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堂的传讯令如同一块冰冷的玄铁,沉甸甸地落在凌皓手中。其上联合签署的印章和严谨的措辞,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在规则框架内的正式较量,而非孙长老个人情绪的宣泄。
木执事和李长老得知消息后,再次急匆匆赶来,脸上写满了担忧。
“凌师侄,戒律堂那帮老古板可不好对付!他们最重规矩,咬文嚼字,而且对非传统的东西向来排斥!这次质询,怕是来者不善啊!”木执事忧心忡忡。
李长老也吹胡子瞪眼:“肯定是孙老鬼捣的鬼!拉拢了戒律堂的那几个顽固家伙!凌师侄,要不老夫去请掌门出面?”
凌皓却显得异常平静,他仔细看了看传讯令上的条款和要求,甚至嘴角还勾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二位师叔不必担心。”凌皓将传讯令收起,“既然是依规质询,那便按规矩来。正好,我也有些关于‘宗门资源优化配置’和‘创新成果评价标准’的建议,想向戒律堂和长老会提一提。”
木执事和李长老面面相觑,都这个时候了,凌皓想的居然不是如何为自己辩解,而是要去提建议?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师侄,你…你有把握吗?”木执事迟疑地问。
“法治社会…呃,宗门法治,讲究证据和逻辑。”凌皓淡定道,“我们所做一切,皆有据可查,有例可证,合乎掌门特许之权,且成果斐然。他们若按规矩来,我们便陪他们按规矩来。他们若不按规矩…”
凌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那我们更要教会他们,什么叫规矩。”
他的自信感染了木执事和李长老,两人虽然依旧忐忑,但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慌乱。
送走二人,凌皓并未立刻开始准备质询答辩,而是先将注意力放回了承钧的训练和小树的治疗上。在他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才是应对一切质疑的最有力武器。
承钧的进步速度依旧惊人。在科学训练法的全方位加持下,他几乎每一天都能给凌皓带来新的惊喜。
五行循环稳定时间已经突破到了一炷香! 灵气吸收杂质率下降到了30%以下! 能量操控精度评分达到了40\/100,已经能勉强同时操控三颗不同属性的能量小球进行简单的轨迹运动! 其修为也巩固在了炼气二层巅峰,距离三层只有一步之遥!
这种效率,别说伪灵根,就是比起很多下品真灵根弟子都毫不逊色!而且他的根基之扎实,灵力之纯净,远超同阶。
承钧自已也彻底褪去了过去的自卑和怯懦,变得自信而沉稳。科学的训练方法不仅提升了他的实力,更重塑了他的思维模式。他学会了用数据看待问题,用逻辑分析困难,心态更加积极乐观。
他甚至开始尝试在训练中加入自已的一些小想法,比如调整某个导引动作的角度以更好地刺激特定经脉,或者尝试不同的灵食搭配看看能量吸收效率是否有变化,然后拿着数据来找凌皓讨论。
凌皓对此非常鼓励。科学的精神就在于不断的探索和试错。
而小树那边的治疗,在经历了最初的谨慎试探后,也开始进入小步快跑的阶段。
凭借着升级后的“七代目”强大的监控和控制能力,凌皓团队开始小心翼翼地增加对“生面”的刺激强度和范围。
从肝脏区域,慢慢扩展到心包经、肾俞穴…
从稀释十倍的青玉芝灵液,慢慢提高到稀释八倍、五倍…
从每次注入1秒,慢慢延长到2秒、3秒…
过程依旧如履薄冰,好几次都险些引发死气反噬,都被“七代目”的瞬时抑制系统和木执事他们的及时出手强行稳住。
但回报也是巨大的!小树体内代表生机的绿色区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但坚定地扩大着!虽然依旧无法与庞大的死气领域相比,但却不再是之前那样奄奄一息,而是变得充满活力,甚至开始自发地、极其缓慢地转化和吸收周围的死气!
小树的气色明显好转,虽然依旧瘦弱,但脸上多了几分血色,眼神也更加明亮有神。他甚至已经可以短暂地离开玉榻,在旁人的搀扶下走几步了!
