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深沉,石屋寂静。油灯如豆,在墙壁上投下叶凡凝坐不动的剪影。
他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蕴神诀》。这部得自神秘老者的法门,其玄奥程度远超他目前所接触的任何知识,必须慎之又慎。他将心神完全沉入识海,反复研读、揣摩那烙印在灵魂深处的金色符文。
《蕴神诀》开篇明义:神为身之主,魂为道之基。寻常修士,只知吸纳灵气,锤炼肉身,壮大丹田气海,却往往忽略了神魂这本源之力的滋养与修炼。殊不知,神识强大者,不仅感知敏锐,料敌机先,于炼丹、制符、布阵等需要精微操控的技艺上,更是事半功倍。修炼至高深境界,甚至可神魂离体,神游太虚,一念动而山河变色。
其修炼法门,并非强行扩张,而是讲究“蕴养”与“凝练”。如同培育一株灵植,需以特殊观想之法,引动灵魂本源之光,如春雨润物,徐徐滋养,使其自然壮大,再以秘法反复锤炼,去芜存菁,使其愈发精纯、坚韧。
叶凡摒弃杂念,依照法门所述,开始第一次尝试。
他观想自身识海为一片混沌未开的宇宙,灵魂本源便是那宇宙中央唯一的光源。意念集中,引导那微弱的光芒,按照《蕴神诀》特定的轨迹缓缓流转。
初时,并无任何特殊感觉,只觉得精神前所未有的集中,心绪澄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极其细微的、仿佛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感开始滋生,如同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与肉身修炼的疲惫截然不同,更加内在,更加难以抵御。
他知道,这是神识消耗过度的表现。但他谨记法门要旨,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轻易放弃,需把握那微妙的平衡点。
他强忍着那股源自灵魂的倦意,维持着观想与引导。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感觉即将支撑不住时,那观想中的灵魂光源,似乎微微明亮了那么一丝!一股清凉舒泰的感觉,如同甘泉,悄然浸润着疲惫的识海!
有效!
叶凡心中振奋,不敢松懈,继续坚持。
一夜时间,便在这样枯燥却充满奥秘的修炼中悄然流逝。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时,叶凡才缓缓退出修炼状态。虽然精神上带着修炼后的疲惫,但他的一双眸子,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清澈!仿佛被清泉洗过,世间万物在其眼中都变得更加清晰、分明。
他推开石门,走到屋外。清晨的药山,薄雾氤氲,露珠悬挂在草叶尖端,折射着七彩的光芒。
他下意识地再次运转《蕴神诀》中附带的一种基础感知法门——并非高深的“灵犀望气术”,而是一种更侧重于“看破虚妄,洞察细微”的运用。
目光扫过不远处的一片草丛。
在他的“视野”中,世界仿佛被剥离了一层模糊的面纱。草叶的脉络,露珠中微小的尘埃,甚至远处一只蚱蜢腿上纤细的绒毛,都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他甚至能隐约“看到”空气中那些稀薄灵气流动的轨迹,比之前单纯依靠“灵犀望气术”感应更加直观!
这还只是《蕴神诀》初入门槛的效果!
叶凡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喜悦。这“破妄之眼”虽只是最粗浅的运用,但对于他辨识药材、观察丹炉内药力变化、乃至对敌时洞察对手招式破绽,都有着无可估量的助益!
他尝试将这股增强后的神识,投向更远的地方。原本模糊的百米外景象,此刻变得清晰了不少,甚至连一片树叶背面的虫卵都能隐约分辨。
“神识范围,似乎扩大了近三成!”叶凡暗自估算,这个提升幅度堪称惊人!要知道,神识的增长远比灵力修为的提升要缓慢和困难得多。
他回到石屋,取出那尊神秘小鼎和几株普通药材,再次尝试提纯。
这一次,感觉截然不同!
他的神识如同最精密的丝线,能清晰地感知到药材在鼎内每一分的变化,药力如何被剥离、如何被淬炼、如何凝聚成精华液珠。整个过程在他“眼中”如同掌上观纹,对火候(灵力输入)的掌控,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提炼出的草木精华,纯度似乎比之前又高了一分!
“神魂之道,果然神妙无穷!”叶凡抚摸着温润的小鼎,心中对那神秘老者的感激之情更甚。这份机缘,对他的帮助实在太大了。
然而,他也察觉到,随着神识的初步增强,魂海中那两部得自药魂尊者的典籍——《太初蕴灵诀》与《万药鉴》,似乎也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散发出的清辉更加明亮,仿佛有更多被封印的细节,即将随着他神魂的强大而逐步解封。
神魂初筑,破妄显威!《蕴神诀》的修炼,不仅提升了叶凡的感知与掌控力,更为他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次传承的大门。然而,福兮祸所伏,增强的神识如同一盏更亮的明灯,在照亮前路的同时,是否也会吸引来黑暗中更危险的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