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个俊后生叫马骥,字龙媒。这小伙子出身商人家庭,长得那叫一个俊朗,身材匀称,眉眼带笑,打小就爱唱唱跳跳。他常跟着戏班子的人学戏,用锦帕缠着头扮姑娘,比真闺女还好看,街坊四邻都喊他 “俊人”。
马骥十四岁就考进了府学,成了秀才,名气不小。可他爹年纪大了,干不动买卖,回家就跟他说:“儿啊,光读那几卷书,饿了不能煮着吃,冷了不能裁成衣,你还是接着跟爹做买卖吧!”
马骥孝顺,听了爹的话,慢慢学着打理生意。后来跟着别人出海做贸易,没成想遇上大风,船被吹得没了方向,漂了好几天,总算到了一个热闹的都城。
可刚一上岸,马骥就傻了 —— 这城里的人长得一个比一个怪!不是歪嘴斜眼,就是满脸疙瘩,见了马骥,都喊 “妖怪来了”,呼啦啦全跑了。
马骥一开始吓得心都跳出来,后来琢磨过味儿来:“哦,合着是我长得太俊,把他们吓着了!”
他索性反过来利用这点,见着有人吃饭,就凑过去,人家一吓跑,他就捡剩下的吃,倒也饿不着。
又走了几天,进了个山村,村里人的模样稍微像点人,可穿得破破烂烂,跟要饭的似的。马骥累了,坐在树下歇脚,村里人都远远瞅着,不敢靠近。
过了半天,见马骥没要害人的意思,才慢慢凑过来。马骥笑着跟他们说话,虽然口音不一样,倒也能听懂大半。
马骥说明了自己的来历,村里人高兴坏了,赶紧告诉街坊:“这外乡人并非吃人怪物,不咬人,别害怕!”
那些长得特别丑的,仍是瞅一眼就跑,始终不敢上前;留下的那些人,五官位置都与中国人相同,他们拿出酒食款待马骥。
马骥问他们:“你们为啥见了我就跑啊?”
村里人说:“俺们爷爷的爷爷说,往西走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那儿的人长得特别怪。以前只当是瞎话,今天见了你,才信了!”
马骥又问他们为啥这么穷,村里人叹口气:“俺们这儿不看重读书写文章,就看重相貌!长得越丑越金贵 —— 最丑的能当宰相,次点儿的能当县官,就算长得一般丑,也能讨贵人喜欢,吃穿不愁。像俺们这种长得‘普通’的,生下来爹娘都嫌不吉利,好多都扔了,能活下来的,都是家里实在没后代的!”
马骥听得目瞪口呆,又问:“这地方叫啥名?”
村里人答道:“大罗刹国,都城在北边三十里处。”
马骥好奇,让村里人领着去都城看看。第二天鸡一叫,村里人就带着他出发了,天亮才到都城。
只见都城的墙是黑石头砌的,颜色如墨,楼阁倒有百尺高,可没多少瓦,盖的都是红石头。马骥捡了块碎红石磨指甲,红得跟丹砂似的,特别好看。
正好赶上官员散朝,有个戴官帽、穿官服的人走出来,村里人告诉他:“这是宰相!”
马骥一瞅 —— 好家伙!宰相的两只耳朵长在脑袋后面,鼻子有三个孔,眼睫毛又长又密,跟门帘似的挡着眼睛。
又出来几个骑马的,村里人说:“这是大夫!”
挨个指过去,官职越大的,长得越狰狞怪异;官职越小,丑相也略减。
等马骥往回走,街上的人看见他,又跟见了鬼似的,哭着喊着乱跑,有的还摔了跟头。村里人扯着嗓子解释了半天,街坊们才敢远远站着瞅。
回到村里,罗刹国上下都知道来了个 “怪人”,那些当官的想见识见识,就让村里人去请马骥。
可马骥每到一家门口,看门人 “哐当” 就把门关上,男男女女都从门缝里偷偷瞅他,嘀咕半天,一整天下来,没一个敢请他进门的。
村里人说:“俺们这儿有个执戟郎,曾出使外国,见的人多,或许不怕你。”
俩人就去了执戟郎家。执戟郎还真挺高兴,把马骥奉为上宾。马骥一看 —— 这执戟郎看上去八九十岁,眼睛突出,胡须卷曲如刺猬。
执戟郎说:“我年轻时奉天子令,天子过好多国家,唯独没去过中国。如今我一百二十多岁了,还能见到中国的人,一定要禀报天子!不过我退休十多年没上朝了,明天一早,我就为你跑一趟。”
说罢,就设宴款待,酒过三巡,执戟郎叫出十几个歌女,轮流唱歌跳舞。这些歌女相貌如夜叉,白锦缠头,红衣拖地,唱的歌词腔调无人能懂,可执戟郎听得挺乐。
他问马骥:“中国也有这种歌舞吗?”