这一切的变化,都被“七代目”忠实地记录下来,形成了厚厚一叠的数据报告和治疗日志。这些,都是凌皓准备在质询会上扔出的“重磅炸弹”。
然而,凌皓这边高歌猛进,却在不知不觉中,给灵溪宗的底层弟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承钧的飞速进步,像是一个标杆,立在了所有资质普通甚至低下的弟子面前。
以前,大家资质都差,一起躺平,一起做杂役,虽然没什么前途,但也没什么压力。
可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五行废柴”阿土,居然靠着那什么“科学训练法”,短短一两个月就脱胎换骨,进步速度快得吓人!
这一下,就卷起来了啊!
尤其是那些和承钧相熟的杂役弟子,感受最为直观。
“喂,你看阿土…现在该叫承钧师兄了,他刚才过去,那气息…怕是快炼气三层了吧?” “我的天…两个月前他还跟我们一起挑水呢…” “听说他每天卯时就起,子时才睡,训练排得密密麻麻,吃饭都按秒算…” “何止!我上次偷偷看到他在那里对着几个光球挤眉弄眼,一练就是一个时辰!吓死人了!” “这…这也太拼了吧?!这科学训练法…是自虐法吧?”
一开始是震惊和羡慕,然后…就是焦虑和模仿。
既然阿土行,那我是不是也行?
于是,灵溪宗底层悄然掀起了一股“科学修炼”的模仿潮。
虽然他们得不到凌皓的亲自指导和“七代目”的实时监控,但凌皓讲坛上公开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却被他们疯狂地运用起来。
弟子们开始研究“灵食搭配”了,膳房门口常常为了抢最后一份“清蒸金须鱼”而排起长队。 弟子们开始尝试“冥想休憩”了,晚上宿舍里打坐的人多了,打呼噜的人少了。 弟子们开始注重“训练计划”了,甚至有人模仿承钧,给自已制定了严格到变态的作息表,贴在床头。 弟子们也开始学着“记录数据”了,虽然只是粗糙地记录今天修炼了多久,气感强了几分,但至少有了这种意识。
整个外门和杂役区的修炼风气,为之一变!从前那种散漫、得过且过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张、高效、甚至有些狂热的修炼氛围。
当然,盲目模仿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有人因为强行冥想代替睡眠,导致精神萎靡; 有人因为胡乱搭配灵食,吃得体内灵气冲突,上吐下泻; 更有人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加大训练强度,结果练到经脉受损…
但这些,并没有阻止大家“科学修仙”的热情。反而因为出现了问题,跑去听凌皓讲坛、试图从中找到解决办法的人更多了!
凌皓的讲坛场场爆满,甚至需要提前占座。他不得不将一些基础原理制作成玉简,低价售卖,依然供不应求。
“卷王”之名,不胫而走。
只不过,这个“卷王”最初指的是承钧,后来逐渐变成了指代凌皓所倡导的这种高效、自律、数据化的修炼方式本身。而凌皓,则被尊为了“卷王之王”…
这股风潮,自然也引起了上层更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以孙长老和戒律堂为首的保守派,对此深恶痛绝,认为凌皓是在煽动弟子,制造焦虑,破坏宗门原有的平和修炼氛围,甚至扣上了“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帽子。
而另一些思想相对开明、或者门下也有普通弟子受益的长老(如木执事、李长老,甚至丹堂钱长老),则持不同看法,认为弟子们修炼热情高涨是好事,出现问题是自身理解偏差或操作不当所致,不能因噎废食。
双方争论不休,矛盾逐渐公开化。
而这一切的风暴中心——凌皓,却依旧淡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研究、教学。
他甚至抽空,真的起草了一份《关于优化宗门资源分配与建立创新成果评价体系的建议书》,准备在质询会上一起提交。
终于,三日之期已到。
这一日,戒律堂大殿气氛肃穆。孙长老面无表情地端坐主位,身旁是几位同样面色严肃的戒律堂执事长老。下方两侧,还坐着一些被邀请来旁听的其他堂口长老,包括脸色不太好看的钱长老、以及面带忧色的木执事和李长老。大殿中央,设有一个答辩席。
巳时正,凌皓准时踏入戒律堂大殿。
他今日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内门弟子服饰,身姿挺拔,步伐沉稳,脸上带着平静而自信的笑容。他的手中,没有拿任何辩护状纸,只拿着几枚看似普通的玉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孙长老冷哼一声,率先发难,声音冰冷:“凌皓,弟子联名举报你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人心,致使宗门风气浮躁,弟子修炼事故频发!更指控你滥用职权,大肆占用珍稀资源,用于你那未经证实、哗众取宠的研究!对此,你有何辩解?”
