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十七分,指挥车内依旧灯火通明。
林晚秋没有睡,也不可能睡着。
她靠在副驾驶座上,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像一条冰冷的毒蛇,缓缓吐露着致命的信。
这是技侦部门下午传来的第一份GpS轨迹分析图。
一辆黑色的奥迪A6L,赵志远的公务配车。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辆车有三十七次于深夜十一点后驶入市郊的废弃工业园区。
其中,有二十九次的最终停驻点,是“恒瑞物业”那栋烂尾楼的地下车库。
平均停留时长,四十三分钟。
每一次的停留节点,与专案组从银行调取的可疑资金转移的时间节奏,高度吻合。
铁证如山。
陈秘书站在一旁,声音压抑着激动:“林处,可以收网了!直接将这份报告提交给省纪委,就足以对赵志远启动立案调查!”
林晚秋却缓缓摇了摇头。
她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将所有轨迹数据、时间节点、停留时长打包,做成了一个高度加密的压缩文件。
“现在上报,太直接了。”她的声音在寂静的车厢里显得异常清晰,“赵志远在市委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我们以‘GpS追踪’这种敏感手段获取的证据,一旦提交,他必然会反咬我们程序违规,甚至引发高层对我们调查方式的争议,反而会拖慢进度。”
她要的,从来不是一时的胜利,而是釜底抽薪。
她打开一个全新的文档,十指翻飞,迅速起草了一份题为《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公务用车及八小时外出行备案制度的几点建议稿》。
文稿内容详实,引经据典,从制度建设的高度,论证了当前干部出行管理存在的漏洞与风险。
而在文稿的最后,她将那个加密的GpS数据压缩包,作为“风险案例匿名附件”,悄然嵌入其中。
凌晨四点五十分,这份看似寻常的建议稿,通过省纪委办公厅内部的“工作建议”专用通道,无声无息地上传了。
它不会被当成一份举报材料,而是一份来自基层督导员的、富有建设性的“工作思考”。
既规避了直接举报可能引发的程序纷争,又确保了这份“炸弹”能以最稳妥、最合理的方式,呈现在有资格拆解它的人面前。
上午九点整,青禾县政府内网的置顶通知栏,准时弹出了一条加粗的红头消息:根据省纪委年度工作安排,将于三日内派遣“基层财务规范化建设专项调研工作组”赴青禾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
消息一出,平静的表象被瞬间撕裂。
县财政局、人社局的办公楼彻夜灯火通明,所有人被召回,连夜组织“补录”和“完善”近三年的财务台账。
审计局的碎纸机更是从清晨开始就没停过,一些存放着原始审计底稿的库房,突然传出“线路受潮,需紧急除湿”的消息,闲人免进。
林晚秋对此早有预料。
她坐在指挥车里,神情平静地看着陈秘书调出的一份后台数据。
昨夜,就在她提交建议稿的同时,她已授意陈秘书联系省里的技术专家,以“常规设备维护,预防网络攻击”为由,在县政务云平台的服务器上,悄悄部署了一套临时日志镜像系统。
任何账户的任何操作,尤其是删除指令,都会被完整地、不可逆地复制下来。
“林处,您看这里。”陈秘书的手指点在屏幕上的一行代码上,声线因紧张而绷紧。
林晚秋凑过去,目光如炬。
日志显示,从凌晨五点开始,针对扶贫项目相关数据的批量删除指令,如同雪片般涌入系统。
但发出这些指令的,并非财政局长或人社局长他们本人的实名账户。
所有指令,都来自一个名为“FZY09”的临时权限组。
而这个权限组的创建时间,是昨天傍晚六点二十三分——恰好是赵志远那通威胁电话挂断后的第十分钟。
“FZY09”,三个简单的字母与数字组合,像一把沾着血的钥匙,打开了通往真相的最后一道门。
林晚秋的“真实之眼”虽然无法穿透屏幕,但她能清晰地“看”到,身旁的陈秘书在读出这个账户名时,背脊的肌肉瞬间收紧,那是一个人看到致命破绽时,无法掩饰的生理应激反应。
够了。
中午十二点,林晚秋没有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突然召集全体核查组成员,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我宣布,”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从今天起,所有‘幽灵用工’涉案的个人银行账户、对公账户的冻结与资金划转权限,全部上收至省级监控平台统一管理。县级各单位,仅保留查询权。”
更绝的是,她特意安排会议的直播信号,直接接入了县纪委的监控指挥大屏,并提前“礼貌”地发短信通知了赵志远:“专项核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今日中午召开案情通报会,欢迎赵秘书长随时列席指导。”
果不其然,会议开始不到半小时,赵志远办公室的座机电话就打了进来。
他没有打林晚秋的私人手机,而是选择了会议室的公用电话,意图让所有人听到他的“指示”。
“林处长,账户冻结的决定是不是太仓促了?”赵志远的声音透过免提喇叭传出,依旧维持着温和的表象,“我担心会影响到我们县正常务工人员的工资发放,引发不必要的群体性事件。”
林晚秋当着全体成员的面,从容地拿起话筒,语气恭敬得无懈可击:“赵秘书长请放心,我们纪委办案,向来讲究精准打击。我们只冻‘死人’的账户,活人的工资,一分都不会少。”
她顿了顿,在即将挂断电话的前一秒,用一种只有贴着听筒才能听清的音量,轻声加了一句:
“您说是不是?”
