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话说茗烟在门口正与一个小丫头交谈,说宝玉那块玉已经有了下落,小丫头一听,赶忙跑回屋里告诉了宝玉。众人听闻此事,都纷纷推搡着宝玉,让他出去找茗烟问个清楚,大家则站在廊下等着听消息。

宝玉心里也踏实了些,便走到门口,问道:“你在哪里找到的?快拿来。”

茗烟回答说:“拿是拿不回来的,还得找个人当保人去取呢。”

宝玉着急地说:“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么找到的,我好派人去取。”

茗烟说道:“我在外面的时候,听说林爷爷要去测字,我就跟着他去了。我听到有人说在当铺里找,没等那人说完,我就赶紧跑到几个当铺里去问。我把玉的样子比划给他们看,有一家当铺就说有这样的玉。我说:‘那给我吧。’可那铺子里的人说要当票才行。我又问:‘那当多少钱呢?’他们说:‘有当三百钱的,也有当五百钱的。前些天有个人拿了一块这样的玉,当了三百钱;今天又有人拿了一块,当了五百钱。’”

宝玉还没等茗烟说完,就急切地说:“你赶紧拿三百或者五百钱去把它取回来,我们挑挑看是不是那块。”

这时,屋里的袭人忍不住啐了一口,说道:“二爷不用理他!我小时候听见我哥哥常说,有些人没钱用了,就卖些小玉器,然后去当铺当掉。想来每个当铺里可能都有这样的玉。”

众人正听得入神,感到十分诧异,被袭人这么一说,大家仔细想了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快把二爷叫进来吧,别理那个糊涂蛋了。他说的那些玉,肯定不是正经玩意儿。”

宝玉正笑着,就看见岫烟走了进来。

原来,岫烟之前去了栊翠庵见妙玉,一见面来不及闲聊,就恳请妙玉帮她扶乩。妙玉冷笑了几声,说道:“我和姑娘你来往,是因为姑娘你不是那种热衷于名利场的人。怎么今天听了哪里的谣言,就跑来缠着我了?再说,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扶乩。”

说着,妙玉准备不再搭理。岫烟心里懊悔自己不该来,她知道妙玉就是这个脾气,“但话已经说出口了,不能就这么空手回去。”于是,岫烟只能陪着笑脸,把袭人等人性命攸关的事情说了一遍。

妙玉听了,态度稍微有些松动,岫烟见状,连忙起身拜了几拜。

妙玉叹了口气,说道:“何必替别人操心!不过我进京以来,一直没人知道我的本事,今天你算是开了个先例,只怕以后我会被缠得没完没了。”

岫烟说:“我也是一时不忍心,知道你肯定会心怀慈悲的。以后要是还有人求你,你愿不愿意都随你,谁敢强迫你?”

妙玉微微一笑,叫来道婆焚香,然后从箱子里拿出沙盘和乩架,写了符咒,让岫烟行礼并祝告完毕,两人一起扶着乩。没过多久,只见那仙乩飞快地写了起来: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

写完后,乩笔停止了动作。岫烟于是问道:“请来的是哪路神仙?”

妙玉回答:“请来的是拐仙。”岫烟把乩盘上显示的内容记录了下来,然后向妙玉请教其中含义。妙玉说:“这个我可解不了,连我自己都不明白。你赶紧拿去找别人吧,那里聪明人多得很呢。”

岫烟没办法,只好转身回来。她一走进院子,大家就纷纷围上来,急切地问:“情况怎么样了?”岫烟来不及详细说明,便把记录下来的扶乩之语递给了李纨。

周围的姐妹们以及宝玉见状,都争着上前看那乩语,都解读的是:“一时之间想要去找是找不到的,不过这东西也不会真的丢掉,不知道什么时候不找自己就出来了。只是这青埂峰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李纨听后,思索着说道:“这肯定是神仙给的隐晦提示。咱们家里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出现个青埂峰来?我猜想,一定是有人害怕被查出来,就把东西扔在有松树的山石底下了,这也说不准。不过,这‘入我门来’这句话,到底是要进谁的门呢?”

