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张诚一家遇害,崔?书房里的那盏孤灯便再未熄得透亮。染血的蔗糖条陈被他压在砚台下,墨迹浸染了“甘蔗七分法”的工笔小楷,像一道永远结不了痂的伤疤。
这日清晨,雨刚停了半日,州衙的皂隶便慌慌张张来报:“通判大人,陈监押差人递了帖子,说是昨夜城南破庙里发现一具男尸,死者身着衙役服饰,腰牌是陈监押麾下巡城队的王三。陈监押说……说是王三素与张诚有私怨,许是怀恨在心,行凶后畏罪潜逃,尸体弃于破庙,特来报备。”
崔?正用银匙搅着微凉的药汁——连日的忧思让他添了咳疾,达娅昨日差人送来的枇杷膏还搁在案头。听罢皂隶的话,他捏着银匙的手微微一顿,瓷勺轻磕在青瓷碗沿,发出一声清脆的“叮”。
“王三?”崔?放下药碗,眉峰微挑,“陈监押倒是会挑时候。张诚头七未过,便急着送来个‘凶手’?”
他转向周安:“去把孙仵作请来。另外,让阿岩带两个精干的弟兄,随我同去破庙。”
破庙位于城南荒僻处,断壁残垣间爬满藤蔓,蛛网蒙尘。正殿中央,一具男尸直挺挺躺着,身着的青布衙役服已被雨水泡得透湿,腰间铁牌“巡城队王三”六字模糊。
崔?蹲下身,借着从破窗透入的天光仔细查看。死者脖颈处有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切口平整,像是快刀所致。但最让他凝目的是——伤口的角度。
“周安,”他唤道,“你看这伤口。若凶手是正面袭击,刀痕当是自左上至右下;可这伤口……”他用指尖比划,“是从右肩斜贯至左颈,更像是……死者转身欲逃时,被人从背后偷袭。”
周安凑近细看,倒吸一口凉气:“大人好眼力!若真是王三与人争执,当是面对面动手,这背后的伤口……莫非是有人嫁祸?”
“嗯。”崔?应了一声,目光扫过尸体手腕。那里有一道新鲜的绳索勒痕,皮肤下泛着青紫色。“再看他手腕。若是拒捕被缚,勒痕该是横向;这却是纵向……像是被人用绳索从身后猛地一拽,生生勒出来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浮尘,对随行的阿岩道:“去查查王三昨日的行踪。他值的是哪班?可有同值的弟兄?昨晚子时至今晨寅时,他在何处?有人证么?”
阿岩躬身领命,转身欲去。
“等等。”崔?又叫住他,“陈监押派来报信的人呢?让他过来回话。”
片刻后,一名身着陈府家丁服饰的瘦高男子被带了进来。他面色苍白,眼神闪烁,见到崔?便扑通跪下:“小的周贵,给通判大人磕头!”
“周贵?”崔?冷冷看着他,“你是陈监押的心腹,他派你来报头功?”
周贵额头抵着青石板,声音发颤:“回大人,监押大人昨夜得报,说城南破庙有异动,便命小的前去查看。小的……小的赶到时,便瞧见了王三的尸首……吓得魂飞魄散,忙跑回来报信……”
“哦?你亲眼所见?”
“是……是的!”周贵不敢抬头。
崔?忽然笑了,笑声里却带着刺骨的寒意:“陈监押倒是心急。王三昨日该当值的是西市的夜巡,对么?”
周贵的身体猛地一僵。
“昨夜西市米铺失窃,”崔?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锤,“巡城司的记录上,写的明明是王三当值。可据我所知,昨夜西市巡逻的,是李四。”
周贵的冷汗“唰”地一下浸透了后背。
“还有,”崔?从袖中取出一块碎银,丢在周贵面前,“你说你是奉陈监押之命去破庙查探。可陈监押若真关心属下安危,为何不亲自走一趟?为何不立刻差人去报官,反而要等你这个小小的家丁‘跑回来’?”
