将岭南的情况与老者的话告知于他,沉声道:是李林甫搞的鬼!他买通南诏国,又在军中投毒,就是要置我们于死地!
我查到了! 林惊尘拿出一份密信,这是我在李林甫府中卧底的人送来的,上面写着他与南诏国、蛮族勾结的证据,还有他如何设计陷害我们的细节!
萧策接过密信,看着上面的字迹,气得浑身发抖。
次日清晨,萧策带着密信直奔皇宫。
可刚到宫门,便遇到了李林甫。萧将军不在岭南抗敌,回京做什么? 李林甫假惺惺地问道。
萧策怒视着他,将密信扔在地上:李林甫!你勾结外敌,陷害忠良,还有脸问我!
李林甫脸色一变,随即冷笑:萧策,你血口喷人!这分明是你伪造的证据,意图谋反! 两人争执间,皇帝的銮驾恰好经过。
陛下,您可要为臣做主啊! 李林甫跪在地上,声泪俱下,萧策擅自回京,还伪造证据陷害老臣,其心可诛!
萧策捡起密信,递到皇帝面前:陛下,这是李林甫勾结外敌的铁证!请陛下明察!
皇帝接过密信,看了几眼,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就在萧策以为真相即将大白时,李林甫突然喊道:陛下,这密信是伪造的!萧策因西征失利,怀恨在心,才想出此等毒计!
皇帝犹豫了,他看向萧策,眼中满是忌惮:萧爱卿,你擅自离开岭南战场,已是大罪。如今又拿不出确凿证据,朕怎能相信你?
萧策愣住了,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昏庸,看不清李林甫的真面目。
陛下! 萧策还想争辩,却被皇帝打断:够了!萧策目无君上,擅自回京,着即押入天牢,听候发落! 禁军上前,将萧策牢牢按住。
萧策看着皇帝冷漠的脸,又看向李林甫得意的笑容,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真的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