黛玉在一旁,皱着眉头说:“也不知道这次扶乩请的是哪位神仙!”

岫烟回答道:“请的是拐仙。”

探春听后,若有所思地说:“如果是仙家的门,那可就难进了。”

袭人心里慌乱不已,便开始毫无根据地四处搜寻,每一块石头底下都不放过,可就是找不到。回到院子里,宝玉也不问她有没有找到,只是一味地傻笑。

麝月急得说道:“小祖宗!你到底是在哪里弄丢的?你把情况说明白了,就算我们要因此受罚,那也受得明明白白啊!”

宝玉笑着回应道:“我说是在外面丢的,你们又不相信。现在你们来问我,我哪里知道!”

这时,李纨和探春说道:“从今儿一大早开始闹,现在都到三更半夜了。你们瞧,林妹妹都撑不住,各自回去休息了。咱们也该歇一歇了,明天再接着找吧。”

说完,大家便各自散去。宝玉随即就睡下了。可怜袭人等人,哭一回,想一回,整整一夜都没合眼。暂且不提。

且说黛玉独自先回了住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起过去关于“金”“石”的那些话语,心里反倒涌起一阵欢喜。她暗自思忖:“那些和尚道士的话,果然是不能全信的。倘若真如他们所说‘金’和‘玉’有着命中注定的缘分,那宝玉又怎么会把那块玉给弄丢了呢?说不定是因为我的缘故,才让他们的‘金玉’被拆散了,这也并非没有可能。”

黛玉就这么反复琢磨着,越想心里越觉得踏实,仿佛一块石头落了地。这一天下来,她原本满身的疲惫,此刻竟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重新拿起书,饶有兴致地看了起来。一旁的紫鹃却感觉浑身倦意袭来,一个劲儿地催促黛玉赶紧睡下。

黛玉虽然依言躺到了床上,可又想到了院子里的海棠花,心中暗自嘀咕:“那块玉可是宝玉胎里带来的,可不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和消失,想必都暗藏玄机。要是这海棠花预示着好事将近,那宝玉就不该把玉弄丢呀?可眼下这花开了,玉却丢了,看来这花开得有些不吉利,莫不是宝玉会遭遇什么不好的事情?”想到这儿,黛玉不禁又伤心起来。

可转眼间,她又把思绪转到了喜事上,觉得这海棠花开似乎又应了喜事,而宝玉丢玉也好像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就这样,她一会儿悲从中来,一会儿又心怀期待,在悲喜交加的情绪中反复纠结,一直折腾到五更天,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王夫人等人就派了人去当铺查问情况,凤姐也在暗中想尽办法四处寻找。一连折腾了好几天,始终没有一点消息。好在贾母和贾政还不知道这件事。

袭人等每天都提心吊胆的。宝玉也好几天没去上学,只是呆呆地坐着,不说话,一副没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王夫人只当他是因为丢了玉才这样,也没太放在心上。

那天,王夫人正心里烦闷,忽然看见贾琏进来请安,贾琏嘻嘻的笑着说:“今天我听说军机大臣贾雨村派人来跟二老爷说,舅老爷升任内阁大学士了,奉旨要来到京城,已经定好了明年正月二十日宣读诏书。已经派人送出三百里加急文书了,估计舅老爷日夜赶路,半个多月就能到京城了。侄儿特意来跟太太说一声。”

王夫人听了这话,顿时高兴得不得了。她心里正想着娘家这边人丁不旺,薛姨妈家又渐渐衰败了,兄弟又在外地做官,没法照应家里。现在突然听说兄弟要拜相回京,王家又能风光荣耀起来,以后宝玉也有个依靠了,心里因为丢玉而产生的焦虑便稍微减轻了一些。从那以后,她天天盼着兄弟能早日到京城。