马骥说:“有啊!”
执戟郎让他唱一段,马骥就敲着桌子,唱了首中原的曲子。
执戟郎拍着手叫好,惊喜道:“太妙了!这声音跟凤鸣龙啸似的,我从来没听过!”
第二天,执戟郎上朝把马骥推荐给天子。天子本来挺高兴,要召见马骥,可几个大夫说:“那外乡人长得太怪,万一惊吓着圣体咋办?”
天子就打消了念头。执戟郎出来告诉马骥,俩人都挺可惜。
又过了些日子,马骥同执戟郎喝酒,渐渐有了醉意,他拔出剑跳起舞,还拿煤块涂了脸,扮成三国里的张飞。
执戟郎一看,眼睛都亮了,忙说:“你若扮成张飞去见宰相,保准能当大官!”
马骥说:“玩玩还行,哪能为了富贵荣华改头换面啊?”
执戟郎再三劝解,马骥只好答应。于是执戟郎设宴邀请高官,让马骥画好脸等着。
客人一到,执戟郎喊马骥出来,客人都惊得叫起来:“怪事!咋以前看着奇丑,现在这么好看呢?”
于是,众人一起开心地饮酒娱乐,马骥又跳又唱,还唱了段 “弋阳曲”,满座的人都钦佩得不行。
第二天,官员们纷纷上书推荐马骥,天子大喜,派使者拿着旌节召他入宫。
见面后,天子问马骥:“中国为何治理得这么好?”
马骥详细道来,天子连连称赞,于是在别宫设宴款待他。
正喝到兴头上,天子说:“听说你会唱雅乐,能唱给我听听吗?”
马骥便跳起舞,还学着用白锦帕缠头,唱了首柔和的曲子。天子大喜,当天就封马骥为下大夫。此后,马骥常参加天子的私宴,天子对他恩宠有加。
但时间久了,官员们都慢慢发现他的脸是假的,每次马骥去,都见众人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慢慢疏远他,不跟他来往。马骥感到孤立不安,上奏请求辞官,天子不准,于是请求休假,天子才给了他三个月假期。
马骥坐着驿车,带着天子赏的金银珠宝,又回了那个山村。村里人见了他,都跪着过来迎接。马骥把金银分给以前跟他交好的村民们,村民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村里人说:“小的们受了大夫的恩惠,明天去海市,一定带些珍宝回来报答你!”
马骥问:“海市是什么?”
村里人说:“就是海上的集市,四海的鲛人都来这儿卖珠宝,四面八方十二个国家的人都来做生意,还有神仙在那儿玩。到时候云霞遮天,浪涛滚滚,一些贵人怕危险,就拿钱给我们,托我们代购珍奇。如今眼看就要到海市的日子了!”
马骥问他们咋知道海市快到了,村里人说:“每次看见海上有红鸟飞来飞去,七天后就开海市。”
马骥想一起去看看,便问什么时候出发。
村里人劝他:“您身份尊贵,别去冒险了。”
马骥说:“我本来就是海上漂来的,还怕什么风浪?”
没过几天,真有人上门托村里人代购珍奇,马骥就跟着村里人一起装货上船。那船能装几十人,平底高栏,十个船夫摇橹,船开得跟箭似的。
走了三天,远远看见水云之间,楼阁层层叠叠,商船多得跟蚂蚁聚集似的。又走了一会儿,到了海市城下,城墙上的砖跟人一样高,城楼高耸入云。拴好船进去,只见集市上摆着无数的奇珍异宝,好多都是中原没见过的。
这时,一个少年骑着骏马过来,集市上的人都赶紧躲开,说:“这是东洋三世子!”
经过马骥身旁时,三世子瞅了他一眼,说:“这不是外国人吗?”
立马便有随从过来问马骥的乡籍。马骥行礼作揖后,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三世子大喜道:“既有幸相遇,你我缘分不浅!”
于是给了马骥一匹马,俩人并排同行。
出了西城,刚到岸边,只见那马匹突然嘶叫着跃入海中。马骥吓得大叫,可转眼就见海水从中间分开,屹立如墙壁一般。
没一会儿,一座宫殿出现在眼前 —— 房梁是玳瑁做的,瓦片是鱼鳞拼的,四面墙亮晶晶的,照得人睁不开眼。马骥下马进去,抬头看见龙君坐在上面。
三世子上奏道:“儿臣在集市上遇到中国的贤士,特来引见大王。”
马骥赶紧上前跪拜。
龙君说:“先生是读书人,肯定比屈原、宋玉还会写文章。我想劳烦先生写篇《海市赋》,望不吝珠玉!”
