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夏管护苗破双卡 家企同心稳秋苗
六月初的清晨,玉米田的露水还没干,林凡踩着田埂走在前面,小电攥着他的食指,踉踉跄跄跟着,鞋尖沾了圈泥。苏晚晴提着个竹篮跟在后面,里面装着给父亲带的水壶和母亲煮的茶叶蛋——父亲一早就在渠边帮老乡清理灌溉闸阀,说“夏管第一遍水,得浇透”。
刚走到闸阀旁,就见父亲蹲在地上皱眉,手里攥着个生锈的扳手,智能闸阀的屏幕亮着“授权失效”的红码。“凡子,来了!”父亲抬头抹了把汗,“这闸阀昨晚还好好的,今早一开水就锁了,闸控研(美股ZKY679)的人说‘远程运维费没交’,续交5000块才解锁;还有李叔刚来说,螟控研(欧股mKY863)的玉米螟药从35块一瓶涨到80,还说要等凑够80瓶才发货——这玉米苗刚长到膝盖高,缺了水叶子得蔫,再不打药,玉米螟钻茎,苗就得断!”
林凡蹲下来摸了摸闸阀的接口,刚要开口,兜里的手机响了,是强子,背景里有水泵的嗡鸣:“凡子!西坡村的灌溉泵也被闸控研锁了,三个村的玉米田都等着浇水,我刚让老周师傅拆了远程模块,想手动开,可缺个适配的阀芯,本地机械厂说没样件做不了;螟控研的药也断供,老乡们的喷雾器都空着,刚发现几株苗上有虫眼,再等两天就扩散了!”
“强子你别急,我现在让胖子查闸控研和螟控研的底,周彤跑农业局要函,你先把闸阀的阀芯样件拆下来,送镇上的华宇机械厂,我让眼镜拨款加急做。”林凡挂了电话,对苏晚晴说,“晚晴,你带小电跟爸先回,我去西坡村,强子那边急。”
“别慌,我刚跟眼镜通了,投资部上周的回款够应急,你先去,我帮你盯下投资部的盘,孙浩说黑石今早有动作。”苏晚晴帮他理了理沾泥的裤脚,从篮里拿出个茶叶蛋塞进他兜里,“记得吃,别饿肚子。”
刚走到村口,就见林小雨骑着电动车冲过来,胸前的工牌还晃着:“哥!我刚从局里跑回来,闸控研的备案我查了——他们去年给陕西乡村的闸阀运维费全免,就给咱这收5000;螟控研更黑,给阿根廷的玉米螟药才9欧元,合人民币70,比咱这便宜10,还管送!李主任让我跟你说,夏管浇水打药是硬指标,他这就批‘夏管应急保障函’,我跟周彤姐一起去办,保证半小时内拿到!”
“好,你跟周彤对接,把闸控研的运维合同、螟控研的定价截图给李主任,证据越实越好。”林凡拍了拍她的肩,转身就往西坡村赶,刚拐过弯,就见胖子抱着闺女站在路边,婴儿提篮挂在胳膊上,里面的小家伙正啃着磨牙棒。
“凡子,巧了!我正找你,刚查完闸控研和螟控研的底。”胖子晃了晃手机,“闸控研的欧美运维合同我找到了,全免费;螟控研的药成本才20块,卖给咱80,反垄断证据全齐了,我发你和周彤了。对了,下周末我闺女满月酒,你可别忘,我妈都备好红烧肉了。”
“错不了!你赶紧带闺女回去,露水大,别着凉。”林凡摆了摆手,加快脚步——心里踏实了些,有胖子查证据,小雨和周彤跑政策,强子盯现场,再乱的局也能稳住。
到西坡村时,灌溉泵旁已经围了不少老乡。强子蹲在泵边,老周师傅正拆着阀芯,手里拿着个卡尺:“强总,这阀芯的口径是32毫米,齿纹是细牙,华宇机械厂说有现成的钢材,加急做3个,中午就能好,就是得加3000块加急费。”
李叔凑过来说:“强总,加钱也得做啊!我那十亩玉米,昨天浇了半亩就没水了,今天叶子都有点卷,再等一天,苗就救不活了;药也急,刚在叶背看见玉米螟的卵,再不打药,就得钻茎!”
“李叔放心,中午阀芯准到,药也能到,误不了浇水打药。”强子抬头看见林凡,站起来迎过去,“凡子,华宇机械厂那边我跟王厂长说了,他说优先给咱做,就是得先付定金,我让眼镜转了5000过去。”
“好,你盯着做阀芯,我让周彤催下应急函,投资部那边也得盯紧。”林凡掏出手机打给孙浩,“孙浩,闸控研的关联股‘农闸科技’怎么样了?黑石有没有动作?”
