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仔细研读完玉简中记载的练气期与筑基期功法后,何太叔心中愈发期待,不知那金丹期的功法又有何等玄妙之处。
他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再度将神识探入玉简之中,试图窥探更高深的修行法门。然而,半个时辰后,他却神色古怪地睁开双眼,眉头微蹙,显露出一丝困惑。
原本他以为,金丹期的功法会如筑基期一般,一经修习便能使修为突飞猛进,实力大增。可出乎意料的是,玉简中所载的金丹期修炼要旨,竟与练气期颇为相似,仍旧以夯实根基、稳固道基为主。
他略一沉吟,随即恍然——金丹期虽已踏入高阶修士之列,但真正的突破并非在于蛮力增长,而在于对自身道法的极致锤炼。
更令他意外的是,玉简末尾记载了一门金丹期独有的秘术——《孕胎养剑诀》,又称《剑魂凝练法》。
这门《孕胎养剑诀》的修炼方式极为独特,并非寻常剑修那般以剑气淬体,而是直接从五柄不同属性的飞剑之中,凝练出金、木、水、火、土五种截然不同的剑意。
需以金丹为炉,以神魂为火,在将剑意放入丹田内孕育,这称之为剑胎。一旦修成,修士将剑胎放入飞剑,威能将倍增。
何太叔心中一震,意识到这或许才是金丹期真正的精髓所在——并非单纯追求力量的增长,而是以自身为鼎炉,孕育无上剑道!
随后,修士需以自身神识为引,将这五道剑意逐一炼化,最终凝聚成五道剑魂,再将剑魂纳入金丹之中温养。
温养剑魂的过程极其玄妙,修士需持续运转《五极吐纳法》,使丹田内的剑意如胚胎般缓缓注入剑魂。
随着功法运转,五道剑魂会自行环绕于金丹周围,如众星拱月,不断汲取金丹所散发的五行法力,滋养自身。然而,此法的修炼速度极为缓慢,若无极高的剑道天赋,恐怕百年光阴也未必能培育出一道完整的剑魂。
五剑真君当年创此秘术时,便已料到后世修士未必能如他一般,拥有绝世无双的剑道资质。因此,他穷尽毕生所学,将自己对五行剑意的至高领悟,融汇于一卷《五行剑意观想图》之中。
此图暗藏玄机,修士若能参悟其中奥妙,便可借图中意境引导自身剑魂成长,大幅缩短温养所需的时间。
这《五行剑意观想图》玄妙非常,能极大提升修士凝练剑魂的效率。寻常修士若按部就班修炼,往往需耗费数百载光阴方能将五道剑魂凝练完成。
而借助此图参悟,天赋上佳者甚至能在金丹后期便功行圆满,使剑魂彻底成形。届时,只需将五道剑魂分别附着于本命飞剑之上,便可人剑合一,威能暴涨。
虽说即便如此也难以越阶挑战元婴修士,但在金丹境内,凝练出剑魂的修士几乎难逢敌手。
放眼整个修真界,九成以上的金丹修士都难以与之抗衡,即便不能断言金丹无敌,也绝对称得上是同阶罕有败绩。
当何太叔将金丹期功法通篇研读完毕后,不由得眉头紧锁,面露凝重之色。
他轻抚玉简,低声自语道:以我的剑道资质,虽称不上绝世天才,但也算中人之资。只是...
言及此处,他神色愈发沉重。他心知肚明,若按寻常速度凝练剑魂,恐怕即便修炼至金丹后期也未必能完成。
而功法上明言:必须在冲击元婴期前将剑魂凝练成功。否则,在渡元婴天劫时,若无剑魂护体,根本无力抵挡那毁天灭地的劫雷,届时必将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那卷由五剑真君亲手所创的《五行剑意观想图》,如今正被珍藏在上清宗藏经阁的顶层禁地之中。
以上清宗在修真界的超然地位,以及何太叔目前区区筑基期的修为,莫说是借阅观想图,恐怕连踏入上清宗山门的资格都没有。这个残酷的现实,正是令何太叔头痛欲裂的根源所在。
他凝视着悬浮在面前的玉简,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良久,他忽然低声自语道:或许...我该物色一个剑道天赋卓绝,却又恶贯满盈的修士...
话音未落,他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起来,取其天赋,为我所用...
这个念头一旦滋生,便在心中疯狂蔓延。何太叔很清楚,这不过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即便如此,他仍固执地给自己设下底线——目标必须是罪孽深重之人。只有这样,他才能说服自己这是在替天行道,才能将道心上的破绽降到最小。
若真能寻得这般人物...何太叔的指尖轻轻划过玉简,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弧度,取其天赋,既能助我凝练剑魂,又能为修真界除害,岂非两全其美?
这个念头一起,何太叔顿觉心头阴霾一扫而空,整个人都豁然开朗。
他自嘲地摇了摇头,意识到自己现在不过筑基后期,连金丹都尚未凝结,就过早地忧虑起元婴天劫之事,未免有些好高骛远。
收敛心神后,他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五行剑典》的练气篇与筑基篇上。
细细推演之下,他发现若直接转修此功法,必然要经历散功重修的痛苦过程。届时修为跌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具体会跌至筑基中期还是初期,尚难预料。
不过这点困难并未让何太叔却步。毕竟他已达筑基后期,对修炼之道已有深刻理解。
即便散去《五行诀》的功力转修剑典,凭借过往的修炼经验,重新修炼回筑基后期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他并未急于行动。多年的修真经验告诉他,转修功法这等大事,必须慎之又慎。
何太叔决定先返回深海堡垒,在那处隐秘安全的修炼静室中进行转修。毕竟唯有在绝对安稳的环境中,才能确保功法转换万无一失,将风险降至最低。
心结既解,何太叔不再如往日那般终日苦修不辍,反而难得地享受起这段清闲时光。
在飞舟缓缓驶向深海堡垒的航程中,他每日不是与师云礼、堵明仪二人品茗论道,便是独自静思修行要义。
值得一提的是,向来神秘的堵明仪也只有在何太叔面前才会显露真身,三人常在飞舟甲板上谈玄说妙,时而探讨功法精要,时而辩论修真界轶闻,倒也其乐融融。
每当夜深人静,飞舟穿行于云海之间时,何太叔便会独自回到船舱,借着明珠柔和的光辉,细细研读此次秘境之行的丰厚收获。
这些典籍玉简在案几上堆叠如山,每一卷都承载着上古修士的智慧结晶。
此次收获之丰,远超何太叔预期。若他愿意放弃长生大道,转而经营家族势力,单凭这些典籍就足以支撑起一个新兴修仙世家的底蕴。
其中既有《九转丹诀》、《符箓真解》这等炼丹制符的秘传,也有《灵植培育要术》、《万兽驯养经》等培育灵物的法门,更有《炼器百解》、《阵法通玄录》等炼制法器、布置阵法的典籍。
除此之外,还有数卷记载着上古修仙界秘闻的史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远古修士的智慧。
何太叔轻抚这些书卷,心中暗自盘算:倘若自己当真无缘金丹大道,凭借这些传承,完全可以在修真界开枝散叶,建立一方修仙世家。
以这些典籍的珍贵程度,不出百年,何氏一族必能在修真界崭露头角。但转念一想,长生之路才是他的初心,这个念头又被他暂时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