碎银在青石板上滚了两滚,停在周贵手边。他盯着那银子,喉结上下滚动,终于崩溃般地嚎哭起来:“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是……是监押大人逼小的!他说王三偷了库里的银子,畏罪潜逃,让小的……让小的去破庙……找具无名尸……穿上王三的衣裳……小的……小的上有八十老母……”
“住口!”崔?厉声喝断,“带他回州衙,好好‘照顾’。等会儿我亲自审问。”
回到州衙,崔?屏退左右,只留崔安和阿岩。
“陈曙这招,是‘抛砖引玉’。”崔?将王三的腰牌扔在案上,“他想用王三的死,给我一个交代,堵住悠悠众口。同时,也给我敲响警钟——他随时可以再杀一个‘替死鬼’。”
“那……王三的死,真凶是谁?”崔安忧心忡忡地问。
“十有八九,是陈曙自己的人。”崔?目光沉沉,“或许是陈曙的某个心腹,或许……就是陈曙本人。王三偷银子的事,多半是陈曙栽赃。他故意让王三‘畏罪潜逃’,再让周贵‘发现’尸体,将他打造成一个杀张诚后害怕报复、畏罪自尽或逃跑时被杀的凶手。”
阿岩皱眉道:“可大人,若陈监押真杀了张诚,为何不做得更干净些?为何要留下这么多破绽?”
“因为他笃定我查不到真凭实据。”崔?缓缓踱步,“张诚遇害时,凶手显然是精心策划,一击致命,不留活口。现场……或许被清理过。但陈曙低估了我,也低估了邕州百姓。”
他停下脚步,看向阿岩和周安:“陈曙以为,杀一个张诚,就能吓倒我。他错了。张诚的血,只会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他的真面目。他要玩阴的,我便陪他玩到底!”
暮色四合,邕江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一艘挂着僮人图腾的乌篷船,悄然停靠在州衙后巷一处隐秘的码头。
舱内,点着两盏幽绿的桐油灯。达娅斜倚在铺着兽皮的软榻上,指尖捻着一串深褐色的槟榔,眉头紧蹙。
“他又去破庙了?”身旁,一个身着青衫、面容清秀的僮族青年轻声问道。他是达娅的弟弟,阿朗。
达娅点了点头,将槟榔核吐在铜盂里:“嗯。陈曙抛出了王三做替死鬼,想蒙混过关。崔大人……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那……我们的人查到什么了?”阿朗问。
“陈曙最近与桂州来的一个姓钱的商人来往密切,隔三差五便在陈府后园的密室密谈。”阿朗压低声音,“那钱商人,据说是广南东路一个大盐商的代理人。还有,陈曙的亲兵队长赵魁,最近手头阔绰得很,上个月刚在城里买了座三进的大宅子。”
达娅秀眉微蹙:“盐商……桂州……”她沉吟片刻,对阿朗道:“你去一趟桂州,想办法查查那个钱商的底细。尤其是他与陈曙的往来,还有他运进邕州的货物清单。”
“是。”阿朗领命。
达娅又从袖中取出一支成色极好的翡翠簪子,递给阿朗:“把这个交给崔大人。就说……就说让他多加小心,陈曙最近可能会有异动。告诉他,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阿朗接过簪子,有些犹豫:“阿姐,这样……会不会太明显了?让外人知道了,只怕对您……”
“无妨。”达娅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崔大人是邕州的希望。若他倒了,陈曙这伙蠹虫只会更加猖獗。我们僮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百年,难道还要继续受这些贪官污吏的欺压不成?”
