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堂丹诏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打破了张小凡刻意维持的平静。三年时间,对于动辄闭关数十载的修士而言,弹指即逝。他必须充分利用这三年,在不动摇根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明面上的丹道实力与暗中的混沌修为。
丹心映道 意炼入微
凭借苏文远特批的权限,张小凡几乎住进了分堂藏经阁的核心区域。这里收藏的,已不仅仅是丹方和药性论,更有历代百草堂先贤留下的炼丹心得、对天地灵物的感悟随笔,甚至是一些涉及法则皮毛的推测。
他不再泛泛而读,而是有针对性地寻找与“平衡”、“演化”、“本源”相关的记载。一位先贤在玉简中留下“丹道至境,非徒控火驭药,乃调和阴阳,窃取造化一线机”的感悟,让他沉思良久。这与他混沌之道中包容演化、于微末处见真机的理念,隐隐相合。
在甲等丹室中,他的“意炼之法”也愈发纯熟。拥有炼气三重的混沌之气支撑,他已能稳定炼制出多种筑基期丹药,且品质皆在无暇以上,甚至偶尔能触及宝丹边缘。但他刻意控制着成丹率与丹药流露出的“道韵”,使其维持在一个惊人的天才水准,却又不会过于骇人听闻。
他开始尝试炼制一种名为“五行归元丹”的丹药。此丹并非古方,而是他根据自身对五行生克与混沌平衡的理解,自行推演、组合药性而成。炼制过程极其繁复,对心神与操控力的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
第一次尝试,药力冲突,丹炉内五彩光华乱窜,险些炸炉。
第二次,火候稍偏,五行失衡,炼出一炉废丹。
第三次……
张小凡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后,便回到藏经阁,查阅相关典籍,推演失败原因,调整药性配比或炼制手法。他的混沌之意在这种高强度的推演与实践中,变得愈发敏锐、灵动。
秘阁求真 偶得残篇
这一日,他在藏经阁一处堆放废弃玉简、准备回收清理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枚布满裂纹、灵气近乎散尽的黑色玉简。这玉简材质特殊,不似凡品,但其内记录的内容却因损坏而残缺不全,大多是关于一些虚无缥缈的“太古传闻”、“纪元秘辛”,被堂内修士视为无用的呓语。
张小凡本欲忽略,但当他指尖无意拂过玉简裂纹时,体内混沌之气竟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悸动,腕间仙链也似乎温热了一瞬。
他心中一动,拿起玉简,以混沌之意缓缓渗入,尝试读取其中残存的信息。
大部分内容已然模糊,唯有几段断断续续的文字,勉强可辨:
“……混沌未分……先天一炁化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法则之网……承载万物……亦束缚众生……”
“……超脱之路……在于悟其本源……纳于己身……而非顺应其规……”
“……然此法逆天……九死一生……古往今来……成功者……寥寥……”
这些残破的信息,如同惊雷般在张小凡脑海中炸响!
“先天一炁”、“法则之网”、“超脱”、“纳于己身”……这些概念,与他正在摸索的混沌之道,何其相似!这玉简的主人,似乎在阐述一条与他当前修真体系截然不同的道路——不是去感悟、顺应天地法则,而是要去理解、甚至……掌控、融合其本源!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指引!虽然残缺,却为他拨开了眼前的些许迷雾,让他对混沌之道的未来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纳于己身……”他喃喃自语,感受着体内那玄黑色的气旋,“我所修的混沌之气,是否便是那‘先天一炁’的雏形?而我不断吞噬、融合外界能量(如那毁灭碎片),是否就是在‘纳法则于己身’?”
这个想法让他心潮澎湃。他将这枚残破玉简小心收起,虽其内已无具体功法,但其蕴含的理念,价值无可估量。
风波暗潜 监视如影
张小凡在藏经阁与丹室之间的频繁出入,以及他在丹道上持续而稳定的“精进”,自然落入了监视者眼中。
那道属于元婴修士的神念,扫过的次数愈发频繁。甚至有一次,张小凡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极其隐晦、带着某种探查神魂波动的力量,试图侵入他的识海!
是搜魂术的前兆?!
张小凡心中警铃大作,立刻全力运转混沌内敛之法,同时引动仙链隐匿之能,将识海守护得固若金汤,更将自身意念模拟得如同最普通的、略有天赋的凡人一般,充满了对丹道的执着与些许不安。
那股力量在他识海外盘旋片刻,未能找到任何突破口,最终如同潮水般退去。
张小凡后背惊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这是总堂某些人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开始动用更激烈的手段试探。若非仙链神异,他此次恐怕凶多吉少。
这次事件让他更加警惕。他必须更快地拥有自保之力!
归元初成 道韵自生
经过不知多少次失败与推演,在距离丹会还有两年半的一个深夜,甲等丹室内,张小凡终于迎来了关键时刻。
丹炉之内,五行药力在混沌之意的精妙引导下,不再相互冲突,而是如同找到了某种奇异的平衡点,开始缓缓旋转、融合,形成一个微小的、稳定的五色漩涡。漩涡中心,一点混沌色的光华逐渐亮起,散发出包容万物、演化诸天的玄妙道韵。
张小凡心神晋入一种无悲无喜的空明之境,全部意念都沉浸在这丹炉内的小天地中,以自身混沌之气为引,调和着最后的融合。
数个时辰后,丹炉轻震,炉盖开启。
没有耀眼的宝光,没有冲天的药香。只有三颗龙眼大小、色泽混沌、表面有细微五色光华流转不息的丹药,静静悬浮于炉中。
丹药表面光滑内敛,触手温润,神华自晦。其散发出的道韵,并非任何一种单一的五行属性,而是一种圆融的、和谐的、仿佛蕴含天地至理的气息。
五行归元丹,成!
而且,其品质赫然达到了——下品宝丹巅峰!距离中品宝丹,仅有一线之隔!
这并非他炼制出的品质最高的丹药,但却是他真正意义上,以自身对“道”的理解,创造并成功炼制的第一种丹药!其意义,远超之前任何一次成功。
张小凡看着这三颗丹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这不仅证明了他的丹道理念可行,更让他对混沌之道的运用,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他将丹药小心收起,并未立刻上报。这是他的一张底牌。
走出丹室,仰望星空。三年之期已过近半,前路依旧艰险,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藏经阁的底蕴,残篇玉简的指引,自身混沌之道的成长,以及这初步成功的五行归元丹,都让他对这即将到来的百草丹会,少了一分茫然,多了一分期待。
他知道,自己就像一颗被投入激流的石子,无法决定河流的方向,却能凭借自身的重量与形状,在流水中激起属于自身的涟漪。
而这涟漪,终将越来越大,直至……掀起波澜。