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五哥真不想被找到,那他自然会躲得滴水不漏,连自己这个最亲近的人都无法追踪。
可这样一个刻意隐匿行踪的人,又怎会被从一开始就心存戒备的地藏轻易摸清底细?
这逻辑讲不通,矛盾得很。
于是,沈华直接问出了心中的疑虑。
“其实也不是地藏主动找上门来的。”五哥缓缓开口,“那次是你嫂子突发急病,我带她去医院检查住院。”
“我们在医院的时候,不小心被地藏撞见了。
这家伙心眼多,当时并没有露面打招呼,而是悄悄跟着我们,一路摸到了家里。”
“之后他就一直按兵不动,什么都不说,直到前两天才突然出现,说是想让我帮他办点事。”
沈华听完,眉头一皱——看来地藏早就掌握了五哥的住处,却一直隐瞒未报。
更令人震惊的是,
他在追查五哥下落的过程中,几乎把圈子里所有关系网都动用了,明明白白放话出去:
谁要是能提供线索,无论提什么要求,只要他能做到,绝不推辞。
这份决心,圈内人尽皆知。
然而地藏明明早已发现五哥,却只字未提,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再往时间线上推一推——那时地藏还没涉足面粉生意,毕竟这种买卖在港岛兴起也就一两个月的事。
也就是说,当地藏找到五哥时,沈华还在四处打听消息,而那些后来靠毒品发家的人,大多还没开窍。
可即便如此,地藏仍选择沉默,既不告密也不利用这个情报换取好处,这就说明了一件事:
他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不是为了合作,而是为了掌控。
他真正想要的,是拿捏住五哥,为自己所用。
“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啊!”沈华冷笑一声,“地藏早知道了你的行踪,居然一个字都没透露给我们,这一课上得够狠。”
听到五哥说起那段医院经历,沈华更加确信:地藏不只是偶然撞见,而是花了功夫,将五哥一家的生活规律摸了个透。
正是掌握了这些细节,才能精准出手,逼迫五哥就范。
他以为自己握住了筹码,五哥不得不听命于他。
可他没想到的是,五哥确实来找自己了,却没有按照他的剧本行事。
没有劝阻,也没有要求沈华让步,
反而明确表示:只要你觉得对,就放手去做,剩下的事,我自己能应付。
更出乎地藏预料的是,五哥在沈华心中的分量远超想象。
不只是五哥本人,就连他的家人,在沈华眼里也都值得守护。
这份情义,是他无论如何也算计不到的。
在沈华眼里,五哥一直是那种无可替代的人物。
可当他见到五哥时,从对方略显局促的神情中,立刻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
正因如此,他迅速安排人手,将五哥的家人接了回来。
“老爷子,你到底碰上什么事了?外头到底出了啥状况?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把我们从家里硬是带走?”
“你知道吗?小孙子吓得直哭,来的人一波接一波,我们被转来转去,最后才到了这儿。
好歹见着你了。”
“要是见不着人,我们真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是不是又沾上什么麻烦事了?”
“不是早就说好了吗?咱们早就不掺和那些事儿了,干干净净过日子,怎么还找上门来?”
就在沈华与五哥低声交谈、谈及地藏之事时,他也渐渐摸清了地藏的真实意图。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絮絮叨叨的声音。
那些话听着像是埋怨,可沈华听得明白——那根本不是责怪,而是藏不住的牵挂。
若不是打心底在乎,谁会这样毫无顾忌地数落?
表面上是在责备五哥,实则满心担忧。
毕竟这家人的安稳,几乎全系在他一人身上。
一旦五哥出点差池,整个家恐怕都会陷入困境。
想到这里,沈华便没插话。
他知道,此刻该让五哥和家人好好说说话,重聚亲情。
他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默默看着,没有打扰。
反正这是他自己家,也不必急着离开。
等他们情绪稍稍平复,再安排妥当也不迟。
只要有他在,地藏就算想拿家人做文章,也休想得逞。
“行了行了,老婆子,你这一路上就没停过嘴,嚷嚷什么呢?你看这不是好好的?”五哥笑着拍了拍老伴的手,顺势把她拉到身前,抬手指向沈华,“你瞧瞧,这是谁?”
