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下旬的临江,秋老虎还带着余威,“临江市电动三轮车厂”的厂房里,却比外面更热闹——三条生产线已基本安装完毕,黄承军领着工人分成三拨,跟着韩江和机器人学习操作,连吃饭都轮着班,生怕错过半点细节。
尤启明和尤继武一大早又去了厂里,刚进底盘生产线厂房,就听见老周的声音,带着股劲儿:“这数控弹窗咋跟犟驴似的?按图纸调了三遍,孔位还是差一点!”
两人走过去,只见老周正盯着镗床显示屏,他是昨天刚学会识别机床的操作界面,此时急得他额头上全是汗。旁边的机器人伸手想接过操纵杆,却被老周摆手拦住:“我再试一次,总不能一直靠机器人!”
尤继武来到镗床边,他看了看图纸,又看了看镗床的导轨,突然指着导轨上一处划痕:“老周,你看这导轨有点磕碰,走刀的时候会带偏。”
老周眯着眼一看,果然有一道细的看不见的划痕,他盯着显示屏看了半天,压根没注意到是机械本身的问题。
没等老周找工具,尤继武已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细砂纸,蘸了点机油,在划痕处轻轻打磨起来。他的动作不快,却每一下都恰到好处,几分钟后,再让老周调机,镗床的钻头稳稳对准孔位,显示屏上的数字精准的停在“0”偏差上。
“ 尤市长,您这眼睛比卡尺还准!”老周擦了把汗,满脸涨的通红。
尤启明在旁边补充道:“以后操作前先检查设备的状态,比调整参数更重要。”尤启明看向黄承军,“黄厂长,这台镗床,是1台高精密度机床,价值很高。生产线还没开始生产就出现了机床的损坏,投产后怎么保障完成任务?我建议工厂内所有的机床都落实到人,实行定人定岗,哪台设备出了问题,就找责任人,对因违背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的,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此时的黄承军,脸早就黑了下来,生产线还没调试完,设备就先坏了,如果正式投产,因这1台设备的损坏,致使整个生产线停下来,那损失可就大了。看来他必须马上制定出各个岗位的责任制,设备落实到人,哪台设备出了问题就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想到此,他马上向尤继武承认错误:“对不起尤市长!是我工作没有做好,今天我们会连夜制定出各个岗位的操作规范,每个车间,我们会设置一名设备专管员,对每台设备都实行管控,今后将严格杜绝类似于今天这种事故的发生。”
尤继武点点头,“咱们这三条生产线都是“启明集团”花大价钱买来的科技含量很高的没备,我们的工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些设备,我建议,你们厂可以请“启明集团”的工程师,帮助你们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今天这件事好在没有造成大的损失,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操作,是我们完成生产任务的保障。”
听了尤继武的一席话,在场的人纷纷点头。
今天这件事情给老周也上了一课,他只想着尽快的学会设备操作,而忽略了对设备的检查。他连忙向尤继武承认了错误:“尤市长,我今天只顾着能尽快地学会机床的操作,而忽略了对设备的检查,今后我一定吸取教训,避免这种错误的再次发生。”
韩江在自己的系统里加上了“设备预检”的提醒项。
几人又转到驾驶室生产线,老郑正对着一块钢板发愁——驾驶室的弧形顶盖需要一次冲压成型,可调整了两次,冲压件边缘总有些褶皱。韩江给出的参数是“压力120吨,温度60度”,但老郑凭着手感,总觉得哪里不对。
“老郑,你把温度再降5度试试。”尤启明走过来,指着冲压零件的边沿,“这钢板是高强度的,温度太高会变软,反而容易出褶皱。”
老郑半信半疑的调整参数,按下启动键,模具缓缓下压,等冲压件取出来时,弧形顶盖光滑的没有一点瑕疵。
“尤总,您是咋知道的?”老郑拿着顶盖冲压件,越看越喜欢。
尤启明笑了笑:“对照资料,再结合你的经验”他没说的是这钢板的材质参数,是系统从二级星系文明资料里调出来的,老郑的手感则是几十年前钣金活练出来的,两者结合才是最好的方案。
下午,黄承军组织了一次“模拟总装”——底盘、驾驶室、电池、依次组装。机器人负责精准对接,工人则在旁边学习拧螺丝、接线路。
尤继武站在总装线尽头,手里拿着秒表记录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底盘对接三分钟,驾驶室安装五分钟,线路连接八分钟……还能再优化。”
等最后一个模拟零件装完,黄承军看着眼前的“半成品”,突然感慨道:“胜利修造厂刚开始组装1台拖拉机要两天,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一天组装10台电动三轮车应该没问题。”
韩江立刻报出数据:“满负荷运转,每天可组装50台电动三轮车。”工人们一听都炸开了锅——这效率,工厂干一个就能生产1000多台电动三轮车。”
尤启明看着兴奋的工人们,对尤继武和黄承军说道:“明天开始试生产,先装5台样车,送1台去市里,剩下的留着做路测。”
尤继武点头,“我跟市里打招呼,让交通、工业局的人都来看看,咱们临江生产的第一台电动三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