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像被天宫匠人揉碎的金箔,顺着雕花木窗的棂格漫进来,斜斜铺在书桌上。那本翻到“晏几道”页的《唐诗宋词选》被照得透亮,米黄色宣纸泛着经年的温润,连书页边缘因频繁翻阅磨出的毛边,都染着浅暖的光晕,像被岁月轻轻吻过。夹在书中的茉莉花瓣书签,是前几日从院中新摘的,如今半干的瓣肉透着淡淡的粉白,纹理间还锁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甜,风一吹,便漫出细碎的香。

妮妮坐在床沿,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字迹,刚触到那片茉莉花瓣,它便像只脱了线的蝶,打着旋儿从纸间滑落,轻飘飘落在青石板地面上。她弯腰去捡时,指尖忽然触到一张叠成菱形的纸条——是上次苏先生托小林带来的,浅米色宣纸上,苏先生的字迹清隽如竹,笔锋间带着文人特有的温润,没有多余的话,只写着:“令尊托人带话,秋收后便归,勿念。”

墨色在纸上晕开的痕迹还留着宣纸特有的晕染感,像江南烟雨里的远山,她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指尖反复摩挲着纸页,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梦。梦里也是这样的清晨,院中的茉莉开得满枝满桠,空气里飘着甜得发腻的香。父亲推开涂着朱红漆的院门走进来,身上还沾着田埂的泥土香与稻谷的青涩气,手里提着一大包用粗油纸包着的桂花糕,油纸的香气透过纸缝漫出来,甜得让人心尖发颤。他笑着朝她招手,声音还是记忆里的温和,带着点刚从田里回来的沙哑:“妮妮快尝尝,还是你爱吃的张记桂花糕,我特意让老板多撒了层糖霜,你上次说不够甜呢。”

她欢喜地提着布衫下摆跑过去,刚要伸手接过那包还带着余温的桂花糕,梦却像被晨风吹散的雾,一下子就碎了。睁眼时,房间里只有透过窗棂的阳光,枕边仿佛还留着梦里桂花糕的甜香,可伸手去摸,却只有空荡荡的微凉。心里泛起淡淡的失落,像被晨露打湿的衣角,凉丝丝地贴在心上,连呼吸都带着点轻浅的怅然,像丢了什么珍贵的小东西。

起身披了件浅蓝的素布衫,布衫是母亲去年秋天给她做的,领口绣着一圈细小的兰草纹,针脚细密得看不见线头,是母亲就着油灯的光绣了三个晚上才完成的。走到院中时,晨雾还没完全散去,像一层半透明的蝉翼纱,轻轻裹着院中的草木,梧桐叶上的露珠顺着叶脉滑落,“滴答”一声落在青石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空气里满是青草与泥土的清新,深吸一口,连胸腔都觉得被洗得清爽,像喝了口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

刚走到花池边,目光便被那株前几天发黄的茉莉吸引——原本蔫蔫垂着的枝桠间,竟从老叶缝隙里冒出了新的嫩芽。嫩绿色的小叶子裹着晶莹的露珠,像刚睡醒的孩子,蜷着小小的身子,叶脉清晰得能看见里面流动的绿意,透着勃勃的生机,仿佛下一秒就要舒展开来。她蹲在花池边,指尖轻轻碰了碰嫩芽,露珠沾在指腹上,凉丝丝的,却瞬间驱散了梦里的失落,心里满是欢喜,像捡到了藏在草丛里的星星。

原来只要用心补救,那些看似不圆满的事,也能慢慢变好。就像这茉莉,前几天还满是黄叶,让人担心它活不下去,如今却能重新长出新叶,带着不服输的劲儿。就像生活里的遗憾,只要肯等、肯努力,总有“柳暗花明”的那天。

