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项目成功签约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遍了罗山,给这座沉寂已久的城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路远的威望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忙碌的签约仪式和后续工作部署间隙,一个意外的访客,带来了一份别样的温暖与复杂的思绪。
周末下午,路远正在办公室审阅项目落地后的详细推进计划,秘书内线电话响起:“路市长,有一位姓苏的女士带着一个孩子,说是您的亲戚,在一楼接待室等您。”
姓苏的女士?路远心中一动,难道是……苏晓棠?
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快步走向一楼接待室。推开门,果然看到苏晓棠坐在沙发上,身边依偎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是他的儿子路晓。几年不见,路晓长高了不少,眉眼间愈发有路远的影子,只是性格似乎有些腼腆,看到路远进来,立刻往母亲身后缩了缩。
“晓棠?路晓?你们怎么来了?”路远又惊又喜,连忙走过去。他看到苏晓棠穿着一件素雅的米色风衣,脸上带着些许旅途的疲惫,但眼神清澈,气质温婉。她看着路远,嘴角露出一丝柔和的笑意。
“孩子放暑假,一直念叨着想爸爸……正好我最近也不太忙,就带他过来看看你。”苏晓棠的声音轻柔,一如往昔。她轻轻推了推儿子,“晓晓,快叫爸爸。”
路晓怯生生地探出头,小声地叫了一句:“爸爸。”
这一声“爸爸”,让路远的心瞬间柔软下来,同时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愧疚。他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晓晓,长这么高了?来,让爸爸好好看看。”
他伸出手,想摸摸儿子的头,路晓却下意识地又往后缩了一下。路远的手僵在半空,心中一阵刺痛。他错过了太多陪伴儿子成长的时光。
苏晓棠见状,连忙打圆场,对路晓说:“晓晓,爸爸工作忙,不是不想陪你。你看,爸爸给你买了新玩具呢。”她说着,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个崭新的遥控汽车——那是她提前准备好的。
看到玩具,路晓的眼睛亮了一下,警惕心减少了些许。
路远感激地看了苏晓棠一眼,顺势接过玩具,耐心地教儿子怎么玩。渐渐地,路晓放松下来,开始好奇地摆弄遥控器,偶尔还会因为小车撞到沙发而发出咯咯的笑声。
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容,路远心中百感交集。他陪儿子玩了一会儿,然后对苏晓棠说:“这里说话不方便,我让司机送你们去我住的地方吧,晚上……我尽量早点回去吃饭。”
苏晓棠理解地点点头:“你忙你的正事要紧,不用管我们,我带晓晓随便逛逛就好。”
路远安排司机送走了苏晓棠母子,自己却站在空荡荡的接待室里,久久没有离开。儿子的生疏,苏晓棠的懂事与默默付出,都像一根根细刺,扎在他的心上。他给了路晓生命,却未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和常态的父爱。这份亏欠,沉重而真实。
家庭的牵绊,与他此刻在罗山如火如荼的事业,以及和柳晴之间那重新燃起却前途未卜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他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迷茫。他靠在墙上,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必须走下去,为了肩上的责任,也为了能给这些他在意的人一个更好的未来。
然而,路远并不知道,苏晓棠母子的到来,虽然低调,却并未完全逃过某些有心人的眼睛。
在市政府大楼对面的一家咖啡馆临窗位置,一个戴着鸭舌帽、看似普通市民的男人,悄悄用手机拍下了苏晓棠和路晓上车离开的照片,并迅速发送了出去。
照片很快出现在了省政府那位“老板”的加密平板上。
“哦?路远的儿子?还有这个女人……查一下她的背景。” “老板”饶有兴致地吩咐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家庭,往往是英雄的软肋,也是最好的突破口。或许,不用我们亲自出手,就能让他后院起火,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