她走到窗前,望着州衙方向灯火摇曳的窗棂,轻声道:“张诚夫妇……还有个孩子。我听说,张夫人临终前还紧紧抱着才两岁的孩子……”声音微微发颤,“崔大人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样的人,不该就这么倒下。”
与此同时,邕州军营。
阿岩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士兵短打,正与几个正在操练的年轻士兵摔跤。他身材魁梧,膂力过人,几个回合下来,便将对手按在地上。
“阿岩哥,你这手力气,真是越来越大了!”一个年轻士兵笑着爬起来,递过水囊。
阿岩接过水囊,仰头灌了几口,抹了把脸上的汗:“那是自然!等过些日子,蒙力教咱们那套‘邕江拳’练成了,保管把陈监押那帮只会欺压百姓的软蛋打得屁滚尿流!”
“阿岩!”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满脸虬髯的汉子走了过来,正是阿岩在军中的好友,百夫长石磊。
“找我有事?”阿岩问道。
石磊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赵魁那厮,最近又在克扣咱们的军粮了!”
“什么?”阿岩脸色一沉。
“昨天发的糙米,掺了至少三成的麸皮和沙砾!”石磊啐了一口,“老子牙齿都快硌掉了!还有,上个月答应补发的那两贯军饷,拖到现在也没影!”
阿岩眼中寒光一闪。他这段时间借着“训练勇士”的名义,暗中联络了不少被陈曙欺压、克扣军饷的底层士兵。这些人大多与他一样,出身贫苦,对陈曙的所作所为早已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
“石磊哥,你放心。”阿岩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件事,我自有计较。”
当晚,阿岩辗转来到一处偏僻的民宅。这里是他在军中发展的几个骨干的秘密联络点。
“兄弟们,”阿岩开门见山,“咱们在军中熬了这么多年,熬出了什么?是陈曙的脸色,是发霉的军粮,是永远填不满的窟窿!”
众人闻言,皆面露愤懑之色。
“陈曙为什么能一手遮天?”阿岩继续道,“因为他手里有兵权!可如果我们手里,也有一支真正能打仗、听指挥的队伍呢?”
他压低声音:“崔通判大人,已经秘密下令,要组建一支‘邕州锐士营’。只等时机成熟,便会将咱们这些人,以及军中所有不愿再受陈曙欺压的兄弟,都编入其中!就像邕江军那样。”
“真的?!”众人精神一振。
“千真万确!”阿岩用力点头,“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陈曙克扣军饷、私吞军资的证据!他勾结外人、图谋不轨的证据!”
“可是……赵魁那厮盯得很紧,咱们怎么动手?”有人小声问。
阿岩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可以‘帮’他一把。从今天起,咱们故意在账目上多报一些损耗,在粮库里制造一些‘意外’的损失。同时,想办法弄清楚,陈曙藏在哪个秘密账户里的赃银。”
“这……能行吗?”
“事在人为!”阿岩攥紧拳头,“崔大人说过,对待敌人,要像寒冬腊月刮过冰封土地的北风,要狠狠地、毫不留情地刮过去,才能把那些盘根错节的毒草连根拔起!”
几日后,州衙公堂。
崔?端坐案后,两侧衙役手持水火棍,肃穆无声。陈曙则大马金刀地坐在客位上,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公堂之上,跪着一个形容猥琐的中年男子,正是被崔?连夜审讯后招供的王三的顶头上司——巡城队队长李四。
“大人饶命啊!”李四哭喊道,“王三……王三确实是小的手下!可……可他的死,真的与我们无关啊!是……是陈监押!是陈监押逼小的做的!他说张诚知道了他私通桂州盐商的秘密,要灭张诚的口,还要……还要小的帮他顶罪!”
陈曙闻言,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扶手:“放肆!李四,你血口喷人!竟敢在通判大人面前污蔑朝廷命官!”
崔?却仿佛没看见,只是淡淡地瞥了陈曙一眼,对李四道:“你可知,诬告朝廷命官,是何等重罪?”