忽然有一天,贾政走进屋来,脸上满是泪痕,气喘吁吁地说道:“你赶紧去禀告老太太,让她即刻进宫。不用带太多人,就你一个人服侍着进去就行。元妃娘娘突然得了急病,现在太监正在外面等着呢。那太监说:‘太医院已经上奏,娘娘是痰厥之症,已经无法医治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顿时大哭起来。贾政赶忙说道:“现在可不是哭的时候,快去请老太太来,跟她说的时候语气缓和些,别把老人家吓坏了。”贾政说完,便出去吩咐家人做好伺候的准备。

王夫人强忍住泪水,去请贾母,只说元妃生病了,需要进宫去请安。

贾母听后,一边念着佛一边说道:“怎么又病了?上次可把我吓得不轻,后来又听说消息有误。这次我宁愿这消息还是错的才好。”

王夫人一边应答着,一边催促鸳鸯等人打开箱子,取出衣饰穿戴起来。王夫人自己也赶紧回到自己房中,穿戴整齐后,过来一同伺候着。

过了一会儿,众人来到大厅,坐上轿子进宫去了。不提。

且说元春被选入凤藻宫后,便深得皇帝的宠爱,圣眷日隆,身体发福,行动起来也显得有些吃力。每日起居劳顿而倍感疲惫,时不时还会犯起痰疾。

前几日,她在侍奉皇帝宴会后回宫,不慎沾染了些许寒气,这寒气竟勾起了她往日的旧病。没想到,此次病情来势汹汹,竟导致她痰气壅塞,四肢也变得冰凉。

宫中之人见状,立即奏明皇帝,并迅速召来太医为她诊治。可谁知,汤药灌下去却毫无效果,即便连用了通关的猛药,也依然不见起色。

内官们忧心忡忡,无奈之下只得奏请皇帝,提前为元春准备后事。于是,皇帝传下旨意,命贾氏家族中与元春有亲属关系的人进宫见她最后一面。

贾母和王夫人遵旨进宫。只见元春已经痰塞口涎,说不出话来。她见到贾母,只是悲泣不已,却流不出多少眼泪。贾母走上前去,向她请安,并说了一些宽慰的话。

过了一会儿,贾政等人的职名被递了进来,宫嫔们传奏给元春。然而,元春此时已经目不能视,渐渐脸色也变得异常。

内宫太监见状,正要奏明皇帝,但又担心皇帝会派其他妃嫔前来探视,而贾氏家族作为外戚,不便久留宫中,于是便请贾母和王夫人在外宫等候。

贾母和王夫人哪里忍心就这样离开,但无奈国家制度森严,她们只得含泪下来,又不敢放声啼哭,只能心中暗自悲痛。此时,朝门内的官员已经得到了消息。

没过多久,只见一个太监匆匆出来,立刻传召钦天监。贾母见状,心中便知不妙,但仍然强忍着悲痛,没有动弹。片刻之后,一个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已经薨逝了。”

这一年,是甲寅年的十二月十八日立春,而元春薨逝的日子是十二月十九日,已经进入了卯年寅月。她去世时,年仅四十三岁。

贾母含悲起身,只得走出宫门,上轿回家。贾政等人也已经得到了消息,一路上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回到家中,邢夫人、李纨、凤姐、宝玉等人已经在厅中等候,他们分东西两侧迎着贾母请了安,又向贾政和王夫人请了安。大家纷纷哭泣不提。

第二天早起,凡是朝中有品级的官员,都依照贵妃丧礼的规制,进宫向皇帝请安并哭祭哀悼。贾政在工部任职,虽然一切丧葬事宜都按照既定的礼仪规范来操办,但难免在官场上要应付各种迎来送往,与上级周旋,同时同事们也纷纷前来向他请教相关事宜,所以他两头都要兼顾,比以往更加忙碌了,毕竟这次的情况和之前太后以及周妃的丧事都不一样。元妃生前并没有诞下子嗣,死后只被追谥为“贤淑贵妃”。这是王室遵循的制度,这里就不多作赘述了。

只说贾府里,男女老少每天都得进宫参与丧礼事务,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凤姐儿最近身体稍微好了一些,能出来操持家中的各项事务。而且她还得忙着为王子腾进京做准备,要安排接风洗尘、庆贺道喜等事。