凌厉的指控,如同冰刀,直刺而来。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空气仿佛凝固。
凌皓迎着孙长老冰冷的目光,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躬身一礼。
“回禀孙长老,各位长老。”他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却自带一股力量,“弟子,无罪。”
“相反,弟子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于宗门!”
语惊四座!
好家伙,上来就直接否定指控,还自诩有功?!
孙长老气得差点拍桌子:“狂妄!有功?搅得宗门上下鸡犬不宁,叫有功?浪费那么多感魂玉、空晶石,叫有功?!”
凌皓依旧淡定,缓缓举起手中的一枚玉简。
“是否有功,是否浪费,空口无凭,请允许弟子,用数据说话。”
“此玉简中,详细记录了过去七十二日内,弟子所消耗的所有宗门资源清单,以及…这些资源投入所产生的各项‘成果’及‘价值评估’。”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陡然提高:
“包括:成功诊断并稳定疑似‘幽冥死气’缠身、先天变异灵根弟子一名,为其找到一线生机,此病例之价值,诸位长老可自行评判!”
“包括:成功指导‘惰性土金灵根’弟子一名,使其成功引气入体,突破至炼气三层,其灵气纯度经器堂李长老认证,堪比上品灵根!”
“包括:成功指点‘元灵体’偏向弟子一名,为其指明道途!”
“包括:协助丹堂解决批量筑基丹炼制事故,避免重大损失,维护宗门信誉!”
“包括:为超过三百人次弟子提供修炼问题咨询与改进方案,其中七十二人反馈修炼效率获显着提升!”
“包括:建立‘灵草能量频谱数据库’雏形,收录常见灵草三百余种,为丹方优化与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包括:撰写《修真基础科学原理》讲义的础三篇,开启弟子思维,激发创新活力!”
凌皓每说一项,就停顿一下,目光扫过众人震惊的脸庞,尤其是孙长老那越来越难看的脸色。
“上述一切成果,皆可查证,皆有数据、有人证、有物证!”凌皓语气斩钉截铁,“弟子消耗之资源,或有珍稀者,然其产出之价值,远超投入!敢问孙长老,此等投入产出比,可称‘浪费’?!”
“至于所谓‘蛊惑人心’、‘致使修炼事故’…”凌皓又举起另一枚玉简,“此乃弟子整理的《科学修炼常见误区及安全规范》,已在讲坛反复强调。部分弟子急于求成,未得精髓而盲目模仿,出现些许问题,实乃难免。正如弟子学习御剑亦可能摔伤,岂可归咎于剑诀本身?正因如此,才更需正确引导与规范,而非因噎废食,扼杀创新!”
他一番话,有理有据,数据翔实,逻辑严密,怼得孙长老哑口无言,脸色铁青!
大殿内一片寂静,各位长老神色各异,显然都被凌皓抛出的这一连串成果震撼了。
然而,孙长老毕竟老辣,很快抓住另一个点:“哼!巧舌如簧!纵然你有些许微末之功,但你那套‘科学’之道,与传统修炼之法格格不入,长此以往,必动摇我宗门根基!此乃大道之争,非是区区资源得失可计!”
他终于图穷匕见,将问题上升到了“道统”的高度!
这才是最致命的指控!
所有长老的目光再次聚焦凌皓,看他如何应对这顶大帽子。
凌皓深吸一口气,知道真正的决战,此刻才刚刚开始。
博士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举起了第三枚玉简。
“关于大道之争…弟子恰好,也有一些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