小林端着黄铜盆的洗脸水过来,盆沿搭着条素色粗布毛巾,毛巾角绣着小小的“林”字,是她自己绣的。看到妮妮蹲在花池边盯着茉莉笑,小林也跟着放下铜盆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把扫落叶的小扫帚,语气里带着点“我早知道”的得意:“小姐你看,我说茉莉能缓过来吧!这花跟人一样,都有韧性,只要没断了根,给点水、给点耐心,总能熬过来。上次我去买针线,李伯还跟我说,这茉莉是院里最皮实的,比兰草好养多了,兰草得天天盯着,茉莉渴几天也没事。”

妮妮点点头,指尖还停在嫩芽上,感受着那点鲜活的绿意,忽然就想起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来草木也好,人也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茉莉会因为缺水发黄,人会因为思念难过、会因为疏忽犯错,会因为等待焦躁,可只要心里还有“想变好”的念头,就总有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就像这茉莉,没有因为几片黄叶就放弃生长,反而在得到照料后,立刻冒出新叶;人也该这样,不能因为一点不圆满就消沉,要像草木那样,带着“向死而生”的韧性,等“春风”来,等“新生”来。

吃过早饭,母亲从里屋拿出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些碎银子,小心翼翼地递给妮妮:“去镇上买些绣线吧,你说阿芷的生辰帕子还缺淡白的线,记得选最软的那种,别买太粗的,绣出来的花瓣不柔。”母亲还在布包里放了块刚烙好的麦饼,麦饼里夹着芝麻与葱花,香气透过布缝漫出来:“路上饿了就吃,别舍不得,不够再跟娘说。”

妮妮接过布包,放进母亲编的竹篮里。竹篮是母亲用去年的新竹编的,篮沿缠着浅蓝的布条,提着不硌手,竹篮把手处被母亲摩挲得光滑,带着点温润的包浆。她想着给阿芷的生辰帕子还剩最后几朵茉莉没绣,还差几卷淡白的丝线,得选最软、最有光泽的那种,绣出来的花瓣才显温柔,才配得上阿芷——阿芷总说她绣的花“像刚从园子里摘的,还带着露水”。

路过东街的医馆时,脚步像被什么牵住似的,忍不住慢了下来。医馆的门楣上挂着块木匾,上面写着“济世堂”三个大字,是苏先生的父亲当年亲手写的,如今漆色虽有些斑驳,却透着股沉稳的暖意。妮妮最后索性停在街角的老梧桐树下,梧桐树干上还留着她小时候刻的小痕迹,如今已长得粗壮,那些痕迹也淡了许多。

医馆的窗户是半开的,挂着层浅绿的纱帘,隔着纱帘往里看,正好看到苏先生坐在床边。他穿着件月白色的长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端着个青瓷药碗,正一勺一勺给母亲喂药。他的动作很轻,先把药汁凑到嘴边吹凉,确认温度刚好不烫嘴,才小心翼翼地递到老人家嘴边,眼神里满是耐心,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连呼吸都放得很轻,怕惊扰了母亲。

妮妮想起上次来的时候,苏先生母亲还躺在床上不能说话,连睁眼都费力,苏先生守在床边,眼底满是红血丝,连饭都顾不上吃,还是小林给送了些点心过去。如今老人家却能靠在软枕上坐起来,身上盖着绣着兰草的薄被,还能偶尔跟苏先生说几句话,虽然声音很轻,却足够让人欢喜。妮妮心里替苏先生高兴,像自己的亲人好转了一样,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连眼底都泛起了笑意。

可她又不敢进去打扰,怕耽误他照顾母亲,怕自己的出现会让他分神,只好站在梧桐树下,看着医馆门口挂着的“平安”木牌——那木牌是苏先生亲手刻的,边缘打磨得光滑,没有一点毛刺,“平安”二字写得格外认真,笔画间都藏着对母亲的祈愿,像把所有的心意都刻进了木头里。

