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北方已经供暖半个月了。
从南方回来的陈姗姗只穿了件风衣。
刚从长途车上下来时,被迎面吹来的西北风,激的一个哆嗦。
她这次回来谁也没告诉,拖着行李箱,裹紧风衣领子,闷头走出车站,正准备伸手拦出租车。
“姗姗~~~”
谁?
谁叫她?
陈姗姗一愣,循着声音望过去,马路对面站着个熟悉的身影,居然是多日不见的闫如玉。
“你怎么来啦?”
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来,漾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左右看看没车,就小跑着穿过马路,朝那个靓丽的身影奔去。
闫如玉张开手臂,结结实实地给了她一个拥抱。
“看见你发在空间的说说了呗。”
陈姗姗这才想起,昨天上飞机前,她用手机浏览器登录qq,随手发了一张登机牌的照片。
没想到闫如玉不仅看到了,还推算出她到家的时间,特意来接她。
“还是我们闫科长细心。”
陈姗姗心里暖烘烘的。
临城没有机场,她得先飞到省城再转长途车,一路上舟车劳顿,闫如玉肯定在这儿等了有一阵了。
不管对方是不是顺路,这份用心,已经让她格外感动。
“你可是咱们临城的大善人,我可不得专车接送?”
闫如玉淡淡一笑,打量了一下她单薄的穿着,轻轻推她后背,
“快上车吧,外面冷。”
两人一起把行李箱放进后备箱,坐进车里。
闫如玉发动车子,暖风徐徐吹出来,陈姗姗冻得发僵的手脚慢慢回暖。
“想吃什么?火锅、烧烤还是西餐?我请客,给你接风。”
“菜煎饼。”陈姗姗不假思索。
“怎么,是要给我省钱啊?”闫如玉打趣她。
“不是,”
陈姗姗语气诚恳,
“在外面玩了一个多月,各地美食是各有特色,可不管走多远,最想的还是这一口家乡味儿。”
她说的是真心话,平时不觉得,一离开家乡,就特别想念这些接地气的小吃。
闫如玉见她眼神真切,不像客套,便打了转向灯,车子拐了个弯,开向老城区。
道路渐渐变窄,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
她把车停在大路边的临时车位,熄了火。
“走吧,这有家菜煎饼,听说开了几十年,味道很地道。”
“哇,这家我知道!不是老临城人还真找不到这儿。”
陈姗姗透过车窗望出去。
她记得这家店,是前世一个本地同事强烈推荐的,说饭点来吃都得提前预约。
虽然现在下午三点多不是饭点,但店里看着人还真不少。
闫如玉笑了笑,转身从后座拿过一个纸袋,里面是件崭新的紫色棉服:
“换上这个,外面冷。”
陈姗姗也没客气,接过来就穿上了。
她离开时临城才刚入秋,行李里根本没厚衣服,自己回来前也没想起这茬。
这会儿可不能逞强,万一感冒就划不来了。
衣服是新的,连吊牌都没摘。
“还是新的?”她摸了摸软和的面料。
“嗯,等你的时候,在旁边服装店逛了逛,看这款式还不错,就买了。”
闫如玉语气平常,仿佛只是顺手一件小事。
陈姗姗也没有扫兴地说什么要给她钱之类的。
有时候两人关系,老是把钱提在嘴边,就显得有些刻意、疏远。
她接受她的好意,下次可以用别的方式还回去。
两人挎着手,走进那家店。
店里很热闹,虽不是饭点,仍有三五桌客人,坐在小马扎,在矮桌旁吃的喷香。
两人进来后,带起一股凉风。
闫如玉似乎是经常过来,跟老板比较熟的样子。
径直走到靠窗的角落位置,顺手抽了张纸巾擦擦略带油渍的桌面。
嘴上冲老板娘说:“还是老几样,多加个蛋。”
“好嘞!”老板娘利落地应了一声,脸上堆着热情的笑。
正在夹菜的陈姗姗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加快速度选好了自己爱吃的几样菜,递给老板娘。
老板娘一边接过菜盆,一边熟练地问:
“姑娘,要辣不?还加点别的啥不?”
“再加个鸡蛋,中辣就行,饼别烙得太干。”陈姗姗叮嘱道。
“好,69号!好了叫你哈。”
老板娘说着,在盆边贴上一张纸条。
“哎,好。”
陈姗姗应着,转身回到矮桌旁的小马扎上坐下。
她发现闫如玉已经盛好了两碗冒着热气的红豆粥,推了一碗到她面前。
闫如玉拿起勺子,很自然地问道:
“南方那边这会儿还暖和吧?这趟出去玩得开心吗?”
“那边是湿冷,跟咱们这儿的干冷不一样,早晚也得穿风衣。中午出太阳倒是挺暖和。”
陈姗姗捧起温热的粥碗喝了一口,身子渐渐暖了起来,话也多了,
“总体还挺好的,就是路上也碰见些奇葩事儿……”
她压低了点声音,开始绘声绘色地跟闫如玉讲起旅途中的见闻。
闫如玉听着,时不时点头或轻笑一下。
没一会儿,就听到老板娘亮着嗓子喊:“69号!两位的好了哈!”
只见老板娘端着一个大托盘走过来,上面放着两个切好的、金黄酥脆的菜煎饼,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她小心地把饼放在矮桌上,
“趁热吃啊!”
陈姗姗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咬了一大口。
熟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满足地眯起了眼,含糊地说:
“嗯!就是这口儿,想了好久了。真好吃!”
闫如玉看着她那副心满意足的样子,也忍不住跟着笑起来,小口地吃起自己那份。
等两人吃得差不多了,闫如玉起身去结账。
老板娘一边找零,一边很熟络地搭话:
“哎,姑娘,之前老跟你一块来的那个小伙子,好像有阵子没见着了?”
闫如玉脸上还挂着笑,语气再自然不过地回了句:
“嗯,他最近有点事。”
结完账,两人走出小店。
闫如玉开车送陈姗姗回家。
车子驶入街道,陈姗姗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随口问:
“你常去那家吃啊?”
“嗯,小时候就是她爸妈在经营了。”闫如玉目视前方答道。
这个回答让陈姗姗有些意外。
她原本以为,以闫如玉的身份和家境,应该很少会来这种看起来卫生条件很一般的“苍蝇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