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皮皮读书 >  九两金 >   第81章 差距

澳门,这座在珠江口西岸沉睡了三百年的小城,自葡萄牙人于明朝嘉靖年间借口“晾晒水浸贡物”入据以来,便一直是东西方世界一个奇特而暧昧的交汇点。

一面是圣保禄教堂遗址那被大火熏黑的雄伟前壁,静静地诉说着天主教东渐的辉煌与沧桑;另一面,妈阁庙里终年香火鼎盛,渔民们在袅袅青烟中,向着庇护他们的海上女神虔诚叩拜。

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在这片弹丸之地上奇异地共存,

法理上,清廷仍视澳门为中国领土,葡人仍在这里设立总督,华人社区却早都换了主人。

三方互不侵扰,仿佛早已达成了某种深刻的默契。

然而,自青州的猪仔暴动开始,一种新的、更为刚硬和炽热的气息,正悄然注入这座小城的血脉。

这股气息,源自澳门旁边一座岛上的“振华学营”。

对外,这里是一群渔民占据的大型渔村,拥有一个小型港口,停泊着密密麻麻的渔船,偶尔会有大船靠岸补给。

这里管制森严,民风彪悍,不允许任何商人登陆除了码头以外的区域。

有葡人的官员带着一队士兵试图强行进村,被渔民用血强硬拦了下来。

只有极少数核心人物知晓,在大片的渔村包围之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正在疯狂搏动的心脏——一座壁垒森严、戒备森严的兵工厂。

这颗心脏的每一次搏动,都耗费着海量的金钱与心血,也牵动着远在万里之外的无数人的命运。

它的脉络,早已超越了澳门这座小城,一头连接着北美大陆那片充满机遇与暴力的“金山”,另一头,则深深地扎进了南洋那片广袤而混乱的热带雨林。

这一日,一艘稍大的渔船靠港,陈九下船,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振华学营的后门。

他今日穿着一身素净的长衫,只带了几名战士跟随。

临近工厂,守备更加森严。

这里,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期望的所在,

早在七年前的春天,当陈九还在北美大陆为了生存与尊严而浴血奋战时,他的目光便已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古巴和美国的一切教会他,无论他在旧金山建立起多么庞大的商业帝国,无论他能掌控多少会党的势力,只要他的同胞手中没有足够坚硬的、能与洋人平等对话的“道理”,他们就永远是被圈养的羔羊,命运掌握在屠夫的手中。

而这“道理”,便是钢铁与火焰的道理,是洋枪与大炮的道理。

于是,在那个春天,一支梁伯亲自率领,由最忠诚的老兵和技术工匠组成的探险队,在他的授意下,悄然北上,在远离文明世界视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那片蛮荒的海岸线上,找到了“安定峡谷”。

那是一处与世隔绝、易守难攻的天然良港,如同上帝为他们这些流浪者预留的最后一片应许之地。

安定峡谷的建设,从第一天起,便承载着陈九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建立一个完全独立、不受任何外部势力干扰的军事工业基地。

1873年末,当峡谷内的第一座锯木厂和罐头厂开始为整个基地提供稳定的资金流时,一个更为机密的计划也随之启动。

菲德尔利用其在美国东海岸建立的复杂人脉网络,以“为加拿大铁路公司组建护卫队”为名,高薪挖来了伊森·海耶斯,这位因设计理念过于激进而被柯尔特公司排挤的枪械设计天才。

还有大炮专家和化学家等等,这些招募工作趁着美国动乱,经济萎靡,一直持续不断,不惜代价。

伊森·海耶斯的到来,为安定峡谷的兵工事业带来了第一次技术飞跃。

美国,这个在内战炮火中淬炼出来的工业巨兽,其过度发达的商业环境,催生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许多最前沿的军事技术,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其专利和设计图纸并非绝对保密。

只要有足够的金钱和合适的渠道,便能在市场上找到蛛丝马迹。温彻斯特连珠枪(m1873),这支被誉为“征服了西部的枪”的连珠步枪,其核心的杠杆式枪机结构和闭锁原理,对于伊森·海耶斯这样的顶尖工程师而言,并非无法破解的秘密。

