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事说完,整个京西皇庄炸开了锅一样,彻底沸腾了!
庄户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这可都是他们自己亲手种出来的奇迹啊!
众人相拥而泣,跪地叩谢苍天。
更多人则是围着春芽,一起欢呼“女神农”,个个脸上洋溢自豪的感激之情。
春芽听着张主事宣读的每一个字,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
看着众人兴奋的笑脸,心里一股热流涌上来,眼睛也有些发酸。
她看着晒场上金灿灿的粮食,这一年来的辛苦,提心吊胆,在这一刻觉得值了。
这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对新法最好的肯定。
林景衡站在春芽身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春芽,听见了吗?
五石三斗!这可是清吏司核定的数字!
是农事历史上又一伟大创举!
我要立即将这份成果写入我的《御麦培耘录》,让天下农人都能学到这三作三收之法!
李管事的伟大创举必要传遍大明,流传后世!”
是的,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沉甸甸的丰收,不仅装满了一个个粮仓,更点燃了所有人对未来的希望。
张主事收起册子,对春芽郑重拱手:“李管事,这份产量清单,本官会立即呈报户部。如此佳绩,必当载入农政史册!”
很快,这份沉甸甸的产量报告和详细的“三作三收”种植法,户部清吏司就通过正式的渠道,呈递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嘉靖帝看着奏折上那清清楚楚的“亩产五石三斗”,比李管事的旧法又足足多出一石!
不由龙颜大悦,开怀大笑,对大太监黄锦道:“好!好一个李春芽!真乃我大明的福将!
这‘三作三收’之法,竟能增产如此之多,实乃粮食增产之良策,利国利民之创举!
立刻拟旨,着令户部,将此法在整个北方适宜之地全面推广。
务必要让这增产的实惠,落到天下百姓的碗里去!”
圣旨一下,京西皇庄和李春芽“女神农”的名声,更是响彻了整个朝野。
那在抗虫灾中立下大功的简易喷雾器,和这神奇的“三作三收”种植模式,也随着官府的介入推广,迅速传遍了北方各地,同时也往南方传去。
可以说此喷雾神器,提前几百年造福了大明朝的万千农人。
那些原本还想挑刺的保守派官员,眼见皇帝龙颜大悦,大加盛赞,百姓们更是称赞传颂,李管事此时风光正盛。
他们心里就算再不舒服,也只能暂时闭上嘴,偃旗息鼓。
而永嘉王府里,王爷和郡主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只剩下一声长叹,算是彻底断了再找麻烦的念头。
而春芽心中倍加期待的是另外一件事。
一年了,她寄予海外的希望,还没有消息。
那个期望,才是大明百姓能真正温食饱腹,平安度过酷寒冰河期的最强保障。
而另一边,林景衡带着满腔的激动和数月来的积累,经过近半年的奋笔疾书,终于完成了他心血之作的最后一行字。
他为最后一个字点上句点时,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揉着发酸的手腕,脸上露出了这几个月来最轻松的笑容。
这本书,不仅仅是他的一份政绩,更是他和春芽并肩奋斗的见证,也是他为了争取他们能在一起的最大的保障之一。
更重要的是这是实实在在能惠民无数的御麦种植典籍,是能流传后世,千古流芳的农事宝典。
他给这部书取名为 《御麦培耘录》 。
全书共分三大部:
第一部:《北地培耘篇》
详细记录了在北方种植御麦的所有关键技术。
从怎么选种、怎么耕地,到怎么浇水施肥、怎么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这次对付钻心虫的经验,写得格外详细。
里面也重点记载了御麦和大豆间作的方法,以及这次大获成功的“三作三收”新模式。
第二部:《南域培耘篇》
系统总结了在南方种御麦的关键技术,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以及一年种两季御麦的技术要点。
第三部:《食珍录要》
这部分最贴近生活,里面画配着图画,用通俗易懂的话,介绍了各种各样御麦的吃法。
从最简单的煮玉米、爆炒玉米花、玉米粥,到精细些的玉米糕点、饼干、窝窝头,甚至怎么熬煮玉米饴糖,应有尽有。
这部书,既有高深的道理,又能让普通老百姓看懂、学会,可谓是既有学问又实用。
他的顶头上司,翰林院的孙学士,看到这部书稿后,大喜过望,连连称赞,立刻就将此书上报朝廷。
这部书很快就得到了清流派李首辅、杜尚书等人的大力赞赏!
奏折和书稿很快就摆在了嘉靖皇帝的案头。
皇帝仔细翻阅后,更是喜出望外!
“好!太好了!”
皇帝抚掌赞叹,“李管事在田地里做实事,增产立功;
林爱卿在书斋里着书立说,传播技法!
这一实一虚,相辅相成,都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善举!都是朕的大功臣!”
皇帝心潮澎湃,当即决定,要破格亲自召见这两位大功臣。
一位是京西皇庄的“女神农”李春芽管事。
一位是着成《御麦培耘录》的大才子、翰林院修撰林景衡!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京城。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恩宠,即将同时降临在这两位年轻人身上。
圣旨传到京西皇庄和林府时,春芽正在田间督促播种冬小麦的准备事宜。
林景衡则在翰林院整理书稿。
听到宫中来人的消息,两人心头紧跳。
“李管事,快接旨吧!皇上要召见您呢!”
传旨太监笑容满面地说道。
春芽忙洗净手上的泥土,整了整衣衫跪下接旨。
听着太监宣读圣旨,她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忐忑。
面见天子,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可也是一步都错不得的场合。
她不由得想起那些在田埂上忙碌的日子,那些被刁难、被流言中伤的夜晚。
如今她一个女子,竟能得见天颜,真是恍如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