凤姐的胞兄王仁得知叔叔入阁拜相,便带着家眷一同来到京城。凤姐心里十分高兴,原本心里积压的一些烦心事,因为有了这些娘家人的陪伴,也渐渐抛到了脑后,所以身体感觉比之前好多了。

王夫人看到凤姐又能像从前一样处理事务,自己肩上的担子也减轻了一半,再加上看到兄弟来到京城,心里对各种事情都放了心,倒也觉得清净安闲了些。

只有宝玉原本就是个没有具体职务的人,又不念书。代儒在学堂里知道宝玉家里事情多,也不来管束他;贾政正忙于各种事务,自然也没有空闲时间去检查宝玉的功课。

这样看来,宝玉似乎可以趁此机会,天天和姐妹们尽情欢乐了。然而,自从宝玉丢了那块通灵宝玉后,他整个人就变得懒洋洋的,不爱走动,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等到贾母等人出门回来后,如果有人叫他去请安,他就会去;如果没人叫他,他就一动不动。

袭人等人怀着鬼胎,又不敢去招惹他,生怕他生气。每天的茶饭,端到他面前他就吃,不端来他也不主动要。

袭人看着宝玉这副模样,觉得他不像是在赌气,倒像是生病了。于是,袭人偷偷找了个空子,跑到潇湘馆告诉紫鹃:“二爷现在这个样子,求姑娘来开导开导他。”

紫鹃虽然马上告诉了黛玉,但黛玉因为想着亲事上头,一定是自己了,现在见了宝玉反而觉得不好意思:“如果他来找我,毕竟我们小时候就在一起玩,我也不能不理他;但如果让我主动去找他,那是万万不行的。”所以,黛玉不肯过来劝宝玉。

袭人又背地里去告诉探春。哪知道探春心里其实也明白,海棠花开得那么怪异,“宝玉”丢失得更是离奇,再加上元妃姐姐又去世了,料想家里一定是不祥之兆,所以她每天都愁眉不展,哪里还有心情去劝宝玉。况且兄妹之间男女有别,只好偶尔过来一两次。而宝玉又总是懒洋洋的,所以探春也不怎么常来。

宝钗也听说了宝玉丢失通灵玉的事。因为那天薛姨妈应下了宝玉的亲事,回去后便把这事告诉了宝钗。薛姨妈还问她:“虽说这是你姨妈提的亲,但我这边还没最终应允,想着等你哥哥回来再做决定。你愿意不愿意?”

宝钗反倒一本正经地对母亲说道:“妈妈这话可说错了。女孩儿家婚姻大事本就该由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不在了,这事儿自然该妈妈拿主意;再不济,也得问问哥哥的意思,怎么反倒来问起我来了?”

薛姨妈听了这话,越发觉得宝钗懂事,心里愈发疼爱她,觉得宝钗虽说从小娇生惯养,可性格却天生贞静贤淑。从此之后,在宝钗面前,薛姨妈反倒不再提起宝玉的事了。宝钗自从听了母亲那番话后,自然也绝口不提“宝玉”这两个字。

如今,虽说宝钗听闻了宝玉丢了玉,心里也十分惊疑,可她实在不好开口询问,只能听旁人偶尔提起,自己却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倒是薛姨妈,好几次打发丫头过来询问宝玉丢玉的情况。

不过,薛姨妈最近正为自己儿子薛蟠的事儿焦心不已,只盼着哥哥进京,好帮他洗脱罪名。而且,薛姨妈又得知元妃已经薨逝,虽说贾府上下忙得不可开交,但好在凤姐身体好了,出来主持家务,薛姨妈便也不再把贾家的事放在心上。

只苦了袭人,她每天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地服侍劝慰着,可宝玉竟然完全不懂她的心意。袭人只能暗暗着急,一点办法也没有。

过了几天,元妃的灵柩停放在家庙里,贾母等人前去送殡,去了好几天。哪知道宝玉的状态一天比一天糟糕,整个人呆呆的,既不发烧,身体也没有哪里疼痛,就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说话都变得语无伦次、毫无条理。