李四吓得浑身一哆嗦,连忙磕头:“小人不敢!小人说的句句属实!陈监押与桂州钱商私下交易,每月都有大笔银钱往来!那钱,都进了陈监押的私囊!还有,陈监押的亲兵队长赵魁,最近也在暗中收取桂州商人的贿赂,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崔?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传赵魁!”
片刻后,赵魁被五花大绑地押了上来。他脸色煞白,双腿发软。
“赵魁,”崔?声音冰冷,“你可认得这个人?”他指向李四。
赵魁抬头一看,正是平日里被他欺压的巡城队小官,心中一虚,连忙道:“回……回大人,认得……他是巡城队的李四……”
“好。”崔?点了点头,“那你可知,他为何要诬陷陈监押?”
赵魁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小人不知!大人明鉴,小人……小人只是奉命行事啊!”
“奉命行事?”崔?冷笑一声,“奉谁的命?是奉陈监押的命,还是奉你那‘八竿子打不着’的桂州钱商的命?”
此言一出,赵魁顿时面如死灰。
就在这时,陈曙突然站起身,厉声道:“崔?!你休要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敢指控本官通敌受贿?!李四和赵魁,都是你的人,你屈打成招,栽赃陷害本官!”
崔?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陈曙:“陈监押此言差矣。人证物证俱在,岂容你狡辩?本官这里,还有一份密报。”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展开念道,“‘陈监押亲启:三月二十八日,桂州货船已至左江码头,货品已由赵队长验收入库,银钱一万两,即刻交割。钱记。’这封信,是从陈监押书房的暗格里搜出来的。”
陈曙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崔?继续道:“此外,本官还查到,陈监押利用职权,长期克扣邕江军军饷,累计金额已达白银三万两之多!这些银子,大部分都流入了你和钱记的腰包!”
“你胡说!我没有!”陈曙色厉内荏地吼道。
“有没有,搜搜看便知。”崔?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来人!立刻去陈府搜查!重点搜查书房、卧室,以及所有可能藏匿账簿、银钱的地方!还有,将赵魁、李四,以及陈府的所有家丁、护卫,全部带回州衙审问!”
陈曙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猛地拔出腰间佩剑,便要向崔?扑来!
“保护大人!”一直守在堂外的蒙力大喝一声,与几名护卫一拥而上,死死将陈曙按倒在地。
冰冷的铁索,“咔嚓”一声,锁住了陈曙的手腕。
他疯狂地挣扎着,嘴里发出野兽般的嚎叫:“崔?!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崔?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冰冷如霜:“陈曙,你的末日到了。张诚的血,邕州百姓的血,该到清算的时候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邕州城楼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辉。
崔?站在州衙后堂的窗前,手中摩挲着达娅送来的那支翡翠簪子,温润的触感让他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
“大人。”阿岩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陈曙的家已经抄了。除了那三万两白银,还搜出了他私通桂州盐商的大量账簿、信件,以及与桂州某些官员勾结的证据!”
崔?点了点头:“辛苦了。”
“还有,”阿岩继续道,“我们在军中也搜到了一些陈曙安插的眼线和收受贿赂的凭证。大部分士兵听说陈曙倒台的消息,都十分振奋,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大人,组建锐士营!”
崔?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传我命令,明日一早,于校场召集所有愿意留营的士兵,宣布组建‘邕州锐士营’编入邕江军,由蒙力担任统领,你担任副统领。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是!”阿岩大声应道,转身离去。
崔?望着阿岩消失在门口的背影,他知道,这场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陈曙在邕州经营多年,根基深厚,背后或许还有更复杂的势力。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坚守初心,为民请命,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窗外,晚风吹拂,带着一丝清凉。崔?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邕州的田野上,甘蔗林将连成一片,榨糖坊里将飘出甜蜜的香气;城墙上,将站满一身戎装、精神抖擞的“邕州锐士”;百姓的脸上,将洋溢着安居乐业的笑容。
这,便是他崔?,来到这偏远南疆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