马骥磕头答应,龙君让人拿来水晶砚、龙鬣笔、雪白纸、兰香墨。马骥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随后献给龙君。
龙君拍着桌子称赞道:“先生才华出众,为我们水国增光了!”
随即召集龙族,在彩霞宫摆了宴席。
酒过数巡,龙君举杯对马骥说:“我有个疼爱的女儿,尚未婚配,想托付给先生。不知先生愿意吗?”
马骥赶紧离席道谢,连连答应。龙君跟左右说了几句,不一会儿,几个宫女扶着一位公主出来,身上的佩环叮当作响,乐队奏起乐来。
马骥偷眼一瞅 —— 我的天!这公主简直是仙人下凡,美得没法形容。
公主拜见完就退下去了,不久宴罢,两个丫鬟挑着彩绘的灯笼,领着马骥进了副宫,公主早就盛装等着他了,但见那珊瑚做的床镶着八宝,帐子外的流苏挂着斗大的明珠,被褥又香又软。
天亮后,丫鬟侍女都来伺候。马骥起身去谢恩,龙君封他为驸马都尉,把他写的《海市赋》传到各个海岛。四海的龙王都派使者前来道贺,还争相邀请驸马去赴宴。
马骥穿着锦绣衣裳,骑着青色虬龙,前面有侍卫开道,后面跟着几十个武士,背着雕弓,扛着白棒,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马骥又命侍从在马上弹筝,车上奏乐,三天时间,游遍各个海岛,从此“龙媒”之名响彻四海。
龙宫中有棵玉树,要两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晶莹剔透,像白琉璃,树心里是淡黄色的,比胳膊细点,叶子像碧玉,有一钱厚,密密麻麻的能遮阴凉。马骥常跟公主在玉树下吟诗唱歌。
那玉树上开的花像薝葡花,一片花瓣掉下来,“锵” 的一声响,捡起来一看,像红玛瑙雕刻的,又亮又好看。常有奇异的鸟飞来鸣叫,羽毛是金绿色的,尾巴比身子还长,叫声像玉磬敲出来的,让人听了心里发颤。
马骥听着鸟叫,就想起了家乡,跟公主说:“我离家三年,父母远隔,每每想起,都泪湿衣背。你能跟我一起回家吗?”
公主说:“仙凡路隔,我没法跟你走。我也不忍心以夫妻之爱,让你丢下爹娘。请容我慢慢想办法吧。”
马骥听了,忍不住痛哭起来。公主也叹气说:“这真是没法两全啊!”
第二天,马骥外出回来,龙君说:“听说驸马想家了,你明天一早便可整装出发,怎样?”
马骥赶紧道谢:“我一个在外漂泊的人,承蒙大王厚爱,感激不尽。我先回家看看爹娘,以后再图相聚。”
傍晚,公主摆了酒席,马骥跟她约定以后再见,公主说:“我俩的情缘已尽了。”
马骥悲伤不已,公主说:“回家奉养双亲,是你的孝心。人生聚散,就算活一百年,也像一天一样短,别像小孩子似的哭了。以后我为你守贞,你为我守义,两地同心,也是夫妻,不一定非要天天在一起才算白头偕老。若违背誓言,婚姻就不吉利。若你担心家里无人持家,可纳婢女。还有件事跟你说:我自嫁给你后,已经有了身孕,请你为孩子起个名吧。”
马骥说:“若是女孩,就叫龙宫;若是男孩,就叫福海。”
公主向他索要一件信物,马骥拿出在罗刹国得的一对赤玉莲花递给她。
公主说:“三年后的四月初八,你坐船去南岛,我把孩子还给你。”
随后,她用鱼皮做了个袋子,将里面装满珠宝后,交给马骥:“好好收着,够你家几代人吃穿了。”
天刚亮,龙君设宴饯行,又送了好多丰厚礼物。马骥拜别后出宫,公主坐着白羊车送他到海边。马骥上岸下马,公主只说了声 “保重”,就调转车头离去,只见海水又合在一起,再也看不见了。
马骥回到家,家里人都以为他死了,见他回来,又惊又喜。幸好爹娘还健在,只是妻子已经改嫁。马骥这才明白龙女说 “守义” 的意思,原来她早就知道妻子会走。
后来,马骥的爹想让他再娶,马骥不肯,只纳了个丫鬟做妾。他牢牢记着与龙女的三年之约,等时间一到,就驾船去南岛。
