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交锋后,陈强意识到必须尽快整合所有信息,形成一份详尽的敌军布防图,为后续行动提供依据。他下令全军在现有营地加强防御,转为暂时固守姿态,同时集中精力进行图上作业。
主营帐内,一张粗糙但面积很大的牛皮铺在临时拼凑的木桌上。陈强亲自主持,赵干、孙立、王琰等骨干围拢在旁。
赵干首先汇报斥候队的多次侦察结果。他用炭笔在牛皮上勾勒出陨星山主脉的轮廓,标出已探明的主要山峰和山脊走向。然后,他点出几个关键位置:
“主峰‘祭天峰’在这里,峰顶隐约有大型建筑轮廓,邪能波动最强。山腰区域,我们确认了七处冥罗教营寨,大致分布在这几个点位。”他在相应位置画上三角形标记,“各寨之间有小路连接,关键路口设有哨塔,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他特别标注了已近距离观察过的两处邪阵位置,并大致画出阵法覆盖范围。“阵法能量影响范围约五十步,内部有发光符文节点,巡逻队会刻意避开。”
孙立补充了关于路径和陷阱的发现:“能通行的主要路径有三条,但都被多重障碍和陷阱封锁。一条沿西侧山谷,但入口有落石机关;一条是东面的之字形坡路,中段布满陷坑和毒刺;最后是我们发现的裂缝密道,相对隐蔽,但极为狭窄。”
王琰则提供了后勤观察:“敌军的补给线似乎来自山后方向,有驮马队痕迹。各营寨均有储水设施,但水源可能受邪能污染。未发现大规模粮草囤积点,推测物资由后方定期输送。”
陈强将静安寺获得的《镇元秘典》残卷铺开,对照地图上的邪阵标记。他指着其中一个符文样式:“根据秘典记载,这种‘聚阴蚀脉’阵,并非铁板一块。其能量汇聚点固然强大,但输送能量的‘脉络’相对脆弱,尤其在阵法边缘,地脉与邪阵的衔接处,可能存在‘气滞点’。若在特定时辰(如地脉能量自然波动的子时或午时),攻击这些气滞点,可能引发小范围的能量紊乱。”
他根据地形和阵法方位,在地图上圈出了几个可能的气滞点位置,大多位于邪阵边缘靠近山崖或溪流的地方。
“此外,”陈强继续分析,“冥罗教布防看似严密,但存在弱点。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正面和易于通行的路径。对于绝壁、密林等天险,依赖阵法多于人力布防。而且,各营寨之间距离较远,支援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快速突破一点,并有效阻滞援军,就能在防线上撕开缺口。”
结合所有信息,陈强开始在地图上添加行动标记。他用朱砂笔标出了潜在的渗透路线:优先利用裂缝密道,向山腰渗透;其次考虑在夜间从东面陡坡利用钩索攀爬,避开主要路径的陷阱。
他还标出了几个优先打击目标:不是营寨主体,而是那些关键的哨塔和邪阵的气滞点。目的是制造混乱,削弱防线,而不是立即强攻堡垒。
“我们的目标不是占领山头,而是穿透防线,抵达祭天峰下。”陈强总结道,“地图显示,祭天峰西南侧有一片相对平缓的鞍部,可能是指挥中心或仪式核心区域。最终突破口,可能在那里。”
他将绘制完成的舆图复制了几份简本,分发给主要将领。“各队依此图进行准备,熟悉地形和目标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开始试探性攻击,验证图中标记的弱点是否准确。”
一幅融合了实地侦察、古籍智慧和战术分析的详细敌情图,就此完成。它不仅是地图,更是下一步行动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