在安定峡谷那与世隔绝的环境下,仿制工作进展得还算顺利。

他们对专家很好,甚至不惜血本地维系了这些人的“奢靡”生活,提供雪茄,美酒,咖啡,甚至是儿童用品和裙子。

那里有取之不尽的优质木材,有从附近勘探出的、品质尚可的铁矿,更重要的是,有从美国源源不断运来的、最先进的机床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不到两年时间,第一支完全由华人自主生产的、足以媲美原版的温彻斯特连珠枪,便在安定峡谷的兵工厂里诞生了。

然而,陈九很清楚,安定峡谷虽然安全、隐秘,但它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它太遥远,太孤立。它生产出的武器,可以武装一支秘密的卫队,却无法支撑起一场大规模、高烈度的战争。他需要一个更靠近未来主战场、一个能够将武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的生产与转运基地。

澳门,这座游离于大清与西方列强管辖边缘的“法外之地”,便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1876年,随着他在港澳地区的势力日渐稳固,振华学营与兵工厂的建设计划被提上了日程。然而,在澳门造枪,其难度比在安定峡谷,何止高了十倍。

这里的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

走进学营后门,迎接陈九的,是兵工厂的总负责人,一个名叫宋应的四十余岁中年人。

宋应并非枪械科班出身,他本是广东佛山的一位铸铁名匠,祖上几代都以铸造铁锅、农具为生。

他为人沉默寡言,却对金属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天赋。

陈九整合旧金山的会馆势力时,无意中发现了他,便不惜代价,将其收入麾下,送往安定峡谷学习。

事实证明,陈九没有看错人。宋应以其惊人的学习能力和精湛的传统手工艺,迅速掌握了现代枪械的制造原理,并成为了连接西方技术与中国工匠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九爷。”宋应躬身行礼,他的手很粗糙,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黑色油污,身上那股混杂着煤烟、枪油和炽热金属的气息,与这座兵工厂融为一体。

“成了?”陈九没有多余的废话,开门见山地问道。

宋应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疲惫,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幸不辱命。”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道戒备森严的关卡,走进了一间光线充足、机油味浓郁的厂房。

厂房内,数十台由蒸汽机驱动的机床正在轰鸣运转,皮带轮飞速转动,带动着车床、铣床、钻床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响。

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地忙碌着,

这些都是在安定峡谷培训的技术工人,澳门的这座工厂,洋人极少,都是在安定峡谷学习了四五年,从那边陆续调动过来的。

在厂房的最深处,一间被单独隔离开的静室里,一张专门铺了布的长条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支步枪。

那是一支温彻斯特的仿制品。

枪身是深色的胡桃木,经过精细的打磨。

枪管、机匣等金属部件,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瑕疵。

陈九走上前,拿起那支枪。

枪身入手微凉,分量沉甸甸的。他熟练地检查着每一个部件,从枪机护环,到准星的平直,再到枪托与机匣的接合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不错。

他拉动杠杆,枪机“咔哒”一声清脆地打开,随即复位,动作流畅,毫无滞涩。

“不容易啊……”良久,陈九才缓缓地吐出这四个字,声音里充满了感慨。

为了这支枪,他付出了太多。

与安定峡谷不同,澳门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

南洋虽有华商探明的铁矿石,但陈九的势力范围内,却找不到冶炼优质枪械钢所必需的焦煤。

这意味着,制造这支枪所需的每一块钢材,都必须不远万里,从美国的匹兹堡,通过菲德尔的渠道高价采购,再伪装成普通货物,横跨整个太平洋,运抵澳门。

这其中的成本,高到令人咋舌。

更昂贵的,是设备和人才。

为了建立这条生产线,陈九几乎是将在安定峡谷验证成熟的生产模式,用数倍的代价,在澳门强行复制了一遍。

从美国购买的最新式机床,被拆解成零件,分装在不同的货船里,历经数月航行,才在澳门的码头被偷偷卸下。

而那些技术工人,更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培养。

“这支枪,从第一块钢材进厂,到今天组装完成,耗时十三个月,用掉的银元……”

宋应在一旁低声说道,声音有些干涩,“……怕是足以在香港中环,买下半条街。”

陈九没有说话,他只是用指腹,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冰冷的枪身。

半条街,换一支枪。

这在任何一个商人看来,都是一桩愚蠢到极点的亏本买卖。

可惜,这支枪的价值,绝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它代表着一种能力,一种希望,一种能让他的同胞挺直腰杆的力量。

