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人来了。”
“什么时辰了?”
朱元璋脑袋昏沉,努力揉了揉眼皮,尽力让自己清醒,疲惫之态尽显。
“回陛下,刚过午时,您是否要吃点东西歇息片刻?”
“不必了,直接把人叫进来吧,皇后那里怎么样了?”
“回陛下的话,皇后娘娘刚用过午膳没多久,这会已经睡下了。”
“去传吧。”
“奴婢遵旨。”
朱元璋说罢,再次拿起奏本看了起来,这两天太子无心理政,整日待在皇后那里,朱元璋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起来,让他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四辅官。
“臣邵质,吴伯宗,宋讷,吴沉参见陛下。”
“都起来吧,赐座。”
“臣等多谢陛下赐座。”
“咱这次叫四位爱卿来此,也是有事想要问一问诸位的意见。”
“陛下有所问,臣等定知无不言。”
“不知诸位爱卿可知汉之四辅官?”
四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资历最高的邵质开了口。“四辅官之说臣自然是明白,若臣所记不差,陛下前不久不是才撤了四辅官吗?”
“是咱想差了,咱先前想着找着老学究来帮咱处理政务,提一提建议,可这帮老学究德行是够了,学识也有,但处理政务却是一窍不通,做起事来又束手束脚的。”
“那陛下的意思?”
邵质倒是没多大想法,礼部尚书李叔正刚病死在任上,他才被提拔上来没多久,一个月都不到,正是人生得意的时候。
但其他人可不一样了,吴伯宗现在还是个检讨,宋讷是翰林学士,吴沉是典籍,他们听着朱元璋的意思,刚好又叫了四个人入宫,心里难免加以猜测。
“咱是这么想的,咱准备选一些精通政务的官吏,设立殿阁大学士一职,以正四品授之,帮咱处理一些政务,再从翰林中选一些年轻人帮忙跑跑腿。”
邵质一听心都要凉了,这是尚书没做几天就要被撸下来?
“咱以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三殿两阁为名,设立殿阁大学士,平日里各位该作甚作甚,咱需要的时候,几位能随时帮咱处理政务。”
邵质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尚书的位置还在,就是要多忙碌一些事情罢了,身兼数职这种事他们早就习惯了。
“陛下但有所命,臣等定全力以赴。”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下了。”朱元璋将桌案上早就拟定好的圣旨交给了老朴,看样子朱元璋叫他们来只是通知,而不是商量,毕竟圣旨都准备好了。
“圣旨就不念了,诸位爱卿带回家中就行了,职业办公地点以及俸禄都在上面了。”
朱元璋这道圣旨中,将邵质任命为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是吴伯宗,文渊阁大学士是宋讷,东阁大学士是吴沉,至于文华殿的大学士还没合适的人选,朱元璋还在参谋。
“臣等告退。”
四人美滋滋的捧着圣旨退下了,对他们来说,四辅官并不陌生,混日子的职位罢了,平日里啥都不用干,皇帝需要的时候在一旁给点建议,帮忙整理一下奏本就行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朱元璋创立的殿阁大学士也就比翰林学士高一个品阶,权力非常小。
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有秘书的职责,却没有一丁点秘书的体面,现在你遇到上级的秘书还会给个笑脸呢,那个时候的他们可没有这个待遇。
但就是这么个殿阁大学士的制度,让个机灵鬼给发扬光大了,以至于让以后的大明不是一个,两个丞相,而是三个四个五个!他们被称为大学士,却行使着宰相的权力。
皇帝勤政之时还好,还能做到君臣共治,当皇帝处于懒政或弱势的时候,他们只要十年时间,就能把底层的官吏全给换成自己人!
以至于明朝中后期党政屡禁不止,这一场面当司礼监加入后更甚,往往内阁首辅想要推行政策有所作为,就必须被迫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政治风气极其败坏!
到了明朝中后期,他们斗争的激烈程度甚至到了人气政熄的程度,你人活着政策是这样的,你人死了后新首辅就是另一种政策,谁死就清算谁,把他们身后的人给清理个干干净净,皇帝都插不上手,皇帝差点成了摆设。
这个制度真不能怪朱元璋,朱元璋知道自己该抓什么放什么,所以在他治下的殿阁大学士一直都是合格的机构。
他自己本人也勤政,朱元璋也知道不能给他们票拟批答的权力,后世子孙只要按部就班的照做就行了,但家里总有几个机灵鬼,懒鬼,调皮鬼。
不得不说,老朱身体是真的强,从早上四点钟起床,先是上朝,然后就是不停的批改奏本,一直批到深夜,一般人真顶不住。
“陛下,西安府来消息了。”
又是一天深夜,苦等了好几天的老朱终于等来了西安府的消息,哪怕已经是深夜了也必须要禀报,西安和太原的事情就是老朱现在心里的第一等大事,其他事情都得靠边站,哪怕是河南决堤都得排后面。
“人呢?还不带进来。”
朱元璋精神一振,急忙站了起来。
“奴婢这就把人叫进来。”
朱元璋看着退出去的内官,心情有些不愉,这人眼色还是差了点,自己明明都说了只要是西安和太原来的人直接带进来就行,还让人在外头等着,看样子得让老朴换个人伺候了。
“微臣参见陛下。”
内官也不是真的蠢,他把人带进来后直接就走了出去,还顺手把门给带上了,只不过现在确实太晚了,他也是本着宁愿多问一句也不愿犯错的态度问了一句朱元璋罢了。
“西安怎么样?”
内官刚把门关上,朱元璋就急不可耐的问道。
来人左右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又往前爬了几步,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口。
“曹国公让微臣先回来告诉陛下,秦王无碍,是卫所官兵自作主张,现已伏诛。”
“那就好那就好。”老朱终于松了口气,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安排,甚至和太子闹成这个样子,终于是把自己儿子给保下来了。
“曹国公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京?”
“微臣不知,不过臣回来的时候事情已经处理差不多了,估摸着也就是这十天半个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