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再次站在门外时,手里捧着的不是陶土盆,而是一个透明的生态瓶。几株翠绿的狼尾蕨在玻璃罩内舒展,叶尖凝结着细密水珠。她换了一件浅蓝色的棉布裙,袖口沾着泥渍,像天空不小心掉下的碎片。
“苏小姐说您对栽培感兴趣?”她笑得毫无防备,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苏婉侧身让她进屋,目光掠过生态瓶,像扫描一件即将被解剖的标本。“湿度控制似乎是个难点。”
小满小心地将瓶子放在玄关柜上,指尖轻点玻璃壁:“其实植物比我们想的坚强,只要给点阳光和耐心……”她的话戛然而止,视线被客厅深处的林默钉住。
他仍陷在凝胶座椅里,但姿势有了微妙变化——头颈偏离了标准支撑点,像一株趋光植物般朝窗户方向倾斜了约十五度。晨光在他失焦的瞳孔里投下两小块斑驳的光晕。
“他……”小满下意识向前半步,又被苏婉无声挡回。
“神经系统旧伤,需要静养。”苏婉递过一杯水,水温恰好是人体最舒适的37度。她说话时,监控手环的蓝牙指示灯持续闪烁,将小满的瞳孔缩放、呼吸频率实时传回平板。
林小雨从二楼扶手边探出半张脸。她三天没碰林默,眼下挂着青黑阴影,像被迫戒毒的瘾君子。当看见小满弯腰擦拭生态瓶时林默无名指轻微抽动的瞬间,她指甲深深抠进木质扶手。
“所谓耐心,”苏婉的声音将小满注意力拉回,“是指精确控制变量后的等待,还是放任自流的侥幸?”她拿起生态瓶,指尖抹过瓶身水雾,留下清晰的痕。
小满怔了怔,随即绽开更明亮的笑:“是相信生命自己会找到出路呀!就像这蕨类,看起来娇气,其实在石缝里也能活……”
话音未落,林小雨突然冲下楼抓起生态瓶。她没砸,而是拧开瓶盖将整株狼尾蕨揪出,根须带起的泥点溅上苏婉的米白裤脚。
“出路?”她把湿淋淋的植物举到林默眼前,根须垂落的水滴正打在他眼皮上,“你看清楚!离了玻璃罐子它什么都不是!”
林默全身肌肉瞬间绷紧,监测仪发出尖锐警报。但这一次,在意识彻底涣散前,他做出了连续反应——
第一秒,被水滴击中的右眼眼皮剧烈颤动却未闭合;
第二秒,脖颈抵抗着凝胶阻力向侧方偏移;
第三秒,一直瘫软的左手突然抬起三厘米,指尖在空中虚抓;
第四秒,喉结滚动挤出半声模糊的“不……”
整整1.2秒。
比上次面对薄荷时又多出0.3秒。这次的反应不再是碎片化的抽搐,而是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抵抗序列。尤其最后那声残破的音节,像生锈的齿轮强行转动。
小满吓得后退撞到墙壁,生态瓶滚落在地毯上裂开细纹。苏婉却笑了。她按下紧急镇静剂注射键,看着林默瘫软下去的同时,弯腰拾起那株狼尾蕨。
“你说得对。”她将沾泥的根须轻轻放在小满颤抖的掌心,“生命确实会自己找出口。”指尖若有似无地划过对方腕部脉搏,“下周六方便吗?我想请教水培系统的消毒方案。”
林小雨盯着苏婉从容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自己砸碎生态瓶的举动,不过是为她提供了更完美的实验数据。而那个志愿者掌心狼尾蕨的根须,正像蛛网般悄悄缠上林默崩裂的裂缝。
当夜,苏婉在实验日志写下:
【第153日:引入新变量“野生生命力”。对象出现定向抵抗行为(1.2秒),伴随初级语言意图。建议:将志愿者纳入可控变量组,观察其对崩溃阈值的提升效应。】
月光透过裂缝的生态瓶,在地板上投下扭曲的光斑。那些被践踏的泥土里,有种子正在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