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多宝看着眼前激动不已的李长风,只是微微颔首:“举手之劳。令师的伤势,可有好转?”
提及师尊,李长风脸上的激动稍稍收敛,多了一丝沉重与感激:“此次多亏了前辈,家师的神魂之伤已经稳住,只是…根基受损,还需长久静养。家师嘱咐,前辈于他有大恩,若有任何差遣,晚辈万死不辞。”
他言辞恳切,并非场面话。
韦多宝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我来此,确实有事相商,不过并非差遣。”
一名侍女奉上灵茶后便悄然退下,房间内只剩下二人。
韦多宝端起茶杯,吹开氤氲的热气,呷了一口,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我月前购得一艘二阶中品的流云飞舟,速度与防御尚可,但总觉得有些不足。”
李长风闻言,立刻正襟危坐:“前辈的意思是?流云舟乃天工阁的制式法器,虽算不上顶尖,但胜在稳固。若是前辈觉得哪里不妥,晚辈倒是可以代为查看一二,做些修补加固。”他以为韦多宝是遇上了什么炼器上的难题。
“修补倒是不必。”韦多宝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我想在这艘流云舟上,铭刻神行符的符文以使其具备神行符的功能。”
李长风双手一抖,茶杯差点掉地上,随即脸上迷惑与难以置信的神情来回变幻。他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韦多宝的神行符功效,当初在采摘白骨花逃遁时,他亲身体会过。但将符箓的功能铭刻到法器上?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符箓之道与炼器之法,虽同属修真百艺,但根基理论却截然不同。符箓,是以符文为骨,引天地灵气或修士自身灵力,瞬息激发,讲求的是一瞬间的爆发与引动。而法器,是以阵法为核,通过稳定的灵力回路驱动,讲求的是持续与稳固。
这就好比要让一株草,长出金石的骨骼,根本是两个完全相悖的体系。
“前辈…您是说,要让飞舟,拥有神行符那般瞬移加速的能力?”李长风再次确认。
“正是。”韦多宝的回答简单而直接。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李长风倒吸一口凉气,他作为玄鼎宗的天才弟子,自幼浸淫炼器之道,脑海中瞬间便浮现出这个想法背后无数个无法逾越的难关。
“恕晚辈直言,这…恐怕极难实现。”李长风顾不上尊卑,语速极快地分析起来,“其一,材质不合。流云舟的主材是云纹铁木,虽坚韧,却未必能承受神行符激发后那等剧烈的空间灵力波动。”
“其二,灵力中枢无法支撑。符箓是一次性激发,而要将此功能固化在飞舟上,每一次催动,都需要从飞舟的灵石中枢抽取海量灵力。那种瞬间的抽取量,足以让二阶法器的灵力回路当场瘫痪。”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符文与阵法体系冲突。前辈的神行符核心具有空间符文,而流云舟的防御阵、飞行阵,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阵法结构。两种体系的灵力一旦交汇,最好的结果是彼此湮灭,最坏的结果…就是灵力冲突飞舟损毁。”
他一口气说完了三大难题,每一个都如同无法逾越的天堑。说完,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补救道:“晚辈只是纸上谈兵,前辈道法高深,或许另有奇法。”
韦多宝并未因他的反驳而有任何不悦,反而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能瞬间点出这三大核心问题,足见李长风在炼器一道上,确实有扎实的功底。
“你说的都对。”韦多宝平静地承认,“若以寻常之法,确实行不通。”
他伸出手指,在桌上沾了些茶水,缓缓画出五个独立的圆圈,正是他那五行符宝的形态。
“寻常炼器师,视法器为一个整体。但在我看来,万物皆可为符。一张符纸,可以承载法术。那么,一艘飞舟,为何不能看做是一张更大的、结构更复杂的‘符’?”
李长风的眉头紧紧皱起,顺着韦多宝的思路思索。
“你所说的材质、中枢、体系三大难题,其根源在于‘排斥’。”韦多宝的指尖在五个圆圈之间划动,“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循环不息。若将飞舟的各个部分,也视为五行,再以相生之理将其串联,是否能化解这种排斥?”
李长风的呼吸陡然一滞。
这个思路完全超出了他过往所有对炼器的认知。玄鼎宗的炼器之法,讲究的是材料的融合、阵法的叠加,追求的是坚不可摧,力大无穷。而韦多宝提出的,却是一种“引导”与“平衡”的道。
“以前辈之见,该如何着手?”李长风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兴奋,那是一种钻研一道的修士,在窥见全新天地时的本能激动。
“我缺炼器之法,你缺符箓之道。你我合作,或可一试。”韦多宝说道,“我需要一间炼器室,以及流云舟的详细阵法图录。”
“有!晚辈立刻去安排!”李长风豁然起身,脸颊因为兴奋而微微泛红,“宗门在天风仙城设有一处顶级的地火炼器室,阵法图录晚辈也能从师门调阅!前辈请随我来!”
一个时辰后,玄鼎丹器阁地底深处的一间密室内。
炙热的气浪扑面而来,中央的地火口被厚重的玄铁栅栏覆盖,散发着暗红色的光芒。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炼器工具,石台上则摆放着韦多宝的那艘流云舟。
李长风手中捧着一枚玉简,神色凝重地递了过来:“前辈,这是流云舟的全套阵法图录。晚辈看了,其核心是三套阵法,‘御风阵’提供动力,‘金刚阵’负责防御,‘敛息阵’用以隐匿,三者各自独立,由中枢统一调配灵力。”
韦多宝接过玉简,神识沉入其中,海量繁复的阵法结构图瞬间涌入识海。他以《神念九转》之能,将这些信息飞速解析、归类。
半晌,他睁开眼:“结构倒是清晰,但也正因如此,想加入新的东西,难上加难。”
“不错。”李长风指着飞舟的尾部,“御风阵在这里,最是脆弱,改动不得。敛息阵遍布舟身,牵一发而动全身。唯一能下手的地方,只有舟底的金刚阵。但若要铭刻空间符文,必会与金刚阵的土行灵力冲突…”
二人就着图录,在这间燥热的密室中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从灵力回路的改道,到能量缓冲阵盘的构想,再到符文与阵法的嫁接…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两天后。
“不行,这条灵力支路负荷太大,一旦瞬移,第一个崩溃的就是这里。”李长风指着玉简上的一个节点,断然否定。
“如果在这里加入一个微型聚灵符文,先行积蓄灵力呢?”韦多宝提出一个设想。
“想法很好,但聚灵符文会持续吸收灵力,影响飞舟平时的速度…”
他们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一个共同的灵感而抚掌叫好。
到了第三日黄昏,他们面前的石桌上,已经摆满了数十枚画满草图的玉简。
“我明白了!”李长风猛地一拍大腿,“我们一直想的是‘融入’,但为何不能是‘悬挂’?”
他拿起一块玉简,飞快地刻画起来:“我们不必破坏原有的金刚阵,而是在金刚阵之外,以玄晶为基,单独炼制一块承载神行符文的‘符板’,再将这块符板,以外部接口的方式,接入飞舟的灵力主回路!这样一来,平素里互不干扰,需要时,再全力供能!”
这个想法,宛如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迷雾。
韦多宝看着那张草图,眼中也亮起光芒。这个思路,像极了他前世芯片设计中的“外接模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