孙浩的声音透着紧张:“凡哥,黑石开盘就砸,从17.8元跌到16.5元,成交量是平时的三倍,肯定是跟闸控研串通好的,想借‘夏管卡壳’割小散。张磊已经加了玉米螟药的期货空单,能补老乡一半买药的差价。”
“黑石砸多少接多少,成本控制在16.3元,等周彤的函。”林凡挂了电话,周彤的微信就弹了进来——“应急函批了!农业局联合农技站去了闸控研、螟控研分公司,他们服软了,闸控研马上发解锁码,螟控研按35块原价发货,还赔老乡2500块误工费!”
孙浩立马挂出8000万股买单,“农闸科技”的股价瞬间反弹,16.8元、17.3元、18元,黑石的护盘单撑不住,止损离场。“凡哥,接了4500万股,赚了765万!张磊那边期货赚了435万,刚好补老乡的阀芯加急费和药价差价,还剩1200万投闸阀阀芯和玉米螟药研发!”
中午十二点,华宇机械厂的师傅送来了阀芯,老周师傅当场装上,强子输进闸控研的解锁码,灌溉泵“嗡”地启动,清水顺着渠沟流进玉米田,老乡们爆发出欢呼。没多久,螟控研的送药车也到了,35块一瓶,老乡们扛着药瓶往喷雾器里倒,李叔边倒边说:“这下好了,苗有救了,秋实也有盼头了!”
苏晚晴提着保温桶过来,里面装着米饭和炒青菜:“给你们送午饭,妈说天热,还煮了绿豆汤,你们快吃。”林凡接过碗,咬了口米饭,就着绿豆汤咽下去——踏实的味道,比啥都香。
下午两点,林凡带着强子、小雨回父母家。院子里,母亲正择着刚摘的黄瓜,父亲坐在凳上编竹筐:“我去西坡村看了,水泵转得欢,药也打上了,老乡们都在浇地,玉米苗看着就精神。”小电跑过来,举着根黄瓜喊“爸!吃!”,手里还沾着黄瓜汁。
饭桌上,猴子带着新招的农机技术员和化工工程师来了,手里拿着图纸:“强哥,闸阀阀芯的批量图纸画好了,华宇机械厂说一天能产30个,够周边村用;玉米螟药的配方也调试好了,本地的惠民药厂说下周就能批量生产,比螟控研的便宜40%,还加了老乡说的‘防虫菊’,效果更好。”
眼镜推了推眼镜,拿出一张报表:“二季度的利润分红明细算出来了,元老按股权分,强子、胖子他们各8%,能分490万;一线帮夏管的员工多发1个月奖金,研发阀芯的2个工程师,从股权池里各给0.3%的分红权,只有分红没有投票权,下周就发通知。”
“就按你算的来,大伙夏管忙得辛苦,该得的实惠不能少。”林凡夹了口黄瓜,对小雨说,“李主任让你负责的夏管进度统计,别熬太晚,要是忙不过来,跟哥说,给你派个人。”
林小雨扒着饭,眼睛亮着:“哥你放心!我已经跟各村的农技员建了群,每天报浇水和打药进度,不用熬夜。李主任说我这次应急快,让我秋季负责全县的玉米螟防治培训,不用再跑腿了!”苏晚晴笑着摸她的头:“小雨越来越能干了,以后就是老乡们的‘夏管专家’了。”
周三,公司组织“夏管帮扶+亲子野餐”团建。玉米田边的空地上,员工们带着家属帮老乡检查玉米苗,孙浩和张磊帮着找虫眼,周彤给老乡递水;强子带着技术员教新员工修闸阀,老周师傅在旁边指导;猴子组织家属们铺野餐垫,苏晚晴带着小电和母亲一起分水果,父亲跟老乡们聊今年的收成;林凡和胖子坐在垫上,看着闺女玩泡泡,笑着说:“这日子,比啥都踏实。”
夕阳西下时,大伙收拾好东西往回走。小电趴在林凡怀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个小黄瓜。苏晚晴走在旁边,轻声说:“今天没盯盘,没跑政策,就帮着老乡管苗,反而觉得心里最稳。”
林凡望着远处的玉米田,晚风拂过,叶子晃出绿浪——夏管的坎跨过去了,秋苗的根扎稳了,身边有家人的牵挂,有兄弟的帮衬,有老乡的笑脸。所谓的安稳,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身边的人都在,再难的事,也能一起扛过去;所谓的成功,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能护着身边人的盼头,让日子过得踏实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