到了南岛,马骥看见两个孩子坐在水面上,一边拍着水一边嬉笑,就那么待在水上,既不沉下去,也不挪动地方。
马骥慢慢靠近,伸手把他们拉起来。有个小孩一下子抓住他的手臂,直接跳进他怀里;另一个小孩大哭起来,好像怪他没先拉自己似的。马骥赶紧又把这个小孩也抱上了船。
他仔细一瞧,这俩孩子一男一女,长得都很俊秀,额头上戴着镶玉的花冠,正是那对赤玉莲花。孩子背上有个锦囊,马骥拆开一看,是龙女的信:
“公婆都安好。转眼三年,你我红尘相隔,望眼欲穿,只能在梦里相见。这茫茫大海,多有遗憾!想想嫦娥奔月,还空守着月宫;织女投梭,还怅望着银河。我又算什么,能跟你永远在一起?想到这儿,又忍不住破涕为笑。分别两月,我生下这对双胞胎,现在他们已经会笑会闹,能自己抓枣抓梨吃,不用我喂奶也能活,现在还给你。你送我的赤玉莲花,我镶在他们的花冠上,当作信物。你抱着孩子的时候,就像我还在你身边一样。听说你遵守誓言,我很欣慰。我这辈子不会再嫁,到死都不会变心。我箱子里的珍宝,不再用来买胭脂水粉;镜子里的妆容,早就卸去了粉黛。你就像远行的人,我就像等待的妻子,就算不能在一起,但也是夫妻!只是公婆虽然抱了孙子,却没见过我这个儿媳,于情于理,都有点遗憾。明年婆婆去世时,我会去坟前尽儿媳的礼数。若以后龙宫安好,你我还有见面的机会;福海长命百岁,或许能有来往的路。请你一定多保重,我还有好多话没说完,只能到此为止了。”
马骥反复读着信,泪流满面。两个孩子抱着他的脖子说:“咱们回家吧!”
马骥听后更加悲伤,摸着他们的头抚慰道:“你们知道家在哪儿吗?”
孩子们啼哭起来,咿咿呀呀地说 “回家”。马骥抬头望着茫茫大海,无边无际,雾鬓佳人无踪,烟波路尽。只好抱着孩子坐船回去,心里满是惆怅。
马骥深知母亲寿命不长,提前准备了后事,在墓旁种了一百多棵松柏。过了一年,母亲果然去世。送葬的队伍来到墓地,只见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前来拜墓。
众人惊讶地看着她,突然狂风大作,雷声轰鸣,接着下起大雨,转眼之间,女子就不见了。之前种的松柏大多已经枯萎,这时候全都活了过来。
后来,福海渐渐长大,时常思念母亲,有一次突然跳入海中,过了几天才回来。龙宫因为是女孩,不能去海里,常常关上门独自哭泣。
一天白天,天色突然昏暗下来,只见龙女忽然进到龙宫房间,安慰她说:“我的女儿,您已经长大成人快要成家,还哭泣什么?”
说罢,赐给她一棵八尺高的珊瑚、一包龙脑香、一百颗明珠、一对八宝嵌金盒子,作为嫁妆。
马骥听见动静冲进来,拉着龙女的手大哭起来。顷刻间,一声响雷劈破了屋子,龙女又不见了。
异史氏后来评道:“这世上有些人呐,净是些溜须拍马、满脸虚伪的家伙,这人世间的人情世故啊,就跟鬼一样捉摸不透。还有那些喜欢丑恶的怪癖,全天下都是一个样。俗话说得好,“稍微有点羞耻能有点小好处,大着胆子不要脸了反而能有大好处”。若马骥顶着真面目在罗刹国的街上走,不被人吓跑才怪!就像那陵阳的傻小子,抱着价值连城的美玉,都不知道该到哪儿去哭诉自己的遭遇。唉!要想求富贵荣华,还不如去海市蜃楼里找呢!”
列位看官,这罗刹国颠倒黑白,以丑为美,可不就是讽刺那些世俗的荒唐吗?马骥虽遇奇幻,却始终不忘孝心,龙女深情大义,最终也算有个念想。所以说啊,做人得守本心,别被外界的颠倒迷惑,不然就算得了富贵,也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啊!
这正是:
罗刹国里丑为尊,龙宫方见真心人;
世间多少颠倒事,不如海市觅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