那袭人、麝月等人见状,越发慌了神,几次三番地向凤姐禀报情况。凤姐也时不时地过来查看,起初她以为宝玉是因为找不到那块通灵宝玉而生气,才变成这样。可如今看到宝玉那失魂落魄、毫无生气的模样,她也只能日日请医生来为他诊治。

医生开了好几剂药让宝玉煎服,可吃了药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了。等到问宝玉到底哪里不舒服时,宝玉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直到元妃的丧事处理完毕,贾母惦记着宝玉,便亲自前往大观园探望他。王夫人也一同跟了过来。袭人等人赶忙让宝玉去迎接并请安。宝玉虽说是在生病,但每天原本还是能起来活动。今天让他去迎接贾母,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去请了安,只是有袭人在旁边扶着,指点他怎么做。

贾母见了,心疼地说:“我的儿,我还想着你病成什么样了,所以特意过来看看你。现在看你还是和以前一个样子,我这心里总算踏实了不少。”王夫人听了,自然也跟着放宽了心。可宝玉却不怎么回答,只是一直嘻嘻地笑着。

贾母等人进屋坐下后,开始问宝玉话。这时,袭人在旁边教一句,宝玉就跟着说一句,跟平常完全不一样,活像个傻子似的。

贾母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便说道:“我刚才进来的时候,没看出他有什么病,现在仔细这么一瞧,这病可不轻啊,看着就像神魂都丢了似的。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变成这样的呢?”

王夫人知道这事儿瞒不住了,又看到袭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只好按照宝玉之前说的话,把宝玉去南安王府听戏时丢了那块通灵宝玉的话,悄悄地跟贾母说了一遍。

她心里也很慌乱,生怕贾母着急上火,还安慰说:“现在已经派人在四处寻找了,还去求签问卦,都说可能在当铺里能找到,肯定能找回来的。”

贾母听闻此事,急得一下子站起身来,眼泪直流,说道:“这通灵宝玉怎么能说丢就丢了!你们这些人也太不懂事了!难道老爷也是撒手不管的不成?”

王夫人见贾母动了气,赶忙让袭人等人跪下,自己则神色凝重,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回禀道:“媳妇是怕老太太着急上火,又怕老爷为此事生气,所以一直都没敢禀报。”

贾母咳嗽着说道:“这通灵宝玉可是宝玉的命根子。如今丢了,他才会这般失魂落魄。这还了得!再说这玉满城的人都知道,谁要是捡到了,难道你们还能让人家乖乖交出来不成?赶紧派人去把老爷请来,我有话要跟他说。”

这时,王夫人、袭人等人吓得脸色煞白,纷纷哀求道:“老太太这一生气,等老爷回来,事情就更糟糕了。现在宝玉还病着,就交给我们,我们一定拼了命地去找回来。”

贾母坚定地说:“你们是怕老爷生气,有我在呢,怕什么!”说完,便吩咐麝月去叫人请老爷过来。不一会儿,有人回来传话,说:“老爷刚刚送完客人,出去了。”

贾母说道:“不用等他回来也行。你们就按我说的去办,暂时先不要责罚下人。我让琏儿来,写个悬赏告示,贴在宝玉前日经过的地方。就说,要是有人捡到送来,情愿送上一万两银子;要是有人知道谁捡到了,能送信让我们找回来,就送五千两银子。要是真找到了,可千万别心疼那点银子。这么一找,肯定能把玉找回来。要是就靠咱们家里这几个人去找,就算找上一辈子,也未必能找到!”

