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玻璃上的雨痕像一道道泪迹,蜿蜒着划过林小雨的倒影。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跟着雨痕的轨迹移动。数学课本摊开在桌上,但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苏婉的笑声从教室后方传来,清脆得像风铃。林小雨不用回头就知道,苏婉一定在和林默分享新买的贴纸——那些印着卡通图案的彩色贴纸,周雨收集了整整一本。
小雨,你看这个!苏婉举着贴纸本跑过来,发梢还沾着雨水,林默说这张像你。
贴纸上画着一只安静的小猫,蓝色的眼睛望着远方。林小雨轻轻点头,嘴角扬起一个标准的弧度:挺可爱的。她的声音平稳得像湖面,但指尖在课桌下微微蜷缩。
下午的数学竞赛辅导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复杂的几何题。林小雨的解题步骤完美得如同印刷,但在最后一步,她故意将答案的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错误。这个失误让她的分数比周雨低了0.5分。
真可惜。苏婉凑过来看她的卷子,就差一点点。
林小雨低头整理铅笔盒,把每支铅笔按长短重新排列。橡皮擦的位置从左上角移到了右下角,这个细微的变化无人察觉。雨还在下,敲击窗玻璃的声音像秒针在走动。
放学时,雨下得更大了。林小雨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雨水在水泥地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周雨没有带伞,正踮着脚尖张望。林小雨摸了摸书包里的折叠伞,伞骨冰凉的触感让她迟疑了片刻。
就在这时,林默举着伞从教学楼里跑出来。伞面是深蓝色的,上面印着白色的云朵图案。他自然地走到周雨身边,伞面向她那边倾斜。两人并肩走入雨幕,身影渐渐模糊。
林小雨独自撑开伞走进雨中。伞面上小熊的图案被雨水打湿,笑容有些变形。她走得很慢,数着从校门口到公交站需要多少步。平时是二百三十步,今天因为下雨,她走了二百五十七步。
公交车上,林小雨坐在靠窗的位置。雨水在玻璃上划出新的痕迹,与旧的雨痕交错成网。她看见苏婉和林默站在车站的雨棚下,共撑着一把伞。周雨的手里拿着一个纸袋,是那家甜品店的包装。
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准备晚饭。红烧肉的香味飘来,但林小雨觉得那味道有些腻。她安静地做完作业,练习钢琴时弹错了一个和弦。这个错误很轻微,但她的手指在琴键上停留了很久。
深夜,雨终于停了。林小雨躺在床上,听着屋檐滴水的声音。滴答,滴答,像心脏在跳动。她想起周雨白天贴纸本里那只蓝色眼睛的小猫,突然觉得那眼神和自己有些相似。
第二天清晨,林小雨起得很早。窗玻璃上的雨痕已经干了,留下淡淡的水迹。她用指尖轻轻划过那些痕迹,感受到细微的凹凸。这个动作重复了七次,直到母亲敲门叫她吃早饭。
数学课上,老师表扬了周雨的解题思路。周雨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耳朵微微发红。林小雨注意到,苏婉今天用的橡皮是心形的,粉色的,和她铅笔盒里那块方形的白色橡皮形成鲜明对比。
课间休息时,林小雨独自坐在操场边的长椅上。雨水在沙坑里积成小水洼,倒映着灰白的天空。她看见周雨和林默在跑道上散步,周雨的手里拿着一片梧桐叶,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可见。
放学后,林小雨去图书馆还书。她在书架间穿行时,意外看见苏婉和林默坐在角落的桌子旁,头靠得很近,在看同一本书。那本书的封面是蓝色的,上面画着星空。林小雨迅速转身离开,借了一本关于天气现象的书。
周末的竞赛集训,林小雨到得很早。空荡荡的教室里,阳光透过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走到苏婉的座位前,发现桌面上有一道新的划痕,旁边用铅笔画了一个小太阳。
集训开始后,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林小雨和周雨分到了一组,但苏婉的心思明显不在题目上。她的目光不时飘向林默的方向,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画着圆圈。
这道题你怎么看?苏婉第三次问出这个问题时,林小雨突然很想把本子合上。但她只是平静地讲解,声音温和得连自己都觉得陌生。
休息时间,苏婉兴奋地给林小雨看手机里的照片。照片上,周雨和林默站在彩虹下,两人都笑得很开心。彩虹很淡,像水彩画上去的。
昨天放学后拍的。苏婉的眼睛亮晶晶的,雨刚停就出现彩虹了,是不是很幸运?
林小雨点点头,目光落在照片角落的一棵梧桐树上。树干的纹路很像窗玻璃上的雨痕,蜿蜒着指向天空。
集训结束那天,又下雨了。林小雨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滴打在她的伞面上,发出细密的声音。路过那家甜品店时,她看见周雨和林默坐在橱窗边,分享着一块草莓蛋糕。
雨渐渐小了,但林小雨仍然举着伞。伞面上的小熊图案被雨水洗得发亮,眼睛显得特别清澈。她想起周雨贴纸本里那只蓝色眼睛的小猫,突然明白那眼神为什么熟悉。
那是一种安静的守望,像雨痕留在玻璃上的印记,不张扬,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