风轻轻吹过,梧桐叶发出“沙沙”的响,像谁在轻轻哼着歌。妮妮看着那“平安”木牌,忽然就想起王维的“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原来牵挂一个人,从不是想要占有,也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回应,而是希望他在乎的人都平安,希望他能少些烦恼,希望他眼底的疲惫能被温柔抚平。就像此刻,她不奢求苏先生知道她的心意,不奢求他能回应什么,只愿苏先生的母亲能快点好起来,愿苏先生能睡个安稳觉,愿他能重新拿起那支心爱的画笔,在宣纸上画出他最爱的梅枝,画出他眼底的山河,画出他心里的温柔。

走到绣品铺时,老板正坐在柜台后整理丝线。各色丝线绕在木制的线轴上,红的、绿的、蓝的、紫的,像一道道彩虹落在柜台上,阳光照进来,丝线泛着莹润的光,晃得人眼睛都亮了。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姓陈,手艺很好,妮妮的绣线大多都是在这儿买的。见妮妮进来,陈老板赶紧放下手里的活,笑着迎上来:“妮妮小姐来了?真是巧,昨天刚到了一批苏州送来的丝线,颜色特别正,尤其是那淡紫色的,摸着软得很,像棉花似的,最适合绣兰草,你要不要看看?”

妮妮接过陈老板递来的丝线,走到门口的阳光下轻轻展开。丝线泛着柔和的光,不是那种扎眼的亮紫,是像母亲院中的兰草花瓣那样,带着点灰调的浅紫,温柔得像傍晚时分天边的霞光,透着股清雅的气质,没有一点俗气。她想起母亲说的“绣线要选有光泽的,还要跟花的气质配,比如兰草要选淡紫、浅绿,茉莉要选素白、米黄,绣出来的花才显灵气,才像从园子里摘下来的真花,不是死的绣品”。

妮妮便选了几卷淡紫的丝线,想着以后给母亲绣幅兰草图——母亲最喜欢兰草,说兰草“清雅,不张扬,像做人的道理”。她又顺便买了阿芷爱吃的糖糕,那糖糕是用糯米做的,裹着一层炒得喷香的芝麻,咬一口又甜又糯,阿芷每次都能吃两块,还说“比我娘做的好吃”。

走出绣品铺时,看到街角有个卖糖葫芦的老人。老人穿着件灰色的粗布衫,头发已经花白,肩上扛着个插满糖葫芦的草靶,草靶上的糖葫芦一串挨着一串,冰糖裹着鲜红的山楂,像一串串红色的玛瑙,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引得路过的孩子围着草靶打转,吵着要大人买,声音像刚出笼的小笼包,软乎乎的。

老人笑得满脸皱纹,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拿起一串糖葫芦递给最前面的孩子,动作慢悠悠的,带着岁月的温和,像在对待自己的孙子。妮妮看着那串糖葫芦,忽然就想起王国维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原来时光过得这么快,去年这个时候,她还和阿芷一起围着这个老人买糖葫芦,两人分吃一串,你咬一口我咬一口,甜得眯起眼睛,连嘴角沾了糖渣都不知道;如今阿芷的生辰就快到了,自己也长大了一岁,个子比去年高了些,布衫都短了一截,可父亲还没回来。

去年秋天,父亲还在院里教她扎风筝。风筝的骨架是用细竹做的,父亲亲手削得光滑,糊上素色的纸,她在上面绣了几朵茉莉,针脚虽然有些歪歪扭扭,父亲却夸她绣得好看,说“我们妮妮手巧,以后能当绣娘”。如今那只风筝还挂在屋檐下,风吹过时会轻轻晃动,像在跟她打招呼,却只剩她一个人看着风筝发呆,再也等不到那个教她扎风筝的人。

心里虽有遗憾,却也慢慢接受了——日子本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等待,才有重逢的欢喜;有遗憾,才会更珍惜圆满的时刻。就像糖葫芦,要等山楂从青变红,要等冰糖熬得粘稠,才能有那口甜;就像父亲的归期,要等秋收结束,要等粮食入仓,要等田埂上的草都黄了,才能有一家团聚的温暖。等待虽然漫长,却也藏着希望,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只要耐心等,总能等到发芽的那天。