“弹药呢?”他问。

“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宋应指着桌子另一头的一排黄澄澄的子弹,“铜壳的生产线最麻烦,但总算是攻克了。火药坊那边,芬奇先生派来的学生也已经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发射药。只是……我们的铜料,和钢材一样,也全靠从美国运,成本……”

“成本不是问题。”陈九打断了他,语气斩钉截铁,

“从今天起,兵工厂所有生产线,全部开动。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批五百支枪和配套的一万发子弹。三个月内,这个数字要翻一倍。”

他转过身,看着宋应,

“我们没有时间了。即将到来的,会是一场超乎所有人想象的高烈度战场。我们需要枪,大量的枪。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宋应的心头一凛,他从陈九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九爷放心,就算把人当牲口使,我也保证完成任务。”

“人不是牲口。”陈九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兄弟们,从这个月起,所有人的薪水,加三成。另外,再从安定峡谷调一批技术工人过来,我们要立刻着手下一步。”

“下一步?”宋应有些疑惑。

“炮。”陈九只说了一个字。

宋应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说在澳门造枪是艰难,那造炮,简直就是妄想。

“九爷,”他迟疑了片刻,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担忧,

“造炮,和造枪完全是两码事。它需要的,是更大规模的冶炼炉,是能吊装数吨重炮胚的重型设备,是更精密的膛线加工技术……这些,我们目前都不具备。更重要的是,炮钢的冶炼,比枪钢要复杂得多,对焦煤和铁矿石品质的要求也更高。我们在安定峡谷那边,也才刚刚能仿制一些小型的山炮和臼炮,而且次品率很高。在澳门……”

“我知道很难。”陈九的目光再次落回那支步枪上,

“但再难,也得做。荷兰人有克虏伯那种后膛大炮,威胁太大。

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先仿制美国内战时期的那些老家伙,安定峡谷买了很多,我听说技术上有进展。实在不行,澳门这边也要有制造小型炮的能力。

我们要建立起这个能力,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才。

这件事,你亲自负责,需要什么设备,什么人,列个单子给我。钱,我来想办法。”

宋应看着陈九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能将满腹的疑虑咽回肚子里。

“我正在和港督和洋行的人谈判,看看是否能争取一批留学的名额,你可以先行着手挑选一批人才。”

就在这时,静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个助手探进头来,低声说道:“九爷,宋总管,赫斯勒教官求见。”

“让他进来。”

赫斯勒,那位曾经在振华学营担任战术教官的普鲁士退役士官,如今已被陈九委任为兵工厂的首席技术顾问。

他为人虽然傲慢,但其深厚的军事工程学识和对欧洲最新武器技术的了解,是整个兵工厂里无人能及的。

他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长条形的、用上好皮革包裹的枪盒。

“陈先生,”他用带着浓重德语口音的英语说道,微微躬身,算是行礼,

“恭喜。我听说了,你们的猴版温彻斯特终于成功了。速度比我预想的要快一些。”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在他眼中,仿制m1873这种杠杆式步枪,不过是在重复美国人十年前的技术,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成就。

陈九并不在意他的态度,只是指了指他手中的枪盒:“看来,这个似乎是我安排人送过来的东西。”

赫斯勒咧嘴一笑,露出一口被烟草熏得发黄的牙齿。他将枪盒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打开。

一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步枪,出现在眼前。

这支枪的设计,与温彻斯特m1873那种带着浓郁西部风格的粗犷截然不同。

它的线条更为简洁、流畅,枪身更纤细,充满了欧洲精密工业所特有的优雅与严谨。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独特的直拉式枪栓,以及枪管外部包裹着的一层套筒。

“当然,我们几个教官都为之震撼,”

“听说是瑞士人的杰作。”

赫斯勒的语气里,充满了赞叹,

“这支步枪真是好东西。”

他拿起那支枪,动作娴熟地向后拉动枪栓的拉柄,枪栓“唰”的一声向后弹出,随即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比温彻斯特的杠杆动作要快得多,也省力得多。

“抱歉,我实在是忍不住,我见到宋先生在靶场试射,就借了过来。我是想问陈先生,这把枪是从何处得来?”

“我一个朋友在英国托人购买,据说非常先进,”

“没错,这是大杀器!”