王夫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贾母便让人把话传给贾琏,让他赶紧去办。随后,贾母又吩咐道:“把宝玉日常用的东西都搬到我那里去,只让袭人和秋纹跟着过来,其余的人还是留在园子里看屋子。”

宝玉听了这话,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坐在那里傻笑。

贾母于是带着宝玉站起身来,袭人等人赶忙上前搀扶着,一行人出了园子。

回到自己的房中后,贾母让王夫人坐下,又吩咐下人去收拾里间的屋子以便安置。随后,贾母对王夫人说道:“你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吗?我是觉得园子里人太少了,而且怡红院里的那些花树,一会儿枯萎一会儿盛开,实在有些古怪。之前还指望着宝玉那块通灵玉能驱邪避祟,可如今这玉丢了,我就怕那些邪气容易侵扰宝玉,所以我才把他带到我这儿一块儿住着。这几天也别让他出去乱跑了,要是大夫来了,就在这儿给他看病。”

王夫人听了,连忙接口说道:“老太太考虑得自然周全。现在宝玉和老太太住在一起,老太太福气深厚,不管什么邪祟都能被压下去。”

贾母却摆摆手说:“什么福气不福气的!不过是我屋里干净些,经书卷轴也多,让宝玉跟着我念念经,也能定定心神。你问问宝玉,他愿不愿意在这儿住?”

那宝玉见王夫人问自己,只是咧着嘴笑。袭人在旁边轻轻碰了碰他,示意他说“好”,宝玉也就顺着说了声“好”。

王夫人看到宝玉这副样子,心里一阵酸楚,忍不住落下泪来,但在贾母这里,她不敢哭出声。

贾母知道王夫人心里着急,便安慰她说:“你回去吧,这儿有我照应着宝玉。等晚上老爷回来,你告诉他,不用来见我,也别让他多说什么就行了。”

王夫人走后,贾母让鸳鸯去找些安神定魄的药来,按照药方给宝玉吃了。不提。

话说贾政当晚回到家中,坐在马车里时,听到路上有人在交谈。

其中一人说:“人要是想发财,也是容易得很。”

旁边的人好奇地问:“这话怎么说?”

这人接着说道:“今天我听说荣国府里丢了他们家少爷的那块玉,到处贴着寻物启事。上面详细写着玉的大小、形状、颜色,还说要是有人捡到送回去,就给一万两银子的酬谢,要是只送个信儿,也能得到五千两呢。”

贾政虽然没把这话听得清清楚楚,但心里已经觉得十分诧异。他赶忙催促车夫加快速度,尽快赶回家中。

一进家门,他就把看门的人叫来,询问这件事。看门的人恭敬地回答说:“奴才一开始也不知道。今天中午的时候,琏二爷传达了老太太的吩咐,让人去贴寻物启事,奴才这才知道的。”

贾政听了,不禁长叹一声,说道:“看来咱们家是要衰败了,偏偏养了这么个孽障!刚生下他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关于他的谣言,过了十几年,情况才稍微好了一些。现在又这么大张旗鼓地找玉,这像什么话!”说着,他急忙走进内宅去问王夫人。王夫人便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贾政知道这是老太太的主意,也不敢违抗,只是忍不住抱怨了王夫人几句。随后,他又走出来,吩咐人不要让老太太知道,偷偷把那些寻物启事揭下来。哪知道,早就有那些游手好闲、爱占小便宜的人给揭走了。

过了些日子,竟真有人来到荣国府的大门前,声称是来送玉的。

府里的下人们听到这个消息,个个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说:“快把玉拿来,我们帮你进去通报。”

那人从怀里掏出一张悬赏告示,指着给看门的下人看,说:“这不是你们府上贴的告示吗?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谁能送回这块玉,就给一万两银子。二太爷,你们现在看我穷,等我拿到银子,可就是财主了。别这么爱答不理的!”

看门的下人听他语气强硬,便说:“你至少得让我稍微看一下那玉吧,这样我才能进去通报。”

那人一开始还不肯,后来听下人说得有道理,便从怀里掏出那块玉,托在手掌上扬了扬,说:“看,是不是这个?”

府里的下人们原本只是在外头做事的,只知道有块宝玉,但并不常见,今天才终于见到了这玉的模样。他们急忙跑到里头,像抢着报喜讯一样。

那天,贾政和贾赦都出门了,只有贾琏在家。下人们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贾琏,贾琏还仔细地问:“是真的吗?”

