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无涯在青石石室中不眠不休地参悟了整整七日。
那枚得自藏经阁杂物筐的灰色玉简,看似残破,内里蕴含的剑道碎片却如浩瀚烟海。它们并非系统功法,更像是一位惊才绝艳的前辈,在探索某种禁忌剑道时随手记下的灵感火花与失败教训。其中关于“煞气炼剑”的种种奇思妙想,正与萧无涯眼下的困境完美契合。
他不再执着于将煞气与纯阳灵力强行融合,而是开始尝试玉简中提及的一种思路——视煞气为“兵”,灵力为“帅”。以精纯的混沌灵力构筑剑招骨架与驱动核心,再将提炼过的煞气,如同镶嵌符文般,精准附着于剑招发力的关键节点,或剑气流光的锋锐边缘。
这个过程比单纯的融煞直刺更为精细,对心神掌控力的要求也更高。他需要像最苛刻的工匠,在电光火石的交锋中,完成灵力的奔腾与煞气的微雕。失败是常态,石室内时常响起剑气失控的嗤嗤声或煞气逸散的阴风呼号。
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自身力量的理解加深一分。那灰金色的混沌灵力在反复消耗与补充中,愈发凝练;左臂那特殊的经脉,在煞气的持续冲刷与《正阳护体》的不断修复下,也变得更加坚韧宽阔,足以承受更复杂、更强大的能量流转。
七日苦修,他虽未完全掌握玉简中任何一种成型技巧,却已初步摸到了门径,能够在一式普通的直刺中,将一丝极度凝练的煞气,如同淬毒的针尖,隐匿于煌煌剑光之后,威力与隐蔽性皆大增。
这日黎明,他刚结束一轮失败的尝试,正凝神回味着方才灵力与煞气衔接的那一丝滞涩,忽听天际传来一声清越浩荡的钟鸣!
“铛——!”
钟声并非一道,而是接连九响,一声高过一声,如同九天雷音,涤荡层云,清晰地传入蜀山群峰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闭关的弟子,还是巡山的执事,皆被惊动。
紧接着,一道粗如山峰的金色光柱自主峰“天枢峰”顶冲天而起,光柱之中,无数细小的符文如同金色游鱼般流转盘旋,汇聚成一道遮天蔽日的巨大金色符诏!符诏之上,以古篆书写着一个个蕴含道韵的文字,即便相隔数十里,亦能看得清清楚楚。
“蜀山谕令:五年一度内门小比,于半月后,主峰‘剑台’开启!”
宏大的道音随着符诏的出现响彻在每一个弟子心神之间。随即,漫天光雨洒落,更为详尽的信息通过弟子身份玉牌传递开来。
规则,奖励,注意事项……一条条罗列分明。
“榜首奖励:入‘剑池’感悟三日,赐‘凝元丹’一瓶,上品灵器任选其一!”
“前十奖励:藏经阁高阶功法任选一门,贡献点五千!”
“前五十奖励……”
丰厚的奖励让各峰弟子瞬间沸腾,议论声、惊呼声此起彼伏。炼器堂、炼丹房、符箓司的订单在公告发出后的一炷香内激增数倍。整个蜀山仿佛一锅即将煮沸的水,弥漫着激动与紧张的气氛。
然而,一些心思缜密之辈,却从这看似寻常的宗门大比公告中,品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公告末尾,以稍小却更显凝重的字体添了一句:“近来魔踪频现,扰我四方安宁。此次小比,亦为考量诸弟子应变实战之能,遴选真正精锐,以备不时之需,卫道除魔,护佑苍生!”
“遴选精锐,卫道除魔……”萧无涯站在石室窗口,遥望那横亘天穹的金色符诏,目光微凝。他想起竹林那晚阴冷晦涩的偷袭,想起体内这无法摆脱、却又蕴含强大力量的煞气。山门之外,显然并不太平。这小比,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检验修为、获取资源的机会,更可能是一条真正接触外界风雨,弄清自身处境的道路。
他必须参加。不仅要参加,还要尽可能走得更远!唯有展现出足够的价值与实力,才能在这漩涡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话语权,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就在蜀山上下因小比公告而躁动不安时,几道完全隐匿了气息的身影,如同滴水入海,混迹在熙熙攘攘的外门弟子、往来杂役、甚至部分前来观礼的小门派修士之中。他们收敛了所有灵力波动,言行举止与旁人无异,唯有一双眼睛,在低垂的眼睑下,锐利如鹰隼,精准地扫过各峰那些气息出众、声名在外的内门弟子。
他们的目光,尤其在几位掌峰真人亲传,以及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弟子身上停留良久。其中一道隐晦的目光,在掠过紫阳峰方向时,微微一顿,似乎对那座以炼丹、阵法闻名的山峰,也投注了额外的关注。
其中一名扮作寻常货郎的探子,在低头整理货担时,其袖口内侧,用某种特殊药水绘制、平时完全隐形的一道细微纹路,在特定角度光线下,隐约显露出一缕跳动的血色火焰痕迹。
血焰盟的触角,已然悄无声息地探入了蜀山这场宗门盛事之中。他们的目标明确——尽可能多地搜集蜀山下一代精锐弟子的情报,评估其潜力与威胁。而那个身怀异样煞气,被盟内高层特意提及的紫阳峰弟子,更是他们此行需要重点观察的目标之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主峰剑台,即将成为汇聚蜀山内部明争暗斗与外界窥探目光的巨大漩涡。萧无涯这柄初砺锋芒的异色之剑,注定要在这漩涡中心,迎来他的首次公开试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