话筒那头,长达两秒的死寂。
紧接着,传来一声极轻微、却无比清晰的金属磕碰声。
“哐当。”
像是有人失手,让一支价格不菲的钢笔,从颤抖的指间滑落,重重地砸在了桌面上。
下午三点,林晚秋驱车,亲自前往县档案局,目标是调取“恒瑞物业”最初的工商注册及房产登记原始卷宗。
车行驶在路上,陈秘书坐在副驾,低声汇报:“林处,刚刚移动基站的信号监测有结果了。就在您开会的时候,赵志远的办公室座机,连续拨出了三个经过特殊加密的号码。前两个无法追踪,最后一个的归属地,是省城。”
林晚秋面无表情,似乎早已料到。
她没有直接去档案局,而是让司机临时改变路线,绕行至一段僻静无人的环山公路。
车停稳后,她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一部从未在任何人面前使用过的备用手机。
开机,找到一张照片,点击发送。
照片的接收方,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预警系统的一个预设联系人。
照片的内容,是她前几天深夜独自探查烂尾楼时,在地下车库一个隐蔽角落拍下的。
画面中,那辆黑色奥迪A6L的车尾保险杠上,有一处不起眼的贴纸破损,破损下,清晰地露出了车牌尾号的三个数字——“867”。
这与技侦部门GpS记录中锁定的那辆公务用车,完全一致。
这是她第一次,绕开省纪委,主动向更高层释放“已掌握核心物证”的信号。
目的不是求援,而是彻底断绝赵志远从省内关系网寻求庇护的所有可能,逼他,或者他背后的人,立刻做出最原始、最不理智的反应。
傍晚六点四十分,暮色四合。
林晚秋刚回到镇政府的临时办公室,一份加急的技侦密报就送到了她的手上。
报告显示,赵志远的私人手机,在十五分钟前,有一次高强度的数据上传记录,Ip地址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境外的加密邮件服务器。
技侦部门成功截获了这份名为“情况说明_终版.pdf”的文件。
经过紧急解析,文件内容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竟是一份针对王建国案全过程的“自辩材料”,洋洋洒洒数万字,详细描述了他是如何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手下人蒙蔽,并将套取扶贫资金的所有责任,全部推给了“执行层面个别干部利欲熏心、擅自做主”。
而最关键的,是这份文档的电子属性。
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该文档的最后一次编辑保存时间,为今天上午十一点零三分。
——正是林晚秋在会议上宣布上收账户冻结权限之后,赵志远那支钢笔掉落之前。
林晚秋盯着屏幕上的时间戳,良久,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她转头对陈秘书说:“立刻起草一份《关于建立重大廉政风险事项调查期间信息留痕通报机制的紧急通知》,发给所有涉案单位。明确规定,自即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向上级机关报送的、与本次核查相关的任何形式的书面或电子材料,必须同步抄送我这个专案组组长。”
通知的电子版尚未下发,她已在心里为这份文件写下了第一条批注:当一个人还没有被正式调查,就开始为自己奋笔疾书地写辩护词时,他就已经,认输了。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夜色如墨,洗净了天空,却洗不净人间的污浊。
一辆黑色奥迪A6L悄无声息地滑出市区,没有开往市委大院,也没有回赵志远的家,而是拐上了一条通往邻市的国道。
行驶了十几公里后,它突然打了个转向灯,驶离主路,汇入了一条地图上都没有明确标识、更没有任何监控探头的乡间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