老伴一眼就认了出来。
沈华,那是五哥带回来的孩子里最争气的一个,也是他们两口子心里最疼的一个。
虽说当年五哥对他要求严苛,可他们心里清楚,那是因为沈华有本事,扛得起担子。
正是这份严厉,才让他一步步走得稳、站得牢。
如今事业有成,气度沉稳。
老伴一看到他,眼眶顿时红了。
先前被带走时的惊慌害怕一下子烟消云散。
她知道,只要沈华在,他们就不会无处可去。
若有他在背后撑着,谁还能轻易动他们分毫?
要是真有人敢对他们下手,那她就得重新想想——当年对沈华的那份信任,是不是押错了地方。
可她从来都不怀疑。
在她心里,沈华就是最可靠的依靠。
有时日子艰难,她甚至提过不如去找沈华,至少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但五哥始终不愿低头,坚持要靠自己给家人一个安稳生活。
若非这次沈华亲自出手,把一家人接到这边,五哥恐怕仍不会让他们靠近。
他总觉得,这是在给沈华添负担。
“这不是沈华吗?都长这么大了……跟我梦里想的模样一样,如今这般稳重踏实,真是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啊。”
“嫂子看见你,心就落回肚子里了。
刚才还怕你五叔闯了祸,咱们以后日子要难过了呢。”
五哥的太太向来心软情重,一见到沈华,眼眶都热了。
她心里清楚得很——只要有沈华在,天塌下来也不怕。
其实早些年日子最难熬的时候,她就动过念头,想悄悄去找沈华求助。
可五哥一次又一次地拦着,坚决不让走这条路。
她也只能咬牙忍下,按五哥的意思,不去沾染那圈子里的事。
这次突如其来的风波,她根本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整个人都懵了。
幸好沈华动作够快,第一时间把他们接了过来,安排妥当,连一丝风声都没让他们再担。
这一来,五哥太太见了沈华,说话也放得开,心里那份踏实,像是寒冬里捧上一碗热汤,暖得说不出话。
她看着沈华,轻声说:“看见你,心才算落回肚子里。”
沈华却没当回事,反而有些自责。
在他看来,本就不该让五哥一家落到这步田地。
他一直觉得,自己有责任护住这些人,哪怕他们躲得再远。
可奇怪的是,这些年他四处奔波,医院跑得比自家还勤,为的不过是在某个角落撞见五哥一面,偏偏就是碰不上。
哪像地藏那家伙,运气好得离谱,说遇就遇到了。
更让沈华来气的是,地藏那副嘴脸实在不厚道。
明明知道哪些人不能碰,还敢搅这趟浑水。
沈华心里已经打定主意,非得让他吃点苦头,长点记性不可。
“嫂子,你说你跟我还客气什么?”沈华叹了口气,“早该来找我才是,怎么能听五哥那一套?你知道这些年我多惦记你们吗?”
“这回来了,说什么我也不会轻易放你们走。”
他是真心这么想的。
从前或许没那么多顾虑,可自从港岛那边开始泛滥那种面粉生意,沈华就一直悬着心。
他不怕事,只怕五哥他们不知内情,一不小心踩进坑里。
只要五哥的人不碰那东西,别的麻烦,他都能兜得住。
他有这个底气,也有这个能力。
可五哥不一样。
五哥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一旦迈出一步,就再也收不回来。
他不愿把家人牵进那个世界,更怕他们仗着自己的名头,在外头耀武扬威,慢慢变成一群靠关系混日子的废物。
成家之后,五哥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风光不算本事,全家人能挺直腰杆站着,才算真成功。
所以他才选择退到幕后,让后代靠着自己的本事活下去。
而沈华不同,他还没放下肩上的担子,手里的事没完,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庭。
他不懂那种为人父、为人夫的牵挂,自然也就没有五哥那样的顾虑。
父母爱子女,总想着给他们铺一条长远的路。
沈华没孩子,也没那个命去体会这种心思。
他和五哥,早已走上不同的方向。
五哥太太听着沈华的话,笑了笑,语气平和:“我们都一把年纪了,住在这儿终究是添乱。
要是没什么大事,还是让我们回去吧。
在家自在,心里也踏实,老麻烦你,我们过意不去……”
我的妻子对沈华说,这儿虽然安逸,可终究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真正想做的,是回到属于自己的家里去。
毕竟在五哥太太看来,家里日子虽说不算富裕,但还能过下去,没到非得背井离乡、另谋出路的地步,更不曾经历过什么生死攸关的风波。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回去本该是最稳妥的选择。
可沈华却不这么想——眼下地藏那边的事还没彻底了结。
只要那个隐患还存在,沈华就无法安心让五哥夫妇独自离开。
在他心里,五哥不只是兄长,更是引路人,是能交心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