回到家时,刚推开院门就闻到莲子的清香。那香气混着阳光的味道,暖暖的,让人心里也跟着暖起来,像喝了口热汤。走到后院,见母亲正坐在竹席上晒莲子。竹席铺在青石板上,上面摆着两个大竹匾,竹匾里装满了白胖饱满的莲子,没有一点杂质。莲子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透着新鲜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捏一颗放在嘴里。

母亲笑着抬头,手里还拿着一把小筛子,正在筛掉莲子里的碎壳,动作熟练又轻柔:“回来了?快过来帮我翻翻,底下的莲子晒不到太阳,该潮了,潮了就容易坏。等这些莲子晒干了,咱们就装在青花瓷罐里,冬天煮莲子羹吃,你父亲最爱吃这个,每次都能喝两碗,还说比镇上酒楼里的好喝,说我煮的莲子羹有‘家的味道’。”

妮妮走过去,在母亲身边坐下,伸手轻轻翻动莲子。指尖划过莲子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那点温润的触感,忽然就想起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原来思念一个人,会把他的喜好都刻在心里,会记得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会记得他说过的每一句话,会想着为他做些小食,哪怕只是晒一罐他爱吃的莲子,哪怕只是等他回来一起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这些细碎的小事,像散落在日子里的星星,看似不起眼,凑在一起,却满是牵挂,满是藏在烟火气里的温柔,满是“相思入骨”的深情。

母亲看着妮妮出神的模样,放下手里的筛子,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里满是理解与温柔:“你父亲也在想咱们,不然怎么会特意托人带话回来?男人在外打拼不容易,既要顾着地里的活,怕雨水淹了庄稼,怕虫子吃了稻谷,又要惦记家里的咱们,怕你跟我惦记他,怕咱们受委屈。咱们要多体谅他,别总盼着他回来,他把粮食收回家,咱们冬天才有吃的,日子才能过下去,一家人才能平平安安的。”

妮妮点点头,母亲的话像一股暖流,慢慢漫过心里的失落,让那份等待也变得温柔起来。是啊,父亲不是不想回来,只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他要在田里忙碌,要看着稻谷从青变黄,要把成熟的粮食收回家,要为这个家攒下过冬的钱,要让她和母亲能安心过冬,不用愁吃愁穿。自己应该体谅他的辛苦,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等待的漫长。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因为知道他会回来,知道重逢的日子就在不远处,知道总有一天,能再次听到他说“妮妮,爹回来了”。

下午坐在书房里绣帕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素白的绢布上,把绢布照得透亮,连丝线的纹理都看得清清楚楚。书房的窗朝着院子,风一吹,就能闻到茉莉的清香,还能听到梧桐叶“沙沙”的响声,让人心里很平静。她握着绣针,针上穿着淡白的丝线,慢慢给茉莉花瓣绣出细小的纹路,一针一线都透着认真,怕绣错了毁了整幅帕子。阿芷的生辰快到了,这帕子是她准备了很久的礼物,想给阿芷一个惊喜,想让阿芷知道,她在很用心地为她准备礼物。

绣到一半时,指尖不小心被针扎破了。细小的血珠慢慢渗出来,像一颗红色的小珠子,落在白色的绢布上,晕开一小片红,像一朵小小的红梅,透着点倔强的艳,在素白的绢布上格外显眼。她赶紧从抽屉里拿出干净的布条,布条是用母亲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做的,上面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她轻轻把布条缠在指尖,动作轻柔地按压伤口,怕血珠再落在绢布上,毁了好不容易绣好的花瓣。

看着绢布上那点红色的痕迹,妮妮忽然就想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然自己的这点小伤跟诗里的豪情壮志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渺小得很,却也忽然懂了:人生本就有伤痛,有不完美,就像绢布上的血珠,虽然影响了美观,却也是真实的印记,是努力过、认真过的证明。如果所有事都一帆风顺,没有一点波折,没有一点遗憾,反而少了份真实的烟火气,少了份让人铭记的深刻,少了份“不完美才是常态”的坦然。

