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雷霆出手,人赃并获查处劣布商贾,并将“霓裳阁”坚决扞卫品质、配合官府打击奸商的行为作为正面典型加以褒扬,此消息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京城商界与贵眷圈中激起了远超预期的巨大涟漪。
“霓裳阁”这三个字,在原本就代表着“风尚”、“独特”与“尊贵”的基础上,又被牢牢地烙上了“诚信”、“重质”、“有担当”的金字招牌。
事发后的这几日,“霓裳阁”店内迎来了一波更为汹涌的客流。与之前单纯追逐新品、限量款的热情不同,此番前来的客人,眼中更多了几分信赖与认可。
“苏东家真是了不起!听说那伙奸商的布料,乍一看跟真的似的,可杨大掌柜硬是在光下一眼就辨出了真假!这份眼力,这份对品质的坚持,真是令人佩服!”一位刚成为“雅集会员”不久的夫人,在店内挑选衣物时,忍不住对陪同的侍女赞叹道。
那侍女训练有素,微笑着回应,语气中带着与有荣焉的自豪:“夫人过誉了。我们东家常说,‘霓裳阁’立足之本,首重诚信与品质。莫说是大批进货,便是有一丝一毫的不妥,也绝逃不过杨大掌柜和各位师傅的法眼。绝不能让不好的东西,坏了客人们的信任和‘霓裳’的声誉。”
“正是这个理儿!”旁边另一位正在试戴新首饰的小姐闻言转过头来,接口道,“如今这世道,鱼龙混杂,能像‘霓裳阁’这般,不仅东西好,更能把关严、有风骨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在这里买东西,心里踏实!”
类似的对话,在店内各处悄然进行着。客人们口耳相传的,不仅仅是“霓裳阁”衣饰的华美,更是其背后那份对品质近乎偏执的坚守和光明磊落的行事风格。这种源自“诚信”的口碑,比任何华丽的宣传都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不仅老客更加坚定,许多原本还在观望,或因之前降价风潮对“霓裳阁”价格略有微词的潜在客人,也纷纷被这股“诚信”之风吸引而来。她们或许一开始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来看看这个“连官府都褒扬”的店铺究竟有何不同,但一旦踏入店内,亲身感受到那无可挑剔的品控、细致入微的服务和独特高雅的环境,便迅速被征服,成为了新的拥趸。
店内的流水记录再次攀上一个新的高峰,而且客单价稳定,成交率极高。更令人欣喜的是,高级会员的申请数量也显着增加,许多新客人都明确表示,希望尽快提升等级,以享受更专属的服务和权益,仿佛成为“霓裳阁”的核心会员,本身就成了“有眼光”、“重品质”的象征。
这一日午后,苏挽月在汀兰水榭书房内,听着挽星汇报近几日的营业情况和市场反响。
“姑娘,经此一事,咱们‘霓裳阁’的名声算是彻底立住了。”挽星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如今外面都说,咱们是京城商界的一股清流呢!连带着之前那些关于咱们价格高的非议,也几乎听不到了。大家都说,贵有贵的道理,‘霓裳阁’的东西,值这个价!”
苏挽月神色平静地翻阅着账册,对于这样的结果,她并未感到意外。在她前世的商业认知中,诚信和品质永远是品牌最坚实的基石,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她淡淡道:“意料之中。经此一役,算是彻底与那些鱼目混珠之辈划清了界限。日后,我们的路会更好走,但盯着我们的眼睛,也会更多。”
“姑娘说的是。”挽星收敛了兴奋,正色道,“奴婢会吩咐下去,让店里所有人不得因此骄矜,服务需更加用心,品质把控需更加严格,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嗯。”苏挽月满意地点头,“另外,江南那边,顾公子近日可有新的消息来?”
“正要禀告姑娘。”挽星回道,“顾公子昨日有信到。信中说,江南那边听闻了京城之事,对姑娘和咱们‘霓裳阁’更是敬佩有加。那几家核心合作织坊,如今将咱们的订单视为最高优先级,确保品质万无一失。而且,因为咱们此次表现出来的担当和信誉,又有两家实力、口碑都不错的织坊主动找到顾公子,希望能与咱们建立合作。顾公子正在仔细考察,不日将有详细汇报。”
“很好。”苏挽月唇角微勾。危机化解之后,带来的往往是更广阔的机遇。供应链的巩固与拓展,对于“霓裳阁”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正说着,杨秉正也从店里回来,脸上带着红光,显然是心情极好。“东家!您真是神机妙算!”他一进门就忍不住夸赞,“如今咱们店里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好些个老主顾都说,以后买衣裳首饰,就认准咱们‘霓裳阁’了,放心!”
苏挽月看着他,温言道:“此番杨掌柜辛苦了。若非你火眼金睛,当场识破奸计,我们也不会如此顺利。”
杨秉正连忙摆手:“东家言重了!这都是老杨分内之事!再说了,要不是东家您运筹帷幄,定下这‘请君入瓮’的妙计,老杨我就是眼睛再毒,也没处使力气去啊!”他言语朴实,却透着由衷的敬佩。
“对了,东家,”杨秉正想起一事,又道,“这几日,陆续有几家之前与咱们没什么往来、但在京城也算有些名号的银楼和绸缎庄,派人递了帖子,想邀老……邀我过府一叙,言语间颇为客气,似乎是有结交合作之意。”他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代表着“霓裳阁”的匠作门面,言行也谨慎了许多。
苏挽月闻言,并不意外。商界最是现实,“霓裳阁”如今风头正劲,声誉鹊起,自然有人想攀附结交,或寻求合作机会。“此事你可酌情应对。若对方确是诚信经营、有一定实力的,不妨接触,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些辅助的原材料或加工服务。但核心技术和设计,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具体的,你可与挽星商议着办。”
“是,东家!老杨明白!”杨秉正郑重点头。
可以说,经过劣布商欺诈风波的反向洗礼,“霓裳阁”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品牌升华。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售卖精美衣饰的店铺,更成为了“品质”、“诚信”与“格调”的代名词。这种深入人心的商誉,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和坚不可摧的客户忠诚度。
就连苏府之内,气氛也略有微妙变化。苏文渊下朝回府后,竟难得地主动去了汀兰水榭一趟,虽未明说,但言语间对苏挽月处置此事的手段和带来的正面影响,表示了隐晦的认可。连带着府中下人对待赵婉娘与苏挽月,更是敬畏有加。
而在“霓裳阁”对面茶楼那间熟悉的雅间内,周文博已有许久未曾出现。据闻周家名下产业的生意愈发清淡,尤其是高端客户,几乎流失殆尽。周文博似乎彻底沉寂了下去,不知是在舔舐伤口,还是在酝酿着更深的阴谋,但至少短期内,他已无法对“霓裳阁”构成实质威胁。
柳承志那边也暂时没了动静,仿佛之前的暗中调查与眼前的商誉沸腾毫无关联。然而,这种平静,反而更让人感觉到水面下的暗流汹涌。
“霓裳阁”内,依旧是人流如织,客似云来。每一位客人脸上都带着对品质的信任与对美的追求。苏挽月站在三楼窗边,俯瞰着楼下繁华景象,目光沉静而悠远。
商誉鹊起,诚信名,客似云来。
这是她用智慧、魄力与坚守换来的成果。然而,她深知,商业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眼前的繁华盛景,既是肯定,也是新的起点。风起霓裳,已势不可挡,而前方的路,依旧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