看门的下人回答说:“我亲眼见到了,只是他不肯给我,说要见主子,一手交银子,一手交玉。”

贾琏听了也很高兴,连忙去禀告王夫人,接着又去回明贾母。袭人听了,高兴得合掌念佛。

贾母并没有改变主意,连声说道:“快叫琏儿把那个人请到书房里坐下,把玉拿过来看看,看完就立刻送银子过去。”

贾琏按照贾母的吩咐,把那个人请了进来,像对待客人一样招待他,还说了许多好话表示感谢:“要借你这块玉送到里头给本人看看,谢银一分都不会少你的。”那人只好把一个用红绸子包着的小包递了过去。

贾琏打开一看,可不是那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吗?贾琏平时对这些并不太在意,但今天却想仔细看看。他看了半天,上面的字也好像能认出来一些,比如“除邪祟”之类的。贾琏看了非常高兴,连忙叫下人伺候着,匆匆忙忙地把玉送去给贾母和王夫人辨认。

这会子,整个贾府的人都被惊动了,纷纷赶来争着要看个究竟。凤姐见贾琏走了进来,便迅速从他手中把玉抢了过来,她不敢自己先看,而是直接送到了贾母手里。贾琏笑着说道:“就这么点儿小事,你还不让我来表表功啊!”

贾母接过玉,打开一看,发现这块玉比之前暗淡了许多。她一边用手轻轻擦拭,一边让鸳鸯拿来了眼镜。戴上眼镜仔细一瞧,贾母说道:“真是奇怪!这块玉看着倒是真的,可怎么原本的宝色都没了呢?”

王夫人也凑过来端详了一会儿,却也没认出来,于是便叫凤姐过来看看。凤姐接过玉,仔细端详后说道:“样子倒是挺像的,就是这颜色不太对劲。不如让宝兄弟自己来看看,他肯定能认出来。”

袭人在一旁看着,也觉得这块玉未必是那一块,但她心里盼着是真玉,所以也不敢说出不像的话来。

凤姐见状,便从贾母手中接过玉,和袭人一起拿去给宝玉看。

这时,宝玉刚睡醒,正迷迷糊糊的。凤姐告诉他:“你的玉找到了。”

宝玉睡眼惺忪地接过玉,看都没看,就随手往地上一扔,冷笑道:“你们又想拿假的来哄我!”说着,只是不停地冷笑。

凤姐连忙把玉捡起来,惊讶地说:“这也太奇怪了,你怎么没看就知道是假的呢?”宝玉只是笑而不语。

这时,王夫人也走进了屋里,看到宝玉这样,便说道:“这不用说了。他那块玉是胎里带来的奇异之物,他自然有办法分辨。想来这块玉肯定是有人见了寻玉的帖子,照着样子做的。”大家听了这话,这才恍然大悟。

贾琏在外屋听到这话,立刻大声说道:“既然不是真的,赶紧把东西拿过来,我要亲自问问他!人家出了这样的事,他竟敢来浑水摸鱼!”

贾母立刻出声制止:“琏儿,把东西还给他,让他走吧。那也是走投无路、穷得没办法的人,见咱们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想着趁机赚几个钱,也是人之常情。如今他白白花了钱弄来这假货,又被咱们识破了。依我看,别为难他了,把这块玉还给他,告诉他不是我们要找的,再赏他几两银子。这样,外面的人知道了,才会一有真消息就送来。要是为难了这个人,就算以后真有人拿到真的,也不敢拿来了。”贾琏听了,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那个送玉的人还在外面等着,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心里正七上八下,突然看见贾琏满脸怒气地走了出来。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斗魄星辰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铁血中唐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破晓之征晨曦红楼野心家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开元内卫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异世界三国风云之奇葩争霸我姐大将军,我每周刷新超能力世子请叛逆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指南剑三国:开局获项羽之力,武霸天下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我只是夫子懒妃有毒岳飞之血战中原图清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灵气大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我意外穿越来到了大唐葬元三国:最强谋士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楚汉争鼎开局武力天花板,被公主现场直播器焰嚣张帅教官职场沉浮录苟在妖武乱世修仙那些年西游的兄弟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大周第一狠人明末少年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