小林进来送茶,手里端着个青瓷茶杯,杯子里泡着母亲去年夏天晒的菊花茶,花瓣在水里慢慢舒展,像一朵朵小小的太阳。看到妮妮手上缠着布条,小林慌忙放下茶杯走过来,语气里满是担心,眼睛都睁大了:“小姐怎么这么不小心?是不是绣活太累了?您歇会儿再绣吧,别跟自己较劲,手上的伤要是感染了,可就麻烦了。我去拿点药膏给您涂涂?上次李伯给的药膏可好用了,涂了两天就好了。”

妮妮笑着摆摆手,把受伤的手指藏在身后,怕小林担心,也怕母亲知道了会心疼:“没事,一点小伤,过几天就好了,不用涂药膏。绣活有点急,阿芷的生辰快到了,我想早点绣完,别耽误了。”心里却忽然坦然了——自己不是神仙,会被针扎到,会犯错,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会有做不好的事,可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没必要苛责自己,没必要追求“事事完美”,接受不完美,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才能在不完美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柔,找到属于人间的清欢。

傍晚的时候,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雨丝细细的,像牛毛,又像绣花针,轻轻落在院中的草木上,没有一点声音,像怕惊扰了谁。雨丝落在茉莉花瓣上时,像给花瓣镶了层水钻,在暮色里闪着淡淡的光,让茉莉看起来更温柔了;落在梧桐叶上时,发出“沙沙”的响,像谁在轻轻哼着摇篮曲,让人心里很安宁;落在青石板上时,晕开一个个小小的水痕,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却透着股清雅的美。

妮妮搬了张竹凳坐在廊下,竹凳是祖父当年编的,如今已经有些旧了,却还是很结实。她看着雨景,手里捧着那本《唐诗宋词选》,慢慢翻到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看着窗外的雨丝悄悄滋润着草木,听着雨滴落在青瓦上的“滴答”声,忽然觉得这雨下得真好,不仅能滋润院里的草木,让茉莉长得更旺,让梧桐叶更绿,还能滋润人心,把心里的烦躁与不安都冲散,留下一片平静,留下一片温柔。

母亲走过来,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姜茶,杯子是粗陶做的,握着暖乎乎的,能驱散雨天的凉意。她坐在妮妮身边,把姜茶递到她手里,轻声说:“喝点姜茶暖暖身子,下雨天凉,别着凉了。这姜茶是用咱们自己种的姜煮的,加了点红糖,喝着不辣,你尝尝。”

妮妮接过杯子,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暖流传遍全身,从指尖一直暖到心口,连心里的失落都被驱散了。她靠在母亲肩上,闻着母亲身上淡淡的皂角香,那是她从小熟悉的味道,是安心的味道。她轻声说:“娘,我现在觉得,就算不能事事圆满,也没关系,就算父亲暂时不能回来,也没关系,只要咱们一家人好好的,只要父亲平安,等他回来一起吃桂花糕、煮莲子羹,一起看月亮,就够了。”

母亲笑着点点头,伸手摸了摸妮妮的头,动作温柔得像在抚摸一件珍宝,语气里满是欣慰:“傻丫头,终于想通了。人不是神仙,哪能什么都得到?生活本就有遗憾,有等待,有不完美,可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圆满的时候更珍贵,才让重逢的时候更欢喜,才让日子有了滋味。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比如现在的雨景,比如手里的姜茶,比如身边陪着你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真正的清欢,才是人间最难得的温柔。”

