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编织订单爆单喜 智能物流扩面忙
“家和院”的清晨总浸在玉米奶黄包的甜香里。母亲站在智能蒸箱前,正将最后一笼奶黄包放进箱内——面团是玉米粉和小麦粉按1:2调和的,奶黄馅里掺了碾碎的玉米粒,蒸出来既有玉米的清甜,又有奶黄的醇厚,是特意给打包编织订单的老乡们准备的早餐,顶饿又方便。“晴晴,快把宝宝的小围裙系上,今天要去合作社帮忙打包,让娃们也感受感受热闹。”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爬爬垫上的两个小家伙身上,哥哥正举着一个刚编好的玉米挂件挥舞,妹妹跟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追,嘴里脆生生喊着“挂件”“玉米”,小脸蛋红扑扑的。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给双胞胎系上印着玉米图案的小围裙:“早准备好了,还给他们带了迷你打包盒,让他们学着装小挂件。”她从蒸箱里拿出一个刚熟的奶黄包,掰成碎末喂给妹妹,小家伙张嘴就含,小嘴巴动得飞快,还不忘伸手去抓哥哥手里的挂件。哥哥见了,连忙把挂件举得高高的,逗得妹妹“咯咯”直笑,手里的奶黄包碎屑掉了一地。
“爸爸!爸爸!”小电背着双肩包从房间跑出来,手里抱着一个厚厚的订单记录本,“妈妈!电商平台后台又爆单了!一晚上新增了300多个订单,还有一个深圳的企业要批量采购500个玉米挂件做员工福利!我已经把订单分类记好了,零售订单和批量订单分开记的!”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智能物流车的扩面方案,摸了摸小电的头:“咱们小电真是爸爸的得力助手!今天新增的80台物流智能车要交付,爸爸得去物流站盯着;你跟妈妈去合作社帮忙打包,中午爸爸带你们去吃玉米排骨,好好庆祝订单爆单!”小电眼睛一亮,抓起两个奶黄包就往外跑:“太好了!我要跟老乡们一起打包,保证每个订单都装得整整齐齐!”
送完小电和双胞胎到合作社,林凡直奔村物流站。刚到门口,就看见80台崭新的乡村物流智能车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银灰色的车身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车身上“智车生态·乡村通”的标识熠熠生辉。强子正带着技术员和快递员做交付前的最后检查,见林凡来了,连忙挥手:“凡哥!所有车辆都调试好了,新增的冷链功能也测试过了,最低温度能到-10c,生鲜农产品运输完全没问题!周边20个村的取件点也都布置好了,就等今天交付后正式运营。”
顺丰的李总也在现场,笑着走过来:“林总,有了这80台车,咱们的乡村配送网络就能全覆盖了!之前试点的5个村,物流效率提升了4倍,老乡们满意度特别高,好多人现在网购都指定咱们的物流。”林凡点点头,走到一台智能车旁,打开冷链车厢查看:“不错,保温效果很好。今天交付后,先优先配送合作社的编织品和农数科技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再兼顾日常快递和农资运输,一定要保证时效和货物安全。”技术员连忙应声:“放心,林总!每台车都有实时定位和温度监控,有问题会自动报警。”
与此同时,合作社的大院里已经热闹起来。200多名编织联盟的妇女围坐在临时搭建的打包台前,手里拿着编织好的挂件、小篮子,正忙着装袋、贴快递单。小电带着几个放假的学生志愿者,负责统计订单和分发打包材料:“张婶,这是您的30个零售订单,地址都贴好了,您按订单号装袋就行!”张婶笑着点头:“好嘞!小电真能干,比我们这些大人还细心。”苏晚晴则在旁边对接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确认订单信息:“这批500个的企业订单,要单独打包,每个挂件都要套上防尘袋,再装礼盒,后天之前必须发货。”
正忙着,农数科技的王经理打来电话:“林总,咱们的玉米淀粉和蛋白粉订单也爆了!好多食品厂和饲料厂都来采购,现在库存有点紧张,能不能让物流智能车优先配送原材料,我们好加快生产?”林凡笑着说:“没问题!我让强子安排10台冷链车专门给你们配送玉米原料,保证不耽误生产。另外,你们的玉米深加工产品也可以通过物流车直接配送到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中午,林凡带着玉米排骨和各种小菜回到合作社,和大家一起在院子里吃午饭。母亲特意送来的玉米奶黄包和玉米粥,被大家一抢而空。小电一边啃着排骨,一边兴奋地说:“妈妈,我们已经打包了200多个订单,下午就能全部发出去!那个深圳的企业还说,要是质量好,以后会长期跟我们合作,还要定制专属图案的挂件呢!”苏晚晴笑着说:“那咱们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我打算再开两期编织培训班,吸纳更多留守妇女加入,再开发玉米秸秆编织画、玉米籽饰品等新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下午,智家生态科的技术人员也来到了西坡村小学,开始安装智能安防设备。校长王老师陪着技术人员查看校园:“太感谢你们了!有了这些设备,我们也能更放心地守护孩子们的安全。”技术人员笑着说:“王老师,我们给学校装了人脸识别门禁、校园监控和紧急呼叫器,门禁只有教职工和学生家长能进,监控能覆盖整个校园,紧急呼叫器直接连到派出所和村委会。”王老师点点头,指着操场边的种植园说:“以后孩子们在种植园劳动,我们也能通过监控随时关注他们的安全了。”
傍晚,林凡接到了孙浩的电话,语气带着喜悦:“林总,您之前分享的多币种结算+退税补贴的模式,现在已经在全省推广了!好多中小出口企业都效仿咱们的做法,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稳定了经营。明天的外贸企业座谈会,省商务厅的领导也会参加,想让您做重点发言。”林凡松了口气:“太好了!能帮到更多企业就好。明天的座谈会,我会把咱们的经验详细分享,再对接几家金融机构,给中小出口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回到“家和院”,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一天的收获。双胞胎拿着今天打包时剩下的小挂件,在手里把玩个不停,嘴里喊着“卖钱”“宝宝”。小电兴奋地讲着打包订单的趣事:“今天有个客户在订单备注里说,咱们的编织品是他见过最有乡村特色的礼物,要送给国外的朋友呢!”母亲端上晚饭——玉米杂粮粥、炒青菜、玉米发糕,还有刚榨的玉米汁。
林凡说:“明天的座谈会,我准备重点讲讲多币种结算的具体操作和退税补贴的申请流程,再呼吁金融机构给中小出口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汇率避险工具,帮助大家扩大生产。”苏晚晴说:“编织联盟的订单越来越多,我已经联系了周边10个村的妇联主任,下周开始新的培训班,预计能新增300名成员。另外,我还打算申请一个‘西坡编织’的商标,把咱们的产品打造成品牌。”
夜色渐深,“家和院”的灯光暖得像一团火。远处的村道上,乡村物流智能车还在忙着配送最后一批货物,冷链车厢里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和编织品,正朝着全国各地出发;合作社的院子里,打包好的订单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透着丰收的希望。“你看,”苏晚晴轻声说,“编织品走出了大山,物流车覆盖了乡村,出口企业稳住了经营,这样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林凡握紧她的手,目光望向星空:“是啊,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小事做细、把实事做好,就能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让民族产业越来越强。以后,还要让更多的乡村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多的智能技术服务民生,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