“看看这个,先生们。”赫斯勒指着枪身下方的一个管状弹仓,“11发,10.4毫米口径金属定装弹。它的射速,是温彻斯特的两倍。它的有效射程,超过八百米。它的闭锁结构,比脆弱的杠杆式要坚固得多,可以承受威力更大的发射药。这意味着,它不仅射得更快,更远,而且威力更大。”

他将两支枪并排放在一起,温彻斯特的黄铜机匣,维特里步枪是有些发乌的钢制枪栓,对比十分鲜明。

“温彻斯特,是一支好枪。”

赫斯勒用一种近乎宣判的语气说道,“在北美,用来对付那些骑着马、拿着弓箭的印第安人,或者是在小镇酒馆里进行决斗,它足够了。它的优点是射速快,火力持续性好。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在真正的、现代化的战场上,面对排着队形、使用同样后膛步枪的欧洲军队,它的缺点是致命的。第一,它的杠杆式结构,决定了射手在射击时,必须大幅度地改变持枪姿势,尤其是在卧姿射击时,几乎无法操作。这意味着,它不适合现代战争所强调的卧姿隐蔽射击。第二,它使用的手枪弹,威力太弱,弹道弯曲,超过两百米,精度就急剧下降。在未来必将属于远程精准射击的战场上,它就是一个睁眼瞎。”

他拿起那支维特里步枪,像抚摸情人一样抚摸着它冰冷的枪身。

“而这,先生们,才是未来。”

他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栓动式枪机,管状弹仓,小口径步枪弹。这才是未来步兵武器的主流。简单,可靠,威力巨大。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用它在八百米外,精准地射杀敌人。

普法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未来的战争,将是堑壕与铁丝网的战争,是远程炮火与精准步枪的战争。温彻斯特这种花哨的牛仔玩具,很快就会被淘汰。”

陈九沉默地看着那支瑞士步枪,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赫斯勒的话,狠狠地砸在了他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上。

他原以为,成功仿制出温彻斯特,已经让他拥有了与这个时代最强者掰手腕的资格。但现实却残酷地告诉他,他才刚刚追上别人的脚步,别人却已经跑向了更远的前方。

“我们能仿制它吗?”他抬起头,看着赫斯勒,沉声问道。

赫斯勒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他摇了摇头:“非常难。先生,这不是简单的仿制。这背后,是一个国家整个工业体系的差距。我想,瑞士人能造出这支枪,是因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顶尖的精密仪器工业和冶金技术。它的枪栓,它的膛线,它使用的无烟火药……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我们目前无法企及的技术高峰。

或许在德国,一群天才聚在一起,可以想出一些办法。但在澳门,恕我直言,我们连制造它所需的高强度钢都生产不出来。”

又是钢。这个如同魔咒般的词语,再次横亘在他们面前。

陈九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他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他与这个时代真正的强者之间,那道看似无形、却又坚如壁垒的鸿沟。

那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所能弥补的,那是从基础材料、加工工艺到设计理念的全方位的落后。

“先这样吧。”良久,陈九才疲惫地摆了摆手,“温切斯特的生产,不能停,必须加快。转轮手枪的生产线,也要尽快建立起来。至少,我们要让我们的士兵,在近距离交战时,拥有足够的火力优势。”

他知道,这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在无法获得更先进的栓动步枪之前,温彻斯特这种高射速的杠杆步枪,配合转轮手枪,将是他在未来几年内,唯一能够依赖的步兵火力组合。

送走赫斯勒,陈九他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起来

“至于炮……”

“宋应,炮是必须要造的。钱,人,我都帮你尽力解决。我希望一年之内,在澳门,能看到我们自己造出来的、能打响的线膛炮。哪怕它只是一门小小的、六磅的山炮!”

这是命令,不容置疑。

宋应点了点头,心理压力巨大。

会议结束,陈九独自一人走出了兵工厂。

他没有立刻上车,而是在学营的操场上,静静地站了一会儿。

不远处,一队学员,正在吴教官的喝令下,进行着每日例行的队列训练。

陈九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他给了他们饱饭,给了他们武器,给了他们力所能及最好的教官和西学知识,或许也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希望。

但他能给他们一个怎样的未来?

他将带领着这群拿着“牛仔玩具”的年轻人,去对抗那些手持着最先进杀人机器的、武装到牙齿的殖民帝国。

这条路,注定充满了鲜血与牺牲。

“这支枪,”他回头,对跟上来的宋应说,

“就还叫振华吧。这是第一代,以后,还会有第二代,第三代。直到有一天,我们能造出比他们更好的枪,更好的炮。”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