雨还在下,雨丝落在茉莉上,落在梧桐上,落在青石板上,织成了一张温柔的网,把整个院子都裹在其中。妮妮捧着温热的姜茶,靠在母亲身边,看着窗外的雨景,心里格外平静。原来接受不完美,坦然面对生活里的尘埃,不苛责自己,不抱怨命运,珍惜眼前的人,珍惜眼前的事,也是一种难得的清欢,也是一种属于人间的、最真实、最动人的温柔。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权国修复师都市超级狂仙这个明星来自末世冰山总裁的贴身狂医美利坚名利双收神界红包群我的博浪人生枭少护妻超放肆孽徒住手,我可是你师父!桃源山村:我随身一个神级空间离婚了,谁还慌着成家啊神品良医他可是赵二杆子我高启盛,握全球最顶尖科研成果我的时空旅舍最牛锦衣卫都市妖孽仙尊秘境降临,从盗取神权开启成神路都市模拟人生重返1973农村日常超级女婿港片:我是大哥大透视眼,夏健的外卖逆袭人生!买断撒哈拉夜玄美综大枭雄无敌孽徒!速速下山牛笔去吧女尊:她们都是坏人神医上门狂婿主要发起人离开她以后高冷青梅变得格外黏人墨园炼狱孤行者人在书中当反派:女主眼里大善人天路杀神先生不可能那么喜欢我3000崽崽让我躺赢成首富重生之巨星复仇系统她在,想尽办法攻略我网游之魔域修罗混黑混到身边全是美女都市逆天狂少重塑千禧年代农女的盛世田园神农觉醒斩龙殿傲世无双四合院一边缘人成为邪神那些事儿穿成暴君心上的小甜包
皮皮读书搜藏榜:不完美小初恋重返都市当王者我救的大佬有点多听泉鉴宝:你这个东西很开门至尊神豪系统黑心大小姐要进宫神算狂妻:偏执墨爷,放肆宠!不良太子妃:公主萌萌哒生活在港片世界追卿入梦九日伏妖录都市最强仙帝都市:无敌奶爸,杀戮纵横柳条胡同之飞哥归来神豪从秒杀开始嫡女有喜:腹黑爹爹天才宝拐个相公来种田当偶像恋爱时最强套路主宰柯南之假酒的自我修养开局被校花强吻,她竟让我老实点开局一座动物园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景总天天想复婚反穿娇妻:重生哥哥,轻轻宠!亿万豪宠:总裁大人蜜爱逃妻:宝贝,叫老公乡村修仙狂徒天降系统妹妹重生甜妻慢点撩:帝少,宠上瘾回到过去,开局放了系花鸽子说好假天师,你这通天箓咋回事穿越后我被迫成了反派顾先森的闪婚贵妻觉醒中途失败召唤神兽我原地起飞落枝飞超级娱乐王朝家有庶夫套路深美人师兄人设又崩了邪王宠妻:妖孽王妃又想跑!星光时代文娱崛起重生之发家致富撩大佬隐婚蜜爱怦然星动:男神老公轻点亲科学家日记反穿现代养大佬众生共祭如影谁行飞翔在茨淮新河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高武世界:开局有灵眸惊!我在高武用炼妖壶修仙狗粮心声:超可爱老婆又凶又甜末世暖邻共求生超脑武尊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云霄艳五行重钓人生路扫墓归来,太公爽歪了,我赢麻了都市镇妖使你的皮我收下了在每一个梦醒时分谁还传统御兽?我合体变身!我于幕后实现心愿,超凡颠覆人间都市之全能概念大师暴富密码:破壁者小人物的娱乐圈之旅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静静的妮妮灵力复苏: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重生:舔狗的终极进化之路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烽火涅盘抗日血泪中年艳遇从末路开始渣男难过美人关重生南韩,神豪开局收购顶级女团我叫金三鑫圣武帝国之伪草根记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B站助我做顶流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小男娘与校花的魔法少女日常神仙姐姐:我真不是恋爱脑!明明都是她们主动的呀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开局兄弟让我追他女朋友七零,断亲下乡致富路上捡美知青70年代:我用医术养家糊口娱乐:醉后求子,蜜姐喊我老公?天崩开局,还好离婚分五个亿末世多子多福,我争当繁育标兵华娱:我交女朋友都是为了搞事业民国北平旧事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第一滴热血亮剑:老子丁伟觉醒每日情报系统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学渣开局,身价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