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古老仪式并非易事。竹简文字佶屈聱牙,大量术语早已失传,且所需的几种关键矿物与现代名称难以对应。团队面临着时间与认知的双重压力。
荆无棣再次成为关键。他的异变身体对地底深处的能量流动异常敏感,甚至能模糊感知到那些古籍中描述的、分布于城市之下的几个微弱“地脉节点”。结合穆婉茹通过“灵犀”系统对鸭首人生物信号网络能量流动模式的逆向分析,他们勉强定位了三个可能尚未被完全污染或占据的节点。
“仪式所需的‘镇石’……很可能是含有特定稀土元素或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矿石。”穆婉茹对比着地质图谱和竹简上的模糊描绘,“图书馆储备的晶能矿或许可以替代,但需要进行精密的能量调制。”
“声律部分交给我。”一位曾是音乐学院教授的老幸存者自告奋勇,“古籍中记载的音律与现代乐理不同,更接近自然的频率。我们可以尝试用图书馆的老式发电机和扩音设备,模拟出那种特定的低频共振。”
经过不眠不休的筹备,一次极其冒险的小规模“共鸣仪式”在一个被鸭首人活动忽略的偏僻地下节点处展开。荆无棣亲自带队,小队成员穿着临时改造的、涂满隔绝生物信号涂料的防护服,携带着经过穆婉茹精心计算能量输出模式的晶能矿“镇石”和简陋的低频发声装置。
地下空间潮湿而压抑。荆无棣将异变的手臂紧贴岩壁,努力感知着地脉能量的细微流向,指引着“镇石”的安置方位。音乐教授则紧张地调试着发声设备。
“开始!”荆无棣低吼。
低沉、浑厚、仿佛源自大地肺腑深处的嗡鸣声响起,并不悦耳,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晶能“镇石”随之被激活,发出温和的共鸣光芒。
起初,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紧接着,荆无棣猛地抬起头:“有反应!母巢方向的信号流……出现了紊乱!很轻微,但确实存在!”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处隐约传来一声沉闷的、仿佛什么巨大生物被打扰了安宁的嘶鸣!那是来自洛阳母巢方向的、充满惊怒情绪的波动!
仪式有效!虽然微弱,但确实干扰甚至一定程度上“刺痛”了那个依靠汲取地脉能量而存在的庞大母巢!
然而,成功的代价也随之而来。强烈的能量共鸣显然也刺激了荆无棣体内的异变,他手臂上的绒毛疯狂滋长,甚至开始向胸膛蔓延,剧烈的痛苦让他几乎昏厥。更糟糕的是,这次短暂的共鸣,如同在黑夜里点燃了一支火把,虽然短暂驱散了黑暗,却也无疑暴露了自身的位置。
“撤退!立刻撤退!”小队带着来之不易的喜悦和巨大的忧虑,迅速撤离了现场。
他们知道,母巢的报复,很快就会到来。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毫无还手之力。
荆无棣在穆婉茹和小李共同搀扶下,走在中间,夫妻俩对视一眼,虽没有语言的交流,但好像又说出了万语千言。
荆无棣一个坚定的眼神,穆婉茹瞬间明了,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